05.14 家長不參加幼兒園親子活動,傷害的是誰哪?

每年進入春季後,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會大大增加,如親子運動會、家長開放日,甚至會走出園所,舉辦親子採摘、親子遠足等。每逢幼兒園開展活動邀請家長時,幼兒園老師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

“老師,不好意思、今天有個重要的會議,下次一定參加參加。”

“單位實在不好請假,這次就不參加了。”

“實在走不開,讓老人去吧。”

父母們工作壓力大、瑣事纏身,的確很辛苦,精疲力盡之時常常無暇估計幼兒園親子活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長也需要明白,參加幼兒園活動是瞭解孩子、轉化教育觀念、增進親子感情的絕佳機會。雖然缺席,表面上看無關緊要,但其實最傷的是孩子!

家長不參加幼兒園親子活動,傷害的是誰哪?

1、不瞭解孩子的表現和發展情況

沒有親身參與過幼兒園教育的家長,是無法瞭解孩子在園的真正情況的,也不會了解幼兒園的教學內容,更無從談起根據孩子的情況和老師制定更適合教育對策了。

2、給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被爸爸媽媽關注、重視的,如果在親子活動時,孩子看到別人的爸爸媽媽都來了,而自己的父母沒有來,內心該有多難過無助。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沒有父母的參與,老師教的再好也沒用。缺少父母參與的童年,只會得到一個內向怕生、缺乏自信的孩子。

3、家長的參與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

家長參與到幼兒的學習活動中是 幼兒園對教育資源的積極利用。教師可以根據家長的職業特點將家長請進課堂參與教學活動,豐富孩子的知識。另外,孩子也會更快樂、更積極地參與活動、探求知識。這樣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觀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幼兒的自信心,同時又縮短了老師與家長、幼兒之間的距離。

如果父母能積極的參加、參與親子活動,孩子和家長從中所獲得的價值將對孩子的一生都發揮作用:

1、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和自信心

親子活動中,家長、老師、小朋友這些對於孩子來說重要的人都在他們的身邊,被他們注視著的時候,孩子會更有勇氣去探索和活動。家長在親子活動時來園,也能讓孩子形成“爸爸媽媽是愛我”的意識,更加自信,獲得成功時也更有成就感。

2、樹立家長的主人翁意識

老師和家長在教育中其實是相互支持的夥伴關係,但很多家長由於工作忙,忽視了自己也是教育的主體,把孩子交給幼兒園後就萬事大吉了。雖然很感激爸爸媽媽們的信任,但是教育的正確打開姿勢並不是“老師說了算”“老師說行就行”。親子活動可以幫助家長們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參與到幼兒園教育當中來,和老師一起共同承擔起教育的職責。

3、幫助家長了解孩子,促進親子關係發展

參加親子活動,家長可以直觀的看到自己孩子在幼兒園中的表現,客觀的評價孩子的發展水平。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各種遊戲和互動,也拉近了家長和孩子的距離,讓平時忙於工作的父母可以放鬆心情和孩子接觸,親子雙方變得更加親近、更加理解、更加信任。

4、有助於家園關係發展

家長親臨幼兒園參加活動,可以客觀瞭解老師的教學方法、教育理念,便於爸爸媽媽跟老師之間的後續溝通,誠懇互信。同時,家長與家長之間也可以搭建相互幫助的橋樑,共同交流育兒觀念,不斷提高自己。

幼兒園舉辦各種活動的目的,在於拉近幼兒與家長、幼兒與老師、老師與家長三者之間的距離,真正實現家園共育。眼下,各園即將迎來大型節日活動,真誠希望廣大家長抽出時間,不再缺席。

您的孩子,需要您的陪伴!

親身參與過幼兒園教育的家長,是無法瞭解孩子在園的真正情況的,也不會了解幼兒園的教學內容,更無從談起根據孩子的情況和老師制定更適合教育對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