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重甲與巨炮的對決:庫爾斯克戰役之波內裡激戰

庫爾斯克戰役,“是德國裝甲兵這隻黑天鵝臨終前的美妙絕唱。”

與此同時,蘇德雙方的軍備競賽又掀起了新的高潮,德國方面面對蘇軍的T-34,KV-1,一方面逐步淘汰掉老式的二號坦克,加強三號坦克,四號坦克的裝甲,換裝威力更大的主炮,另外,新研製的虎式坦克開始裝備部隊,豹式坦克、費迪南德(又譯作斐迪南,但是按照有關標準,費迪南德才是正確翻譯)坦克殲擊車在這一戰役中首次參戰。蘇軍也意識到德軍在對裝備升級換代,也在加緊改進 T-34,KV-1,研製SU-152,SU-122等自行火炮,研製KV坦克的後繼型號——斯大林坦克。

於是在庫爾斯克這個地方,蘇軍依託搶先修築的防禦工事,德軍依仗新裝備的大量新式武器開始了激戰。波內裡作為庫爾斯克北線的交通樞紐,成為德軍的重點進攻目標。

重甲與巨炮的對決:庫爾斯克戰役之波內裡激戰

庫爾斯克戰役示意圖

德軍的第9集團軍沿著鐵路線向蘇軍進攻,進攻部隊中就有裝備“費迪南德”坦克殲擊車的第656重裝甲殲擊團,這個團下轄3個營,其中第1營(第653重裝甲殲擊營)和第2營(第654重裝甲殲擊營)裝備 “費迪南德”坦克殲擊車,而第3營(第216突擊坦克營)裝備“灰熊”突擊坦克。兩個 “費迪南德”營都是在東線久經沙場的部隊,其中第2營還參加過二戰早期的法國滅國之戰,可謂經驗豐富。而 “費迪南德”坦克殲擊車在當時來說,是一種空前強大的武器,它採用競標失敗的虎(P)坦克底盤,主炮為71倍口徑的88毫米炮,使用了固定戰鬥室,前裝甲達到了驚人的200毫米。

重甲與巨炮的對決:庫爾斯克戰役之波內裡激戰

德軍的 “費迪南德”坦克殲擊車

雖然第656重裝甲殲擊團蘇軍綿亙的雷場和密集的炮擊,但是在工兵部隊的配合下,這些鋼鐵巨獸依然成功地穿過雷場,衝向蘇軍防禦部隊的戰壕,蘇軍手中的45毫米反坦克炮和76.2毫米加農炮無力擊穿它們的裝甲,只得撤退。有少數勇敢的蘇軍步兵隱蔽在戰壕中沒有撤退,他們等待德軍坦克殲擊車迫近後投擲手雷,並用火焰噴射器攻擊,但是這也毫無效果,於是,據德軍報告,這些勇敢的士兵“消失在戰壕之中”。

儘管如此,蘇軍依然取得了一定的戰果,第654裝甲殲擊營營長諾亞克上尉受傷並退出了戰鬥,另有一門少尉被蘇軍擊斃。這個營在蘇軍撤退後一直打到了波內裡北部的鐵路線交匯點,有些坦克殲擊車觸雷失去了行動能力,只能在原地等待維修。而進攻集群在卡爾少校(第216突擊坦克營營長)的指揮下進行了重組,之後,它朝著波內裡方向對鐵路線東部推進。蘇軍步兵從第二道戰壕撤退。

此時,蘇軍也採取了應對措施,中央方面軍司令員羅科索夫斯基元帥也意識到的波內裡的重要性,從別的地段調來了部隊,其中就包括裝備SU-122的第1454自行火炮團。SU-122也許是蘇軍高層依照三號突擊炮這一成功範例的思路下令設計的,它採用T-34坦克的底盤,配備一門122毫米M-30S榴彈炮,裝甲比T-34略強,但因為採用了固定戰鬥室,重量甚至要輕一些,得益於這門大口徑火炮,它具備擊穿德軍新式戰車的能力。

重甲與巨炮的對決:庫爾斯克戰役之波內裡激戰

蘇軍的SU-122的車組在討論作戰部署

第1454自行火炮團是一支年輕的部隊,其大部分人員是未參加過實戰的坦克學校學員,只有部分指揮員有一定的作戰經驗。他們從原本的防禦地段被調過來支援防守波內裡的第307步兵師。第307步兵師的師長是 М.А.延申少將

,後來獲得了蘇聯英雄稱號(金星獎章編號6443)。這個團很快就被配屬給了第129坦克旅指揮,這個旅的火力並不強,依然裝備著76炮的T-34,超過一半的武器是45毫米炮的T-70坦克。所有SU-122都隱蔽在了偽裝良好的工事裡。


德軍的記錄顯示,大批蘇軍坦克抵達,以加強防禦。德軍戰車對蘇軍陣地的大致方向開火,誘使蘇軍還擊,蘇德雙方甚至在 3000米的距離上進行了遠距離交火。

蘇軍老兵回憶:敵人第一梯隊的坦克在灌木從中緩慢推進,他們後方跟著突擊炮和裝甲運兵車。這些戰車排成了楔形隊形,從最前方戰車高達200毫米的裝甲和其它特徵來看,這是“費迪南德”坦克殲擊車。蘇軍SU-122自行火炮的指揮員給戰士們鼓勁: “同志們,保持鎮定!我們的主炮能在500米的距離擊穿‘虎’式和‘黑豹’坦克!我們偽裝良好,我們工事完備!我們將戰鬥到死!最重要的是自制,果斷!有把握再開火!這是請求,也是命令!”

蘇軍一直將德軍裝甲部隊放到600米之內才開始齊射,一開始,蘇軍SU-122的炮彈擊中了 “費迪南德”坦克殲擊車前部裝甲,不過後者根本毫不在意,繼續前進,蘇軍轉而向履帶開火,將一輛坦克殲擊車的履帶打斷,兩個車組對著這輛無法移動的“費迪南德”射擊三次。6發炮彈中有5發打中了戰車的上層結構,這對敵人車組造成了很大震撼,致使德國兵丟棄了戰車,高舉雙手投降。另有一輛 “費迪南德”停住並原地轉動,,還有幾輛的德軍戰車也失去了行動能力,癱在了原地,SU-122轉而去對付德軍坦克和遙控爆破車。而德軍抓住機會,擊毀了許多蘇軍坦克。據蘇軍回憶,那些裝甲和主炮威力都薄弱的T-70損失尤為嚴重。但是,德軍未能造成決定性的突破,結構複雜,高達65噸的 “費迪南德”坦克殲擊車維修困難的缺點也暴露了出來。

重甲與巨炮的對決:庫爾斯克戰役之波內裡激戰

英軍在西線繳獲的德國無線電遙控爆破車

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第1連上報擊毀了2輛坦克,而第654重裝甲殲擊營第2連上報擊毀了13輛。連長呂德斯上尉“入賬”其中8輛,而第2排排長彼得斯少尉擊毀了5輛。“費迪南德”還成功地消滅了一些卡車和反坦克炮。由於德軍的常規統計只有當天可用戰車數量和可動戰車數量,只能知道當天有一輛 “費迪南德”被蘇軍的大口徑自行火炮徹底擊毀,德軍猜測這是蘇軍152毫米口徑巨炮的自行火炮所為,但是從蘇軍的回憶錄來看,應是SU-122的傑作。

第656重裝甲殲擊團在這些交戰之後,於黃昏撤回德軍步兵的陣地,補充燃料和彈藥,然後被調到後方擔任預備隊,數天後轉而被部署到其它方向參加進攻。

第1454自行火炮團則留在原地繼續協助第307步兵師防禦。兩種重炮巨獸的交鋒就此告一段落。

第654營的代理營長亨寧上尉在報告中認為上報的數字過高:“……各連宣稱擊毀的敵軍坦克數字都太高了,和事實不符……這些宣稱戰果比實際最多要高出約30%,也許是多個車組對同一輛坦克射擊,每個車組在目標燒燬後都宣稱為一個擊毀戰果。”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有些被判為“擊毀”的坦克經過修復後重返戰場,比如博姆下士在提交給軍備與戰時生產部的報告中提到,“45輛坦克遺留在戰場上的無人地帶一整夜,次日早晨其中20輛就會不見了。蘇軍用半履帶車趁著夜色回收了它們。我軍去年夏天擊毀的坦克遺留在戰場上,冬天就為蘇軍所用。在這幾周裡,也許有50輛坦克被蘇軍回收再利用”。“例如我部的第一戰中,所有擊毀的蘇軍坦克、平射炮和反坦克炮都遺留在原地,其中有些是完好的,且還配有彈藥。挖出的地雷也放在露天。當前方部隊不得不撤退時,這些武器全部回到蘇軍手中。”

第1454自行火炮團的薩梅科少校在某次戰鬥結束後總結:……全團巍然不動,摧毀了8輛敵軍坦克、數輛裝甲車,擊斃了數十名德軍官兵……好消息是我們遭受了微小的損失……贏得了大勝。第3連連長舍夫琴科中尉是第一個下令全連對敵坦克實施齊射的連長,當居首功。

重甲與巨炮的對決:庫爾斯克戰役之波內裡激戰

蘇軍步兵從擊毀的德軍“費迪南德”坦克殲擊車附近經過

這麼有深度的軍事頭條號“近衛步兵師”,你不點一下關注嗎?不三俗,不標題黨的頭條號,請多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