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工勤人员和合同制工作人员有什么区别?

手机用户85501742590


我国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广泛存在工勤岗人员和合同制人员,他们有什么区别,我说说我的理解:

工勤岗人员:工勤岗人员分为事业单位工勤岗人员和行政单位岗工勤人员,他们属于编内聘用,签订编内聘用合同,一般五年一签,初次聘用为普工,取得相关证书后,可逐级晋升工勤岗一到五级职称。他们属于国家机关的正式工作人员,唯一缺憾的是受工人身份限制,无法提拨到领导岗位!

合同工:现在一般实行劳务派遣,他们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由劳务派遣公司派遣到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工作!劳务派遣公司为其缴纳当地工资最低标准的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属于编外用工。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不同的想法和意见!我一定会认真回复!本人陆军31军86师退伍士兵,欢迎大家关注我!


宸的爸爸


工勤人员就是工人,是体制内一种身份类型。合同制工作人员就是临时工,属于用工分类,区别于体制内的正式职工。

1、工勤人员:是指工人身份的人员,工作在工勤岗位。工勤人员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政部门和行政机关中,使用工勤编制,在工勤岗位工作的工人,像司机、打字员、后勤服务人员等。还有一种是事业单位中使用事业编制,在工勤岗位上工作的工人,事业单位的工人由于编制类型相同,也有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工勤人员按照级别,可以分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种,分别对应不同的工资级别。工勤人员不论使用行政机关的工勤编制,还是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都算是体制内工作人员,遵守《公务员法》和《事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和规定。

2、合同制工作人员:是指为了补充事业单位工作力量,由人事部门或者用人单位经批准后,向社会招聘的工作人员。合同制工作人员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临时工,相对正式职工来说,临时工工资待遇低,工资和职位晋升有限或者不能晋升,除了招考也不能转为正式人员,受改革和人事制度变动的影响大。


职言管语


同办公室的大姐就是工勤人员,因此对于工勤人员与合同制人员的区别,小雷还是比较了解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编制不同,这是最重要的。

工勤人员是有编制的,很多都是部队转业回来的军人,在行政机关的就是行政工勤编,在事业单位的就是事业工勤编。在机关事业单位,有了编制就相当于有了“免死金牌”,没有犯大的问题,可以稳稳地等到退休。

合同制人员是没有编制的,一般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随时有失业的危机。

二、待遇不同,这是最现实的。

工勤人员可通过职业资格考试增加收入,从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到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工资收入和副处级差不多,而且行政工勤编还和公务员一样享有车补。

机关单位里,合同制人员的工资一般都是固定的,除了工龄工资,没有上升空间。

三、发展不同,这是要考虑的。

事业工勤编在事业单位可以转到管理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从而走上领导岗位;而合同制人员因为没有编制,不会有提拔升职的机会的。

总之,工勤人员是体制内人员,改革的时候也一般会考虑到如何安置;而合同制人员属于体制外人员,没有很好的保障。


流雷电


你好!工勤人员和合同制工作人员有什么区别?

所谓的工勤人员是事业单位的工人编制的职工,而合同制工作人员就是编制外的合同工。用人们平常的话来说,工勤人员是单位的正式工,而合同制工作人员就是临时工。

正式工和合同工根据目前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都必须按约签定合同。所不同的是:

(1)正式员工签的是国家统一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合同,而临时工签订的是临时工合同,一年一签;

(2)待遇不同。正式工享有五险一金、带薪年假、财政拔款的固定工资、包括绩效工资在内的各种福利等等。而临时工的工资由单位在合同上约定,只缴纳最低档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其他福利视单位情况而定。

(3)正式工就是进了单位干一辈子的,有正式编制,比如技术工人、水电工、司机、通讯员、打字员等,人事档案也在单位,以单位为家。而临时工没有固定合同,没有编制,也没有人事档案,比如保洁员丶饮事员、保安等,工作不稳定。

我是叶公讲故事,专注于为你解答社保、社会等方面的问题。如果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关注和点赞。大家有什么好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叶公来帮忙


工勤人员与合同制工作人员有什么区别?笔者就身边实际情况,来谈谈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

在单位中,他们之间看似没什么区别,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异还真不小,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人员编制的区别。工勤人员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有机关工勤,属于行政编制,工人身份;还有事业工勤,属于事业编制,工人身份。他们都属于正式在编人员。合同制工人分为劳动派遣或者与单位直接签订合同,他们是没有国家承认的正式编制,也就是社会上流传的“合同工”、“临时工”等。


二是工资待遇的区别。工勤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都是正式职工的待遇,每年都会根据工龄的增长,而进行正常的工资增长,正常的“五险一金”都能正常购买,其他福利也能正常享受。合同制工作人员工资要比工勤低,一般情况只给购买养老、医疗两种保险,其他很少有单位为其购买,虽然节假日福利可以有,但是其他的正式职工享有的福利都不能正常享有。

三是发展前景的区别。工勤人员和事业编一样,是可以聘职称的,有处级、中级、高级等,他们在不同的级别,其工资福利待遇是不一样的,而且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通过基础的晋级考试,工勤人员的职称更有希望。而合同制工作人员其工资水平基本不动,即使遇到调整,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提升,不可能像工勤等正式职工的调整幅度那样。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体制内问题答疑、公务员考试等。

东爱雨小公


工勤人员实际上还是体制内的人,他们是跟公务员、事业编并列的体制内人员之一。

我们国家每年印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表里边儿,有一类是专门针对工勤人员的。

他的工资标准是套用全国的统一工资标准,他们既不走职务职级工资,也不走岗位薪级工资,他们主要走技能级别工资。

他们对应的是我们劳动技能鉴定中心的五级技能,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五级。

工勤人员们的身份是工人,女同志可以按照50岁退休。

我们的合同制人员也是工人,女同志50岁退休。

他们的工资待遇一般是由政府购买服务或者单位工资管理制度规定。但是各类补贴补助原则上是没有的。工勤人员一般参照单位的整体水平发放。

因此,他们的待遇水平一般比工勤人员也要低很多。他们是不被编制认可的编外人员。

虽然,国家都规定是同工同酬,但实际上基本上都冠以临时性、辅助性岗位性质,既然是辅助性岗位,肯定不如正式工人待遇要高。

随着国家对辅警制度的确认,未来国家也有可能对机关事业单位这些合同制人员进行身份上的确认,可能会适度提高他们的待遇,但是不能改变他们的尴尬的身份地位,基本上实现不了同工同酬。北京确实明确,立功的辅警可以转为事业编制甚至公务员。



大家都知道,国家在严格控制编制管理。未来可能会通过更加灵活完善的用工方式,通明确编外合同制人员的身份地位,刺激正式编制人员,激发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活力,提升我们政府单位的工作效率,也是很好的一种做法。


暖心人社


说实话,你们都没整对,你们知道现在还有游离在三界之外的单位吗?不是行政编制也不是事业编制,单独的一派,你们可能不知道吧!还有就是特么的聘用制又是什么鬼,和合同制没区别。但是又不完全合同制,新出来的一种。太奇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