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劉備沒有統一三國?

成語集錦


最基本的原因是:劉備的起點太低,起步太慢,條件太差。

看慣了《三國演義》,你也許會覺得劉備來頭很大,一開口就是“漢室宗親”、“皇叔”。但實際上,經過兩漢400多年的繁衍,漢室宗親早已不知有多少萬人了。不要說東漢末年,就是在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劉秀起兵的時候,劉秀也只是一個普通的漢室宗親,沒有人覺得他這個身份很了不起的。同樣是漢室宗親,跟劉秀同時代的劉歆(著名的學術大師)就投靠了王莽,還當上了王莽的國師,跟劉備同時代的劉曄(霹靂車的發明者)也投靠了曹操,在曹魏政權中獲得了很高的地位。現在你覺得劉備這個一磚頭扔出去不知砸死多少的漢室宗親身份,有多大的含金量呢?

對劉備真正有用的,是他的求學經歷。他跟隨當時的大儒盧植學習,跟公孫瓚等人為友,盧植和公孫瓚後來都為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順便說一句,正史對劉備讀書的記載是:“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作為一個出自貧困家庭、受叔叔劉元起資助才能出來讀書的貧困生,這幅紈絝子弟的形象真是令人錯亂……

來對比一下劉備一生最大的對手,曹操。曹操的遠祖可以追溯到西漢的第二位丞相曹參,近親呢,父親曹嵩官至太尉(即使是花錢買的,至少說明人家有錢),名義上的祖父曹騰是中常侍大長秋,跟十常侍一個級別的大太監。以這樣的門第,所以曹操早早就進入了大將軍何進的核心決策圈,討伐董卓時一起兵就有許多猛將、謀士來投,其中包括許多曹家和夏侯家的親戚。

煮酒論英雄

而劉備呢,很長時間內只有關羽、張飛這兩杆槍,最多加上同鄉老朋友簡雍。這樣的陣容面對曹操的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李典、樂進、于禁等超豪華組合,簡直令人內牛滿面,完全沒法比啊。

因此,真正的問題不是劉備為什麼沒有統一中國,而是為什麼他在起點這麼低,又多次被曹操暴打的情況下,還能奮起直追,以至於似乎有了統一中國的希望,令許多人問出了題主的問題!這已經夠勵志的了!


科技袁人袁嵐峰


首先說一點,劉備的起點非常低,雖然被稱為“劉皇叔”,祖輩上也曾風光過,但到了劉備這一代,已然家道中落了,再加上父親早逝,所以劉備從很小就靠賣草鞋為生。

這也就說明劉備的起跑線,其實比起曹操等人要低很多,甚至如果不是他後來匡扶漢室,他這一生可能都在為了混溫飽而過活。

後來拜盧植為師,也是得到族人的好心資助。

到了二十歲,劉備還在社會上歷練,找個同時期的跟他對比,立馬就能看出人生差距。

比如一生的宿敵曹操,二十歲已經開始當官,正式步入仕途。

三十歲,劉備還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曹操卻被拜為騎都尉,受命與皇甫嵩等人征討黃巾軍,結果大獲全勝,斬首數萬級,此時的劉備還在努力奮鬥,而曹操卻因為才學與軍功,已經成長為東漢政權的核心人物。

兩人所見識到的天地與接觸的層面,是截然不同的。

雖然過程中劉備得到過張世平等豪商的資助,開始拉攏志士,也曾在黃巾起義中做出貢獻,但此時的劉備仍舊屬於要啥沒啥。

再後來呂布接連襲擊多路諸侯,曹操被襲擊卻得到袁紹支持,劉備被襲擊,卻沒有任何人肯幫他,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一點兒根基,又再次被打光。

即使有勇猛異常的關張二人,但劉備作為一個領頭者,卻沒有足夠的資源相匹配,導致大大的人才落到他手裡,卻發揮不出最大的才能,而這種資源不足的困局,始終伴隨著劉備的一生,我們可以簡單來說說,劉備曾經三次有機會統一天下,但都是因為客觀條件不夠,而眼睜睜看著機會溜走。

第一次機會,陶謙與劉表發現劉備有治世之才,便將自己的領地讓給劉備統領。

但往後接連三次被呂布打敗,自己的老婆也被呂布擄走,又被袁紹大軍擊潰,導致劉備失了徐州這個當時對他而言最大的根據地,只能退守小沛,後來又又又被呂布打跑,無奈的劉備只能去投奔曹操。

這是一次機會,但也是因為劉備當時的資源的確不夠,如果當時的劉備有各路諸侯支持,他完全有機會能反勝呂布,繼而在跟袁紹的大戰中取得勝利,那麼三國的歷史也將被改寫了,所以這一次機會,我們可以看做是客觀條件不成熟,所以才被呂布接二連三的襲擊得手,並且還慘敗於袁紹,喪失了前期好不容易積攢的根基。

第二次機會,官渡之戰。

曹操擊敗袁紹,與劉備貌合神離,但此時依附曹操的劉備也在觀望局勢,並沒能利用雙方大戰的機會做些什麼,可以說還是受到各方面資源的限制。

第三次機會,漢中之戰。

從影響曹劉關鍵的大決戰——漢中之戰,再到關羽北伐,轉折十分之大,最後也出人意料的導致荊州重地失守,原本憑藉漢中大勝獲得的戰略優勢也很快損失殆盡,年事已高的劉備遭遇重大失敗,便徹底喪失了統一三國的可能性。

歸結主要原因,其實有三點。

第一,劉備沒有背景。

說好聽點兒就是靠名聲和人緣,還有虛無縹緲的人格魅力,畢竟真打仗真奪天下,還是要看實力與資源,光靠名聲和人格魅力,只能解一時之需,卻無法維持長久。

第二,沒有根據地。

從最初剛得了徐州就被人打跑,再到後來守居蜀地,這些其實都是因為長久以來缺乏主要根據地的緣故,在前期就有穩固的根據地一直髮展,劉備到後期的實力還能更上一個層面,可惜前期的各種資源與條件不足,導致劉備始終沒能掌握穩固的根基地,再加上後來荊州失守,局勢就更加不利。

第三,劉備的才能其實是有限的。

對機會的判斷有問題,對人才的掌握有問題,對資源的合理分配以及利用也有問題,

劉備大多數情況下打勝的戰爭,都是保守戰績,而且像三大戰役之一的夷陵之戰,劉備野心勃勃的想要一口吞掉東吳,卻反被東吳大敗,原本還能有機會反擊曹操,但好不容易攢下的一支軍隊,也在夷陵之戰給打光了,間接導致三國局勢發生重大變化,成為繼關羽失荊州後第二次的重大失敗,這也直接導致了蜀國實力的衰退。

其實總結來說,劉備的個人才能,我認為是有限的,首先是先天條件就不如另外兩家好,後期的多次失敗與根據地丟失,也讓劉備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去翻盤的機會,最終只能帶憾而終了。

說到底,劉備沒能統一三國的原因:

無他,時也命也吧。


錢品聚


論出身,朱元璋是個無家可歸的乞丐,卻能在明末的天下大亂中統一天下,劉備這個以織蓆販履為生的皇族之後,卻不能統一三國,著實讓人覺得可惜。

論能力,劉邦這個無所事事的小混混,卻能在秦末天下大亂中統一天下建立大漢王朝,劉備這個有識人之明,有仁義之心,又有關羽、張飛這等三國時期唯二的萬人敵相助,卻不能統一三國,確實讓人難以理解。

論意志,劉秀這個能夠強忍親兄弟被殺的文弱書生,卻能在新莽末年天下大亂中統一天下延續大漢王朝,劉備這個屢戰屢敗,屢敗屢戰,堅韌不拔,永不言敗稍有安寧還有髀生之嘆,如此居安思危的劉備,卻不能統一三國,真的讓人想不明白。

劉備身上有如此之多的優秀品質,能夠聚攏英雄人才,比如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等,與劉備稍一接觸,便跟隨終身,這是劉備的魅力,劉備以白手起家,以弱小的勢力,輾轉於天下諸侯,最終三分天下有其一,這是劉備的能力。

失敗是成功之母,發生在劉備身上的失敗,已經多到無法計算,劉備既有當年劉邦的厚黑,即使被呂布奪了徐州,照樣臉不紅心不跳的投靠呂布,只是為了在狹縫中生存,即使經歷再多的失敗,投靠再多的勢力,劉備都沒有放棄自已的努力,仍然與天鬥、與勢力最強的曹操鬥,即使被曹操追得滿世界逃,劉備從來也沒有放棄自己最初的理想,這是劉備的毅力。

一個有魅力,有能力,有毅力的劉備,始終不能成功,始終不能統一三國,這是為什麼?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會失敗。劉備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但他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天下大勢,簡稱時勢。

要問東漢末年,誰的勢力發展最快?不用說,那一定是袁紹,袁紹從京城洛陽逃出來時,被當時是敵人的董卓封了個渤海太守,只不過就是一個太守而已,當時整個天下的太守少說也有一百多人,但是袁紹僅僅用了十年時間,就成為天下最大的勢力,這是為什麼?

這裡不討論袁紹是怎麼失敗的?只討論袁紹是怎麼成功的?袁紹成功的理由就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獲得了士族的支持。東漢末年的天下,已經是世家大族在地方上橫行的時代,世家大族也被為豪強、門閥,是從東漢初年的地主豪強及新興貴族發展而來,到了東漢末年,掌控著地方上的官員推薦權,輿論控制權,經濟權,再加上隱匿人口和家族勢力的強大,這股勢力成為左右天下局勢的力量。

袁紹正是得到了世族門閥的支持,才在僅僅有名聲的情況下,迅速獲得大量支持,迅速奪取了冀州牧之職,再以十年不到的時間,就統一了河北四州,發展速度之快,整個東漢末年沒有人比得上。

當曹操擊敗袁紹成為天下最強大的勢力時,以曹操為代表的軍閥、士族、寒族的混合集團成為當時雄據八州的政權,而正是曹操以“唯才是舉”作為選拔人才的標準,才導致了地方上占主導地位世族門閥的抵制,這也是曹操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所在。

唯才是舉是以才能作為衡量出士當官的標準,這可與士族們推崇的以出身作為當官標準差遠了,所以曹操不受支持,也就造成了曹操逆潮流而行,不能統一三國。

在這股強大的力量面前,連曹操這樣強大的勢力,都不能擺平士族統一天下,那麼劉備能嗎?當然不能了。

劉備起家的資本就是靠個人感情維繫的一個軍事集團,也可以稱為軍閥,包括曹操、孫權在本質上也都是軍閥,軍閥只有在亂世中憑藉武力和軍事力量能稱霸一時,一旦到了和平年代,需要文官治國時,軍閥如果不順應潮流,要麼是被取代,要麼就孤立了。

劉備也是如此,作為一個外來的軍事集團,一不能順應潮流,取得天下士族的支持,二不能在軍事上擊敗另外兩個強大的政權曹操與孫權,三不能在內部得到統治區的真正支持,想要統一天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統一天下,需要的不僅僅是軍事力量強大,同樣需要的是政治力量強大,在軍事上可以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但在政治上,永遠需要得到大多數的支持,才能政治統一,東漢末年的大多數,就是得到士族的支持,可劉備沒有,不僅劉備沒有,曹操和孫權也沒有,所以三國就只能是三國,而不是一國。

任何人力在潮流和時勢面前,都顯得非常弱小,不要相信人定勝天的鬼話,劉邦、劉秀、朱元璋們能統一天下,是順應了時代的潮流,是迎合了當時社會的絕大多數政治力量,是接受了時勢的選擇,所以他們能統一天下。

可到了劉備這裡,潮流、時勢都不在自己手中,縱有再多的萬人敵,再多的諸葛亮,也難以統一天下,這不是劉備的錯,但是劉備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戰爭拼的是國力,國力強大就能依靠強大的人口和經濟支撐才能戰勝頑強的敵人,這是歷史反覆證明的,勝利總是站在實力持續強大的國家一方。劉備在三國時期只佔據了面積最小,人口最少的川蜀地區,雖然漢高祖劉邦可以出四川擊敗項羽,但是老奸巨猾的政客曹操根本不是項羽可以比擬的。劉備根本沒有機會擊敗曹操。更何況在和更弱小的東吳作戰時,夷陵大敗虧輸更丟失了荊州地區。劉備可以說地盤小,人口少,軍隊少,怎麼可能統一全國呢?

三國時國力強大主要指標是土地和人口,蜀漢偏安一隅,土地狹小,人口較少,川蜀在這兩項指標上是三國中最底的。而曹魏佔據黃河以北地區,土地肥沃,人口眾多,是川蜀和東吳指標之和。

1.川蜀土地面積最小。三國時共有約543萬平方公里土地,蜀漢106萬平方公里,蜀漢由荊州南部開始,一度涵蓋荊州、益州及漢中。後獲得雲南,損失了荊州。而曹魏291萬平方公里,有87郡及十二州。東吳145萬平方公里。

2. 川蜀人口最少。蜀漢在公元221年建國的時候,人口約90萬;公元263年滅亡時,約94萬。曹魏公元263年人口約443萬;在公元280年建立時,人口約1144萬。東吳公元242年人口是240萬;公元280年滅亡時,約230萬。

3. 川蜀兵力最少。蜀漢滅亡時有士兵約10萬;東吳滅亡時有士兵約23萬。曹魏有士兵約40萬;三國總兵力約80萬~90萬。全國統一時的實力對比能一定程度上反應各方實力對比情況。

由此可見,劉備根本沒有實力一統中國,在與兩個宿敵的鬥爭中,只能勉強維持三國鼎立,統一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我們可以致敬三國,但要尊重現實。


太極如一


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被獻帝稱為皇叔。他的一生,從前期的勢單力薄,以致四海飄零無容身之地,到逐漸兵強馬壯,從而紮根立業雄踞荊蜀為家。

從零到有的過程中,始終未變的是劉備匡扶漢室,安定中原的的信仰跟夙願。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他手下文有孔明龐統,是經天緯地之才;武有關羽張飛,乃萬夫莫敵之將。巔峰時坐擁荊州、益州之地。兵精糧足,實力雄厚,可憑這樣的實力。為何劉備窮其一生業未能一統天下,最後只能飲恨白帝城。



以我之見,原因有二。

從群雄逐鹿到三足鼎立,剩下的都是精英,再難吞併,只能共存,相互制衡。

自東漢朝廷昏弱,黃巾起兵以來,再到董卓亂政,致使天下間諸侯並起,一時間跨州連郡者不計其數。但有軍甲在手者,俱有爭雄之心。

弱肉強食中,優勝劣汰,最後只剩下三足鼎立。

曹操一統北方,實力最盛。且手下文武,也俱是當士人才。

孫吳割據江東,已歷三世,根基穩固,且有長江天險。

劉備佔據荊蜀之地,深得百姓愛戴,虎視中原。

而天下三分也正如諸葛亮隆中對所言:

將軍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

這三傢俱是梟雄之資,虎狼之態,各自佔著天時利人和,誰都有著一統天下之心,卻都沒有吞併對手的實力。

曹操最是強盛,也只能掃平北方,數次南下均不捷。劉備最巔峰的時候與曹操在漢中決戰,尚還有東吳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已圖己利。

三家只得鼎足而立,相互制衡著。

三國中最後一統的是司馬家,可那是已是三國後期。梟雄,智士,大將俱已隕落,才被他撿了個空子。

如果將司馬家拎出來,放在三國前期,司馬懿還敢發動高平陵之變嗎,他後人還能有篡魏滅蜀吞足,一統天下的能力嗎?


伐吳的大敗消耗了蜀國的實力,跟魏吳相差更遠

孔明在隆中定策之時,已為劉備制定好了建立基業的計劃。

先取荊州為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

注意這是孔明說的是可圖中原,而並不是取荊川之後就能掃蕩群雄,一統天下了。

孔明自然明白天下大勢,想要在這種三分的形式中一統何其艱難。只有先站穩腳跟,才能再慢慢圖謀。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篡漢建魏?按理說這是劉備出兵討伐,以爭天下最好的時機。


一來曹丕篡漢,師出有名。二來曹丕剛掌權,尚未能盡服人心。三來曹丕才能沒法跟曹操相比,不是劉備對手。

可這時候劉備為報關羽之仇,不聽勸告,一意孤行去討伐東吳。

劉備伐吳到底對不對呢?這就要看從哪個角度談。

於公來講,曹丕行篡逆之事,他身為漢臣皇叔,理應要去打曹丕的。

可於私來講,關羽與他桃園結義,情深似海,難道兄弟之仇能不報?

最後劉備還是選擇了為關羽報仇,結果夷陵一戰,被陸遜火燒連營七百里,不但將他數年來積攢的軍事家底敗的精光,也使他自己飲恨而終。


夷陵之敗不光結束了梟雄劉備的一生,更損失了蜀國大半的國力,使諸葛亮也無力迴天,無法替劉備完成一統天下的心願。

不光是劉備,曹操雄才偉略,也只佔了北方。孫權雄姿英發,也只能固守江東。三個英雄君主使一個時代不再寂寞,但終其一生誰都無能力終結亂世。

對於亂世,是幸還是不幸?你們以為呢。


Ad哥哥


在劉備的鼎盛時期,文有諸葛亮龐統法正等,武有關張馬黃趙等,可以說陣容上還是很豪華的,但是為什麼沒有統一三國呢?筆者以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硬實力

1、人口

據《通典》卷7《食貨·歷代盛衰產門·丁中》介紹,魏蜀吳三國鼎力時期人口兵力數量如下:

魏——戶66萬餘,人口443萬餘

蜀——戶20萬,人口90萬(劉備章武元年,約221年)

吳——戶52萬,人口230萬(孫權赤烏五年,約242年)

在冷兵器時代,除了指揮和將領的因素外,人口基本決定戰力。

2、將領和兵力

在魏吳兩國都經過長期戰爭洗禮的情況下,蜀國雖有關張馬黃趙,但魏吳兩國也有很多的優秀將領,同一時期如魏國曹仁、張遼等,吳國有呂蒙、太史慈等,雖然劉備集團將領表現優於魏吳,但將領數量和兵力都不足,古代糧草運輸難度大,想攻擊魏吳兩國並獲得勝利,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二:天時、地利、人和

1、天時

劉備集團是有機會統一三國的,但都因為各種原因而失敗。

第一次是劉備得徐州,此時劉備硬件太差被翻盤。

第二次官渡之戰前,袁紹行軍緩慢,劉表孫策沒動靜,勢力又被曹操消滅。

第三次得漢中到關羽北伐,劉備的二舅子糜芳和傅士仁背叛,關羽於臨沮被斬,可以認為,劉備那一代人失去了統一三國的機會。

2、地利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自給自足,易守難攻,但是在人口劣勢的情況下,更低也遠比魏吳要少,雖然劉邦能借助蜀地成帝業,但此一時彼一時,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劉邦當時的環境是面對多個諸侯王,劉備集團則面對的是兩個相對成熟的政權。

3、人和

蜀國五將中,除了關張趙,都是在207年以後加入的,恰恰是208年到215年這7年時間,劉備集團開始起飛,先是橫跨荊益兩州,後將荊州三郡還與東吳,至219年中,又奪取漢中、上庸等地,劉備勢力達到頂峰。曹操想剿滅劉備集團,卻把劉備打成了皇帝,恐怕也就常申凱剿共,使得紅軍長征可比得上了。

而就在劉備勢力達到頂峰的時候,盟友孫權背叛和二舅子糜芳背叛,直接導致劉備死後蜀國只能以攻為守保證政權。

不僅限於此的是,劉備集團士族有荊州派和益州派,兩派在蜀國的內部矛盾也很突出。相對而言,曹操有本家士族勢力的鼎力支持以及潁川派士族在戰略和戰術上的支持,如官渡之戰期間,曹操的糧草來源最穩定的就是潁川,其他地方甚至曹操老家譙縣都或多或少不願給曹操運送糧草;而孫權雖然領兵打仗不行,但孫權是玩權衡的高手,孫策臨終言“若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使各盡力以保江東,我不如卿”,在實際操作中,一步步將權利迴歸到孫權本人手中,曹劉子孫遠不及孫權。

所以,蜀國想在劣勢情況下翻盤,幾乎是沒有可能的,除非如諸葛亮隆中對所構想的,“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天下有變這種情況在關羽戰死之後基本沒有可能完成了。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襄陽記》中:

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鳳雛。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司馬徽則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實際上這就像《紅樓夢》中的判詞一樣,以預言的形式從司馬徽口裡說出來,而且這個“安”字也用的非常巧,既非很明瞭的“得天下”,也非聖人所說的“平天下”,“安”字更多的則是治理國家使其安定的意思。

司馬徽在臨走時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與諸葛亮在上方谷的那場大雨裡的絕望和魏延撲滅的穰星燈的結局,不能細想...


劉子魚


從劉備信奉《隆中對策》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失敗的種子,《隆中對策》的戰略錯誤不是靠幾場戰役的失敗,就能彌補回來的。

一、奪取荊州,就註定了劉備走不遠

赤壁之戰以孫劉勝利告終,荊州三郡為劉備所得,但荊州處於中原腹地,曹操、孫權對其虎視眈眈。而且曹操佔領了襄樊,孫權佔領了江夏,荊州實則也是三分天下,這勢必牽制了劉備大量的軍事力量。在劉備進川的時候,就留下了關羽和諸葛亮來經略荊州,一方面要防禦曹操和孫權,一方面還要對益州用兵,這也就使劉備犯了兩線作戰的境地。而且,劉備對荊州看的太重要,在關羽大意失荊州後,舉全國之力討伐孫權,卻被陸遜一把大火燒的兵甲無歸,蜀漢元氣大傷。

二、偏於益州,就註定了蜀漢再也無法出川

誠然,奪取下益州後,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帶來了地理便利,別人不好打進來。但蜀漢也不好打出去,從我們後來人的角度來看,在封建主義時期,有一個基本規律——南北分裂,則北強南弱,東西分裂,則西強東弱。究其原因就是,北方和西方都有廣袤的草場,可以培養戰馬,組建騎兵。諸葛亮六出祁山,反對魏延子午谷,直取長安的建議,就是因為蜀漢以步兵為主,只能用山地戰和弓弩優勢來對抗曹魏鐵騎。

三、放棄漢中,失去了奪取天下的根本

在劉備請諸葛亮出山之際,劉備屯兵新野距離漢中並不遠,當時張魯治漢中,兵疲將弱。如果劉備當時取漢中,應該不是很難的事情,奪取漢中後,向南可以奪取益州,向北可以取隴西。具有極大的戰略縱深,而且最重要的是,劉備可以擁有西北巨大的草場,從而培養騎兵和曹操逐鹿中原。

在公元219年,劉備和曹操漢中爭霸,劉備勝利,但已經錯失了向北發展的機會。蜀漢再無組建強大騎兵的時間,也錯失了奪取天下的機會。

結語:

觀劉備和諸葛亮一生,都是把匡扶天下作為畢生的追求,但戰略思想的侷限性,並不能靠戰役的勝利彌補。蜀漢後期,諸葛亮修正了戰略思想,比如承認孫權對荊州的佔領,恢復孫劉聯盟;比如集中力量經營漢中,使漢中成為了北伐的策源地。但此時,諸葛亮已經時日無多,也就沒有更多的機會對戰略思想先天錯誤進行彌補。


武騎大散關


劉備雖為帝胄之後,但確是有名無實的沒落皇族,其父不仕,導致他們家到了他這一代時已經窮困潦倒,唯有靠著織蓆販履擺地攤養家餬口,如此一位起點極低而且締造了蜀漢政權的雄主難道不值得敬佩嗎?沒必要吹毛求疵一直對其不曾一統天下而耿耿於懷。

下面來簡要談一下劉備未曾一統天下的原因


先天基礎太差

縱觀劉備一生,從當年的涿郡起兵到東奔西跑各處依附,不似袁紹、袁術等官二代一出場就自帶城池、兵馬、良將,還有數不盡的人才前去投奔,而劉備除了開局有幸結識了屠夫張飛和賣糧食的關羽外,別說經濟基礎了,連人才資源都沒有,在三國亂世中這種空有理想而無實力的人簡直是沒有絲毫立足之地的。

劉備憑藉著漢皇后裔這塊金字招牌白手起家,後來能夠三分天下得其一可見其手段才能,也是通過幾十年死人堆裡打滾奮鬥才獲得的,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如果劉備開局就能得到袁紹那樣的先天基礎,可能一統天下的概率會大一些。


荊襄九郡丟失

早在隆中對中,諸葛亮已經為劉備制訂了一統天下之良策,在握有荊襄九郡之後,西取巴蜀北定漢中,如此可為日後的北伐勝利打下基礎,而不幸的是,關羽大意丟失了荊州,成為了蜀漢九伐中原功敗垂成的關鍵所在。

荊襄九郡的丟失直接影響到了蜀漢一統天下,荊州之裡不僅是因為在三國初期未經戰亂的相對安定富足和人口稠密,而且還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水路與水師,對於蜀軍糧草補給是絕對的優勢,對於僅靠步騎馳騁沙場的北方軍隊來說,若是蜀軍陸兵自漢中而出直逼長安,水師自荊州而動控扼長江沿線,則中原危也,而兩處用兵無論是哪一路的勝利,這在戰略上對最為強大的曹魏政權來講無疑是被動且致命的,所以,荊襄九郡的得失對蜀漢一統天下起到了關鍵作用。


後天過於自我

在漢中打敗曹操後,劉備達到了人生巔峰晉位漢中王,不久於成都稱帝,創建蜀漢政權,其權勢與心氣再也不是當年那個東奔西跑如履薄冰的劉備了,從而變得愈發自大。

在丟了荊州後,劉備被憤怒衝昏了頭腦,忽略了天下大勢的發展變化,並不顧大臣勸諫一意孤行伐吳,最終致使夷陵大敗,不僅荊州沒討回來,還把蜀國的有生力量消耗殆盡,令蜀國的國力大為損耗,間接影響到了後來諸葛亮伐魏,而自己也在這種大敗中遺憾而亡,留下了白帝城託孤的千古佳話,真是可悲,可嘆!


納蘭談史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瀏覽了幾個網友的答案,他們所寫的根本原因無非就是劉備的起點太低、家底太薄……僅此而已。

我認為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三國時期很亂,秦漢時期同樣很亂,劉邦論出身、論兵力和項羽不可同日而語,甚至比不上大多數的諸侯,可到最後只有他登上了九五之尊的大位,這就說明,出身、家底並不是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劉備為什麼沒能一統三國,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1、沒有獨擋一面的手下

相比起先祖劉邦來,劉備的創業團隊要差的多。他基本上沒有能獨當一面的大臣,五虎將雖勇,但大多勇而無謀,可以打小規模的仗,卻沒有全局的眼光,而諸葛亮這個智慧的化身,是被後人誇大了不少,歷史上的諸葛亮遠沒有演義裡的厲害,而劉邦有張良、韓信、蕭何,這三人都是有長遠眼光,志在天下的人,這一點劉備不具備,所以想一統天下沒劉邦那麼容易。


2、受天下局勢的影響

劉邦起於草莽,但到了後期真正的對手只有項羽一方,而劉備不同,他到了後期依然有兩個強勁的對手,其實劉備在拿下益州時,實力足以和曹操決戰,問鼎中原。但後方還有一個東吳,偷襲了荊州,使得劉備首尾不能兼顧,兵力有不足,沒法兩線作戰,這又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天下局勢是主要原因,曹魏是最強的,但曹操30多年還未能統一天下,而劉邦只用了7年。

3、劉備所謂的“假仁假義”

好像現在“假仁假義”這個詞形容劉備最合適不過,但有時候裝到一定程度也就成真的了,劉備歸根結底因為他的仁慈而丟失了很多機會,走了很多彎路,比如說三讓徐州、拒絕劉表接手荊州等,如果他能臉皮厚一點,不那麼仁義,或許真的能重振大漢。


拭血論茶


清人顧祖禹在《四川方輿要敘》開篇處說得更明白:四川非坐守之地也。以四川而爭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險而坐守之,則必至於亡。 以天下之大,僅存一蜀,蜀其不能逃於釜中矣。

一說到歷史,就免不了提起三國,一談起三國,就免不了對魏、蜀、吳三國的各種分析和研究,尤其對於三國中為什麼最後是魏國統一了全國,蜀國、吳國有沒有機會?有的話機會在哪裡?沒有的話,原因何在?

歷史可以假設,然而,史實的存在說明歷史有其內在的邏輯,我們可以從地緣的角度看一下蜀國東出的機會在哪裡?

首先,讓我們打開三國時期的地圖。

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蜀國偏居一隅,魏國佔據中原,吳國據長江而立,不管從地勢還是面積魏國已經是佔了極大的上風,但是,戰亂時期,領土轉手也是常事,如果運用得當,也是可以轉變自身的劣勢以圖後事。

其次,我們可以看一下三國交界處的地勢圖。

當時蜀國有兩個戰略重心,一個是漢中,一個是荊州。

劉備和曹操曾經在漢中展開了長時間的拉鋸戰,從公元215年,曹操佔了漢中,到公元219年,曹軍在長時間的戰爭中終於敵不過後勤補給更及時的劉備大軍放棄了漢中。

放棄漢中這個舉動,給曹魏和蜀國帶來了截然不同的後果,放棄漢中讓曹魏節省了大量的資源,曹魏依據秦嶺而死守,得到了更大的轉圜空間,而蜀國則從此陷入了一次又一次徒勞無功的北伐。

漢中對於曹操是個“雞肋”,對於蜀國確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萬不可被他人所掌控,正如《三國志》作者陳壽所說:“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正因為如此,必須派遣大量軍隊駐守漢中,而諸葛亮也從漢中開始了對曹魏的六次征伐。

失敗的很大部分原因就在於秦嶺的天險,為了能夠征服秦嶺,諸葛亮甚至親自動手設計了運輸物資的工具,“木牛流馬”,野史裡面對於“木牛流馬”玄乎其玄的記載也沒能拯救伐魏的失敗。

其實對於要不要從漢中北伐這件事,諸葛亮和劉備是有分歧的,諸葛亮在《隆中對》裡已經有了從漢中北出進取中原的這種戰略,然而,他實際上低估了地勢的影響。

我覺得曹魏與蜀漢對漢中的取捨以及之後的戰略決策,是有戰略眼光高低的區別的,曹操站得更高些,看得更遠些。

劉備想從荊州入手,過漢水,經南陽盆地,刀鋒直指曹魏都城洛陽,這條路線也有其合理性,至少從地緣的難度看,是要比漢中越秦嶺要容易許多,然而,這條路線最大的問題在於此地有個吳國在。

當時不管是吳國還是蜀國都不能單獨抗衡曹魏,公元219年劉備令關羽出荊州,攻下樊城,與當時在漢中敗了曹魏大軍的蜀軍成犄角之勢,可以說,這是蜀漢最接近統一的時候,然而,大好形勢在吳國與曹魏密謀,背棄盟約,偷襲荊州的情況下一去不返。

從此,蜀國再也沒有一統天下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