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名校的獨立院校會不會被要求脫離母校?前景如何?

心情145529731


近幾年一直在關注獨立學院,全國獨立學院現有約有250所,辦的好的獨立院校,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國家都不在讓民間資本進入,教職員工也都拿入了國家編制,高考錄取分數線在有的省份直衝600分已上,未來辦的好的獨立學院很可能辦學模式會這樣,辦的差一點的獨立學院有可能會撤銷或者合併或者併入其他民辦高校,這還要考慮學校當地政府財政情況,當地學生數量和考生質量,當地院校辦學規模,等情況考慮,比如說今年四川大學錦城學院,他的一本專業理科超一本線9分.最高錄取考生分數達582分.二本錄取分數文理科錄取達到5百二三十分,這樣的錄取分數超過很多邊遠地區的公辦二本,估計不遠的將來辦學性質公辦民籌改為公辦辦學


憤怒的公牛44277236


名校的獨立學院說白了就是民辦大學,而在中國大多數民辦大學幾年之前都是三本批次招生,比如說武漢大學東湖分校、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學院、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等等,其實這些大學與母體的名牌大學並無多大關係,辦學層次不一樣,只不過在師資這方面可能有些老師可以同時在兩所大學任教,獨立學院脫離母體大學,前景看這些方面。

三本與二本大學的合併,已經形成了一種趨勢,這是中國大學的又一次洗牌。

二、三本大學的合併絕大部分省份已經完成了,現在二本大學是公立大學與民辦大學並存的局面,大部分三本大學都已經改名了,比如說:武漢大學珞珈學院改名為晴川學院、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改名為武漢華夏理工學院等等,這類的三本大學都是名校的獨立學院,其實與名牌大學毫無關係,辦學性質、辦學層次都不是一個檔次,二、三本大學的合併讓三本成為了一種歷史,也讓很多人不再擔心學歷歧視問題,就像我的一位朋友,當年高考考的是三本大學,畢業後找工作經常被人看不起,特別是有一次面試完後,面試官故意問他是不是三本大學畢業的,其實整個面試給他的感覺都不錯,但是學歷卻成了門檻,後來結果也杳無音信,不過二、三本的合併,能夠促進大學長足發展,這是很有好處的。

獨立院校是一種教育商業化的模式,說白了就是自費上大學。

我們都知道,公立大學大多數專業學費都很親民,一般在5000-6000這樣子,而民辦大學學費都比較貴,十年之前,三本大學學費一般是一萬左右,是公立大學兩倍多,而現在民辦獨立學院的學費基本都在兩萬以上,公立大學學費其實沒啥變化,可以說民辦大學的學費一直在漲,因為他們所有的開支都靠自己,不像公立大學還有政府的各種扶持政策,而且對於家境不好的學生,你可以通過國家貸款繼續完成學業,而民辦大學就算你辦理貸款都不一定上的起,因為貸款的金額有限,民辦大學的學費太貴,所以說,上民辦獨立學院其實就是自費上大學,而且獨立學院本來就是一種高等教育商業化模式,如果不賺錢的話,它們根本就辦不了。

對於獨立院校的學生來說,不想讓被人歧視你的學歷,你可選擇有這些路。

學歷是工作的敲門磚,越是好公司要求越高,對於現在大學生來說,普通大學的學歷其實都差不多,重點大學學歷確實有著它的優勢,在大學生就業競爭激烈的今天,學歷好的依然還是有優勢,如果你學歷不高,還想著進入好的公司,考研是你最好的選擇,考研既可以提升學歷還可以提升專業能力,另外研究生學歷的起點也比本科生高,但是如果你想本科畢業就出來工作的話,獨立學院的畢業生無優勢可言,你可以考教師資格證當老師、還可以考公務員等等,如果想出來闖,就不要高不成低不就,在工作中沉澱幾年,當你的工作經驗有價值的時候,你才可以跟別人講價,不然只會永遠處於被動。

名校獨立學院本來跟母體大學沒啥關係,所以也無要求脫離母校這一說,現在的獨立學院也屬於二本批次招生,對於地理條件好的獨立學院來說,其錄取分數線還是有優勢的,總的來說,獨立學院與二本公立大學沒多大區別了,這也是國家促進大學發展的一種策略,對於獨立學院來說也是很好的支持,至於你高考上什麼大學,最終還是看你的高考成績,不是嗎?


中國教育之家


根據國家教育部的相關規定,未來名校的獨立學院基本上會被要求脫離母校,獨立學院脫離母校以後有好有壞。

更名

獨立學院脫離母校辦學以後,學校的名稱就會更改,需要去掉母體高校的名稱。獨立學院本來就屬於民辦高校序列,國家慢慢的放開了獨立學院更名的限制,很多此類學校變更的名稱和一些公辦高校的名稱類似,這樣是有助於起未來招生的。

冠名費

現在的獨立學院名稱一般是某某大學某某學院,因為使用了母體大學的校名,所以一般是需要每年給母體大學一定的冠名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獨立學院的經濟負擔。

未來獨立學院和母體大學真正脫離並且更換校名以後,這項冠名費就不用再出了,學校可以把這筆錢省出來投入到學校的基礎設施和其他教學建設方面。

未來發展、招生

從長遠角度來看的話,獨立學院與母體大學脫離的話是有利於招生的,當然這也要辯證的看待。

獨立學院剛開始脫離母體大學的時候,因為知名度不太高,所以招生方面會出現一些問題。如果學校的管理者是真正的辦學的話,他會不斷的發展學校的硬件設施軟件基礎,提高學校的美譽度和知名度,未來這樣的高校綜合實力會超過某些公辦院校的。假如獨立學院脫離母體大學辦學以後,只為了賺錢,不注重學校的硬件設施和生育的話,這樣的學校將來的辦學會越來越糟糕。一所高校的生育往往決定了這所高校的招生情況,就像一個企業一樣,如果他的名聲好、管理者也比較努力的話,這樣的企業發展也是越來越好的;而如果一個企業只注重賺快錢,不注重企業的生育的話,這樣的企業離倒閉就不遠了。



志願填報

獨立學院脫離母體大學辦學並且更改校名以後,其更改以後的學校名稱可能和很多公辦大學的名稱類似,這就增加了考生及家長填報志願的難度。某些家庭經濟條件一般的學生可能會誤報了這樣的高校,這往往會導致這批學生沒學可上的窘境。



饕餮視聽


所謂獨立學院,就是要求學院法人獨立,財務獨立,辦學地址獨立等等。

在初開始辦學的時候,這一點大概很難做到,一些學校一直裹在一起。2017年,江蘇出臺了《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規範發展的意見》,《意見》明確了獨立學院的四個發展路徑: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本科高校、完善條件後繼續以獨立學院形式存在、探索混合所有制辦學體制、終止辦學。同時確定了發展目標:到2022年,基本完成對全省獨立學院的規範驗收。

江蘇省是最找探索獨立學院辦學模式的省份,獨立學院的數量也位居全國第一。

事實上,在過去的若干年中,江蘇一直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在前幾年中,因為不能獨立辦學,或者找不到獨立辦學場地,或者找不投資方,已經停止辦學。如南京工程學院康尼學院、金陵科技學院龍蟠學院、南京曉莊學院行知學院、淮陰工學院江淮學院、淮陰師範學院文通學院、鹽城工學院博雅學院、鹽城師範學院黃海學院、常州工學院延陵學院等。這些院校就是因為一直無法脫離母體,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所以在近幾年中陸陸續續都停止招生。

另外,南京林業大學南方學院也於2017年停止招生,而該校位於淮安的校區,今年以南京林業大學淮安校區的名義招生,跟獨立學院已經沒有任何關係。

按照《意見》所說的路徑,獨立學院轉民辦學院也是路徑之一。2011年,江南大學太湖學院轉型為民辦無錫太湖學院,成為江蘇省第一所轉設的民辦本科高校和無錫市第一所應用型本科高校。這可能也會成為將來獨立學院發展的一個方向。

所以,名校的獨立學院會不會被要求脫離母校,不是會不會的問題,而是一直都是這麼要求的。那些沒暫時沒有脫離的,將來也只有脫離這一條路可走。

當然,脫離母校後有的學校可能會越來越強大,一方面有資本投入,另一方面能夠吸引人才,好的獨立學院有考生青睞,生源素質高,這些獨立學院會越辦越好。也有一些獨立學院本身名聲不響,獨立學院國家又沒有投入,如果再沒有外來資本注入,也不能吸引考生報考,很有可能最後只能關停倒閉,或者被別的高校兼併。


蘇小妮


一般來說不會被動脫離母體。

依託名校的獨立學院其根本就是利用名校的名氣來為自己招生,這就是為什麼從去年以來二、三本高校合併招生,甚至合併成只有一個大本科錄取批次後,很多不明真相的家長就只看前半部分的校名為孩子報志願,結果一本的分數錄了一個三本的院校。

去年有三本院校錄取了650分的高考生,今年也有很多一本高分生被錄取進三本院校。但是話又說回來,三本獨立院校裡也有頂級學校,比一些二本、甚至是差一點點的一本學校強,但這是一個非常小概率事件,絕大多數三本就是三本,超不了二本,更別說一本學校了。

但是也會有依託名校的獨立學院為了自己的長遠發展,主動脫離母體的。

這個就有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該校原來依託復旦大學,校名為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而現在基本上脫離了復旦,自力更生了,學校的發展也還是非常不錯的。

母體名校主動讓獨立學院脫離的目前本人還不清楚具體案例。


YiRon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儘管獨立學院脫離母校辦學的過程艱難,但是獨立辦學是大趨勢、政策要求。

以已脫離母校辦學的獨立學院來看,除第一年分數線稍有波動,後續幾年分數線均十分堅挺(不少分數線上漲),而且轉為民辦高校後發展勢頭比之前還要好些。尤其是二三本批次合併後,民辦高校、獨立學院進入二本批次招生,對於獨立學院的發展促進很大。

其實,每年關於獨立學院和母體大學間的"故事"都不斷,尤其個別考生混淆獨立學院和母校性質,如2017年浙江646分考生報考同濟大學浙江學院、637分考生報考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2008年,教育部26號令《獨立學院設置與管理辦法》發佈,明確要求獨立學院規定時間內調整到位,如轉為公辦、民辦高校、停止招生等。2010年,國內有323所獨立學院,截止2019年已下降到259所,約有64所獨立學院脫離母體高校辦學,佔比約20%。比如在湖北省的30餘所獨立學院種,已有過半轉為民辦高校。

以教育部公佈的《擬批准設置高等學校名單》為例,2018年有中國地質大學長城學院、河海大學文天學院、福建師範大學閩南科技學院等3所獨立學院轉為民辦本科。2019年再有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福建農林大學東方學院、山東師範大學歷山學院、新疆大學科學技術學院等4所獨立學院轉為獨立設置本科高校。

獨立學院脫離母校辦學的難點在哪裡?

獨立學院和母體大學之間有個避不開的詞是"管理費"(也有冠名費一說),佔獨立學院學費收入的15-30%,部分甚至高達40%。在獨立辦學的過程種,常見的難題是:

1.獨立學院捨不得母體大學的知名度、師資。獨立學院中不少出資方是母體大學的基金會,並非民辦資本,也是獨立學院中“含金量”較高的。類似的操作利於學校發展,尤其是"管理費"的一進一出。

2.部分出資方是企業的獨立學院,面對母體大學、企業的雙重"抽血",運行困難無力獨立辦學。不僅學費貴,學校在師資投入、課程改革、學生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有心無力,導致學校口碑差,反而是生源不佳、發展受限。

3.母體大學不願放手,畢竟每年一筆高額“管理費”哪裡捨得丟。獨立想要脫離母體大學辦學,需要“分手費”,若是沒有資本接手,單獨立學院是拿不出這筆費用的。

7月底發生的一件獨立學院轉為民辦普通高校的大事件剛好可以印證小西關於獨立學院的說法。中國春來教育8億中標收購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而出讓方主體是“蘇州科技大學及基金會”,8億元即獨立學院脫離母體大學辦學的高額“分手費”。

對於在讀學生來說,雙證依然是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和之前畢業生沒區別。不過,後期繼續使用校園的話,依然是繳納30%續費及寄宿費,相當於之前每年上繳蘇州科技大學的“管理費”。看了這個事例,是不是很好理解小西前面聊的內容。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獨立院校被要求脫離母校應該是趨勢。


獨立院校的辦學興起恰巧是中國高等教育遇到困境,剛開始改革的時候。在上世紀90年代,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一方面,老百姓手裡有錢,但都是從窮人剛過來,捨不得花這錢,就攢了起來。全世界都在說中國的高儲蓄率。另一個方面,政府機構很窮,公務員工資收入很低,教育投資也很少。因此,政府決定幹一件事,擴大招生規模,提高學費標準,讓老百姓在教育上花錢。

這是件雙贏的事情,老百姓花點錢,但可以上大學了,中國人還是很愛學習的。對國家來說也錯,政府有收入了,教育投資也能擴大。


現在可能大家已經想象不到2000年左右,教師和高校的各種窘迫。清華和北大教授共同的一個小區,叫藍旗營小區,原因是當時的國家領導人去拜訪著名教授,發現教授們的住房條件很差,就拍板國家出一半的錢,個人出一半的錢,給教授們改善住房,大概一個三居室出10萬左右的錢,很多人還是沒買,因為覺得貴了。我有一位老師住在裡面,他毫無喜氣,說自己所有的積蓄都掏光了。這是在2001年,清華信息學院資深教授的存款。

在1998年,教育部和李嘉誠基金會出臺了“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目的就是給部分高端人才漲收入,吸引他們留在高校。當時體腦倒掛,做原子彈不如賣茶葉蛋真的毫不誇張。


1998年後,由於大學擴招,各大學開始圈地、造房,買設備,哪哪都需要錢。當時都是找世界銀行貸款。貸多了,學校和教育部也發愁,這錢怎麼還?

這個時候,江蘇和浙江搞了個獨立學院的創新舉措,就是企業或者政府跟高校合作辦學,收高額學費,高校一般出校名、管理人員和老師,收管理費。對於清貧的高校來說,這是條來錢快的捷徑,國家也很喜歡,既解決了沒地收大學生的問題,又增加了收入。於是1998年~2003年,獨立學院迅猛發展,一共有320多所。


這時,國家覺得獨立學院水平參差不齊,不能野蠻生長,因此開始多次發文,開始整頓和收縮,現在的獨立學院只有250多所了。


在這個發展期間,一直對名校辦獨立學院有反對意見,因為除了獨立學院,還有民辦高校。民辦高校覺得不公平,獨立學院自己賺錢,但用了公立高校的牌子,相當於借用公共資源。在獨立學院內部,也有矛盾,一般有高校、投資方,如果投資方是政府,還好說,如果是企業,問題就比較大,對企業來說,盈利是第一位,而對學校來說,品牌質量是第一位,有時是個矛盾,而且管理費對於企業來說也是個負擔。


在中國除了獨立學院,還有民辦中小學,剛開始很多民辦中小學都是公立中小學分出部分辦的,現在基本趨勢就是剝離,因此在政府層面,獨立學院應該要剝離母校發展。

從母校本身來說,剝離獨立學院也是它最終的要求。2008年後,高教界基本是揚眉吐氣了,教授們躋身高收入階層,名校的投資都是超百億,清華的甚至畢竟哈佛的預算。這個時候,那點管理費已經不是它關注的重點了,它關注的重點是如何全身金光閃閃,毫無破綻,現在獨立學院像一塊鐵鏽一樣,有損害它品牌的危險。比如,北師大的珠海分校,辦得不錯,但北師大還是關閉了這個獨立學院,轉而改成珠海校區。從長遠看,剝離也是名校的訴求。


等剝離了母校,也許獨立學院才能迎來真正健康的發展。


五道口的顏學姐


看了這麼多評論,看來絕大多數人是根本不瞭解情況,能不能脫離母體學校是教育部政策的約束原因,事實是獨立學院絕大部分都想轉設但是母體學校不願意不願意不願意,教育部也設限,拿公辦高校標準來要求獨立學院達到才能轉!民辦高校財政不補貼,學費才貴一些,最早設立獨立學院,就是因為有很多人想讀大學,但是國家資源有限,才動員民間資源辦學,應該感恩才是!另外,你考哪個分就上哪個學校,沒人逼你沒人逼你沒人逼你,那些莫名其妙亂罵的人就好像那個刀架你脖子脖子上強迫你去一樣!當然,有些獨立學院辦得確實不咋樣,那你就可以選好點的獨立學院,看看歷年高考錄取分數就可以了,不要去隨便相信一些機構想所謂校友會的排名。


空閒中3


脫離母體學校,就得改名!還得有其他資本的注入!有的獨立學院沒有什麼董事會,感覺這樣的不會脫離要麼併入要麼賣出去😂


蘋小果


電科大成都院收的本二分數越來越高,熱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