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诸葛亮写《出师表》的意义何在?

独立feel


坚定决心和鞭策刘禅。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先阐述了前期和先帝刘备创业的不易,来告诫刘禅要珍惜创业的成果。

其次,在出师表中感慨了先帝不嫌诸葛亮出身卑贱,三顾亮于草卢之中。所以诸葛亮出师北伐是有原因的,而不是一时兴起。

先帝创业未办而中道崩殂,体现了诸葛亮对于刘备早逝的惋惜和遗憾。

所以为了蜀国的长治久安,自己必须趁着有生之年利用自己的所知所学报效皇恩,为蜀国赢得统一天下的大业,或者往差了说,为蜀国赢取一片有利的国内外环境。

实则,在出师表中,诸葛亮重点体现了北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后半段,着重点明了刘禅在北伐期间应该怎么做。

诸葛亮识人断人的本领可谓一绝。

他在朝辅政期间,明察暗访了朝中官员,对文武大臣的底细、秉性摸得倍清。

告诉刘禅外事不决应该问谁,内事不决应该如何处理。军中之事如何决断,民生朝政取决于谁。可谓是巨细糜遗。

实则,是为了告诉刘禅如何能稳定后方,让诸葛亮能够安安心心的北伐。

最后,阐述了自己北伐的信心和前景祈愿。自己前半生食君之俸,后半生当忠君之事。

如果不成功,也要求后主刘禅能够赏罚分明,不徇私情。

众所周知,诸葛亮是一个极其谨慎之人。他要干什么事,是一定要把所有可能的情况调理得当,方才放手去做。

所以,写出师表就是为了将诸多事宜安排一下,让事情能够随着自己的意愿去进行。

殚精竭虑,是一位忠臣必有的优良品质,同时也是忠臣的短板。

呕心沥血,如果事情往好了发展,那是事半功倍。但是一旦执行之人言过其实,往往是事倍功半,造成忠臣的短命。

所以,在笔者看来,出师表既体现了诸葛亮对于先帝的报恩和对于后主的期望,又体现了诸葛亮作为忠臣,呕心沥血的写照。

怎奈,所托之人有情但是没有作为,造成了后来北伐的失败和忠臣的含恨而终。

咦嘘兮!!!!


古今中外多少事


都别抢,我来答。

《出师表》是诸葛亮非常有名的一篇献给后主刘禅的表文,还一度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教科书,以前还被要求背过这篇文章,可见文章写的好,还能为后世教育事业做贡献,这恐怕是诸葛亮万万没想到的。

那么这篇名传千古被视为“忠臣必备指南”的《出师表》意义何在呢?

  • 论国家形势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是《出师表》的开头,行文十分经典,一上来就直接告诉刘禅蜀国现在面临的紧迫形势。刘备夷陵之战饮恨而死,为蜀国这个建立在刘备威望之上的新政权笼罩上一丝风雨欲来的气氛,随着蜀汉集团的元老级人物分封凋零,摆在蜀国面前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首先是关羽失去荆州以后,蜀汉集团的形势急剧转下,作为图谋中原的桥头堡荆州被东吴占领,蜀汉集团被迫退守益州,发展道路被曹魏和东吴死死扼守住。益州就是指今天的巴蜀之地,为何说失去荆州以后蜀汉集团就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呢?

这是益州的地理位置决定的,益州大体位置上就是今天四川全境包括云南和贵州部分地区,它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盆地,虽然是一个不错的防守要地。但是要有所发展却十分困难,地理劣势决定了蜀汉集团的困境。

再加上蜀汉集团的北方和东边都被曹操和孙权围困,因此这个时候的蜀汉集团说它面临发展的存亡问题毫不夸张。尽管诸葛亮曾在《隆中对》中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但这是就益州本身的优势而言,如今诸葛亮说“益州疲弊”则是指蜀汉集团的发展前景。

曹操占据中原,孙权占据江南,地理优势十分明显,随着时间的拉长,蜀汉集团必然会和两者产生差距,因此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首先向刘禅阐明了当前的困境。

  • 论国家治理

基于这样一种困境,诸葛亮因此要求后主刘禅励精图治,振兴国家。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当时后主刘禅虽然亲政,但毕竟还年幼,没有政治经验,而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自然要对刘禅尊尊教诲,引导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诸葛亮在这里对刘禅提出两点要求:

  1. 广开言路,亲贤臣,远小人,让有志之士得以发挥自己的才能;作为君王不能妄自菲薄,堵塞忠诚人士发言进谏的道路和机会。为此诸葛亮还特意为刘禅筛选了一些大臣(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要求对他们加以重用。

  2. 其次就是要求刘禅肃清政治,赏罚分明,对忠义大臣要赞扬鼓励,对犯了过错的大臣不能包庇纵容,应当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不能假公济私,要让国家的治理善恶分明。

应该说,以上这些言论都是诸葛亮为了稳定大后方,毕竟他亲自带兵出征,对于国内的事情又无法分出精力关注,所以这更像是诸葛亮在出征前希望刘禅任用忠臣贤人帮助自己治理国家,不要让国家出大乱子。

  • 向刘禅表露心迹

诸葛亮历朝历代以来被视为“忠臣”的典范不是没有理由的,在向刘禅论述国家目前面临的形势,以及嘱咐刘禅要励精图治以后,诸葛亮随后向刘禅表露心迹,阐述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他先是向刘禅回顾了先主刘备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又表明自己不羡富贵,只想报答先主对自己的托付和信任,随即又在下文阐述自己的作为和志向说: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简单来说,诸葛亮向刘禅汇报了自己以往的一些政绩,表明自己没有辜负先帝刘备的嘱托,平定了南方孟获的叛乱,对内治理国家,军队有所建树,但他不敢倦怠,因为他要实现刘备的志向,收复中原,匡扶汉室,而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臣子应当报答先帝的职责所在。

综上所述,《出师表》一共分为三个部分来解读,大体上是作为臣子的诸葛亮向刘禅递交的一份工作报告,先是分析了国家当前面临的形势,同时希望刘禅能够励精图治,以及诸葛亮自己对刘禅表露心迹的一些说明。

《出师表》对蜀汉集团的意义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首先阐明了蜀汉集团当前面前的形势,让刘禅认识到国家当前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上,诸葛亮因此才能要求刘禅要治理好国家,同时诸葛亮又在后面阐明了国家的发展方向和远景。

而诸葛亮阐述的这些问题无疑都契合了蜀汉集团当时面临的整个困境,倘若要有所作为,也必然得像诸葛亮那样去执行,如此蜀汉集团才有可能突破发展困境,从以上三方面来看,这无疑都是一篇极为经典的表文。

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在第二次北伐开始前,诸葛亮在此上表《后出师表》,其中再次向刘禅阐述了天下局势以及蜀汉集团面临的困境,同时表达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总的来说,这些都是符合蜀汉集团的战略发展方向的。

因此不能不说其意义之大。


围炉谈史


导语:

诸葛亮这一辈子都在为当年吹的那个牛填坑,他年轻的时候遇到人就说自己跟管仲乐毅一样,一定可以做一番大事业。

这牛既然吹出去了,诸葛亮又是一个好面子的人,所以他当然要想办法努力完成这个梦想。眼看着蜀汉帝国在自己的盘算中一手建立了起来,诸葛亮甚是得意,恨不得拉上过去的好友们一起到成都酒吧一条街好好喝一顿。

眼看着诸葛亮庆祝的请柬已经发出去了,万万没想到,刘备却又把这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基业给毁了。等到好友们来的时候,蜀汉帝国已经成了危如累卵的政权。别说庆祝了,诸葛亮要是再不努力一点,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了。

01年轻时候的过度营销,总归是要偿还的。

诸葛亮年轻的时候,绝对是营销界的一股泥石流。一般人才都是主动投靠主公,参考他大哥诸葛瑾,而诸葛亮却不一样,他给自己疯狂地打广告贴标签,就是不主动投靠任何人。

这有点姜太公钓鱼的意思,不过诸葛亮手里的鱼竿,绝对是有鱼钩的。那么他到底做了哪些过度营销的事情呢?

  1. 首先,卧龙凤雏的标签,简直就是一场天大的骗局。诸葛亮和庞统都还没出山,这卧龙凤雏的名声就已经传了出去。很显然,是他的老师庞德公的杰作。
  2. 其次,诸葛亮疯狂在朋友面前夸赞自己的才华,自比管仲乐毅。一两次还好说,时间长了,朋友们居然信以为真了,逢人就说诸葛亮了不起。
  3. 再者,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就算诸葛亮是一般人才,可是主公愿意三次来请,也足以表明诸葛亮并不一般。

这些过度营销的策略,使得诸葛亮很快跻身一流谋士的行列。但是这个时候刘备集团实在是太弱小,要想实现诸葛亮当年吹的牛,实在是太折腾了。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三国志》

为此,诸葛亮可谓是殚精竭虑,每天都吃不好睡不好,就想着怎么帮助刘备这个穷苦人成为大富翁。

起起落落以后,刘备还是把这个烂摊子交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心里百感交集,眼看着牛皮就要被吹破了,恢复汉室江山的志向也无法实现了,这个时候的诸葛亮,必须要通过北伐,完成这些事情。

02出师表是写给刘禅看的,也是写给蜀汉群臣看的。

蜀汉政权,在刘备关羽的折腾下,差点就灭亡了。好在诸葛亮这个时候接过了接力棒,通过几年的呕心沥血,将蜀汉内乱平定,与东吴重归于好。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三国志》

这么一来蜀汉帝国勉强算是稳定住了,光稳定住了可不是诸葛亮的梦想。他每次想到朋友们鄙夷的目光,不免就有些脸红。

所以他向刘禅上了一道出师表,内容很感人,意思很简单,是时候北伐恢复汉室江山了。这一次诸葛亮可不是闹着玩的,他打算亲自带兵。

那么这道出师表到底是怎么个意思呢?其实我认为诸葛亮出师表的问世,至少有三个目的。

  1. 首先,诸葛亮必须要给刘备一个交代。当年诸葛亮可是满脸泪水地向刘备打包票,表示自己一定会恢复汉室江山,为刘禅建功立业。
  2. 其次,诸葛亮希望能够得到刘禅的支持。因为刘禅好歹是蜀汉的君主,这次出征如果皇帝不愿意的话,事情是很难办的。刘禅如果说不行,诸葛亮强行出兵的话,别人铁定会认为诸葛亮这是完全不把刘禅放在眼里。
  3. ,诸葛亮的出师表,也是写给蜀汉群臣看的。他希望蜀汉内部所有的大臣,都能够跟他一样同仇敌忾,一起对付曹魏帝国。毕竟诸葛亮出征以后,后方的供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出师表的内容感人肺腑,当时不管是刘禅还是蜀汉群臣,看了以后,都在痛哭流涕。毕竟诸葛亮的人格魅力在那儿摆着呢。

03诸葛亮完成了自己的承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北伐可能成功吗?完全是有可能的,至少在街亭没有丢失之前,是有可能的。蜀汉已经失去了荆州这么一个绝佳的北伐基地,所以当时诸葛亮北伐只能从益州出发。

这里的街亭是至关重要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诸葛亮只找到了这么一个不错的通道。通过街亭,诸葛亮大军可以直奔关中腹地,夺取长安就不再是一个梦想了。

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三国志》

但是马谡这个瘪犊子把街亭给丢了,使得诸葛亮大军失去了北伐的根基,只能撤退。只有这么一个绝佳的出口,但是被曹魏堵死了。

所以说后来诸葛亮不管往哪儿打,都无法冲破曹魏的防守,北伐大业就这么玩完了。上天曾经给过诸葛亮一次成功的机会,但是他看错了人。

此后的诸葛亮每天都在忧心忡忡中度过,为啥子?因为诸葛亮无法实现自己的诺言了。一方面对不起刘备的在天之灵,天天晚上担心刘备托梦给他。另一方面觉得自己无法向刘禅交代,毕竟刘禅是百分之百地信任他。

为此诸葛亮是呕心沥血,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北伐之上。结果虽然不理想,但是诸葛亮是真的已经尽力了。出师表上的所有话都是真情流露,可以说诸葛亮的确是一个劳心劳力之人。

总结:诸葛亮有超脱那个时代的特殊形象。

最终诸葛亮年仅54岁便撒手人寰,是被活活累死的。有人说诸葛亮不懂得领导艺术,那只能说诸葛亮没有官僚主义的思想。

你们眼里的大人物就应该处处都高人一等?当官的人就应该高高在上?我觉得这是现实给大家造成了一个相当大的误解。

我认为真正做官之人,就应该像宣传语中所说的那样,处处为百姓着想,一心想着百姓们的欢喜和忧愁。真正能够做到公平公正,至少不会搞特殊对待,开一场招待会,还要提前对个题目啥的。

诸葛亮虽然未必是为了百姓着想,但是他的确为蜀汉吃了很多苦,而且讲究公平公正,这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少见的。而且他依法治国,谁能做得到呢?


江湖小晓生


《出师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亭(今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该文着眼于“出师”这两个字。具体地说,一是诸葛亮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作了具体的安排。诸葛亮跟后主刘禅之间既是君臣关系,又是辅政者与被辅政者的关系(刘备临终托孤)。诸葛亮这次出师时,刘禅只有20岁,昏庸无能,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师后国内政局不稳,前方必然会受到重大影响。因此,出师后的国内政局就成了辅政者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此,诸葛亮在这篇表文里一面劝勉刘禅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一面又向他举荐人才来管理“宫中”“营中”之事,并殷切地阐明亲贤远佞的道理。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能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力伐魏,可见讲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正是为了出师。二是要看诸葛亮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北伐的决策,实际上是诸葛亮的决策。当时在蜀国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有些人持静观态度,“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反对立即出兵。在这篇表文里,没有重提这种争论,只是对出师原因做了适当的说明。这种说明没有反复陈说得失利弊,而是抒情言志,作者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为此,他历叙自己的身世,从“躬耕”说到“许先帝以驱驰”,又从刘备的“寄大事”说到这次北伐的决心,其间五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忧叹”之情。这种方式既能打动君主,又有利于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人。




清水隐士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公元207年,一个常年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困窘多时的四十六岁客将,和一个年轻书生相对而坐,他面前摆着这样一份提案。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在这之后,这个年轻书生居然真的帮助客将打造成天下三分,建立蜀汉政权,三足鼎立。和这个世界交手的这些年来,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如今已经变成中流砥柱的托孤老臣,可是他依旧志在复汉,兴趣盎然。

是岁,后主早朝,大会群僚,老臣出班,上《出师表》。

他对着当年那个客将的儿子,提交了足足花了二十一年才完成的结案报告,同时亦是一份新的提案。

《出师表》中言曾道:“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不自卑,不胡说话,多听他人的想法,并积极给予他们反馈,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是一个领导人该做的事。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时时告诫我,应该公事公办,不能因人亲近或疏远而双重标准。这样不但失信于人,也容易让人失望。

“事无大小,悉以咨出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不懂的多向能人请教,不要不懂装懂自己胡来。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你作为领导,要明白贤良之臣是机构兴盛的基石,贪财忘义之人是会让领导蒙蔽双眼,迷失自己本心,是整个机构大厦倾倒诱因。

《出师表》前半部分,分析了天下局势和蜀地之势。举出了蜀国还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的优势;“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劣势;“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的机遇;“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外在威胁。

后也给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公正。亲贤远佞的解决方案,这三个解决方案主次有序,思维缜密,由于表文主要是向后主进言的,只有在打开进言之路、打通忠谏之路的前提下,再言执法公平、亲贤远佞两项。

而后《出师表》由进言转而为自叙生平,至此才开始点名主题谈到出师,前面所有的都是保证此次出师能够大获全胜的充分条件。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简简单单几句话,却道出了真真切切老臣心。若你是刘禅听了这话中没有触动么?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句让刘禅一个领导读来,怎么能不觉得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最后此句,呜咽似泣,苍穹闻之难过。也让后人读来只觉心中惘然若失,惘然若得,感动良久。

《出师表》全文只六百余字,十余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及陛下,“报先帝”、“忠陛下”,这种感情也流露在全篇的每一个字当中。致“臣本布衣”开始,此间感情终于爆发,深切思念对先帝的知遇之恩、君臣之谊;沉痛地表达对现在大汉倾颓的痛心疾首;坚定地执行自己肩负的万钧重担。

那时的诸葛亮已经四十八岁了,按当时年龄来说,他已经是一个老人了,对先帝的报答还没有完成,身上的担子不能卸,“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读来不能不让人感伤落泪,对前人的缅怀,就有对后人的希望,他看着刘禅从小长到大,对这个孩子怎能不给于父亲般的厚望?文章的每个字都像是父亲对孩子的劝诫和教育,这种舐犊之情怎能不让人动容??

在三国乱世之中,诸葛亮天纵之才,完全可以依附一股更大的势力,然而士为知己者死,跟了四十七岁未有寸土之地的刘备。从规划《隆中对》到一步步将其实现,在临终托孤,主少国疑的情况下,坚定的履行人臣的义务,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在尔虞我诈的年代,简直是天方夜谭。

回顾中国历史,两千年来,诸葛亮也是人臣之典范,无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唐王子安


具体的说,一是叙述了诸葛亮对出师北伐后国内政事做了具体的安排。诸葛亮与后主刘禅之间即是君臣关系,又是辅政者与被辅政者的关系。诸葛亮此次北伐中原时,刘禅只有20余岁,治国没有经验,沉迷玩乐,昏聩无能。因此。出师后的国内政局就成了诸葛亮最放心不下的问题。诸葛亮深刻意识到,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因此,诸葛亮在这边表文里劝勉刘禅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从善如流,知人善任。


其次,出师表里表明了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理由,文中,诸葛亮抒情言志,把"北定中原"看做自己"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读史冠今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是诸葛亮对刘后主上的一个表文,要是按照现代的应用文体来分类,这是上行文。但凡上行文都是下属对上级发的文件,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请求。

但是,诸葛亮和刘后主的身份不是单纯的君臣,刘后主作为刘备的儿子,除了意志薄弱些,其实治国的韬略方面绝非《三国演义》中那么无能。最难生在帝王家,诸葛亮作为一个丞相掌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资历老威望高在朝野内外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因为表文中对身为君主的刘禅有着很多要求,例如朝野内外的布局,哪怕宫廷内部事宜都干预很多。不难看出这是对刘后主的劝诫甚至是赶鸭子上架。

“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自古士大夫选择了君主后,便和君主有一种休戚与共的命运联系。诸葛亮是个大忠臣,在古代做臣子的本分——“文死谏,武死战。”诸葛亮正是如此,这篇表文是他和刘后主沟通的一纸行文,表的不单是忠心,更和刘后主明确了政治分工和责任。刘后主虽然称不上昏君,但是毕竟也不是明君,诸葛亮行文中先帝提得过多,这是为人臣的大忌。其实,在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刘后主感动之余,只怕会觉得很难受。

君权和相权是历朝历代君主博弈的关键,君君臣臣,名分早定。要是贤君还好,例如李世民和魏征。可惜,刘后主是个胸无大志的君主,可又不是相当甩手掌柜的皇帝。在诸葛亮死后,刘后主的治国手腕不难看出,大权不再旁落,政局也是相对稳定,足可证明要是换个太平盛世做个守成之君还是能胜任的。《出师表》一文总体干涉刘后主太多,尽管字字是血,句句是泪。让后人读了都感动不已,可是不要妄想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这篇文章最终也没有抵御刘后主和诸葛亮的信任危机,北伐形势大好的时候,后主将他召回便是一个例证。但是,这是一篇诸葛丞相的心声,还是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刘后主和朝臣,同时也为早期的北伐打下了些基础。





浣熊缺黑衣


诸葛亮写《出师表》,按照正常情况来说,是不应该写的。因为这种教训式的口吻,哪个皇帝受得了?但刘禅就属于例外。

刘备在临死前的托孤之举,虽然同时也托了李严等人,但主要是托给了诸葛亮的。"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这是刘备最后对刘禅发布的诏命,所以,诸葛亮成为了刘禅的"相父″。不但如此,刘备还对诸葛亮说了,"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样的谈话虽然是绝对机密,不过至少刘禅还是会知道的。这样的结果,是让诸葛亮的地位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诸葛亮的《出师表》尽管写得很哀婉恳切,但以长辈和长官的身份教训后辈和下属的态度还是很明显的。诸葛亮之所以写这份表,其目的有二 :

一是向中外表明自己绝不会有篡逆之心,将誓死效忠刘氏的决心,以释天下人之猜疑。俗话说得好: "口说无凭,立字为据",这份表主要的意义就在此;

二是以长辈和主要行政长官的口气对后方政务作出安排,让刘禅以及在后方的所有官员有章可循,不至于推诿扯皮甚至勾心斗角,让北伐无后顾之忧。


卿本佳人70


关于诸葛亮写《出师表》的意义,应当设身处地的感受和体会,当时蜀汉的政治局势和诸葛亮当时的政治地位和主张。这个和他当年与先主刘备三顾南阳卧龙岗茅庐后,在茅庐里两人相对畅谈,提出创业的《草庐对》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具体有以下几点:

1,完成当年的《草庐对》的创业发展计划,把计划通过北伐行动,变成现实,以实战自己战略决策。

2,针对当时的天下局势,极力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鸿图遗愿。赤胆忠心地劝告刘禅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匡扶汉室为己任。

3,强调北伐的政治目的和重要性,表明自己当时的先三分天下,后逐步统一天下,匡扶汉室的战略是对的。

4,按排好后备理政人员,希望后方稳定,防止后方朝廷混乱。

5,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的真挚尽忠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诸葛亮对北伐中原的决心和效忠刘氏父子匡扶汉室江山的忠心。

前后《出师表》的奏报,集中体现了诸葛亮当年的政治思想和战略主张,倾注了他对蜀汉政权的刘氏集团忠心和期望,写得特别挚切诚恳,令人感人肺腑,是后世广为流传,久负盛名的名篇!

资料参考来源网友:新星满满。所叙述!











风吹昊月在宛城


《出师表》是蜀汉主要领导人诸葛亮,于公元227年发动北伐战争以前,上书给蜀后主刘禅的一道奏表。主要目的有这么几方面:



第一、继承先帝刘备的遗愿,向刘禅表明自己的忠心

《出师表》开篇就说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发动北伐最主要的动机也还是为了完成先帝刘备恢复汉室统一天下的遗愿。

刘备作为汉皇后裔,身逢乱世看见刘氏江山支离破碎,从出道以来一直就有想要完成复兴汉室的愿望,为此可谓是戎马一生征战多年,但是最终随着夷陵大战的失败抑郁而终,带着他未尽的事业驾鹤西去,最终也没能完成复兴汉室的宏图大志。

实在是令人感到无比惋惜,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作为蜀汉主要的当家人,为了报答先帝刘备的知遇之恩,不得不继续拾起刘备丢下的担子继续前行。

恢复汉室一统天下,是刘备三顾茅庐时向诸葛亮表明过的志向,也正是刘备这远大的志向,才让诸葛亮给他制定了《隆中对》这项伟大的战略规划,也正是有了这份战略规划刘备才在往后的日子里蒸蒸日上。

如果说诸葛亮是《隆中对》的制定者,那么刘备就是《隆中对》的执行者。一个年长自己几十岁的人,并且还俗有皇叔之称的诸侯,来执行自己的这个战略方案,那是给了诸葛亮多大的荣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变故,致使这份战略设想不能很好的完成。

刘备的去世也是令人惋惜的,但是曾经君臣二人制定的战略设想,不能就此停止,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其目的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而去实现先帝的遗愿的。

第二、为了蜀国的长治久安,告诫刘禅蜀国存在的危机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夷陵大战以后,三分天下基本形成,三方势力当中,就蜀国实力最弱,如果不图思进取,早晚会灭亡,根据当时的形式来看,蜀国刚刚建立无论是来自内部的矛盾还是来自外部的危机,都致使这个刚刚建立的王朝处在危险之中。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主要领导者不去解决这潜在的危机,不去为蜀国谋取长远的利益,而是凭借川蜀险要的地理位置偏安一隅,那么蜀汉政权不光会被外来的势力给消灭,还会被来自内部的矛盾给弄的支离破碎。

所以说就自身实力而言,诸葛亮也深知蜀汉的实力不及曹魏和东吴,但是没办法,为了转移内部矛盾,也为了蜀国上下团结一心,不得不发动对外的战争,所以这也是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真正原因。

第三、教刘禅为君之道和治国理政之道

在《出师表》的后半部分,都有了详细的描述,告诉刘禅为君之道以及治国之道。在他即将离别之际,诸葛亮也将朝中之事给刘禅做了详细的安排。

比如文中提到的: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意思就是要刘禅扩大自己的听闻,发扬先帝刘备的美德,要相信自己等等这也算是对刘禅为君之道的一种告诫吧。

还有治国之道,比如文中说得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意思是说董允、费祎这些人是都是先帝留个你用来辅佐你的,他们志虑忠纯都是可靠的人,我认为宫中无论大小事务都可以找他们商量。

结语

所以说诸葛亮给上书《出师表》是在向刘禅表明自己的忠心,以及对蜀汉王朝未来的忧虑之情。诸如果说葛亮前期的《隆中对》是在表明自己的智慧,那么后期的《出师表》就是在表明自己的忠心。士为知己者死,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所以诸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用他的行动表明自己的忠心和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