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新的一週,我們將一起共讀林德爾·戈登的《T.S.艾略特傳——不完美的一生》。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T.S.艾略特傳——不完美的一生》,2019


四月,是春天裡最美好的月份,草木葳蕤,生機逼人,白居易用“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讚美春天,民國才女林徽因也寫下“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樣膾炙人口的詩篇。


然而有一位詩人,卻說:“四月是最殘忍的月份。”


這是二十世紀英語文學歷史上最有名的一首詩《荒原》的開頭,這首詩被認為是西方現代文學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


寫下這句話的詩人托馬斯·斯特爾那斯·艾略特,被譽為二十世紀英語文學中最重要的人物。


他的另一部巔峰之作《四個四重奏》,更是在1948年將艾略特推上了諾貝爾文學獎的聖壇。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四個四重奏》,2017


在中國文化界,艾略特一直有著深遠的影響。


早在二十世紀30年代,詩人卞之琳就將艾略特的著作翻譯成中文,徐志摩也曾模仿艾略特的文風創作了《西窗》這首詩。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國內大學還有“開談不講艾略特,讀盡詩書也枉然”的說法。


但對於更多人來說,這位異國文化中的詩人仍然是遙遠而陌生的。


文化和語言的鴻溝,為我們對詩篇的理解帶來了諸多障礙,橫亙在生者與死者之間的時間之河,也令我們在試圖走近這位偉大詩人的過程中感到困難重重。


在這本傳記裡,林德爾·戈登以其細膩的筆觸為我們掃除了障礙,彌合了鴻溝。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艾略特


通過考察這位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詩人的一生,戈登為我們刻畫了一個精妙入微的艾略特形象。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作為二十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詩人,艾略特的人生曲折跌宕,飽含爭議且謎團重重,為他立傳也被公認為是最棘手的任務。


艾略特寫下眾多的詩歌、戲劇、和文學評論,卻從未動過寫作自傳的念頭。


他不僅不立自傳,也禁止後人為他立傳。


因為他反對事無鉅細的傳記書寫,認為值得記錄的東西,不在那些由律師保管的遺囑和法律檔案中,也不在親友的回憶中。


儘管有這種不得立傳的禁令在,關於艾略特的傳記仍然很多。


或許,後世的作家和研究者們實在難以抗拒探索這個複雜靈魂的誘惑。


林德爾·戈登以文學傳記類作品享有盛名。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林德爾·戈登


她曾為亨利·詹姆斯、弗吉尼亞·伍爾夫、夏洛蒂·勃朗特等著名作家撰寫傳記。


而這本跨越二十年而成就的《艾略特傳》,更是以其深刻、可靠、準確和引人入勝,被廣泛認為是英語世界最重要、甚至偉大的傳記之一。


在這本書裡,戈登對艾略特的作品本身和他的生活事實賦予了同等程度的重視。


她相信,一本出色的傳記不應只追尋這個人在生活中做了什麼,更要把重心放到他的內心生活中去。


而與這內心生活有關的蛛絲馬跡,就藏在他的作品中。


戈登認為,艾略特的生活與作品是緊密相連,彼此創造的。


所以在這本書裡,我們看到的不是根據時間線按部就班的生平敘述,而是沿著艾略特的創作年表逐步展開的書寫。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艾略特的一生,是按照朝聖者的範式去生活的。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戈登說,他是一個比起成為詩人更想成為聖徒的人,卻因為無法成聖而成了偉大的詩人。


從青年時代起,艾略特就將但丁、基督這些宗教傳統中的聖徒視為人生楷模。


正如他在筆記中所寫下的,他誠心地希望自己的人生可以被歸結為一個主題,那就是“朝聖”。


終其一生,艾略特都用嚴苛的道德戒律要求自己,他禁慾苦修、孤獨避世、堅持齋戒,渴望像聖徒一樣擁有謙卑、聖潔、苦行、守貞的品質。


也希望像他們一樣,在絕境或地獄裡經受黑暗的考驗之後,終能受到接納,沐浴聖光。


他的職業選擇、對詩歌藝術的執著與奉獻、在愛情中的抉擇,都是沿著這條“朝聖之路”向完美迫近的努力。


艾略特將自己看作上帝的潛在選民,他最嚮往的是一種避世隱修的生活。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然而,當環境的動盪、生活的困窘、婚姻的不幸使得這一希望受挫時,他便轉而追求另一個目標,去成為上帝的工具,通過詩歌向讀者發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他的《荒原》直指現代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廢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用《四個四重奏》為戰火中的英格蘭點燃希望的火種,為苦難中的人們帶去撫慰;


在戰爭之後,他成為享譽國際的公眾發言人,被人們奉為“二十世紀的道德良心”。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但在個人生活中,艾略特卻跌入心靈的地獄,長久地揹負著道德的重負。


他的第一任妻子薇薇恩·海伍德脾氣乖戾,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精神痛苦,而他的冷漠逃避,又進一步導致了妻子的精神崩潰。


後來,在明知道抽身離去無異於對薇薇恩判處死刑時,艾略特仍然選擇了離開,任由她被送進精神病院孤獨終老。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此後的許多年裡,艾略特都在為自己在這段婚姻中的罪過懺悔贖罪。


也因此,他對等候他多年的初戀情人艾米莉·黑爾關上了心門,也拒絕了一直照顧、守護他的紅顏知己瑪麗·特里維廉的求婚。


艾略特誠心希望通過苦行洗淨自己道德上的汙點。但他並不把自己看作是在地獄萬劫不復的普通人,而是像但丁一樣的朝聖者。


在遍歷了萬惡的深淵後,終能作為奇蹟般的例外從另一個出口出來,攀爬上煉獄的高山。


這對於他來說或許是英雄式的勇敢之舉,但對於一直為他付出的艾米莉和瑪麗來說,則是深重的傷害。


艾略特曾以“太遲了”、“不再需要愛人的陪伴”這些理由,切斷了自己和艾米莉的愛,也拒絕了瑪麗遞上的愛情。


卻又在晚年欣然接納了自己的秘書瓦萊麗的愛,並很快就和這位比他年輕將近四十歲的女人結了婚。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這場令人始料未及的婚姻,讓艾米莉與瑪麗的餘生都停留在遺憾與不解中。


但對於艾略特來說,第二次婚姻卻異常美滿,無異於一次重生。


那個一直對他遞出痛苦的上帝,終於變成了賜福於他的上帝。


所以一切都沒有太遲,他也仍然需要並且享受愛人的陪伴。


這前後矛盾的人生選擇,不僅令艾米莉和瑪麗難以釋懷,也令艾略特的讀者感到迷惑。


艾略特從不按常理出牌。他魯莽的第一次婚姻震驚了他的家人。


他在1927年皈依宗教,震驚了他同時代的人。而1957年,他對愛情的接受也震驚了青年一代的仰慕者。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事實上,艾略特的一生充斥著各種矛盾。


在公眾面前,他是受人敬仰的知名作家,風度優雅的英國紳士;在私底下,他是諱莫如深的隱士,固執地將所有人擋在書房門外。


他畢其一生遵循傳統的宗教信仰,虔誠地過著苦修生活,他渴望像聖人一樣擁有完美的心靈。


而在世俗生活裡,他又長久地跋涉在善與惡之間的灰暗地帶。


當我們跟隨著戈登的視角,從艾略特的內心逼視他的自身成長與時代變幻,也許就能對這位二十世紀的偉大詩人有更立體生動的認識,也能對他所做出的人生選擇有更深的理解。


作為讀者,無論是否喜愛詩歌,也無論是否對詩歌抱有興趣,都將會被艾略特的故事所打動。


他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所展現的勇敢與執著,缺陷與疑慮,也都能讓一切過著不完美人生的我們找到共鳴。


100年過去,他依然是一個最矛盾、最糾結的詩人


接下來的一週,我們將跟隨戈登一起走進艾略特的人生故事。在開始這本書的共讀之前,請先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 在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之間,你選擇相信哪一種?
  • 在你的理想中,完美的人生是怎樣的?
  • 如果在抵達完美之前必須經受痛苦的試煉,你是否還願意走上這條路?
  • 一個人是否可能在懷揣崇高理想的同時,又做下錯事,背上道德的重負?
  • 一個揹負心靈罪疚的人,要怎樣做才能獲得救贖?


希望通過這一週的共讀,我們能對艾略特這個複雜而矛盾的詩人有所瞭解,同時也能從他的人生故事中獲得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