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五代十国中最“受宠”的国家

后梁篡唐后,中国自一统第三次陷入了分裂的状态,中原五代交替而起,而南方则有十国相互攻伐,各自为政。十国实力强弱不一,强如南唐,可与中原五代争雄,弱则如前蜀后蜀,凭天险龟缩自保。这其中,最弱的一国,却深谙逢源之道,处于四战之地,以三州之力周旋于各国之中,直至称王,享国三十余年而不倒,可谓是一个奇迹了。

五代十国中最“受宠”的国家

高季兴

公元906年(唐天佑三年),朱温为遥控南方,任命高季兴为荆州留守,镇守长江上游,当时荆南已被唐末各藩镇势力分割殆尽,仅存荆州一地。次年,朱温废唐帝,建立后梁,当年五月,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开始为后梁监视南方群雄,准备伺机而动。可好景不长,五年后,后梁内乱。朱温为其子朱友圭所杀,朱友圭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军事上又为晋国所败,国力一蹶不振。

高季兴幼年时在商人李七郎家为奴,后朱温收李七郎为养子,改名朱友让,朱温喜爱高季兴,命朱友让收为养子,入朱温帐下任亲兵,后因战功任颖川防御使,再任荆南节度使,成为封疆大吏。高季兴深感朱温知遇之恩,在荆州恪尽职守,充当后梁在南方的“瞭望台”。而朱友贞继位后,高季兴反相立现,北上袭取后梁襄州不成,索性直接断了对后梁的贡赋,之后虽恢复与后梁的臣属关系,但也是迫于压力,为求自保而已。高季兴阳奉阴违,暗中结交吴、蜀,合纵南方,开始向独立王国的目标前进,割据的趋势已日渐明显。

五代十国中最“受宠”的国家

五代十国疆域图

唐代梁后,高季兴北上朝见庄宗李存勖,差点被囚禁起来,因庄宗一念之仁,放虎归山,只好封高季兴为南平王,仿后梁以其为南方屏障,在公元924年,南平建国,高季兴为第一任南平王。

高季兴在荆南,因地处各国交通要道,各国北上朝贡,互通往来多经过荆州,经常截留各国贡品,又为获取赏赐而向诸国称臣,反复无常,被诸国称为"高赖子"。公元926年,高季兴故技重施,又向后唐索地,妄图扩大地盘。后唐明宗发兵征讨。高季兴不敌,遂向南吴称臣,被封为秦王。

高季兴死后,其子高从诲继位,承继父业,定下了“事大以保其国”和交好邻国的国策,比值高季兴,高从诲的逢源手段更为高超和巧妙。从当时天下形势来看,中原王朝无疑是南平“事大”的政策目标,于是重新侍奉后唐,上表称臣,并以白银赎罪(高季兴得罪后唐之罪),再次被封为南平王,而与周边各国也是保持着和睦的关系,面对南方最强大的吴国(后被唐国代立,南唐成为南方最强),高从诲观清局势,劝吴国权臣李昪代吴自立,后李昪建立南唐,与南平交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高从诲所定下的两条国策也保证了南平的国祚延续,后面的继任者莫不萧规曹随,以保其国。

在北方侍奉中原五朝,南方则结交南唐,在南北两大强国的“庇护”下,大大减轻了南平长久以来笼罩着的战争阴云,为南平国带来了较长时期的稳定局面,因为地处交通要道,南平成为了南北各国的“缓冲区”,而战争的逐渐离去,南平高氏的经略重点开始着手国内的经济,在高氏四主的努力经营下,南平国的经济得到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这在之后,宋灭南平后,以荆州为攻灭南方诸国的军事基地,为军队提供战争供需就可见一斑了。

五代十国中最“受宠”的国家

高从诲

公元960年,周帝禅位于赵匡胤,宋朝势力日益增强,天下已有一统之势,而南平位于南方各国要道,首当其冲地成为了宋朝一统的第一把火,只是由于南平贡奉甚勤,赵匡胤没有借口出兵,也不能强攻,只能静等时机,暗中准备。

终于,时机在两年后出现,公元962年,湖南发生战乱,湖南留后周保权求救于南平,又乞援于宋,这对苦无借口出兵攻南平的宋太祖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经过两年的策划,宋朝出兵湖南,大胜,归途中以假道灭虢之计降服了南平国,南平国灭,享国39年,国祚在十国中排第四名。

南平国灭后,末主高继冲被封为荆南节度使,依旧镇守荆南,后举族入朝,又封武宁节度使(江苏、安徽一带),高继冲在彭门(今江苏徐州),任用人才,多有德政,当地百姓也是安居乐业,爱戴有加。

从高季兴被封荆南节度使开始,到高继冲被封武宁节度使结束,高氏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地,可这也比南方其他国家的末代君主,下场都要好的多了,国土最小,却受到各国“疼爱”,不得不说高氏一族还真是“备受恩宠”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