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非典紀實:瘟疫與人類的生存戰(二十七)


非典紀實:瘟疫與人類的生存戰(二十七)

經過兩次癌症手術的護理部主任

在市一醫院採訪中,護理部主任馮秀蘭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位只有一米五幾的小個子,今年已經 46 歲了,可她的身上彷彿卻有一股力量總也用不完。臨時病區的護士都已經安排下來休整,可她卻是總也下不了崗的護士長。

人們難以相信,她是一個經過兩次大手術的癌症患者。

2000 年 5 月 12 日護士節,馮秀蘭發現自己有乳房結節,後經檢查發現是乳腺癌。手術後,又經過放化療,基本穩定。她又投入了工作。2002 年 1 月,發現子宮也有問題,只好做了子宮全切除。

非典紀實:瘟疫與人類的生存戰(二十七)

經過兩次大手術的馮秀蘭,你根本看不出她是一個癌症患者。抗「非典」期間,她每天都在臨時病區樓上樓下,像個母親一樣關心著臨時病區裡的所有護士。

可是在我的採訪中,她和我談的全是臨時病區裡的護士們。

馮秀蘭告訴我,臨時病區的護士長吁英,小孩才 4 歲半。她懷孕的時候,丈夫在外讀研究生,懷孕期間一直是自己一個人,後來孩子生下來,丈夫還沒有畢業,小孩一直是由她一個人帶的。母女倆從來不分開,可是她抽到臨時病區後,就不能常回家。從 5 月 4 日開始,到我去採訪的頭一天 5 月 11 日,籲英已經 5 天沒有回家了。女兒非常想她,她更想女兒。

5 月 7 日下午,醫院來了一位年輕的女患者,她是走著來的,可當天晚上 10 點突然噴出了血痰,呼吸困難,臉都青了,血氧飽和度低,神南也不清了。立即進行了插管搶救。

當時臨時病區的主任已經輪換為曾軍醫師,他和主治醫生何衛國、詹琪,還有籲英護士長都衝了上去,幫助插管。病人噴出來的血痰沾到了每一個人的身上。籲英後來說:「當時,為了搶救這位年輕女患者的生命,誰也沒有退縮,誰也沒有想到危險。」

非典紀實:瘟疫與人類的生存戰(二十七)

插完管以後,大家坐在那兒休息,雖然都沒有說什麼,但個個心裡都沉甸甸的,因為病人的血痰傳染性是最強的。當時在廣州醫務界傳著這樣的一句話,十個上去插管,九個要「中招」。儘管如此,為了搶救病人的生命,仍然要上去,而且毫不能猶豫,因為插管是為幫助不能自主呼吸的病人,而不能自主呼吸的時候,也是最危險的時候。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中,「一呼一吸」有多長呢?這就是這次抗擊「非典」中對醫護人員最大的考驗,尤其在後期已經基本弄明白了「非典」的傳染途徑後,又有那麼多的醫務人員被感染,插管可以說是對醫護人員最大的考驗。

插完管後,籲英也坐在那兒,面對著可能會感染的危險,她的心裡卻升裡一股強烈地想看看孩子的慾望。一會兒就到了交班的時候了,她就想回家。這時忠於職守又善解人意的梁瑞梅護士長,知道這時絕對不能讓籲英回家,她一邊幫助籲英換下隔離服,一邊苦口婆心地拉著籲英多坐一會兒。她想讓籲英再坐一會兒,讓她平靜下來,再勸籲英這時不要回家。平靜下來以後的籲英當然也明白這時不能回家,那天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又過了幾天,到了 5 月 11 日是母親節,女兒給籲英打電話來了,她在電話裡說:「媽媽,我太想你了,我太想你了。」籲英再也受不了,眼淚一個勁地往下流。於是,大家就想了一個辦法,讓籲英的女兒到廣州流花公園的門口和媽媽見面,因為那兒地方空曠,空氣流通好。

籲英和女兒見過面回來後,跟馮秀蘭說:「馮主任,我倒下了都不怕,如果我的孩子、愛人(市一醫院胸科醫生)傳染了,我就受不了,我太愛他們了。」說著,籲英淚流不止。細心的馮秀蘭主任不僅僅是自己耐心地勸慰籲英,而且還叫來本院的心理醫生去給籲英做心理輔導,寬慰籲英。

3 月 18 日,院領導來到臨時病區,一邊來慰問大家,一邊對大家說:「經過整整一個月的工作,大家取得了成績,為醫院贏得了榮譽,儘管這場戰鬥還未結束,但醫院還是要抽調一部分同志下去休整。」說完以後,一小段時間的沉默,這時黃侃醫生馬上站了起來,說:「我是男同志,體質好,家庭負擔不重,讓我留下來吧!」院醫務部主任王建琴說:「黃醫生從 2 月 9 日抽調到市第一八人民醫院支援,後來又到臨時病區,到今天都快 40 天了,換你下去透透氣吧。」黃侃辯解說:「時間長說不定有抗體了,女醫生辛苦,讓女醫生們先下去吧!」女醫生於曉春、鄭雲、郭群英聽了急了,立即打斷黃侃的話,說:「我們都不想走。」王建琴見大家都不想走,感動得眼睛都溼了,她說:「好了,好了,別爭了,聽領導的安排吧!」幾位領導經過短暫的商量定下了第一批下去的名單。王建琴是含著眼淚宣讀這份名單的:陳曲海、郭群英、詹琪。黃侃聽到沒有自己的名單笑了,可青年醫生詹琪聽到有自己的名字,卻像木頭一樣呆在那兒半天沒有動。

非典紀實:瘟疫與人類的生存戰(二十七)

非常時期,共同工作在「非典」臨時病區的同事們,最後凝聚了深厚的感情。詹琪醫生在離開時,給所有留下來的戰友寫了一封信。這封信不僅反映了詹琪的真情實感,而且也真實地記錄了同事之間的真正友誼,這是一封和張積慧的日記一樣值得保存的歷史記錄。我照錄如下,讓以後的讀者感受一下歷史的真實:

親愛的戰友:

你們好,今天是我們臨時病區成立一個月的日子,也是我們分別的日子。

當王主任(醫務部主任王建琴)唸到我的名字時,我的腦子一片空白,雖然表面上要表示出服從組織的安排,但心裡很捨不得大家。交完班後看著你們各自準備開始工作,我突然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分離的一刻才發覺彼此之間已經難捨難分。

建區以來,「臨時病區」這個名字已經成為一個響亮而又光榮的稱號,臨時病區的每一個成員都為自己是她的一分子而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回想建區伊始,正值非典流行的高峰期,沒人知道病源到底是什麼,沒有人能拿出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人們看到的只是大批醫務人員病倒,有的人一人發病,全家遭殃;有的出現呼吸衰竭要插管上機;有的甚至家破人亡。親歷其境的人被嚇瘋了,不明真相的人更是盲目地聽信謠言,引起社會上的恐慌。隨著疾病進一步蔓延,兄弟醫院的壓力越來越大,我院臨危受命,用了不到兩天的時間成立了病區,一群看不到敵人的戰士就是這樣匆忙上陣了!說句心裡話,我們每個人都怕,怕自己被傳染,更怕傳染給家人。但是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種責任感,作為一名醫生,就應該「為病家謀幸福」,治病救人是我們的天職!我曾經問過病區裡負責換氧氣(瓶)的工人師傅:「你覺得辛苦嗎?」他說:「怎麼說呢,反正我們就是真心希望這些病人都能早日康復,這樣我們也就可以早點兒休息了。」是啊,「早點康復」也是臨時病區 50 多名醫護人員的共同希望啊!

在臨時病區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工作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我們的趙主任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一套有效的治療方案,激素的使用以及呼吸機的使用指徵,這些曾經被一些醫學權威否定或不屑的方案在我們臨床工作中得到驗證,並在各兄弟醫院中推廣。在我們的積極治療和精心護理下我們的大部分病人已經出院了,剩下的病人也逐漸好轉。在臨時病區,讓我感受最深的是病人對醫生的信任和感激,看到病人出院時那孩子般的笑容,我再一次體會到作為醫生的那種久違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在臨時病區工作的二十多個日日夜夜,是我人生最難忘的一段時光,我不僅學到了很多關於救治非典型肺炎的寶貴臨床經驗,同時還深深地感受到集體的友情和親情。也許是病魔的可怕讓我們這個集體更加團結,沒人計較年資高低,工作多少。新收病人時大家配合默契,互相幫助,繁重的工作並沒有給我們太多壓力,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支持的眼神,都足以抵消一身的疲憊和委屈。還記得於醫生生日那天大家分切生日蛋糕時的歡笑;還記得梁護士長不厭其煩叮囑大家注意清潔隔離時的嘮叨;還記得趙主任深夜打來電話詢問病區情況時的囑託;還記得鍾醫師扮演龜田小隊長時的滑稽表情;還有醫院領導及各個兄弟科室送來的慰問和支持。這樣的集體叫人怎捨得離開呢?

一百多年以前,在瘟疫流行的危難關頭,我們的前輩本著「仁心仁術,方便為懷」的宗旨創辦方便醫院,懸壺濟世,治病救人;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方便醫院的後人秉承前人的遺志又一次成為救治非典型肺炎的主力軍!這是我院的驕傲,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還記得我們在《致全院同事的一封感謝信》中的誓言嗎?戰鬥至最後一刻,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戰勝病魔!雖然我提前離開了大家,但我的心始終和你們並肩戰鬥在一起,隨時聽候你們的召喚。

祝: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詹琪

2003 年 3 月 19 日

我也想用這封信結束我對市一醫院抗擊「非典」一章的寫作。

來自知乎:楊黎光·嚴選專欄


非典紀實:瘟疫與人類的生存戰(二十七)

非典紀實:瘟疫與人類的生存戰(二十七)

關注並回復“學習”有福利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