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土木堡之役的慘敗是女人干政的結果嗎?

紅星照耀神州


歷史發展有自身的規律,任何王朝的興衰更替也有其必然性!但在中國,歷來光彩照人的業績都是帝王的,后妃都要為英明的丈夫背鍋。於是:夏亡於妹喜,商亡於妲己,西周亡於褒姒似乎成為史實!以此推論 :使明朝由盛轉衰的土木堡事變,就可以說是孫太后干政的結果了!

事實上土木堡明軍的慘敗與孫太后沒任何關係!因為,當時她長袖善舞的婆婆張太后還健在,依史料,其對朝政的控制力手與影響力遠遜於張太后(儘管她有手腕與謀略)!孫太后不可能組織與指揮土木堡之役。


所以,大明由盛轉衰的黑鍋,真不應該由她來背。相反土木堡之變中,孫太后對大明政局的穩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明英宗於土木堡之變被俘後,瓦剌頭目也先妄圖以英宗為人質要挾大明,攻城掠地以攫取更多的利益。孫太后權衡利弊,果斷擯棄了部分朝臣的逃跑主張;力排眾議,採納了兵部侍郎于謙等主戰派的意見;又擁立庶子郕王朱祁鈺繼位,遙尊朱祁鎮為太上皇;積極備戰,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人勝利,粉碎了瓦剌的陰謀,從而化解了大明的危機。

可以說:孫太后以太后之尊與謀略在一定程度上再造了大明,倘若她濫才無能,放任朝臣南逃,國事將不可收拾!


1449年,明英宗親征瓦剌,孫太后即命郕王朱祁鈺監國。明英宗朱祁鎮被俘之後,孫太后和朱祁鈺的錢皇后立刻籌措、送出一批珍寶要贖回朱祁鎮;明英宗被俘居於漠北時,孫太后多次給他寄去棉衣禦寒;明英宗還朝之後,被朱祁珏幽禁在南宮,孫太后多次前去探視。

看似是不起眼的母親關心兒子的行為,其實,從後來事情發展的狀況來看,她有意或無意地為大明的權力的平穩過渡打下了基礎。

景泰八年(1457年),徐有貞、石亨、曹潔祥等密謀發動奪門政變,在策劃這次行動時,政變三巨頭通報了孫太后,孫太后是允許的。正月十二日 ,明英宗復辟為帝,廢已病入膏肓的景泰帝朱祁鈺為郕王,從而確保了權力的平穩過渡,使大明政權又延續了下去。

在"土木堡之變"和"奪門之變"中,孫太后以豐富的政治謀略與經驗,遊刃有餘地駕馭兩"變",兩次力挽狂瀾。在關健時期了,孫太后蹶功甚偉,真是她運籌帷幄才維護了明朝的統治,使國家一直處於安定狀態。


希望星晨58298869


中國古代有兩大背鍋俠,一個是太監,一個是女人。

明朝滅亡,有人歸咎於魏忠賢;西周滅亡,有人歸咎於褒姒;商朝滅亡,有人歸咎於妲己,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其實,國家滅亡是多種因素導致的結果,哪裡是一個女人,或者一個太監所能決定的。


有人說,土木堡之變是孫太后,也就是《大明風華》裡面的孫若微干政導致的,事實真的如此嗎?

不是的!

這個鍋,孫若微不需要背,因為她是朱祁鎮的母親,哪有往親媽身上潑髒水的,親媽不乾淨,兒子能幹淨嗎?

朱祁鎮不傻,他找來找去,後來終於找了個更好的背鍋俠,即大名鼎鼎的王振。

王振恰好是個太監。

1449年,瓦剌進犯大明邊境,朱祁鎮御駕親征,帶著22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奔北方,當時瓦剌僅僅有5萬大軍,以22萬對陣5萬,平均四個人打一個,似乎怎麼打都會贏。


朱祁鎮信心滿滿,摩拳擦掌,彷彿只要他大喊一聲“衝啊!”,22萬大軍就潮水般地衝了過去,瓦剌嚇得屁滾尿流,哭爹喊娘,狼狽逃竄。

朱祁鎮想的太簡單了,簡直是視戰爭為兒戲,當時于謙等大臣極力反對,一則御駕親征風險太大,二則明軍準備不足,但朱祁鎮固執己見,堅持要打。

這時候,太監王振果斷地站了出來,一一駁斥群臣,說道:“皇帝御駕親征,可以鼓舞士氣,大明將士以一當十,不日之內,便可擊敗瓦剌。”

王振是朱祁鎮的代言人。

後來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22萬大軍全軍覆沒,朱祁鎮也成了俘虜,王振也被殺死了。

京城危在旦夕,好在於謙及時站了出來,穩住了局勢,打贏了京師保衛戰,幾年之後,瓦剌放回了朱祁鎮。


朱祁鎮“復位”成功之後,局勢得以穩定,“秋後算賬”的時候到了,22萬條人命,幾億財產損失,國力損耗不可估量,誰來為這次慘敗負責呢?

朱祁鎮自己?

朱祁鎮確實是戰敗第一負責人,但他畢竟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如果他承認了,那他這個皇帝怎麼有臉繼續幹下去啊!

所以,他必須找一個“替死鬼”,這個“鬼”就是王振,好在王振在土木堡戰爭中死掉了,死得恰到好處,死無對證。

於是,朱祁鎮把責任一股腦地推給了王振:“是王振這傢伙慫恿我御駕親征的,是王振為了顯擺,讓大軍繞道而行,到了他的老家,結果被瓦剌伏擊的,當然了,朕也有用人失察的責任。”

好傢伙,朱祁鎮推的一乾二淨,難道你是個二傻子,王振怎麼說,你就怎麼做嘛?


土木堡戰敗,孫若微有責任嗎?

應該也有,她有不竭力勸阻之責,倘若她尋死覓活,一哭二鬧三上吊,你朱祁鎮要去御駕親征,娘就死給你看,這樣朱祁鎮不就不去了嘛?

呵呵,當然這是玩笑了。

說到底,戰敗的責任還是朱祁鎮,大家認為呢?


一半秋色


又是《大明風華》惹的禍了……《大明風華》是改編於蓮靜竹衣的小說《六朝記事》(也是坊間流傳的《大明皇妃孫若微傳》,這是《大明風華》早期的劇名),小說是從孫若薇孫太后的視角,來講述六朝皇帝的愛恨情仇、深宮中的慾望沉浮、國變證亂。而電視劇《大明風華》改了小說,前面的40集是以“好聖孫”朱瞻基的視角進行的,後面的劇情則返回到小說中的以孫若薇孫太后的視角。

最為主要的是,這是一部歷史小說,與《三國演義》一樣性質的,“七分真、三分假”,以歷史發生為主線,以虛假的情節來充實。所以《大明風華》不是真實的歷史,裡面很多內容大都是編的。

如、殉葬的問題:

明朝朱元璋死後,雖然有殉葬,但是他規定了,是未有“侍奉、但未有子嗣的宮人才會殉葬”,這點從皇太子朱標、明太祖朱元璋的殉葬就能看出來,均為未有子嗣的寢妃(清朝也有殉葬,同樣的延續了明朝的這項規定,但是到雍正時被完全廢除,而明朝是明英宗朱祁鎮廢除的)。

所以劇中,朱棣遺照說讓孫若薇殉葬,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正史已經明明白白寫著:“英宗,諱祁鎮,宣宗長子也。母貴妃孫氏。生四月,立為皇太子,遂冊貴妃為皇后。”(《明史 英宗前傳》)

明朝殉葬制度:

凡被封為貴妃等高等名號的;孃家原有功勳的也可 "恩免";生過兒子(女兒)並且兒子(女兒)被封潘(公主)的

(也有封藩依舊要的,主要是朱元璋時期,朱棣廢除,但也有例外仁宗殉葬的郭氏生前已經是貴妃,並且育有三子,正史說是郭氏自願的。還有宣宗殉葬十人說中,只有一人生前為妃,其餘的生前不過是侍寢的宮女)。

所以小說《六朝記事》為了填坑(也包括《大明風華》)則將孫若薇說成了靖難遺孤,還參與刺殺朱棣(正史中朱棣確實受到三次刺殺事件),因此小說將劇情說成朱棣死前曾下過遺旨,讓孫若薇殉葬。而明宣宗朱瞻基在臨死之前,一直考慮著是否讓貴妃孫若薇殉葬的問題猶豫不決。這都是小說的劇情需要,而非是史實!

因此小說為了劇情的發展,將朱祁鎮說成是個一出生就多病,軟骨、口不能言,這些如同殘障般的疾病,還說是孫若薇孫太后參與政治,讓他的兒子朱祁鎮即位。
要是地府有電視,估計明英宗朱祁鎮會半夜難於躺得安穩,出來找編劇們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交交心。

《明史》中明確表示了:母貴妃孫氏。生四月,立為皇太子,遂冊貴妃為皇后。

朱祁鎮生出來4個月就立為皇太子了,其母孫氏因此升為皇后。

並沒有《大明風華》中表示的,雖然“好聖孫”朱瞻基愛著孫若薇,但在孫若薇入宮之前,她的妹妹胡善祥已經是定好的太子妃了。而根據小說《六朝記事》中的小說劇情,兩姐妹在宮中可謂是“既生瑜、何生亮”,關鍵是小說中還說她們兩姐妹又經常聯合一起對抗外敵(說真的,作為男生,有些宮廷劇是一掃而過,因為在男生眼裡都是小事)。

正史之中朱祁鎮是個健康的孩子,且明宣宗即位之後,冊封胡氏為皇后,孫氏為貴妃。宣德三年(1428年),明宣宗廢胡皇后,退居長安宮,而冊立孫貴妃為皇后(子憑母貴)。(因為這個子憑母貴,明朝野史還編出孫貴妃與胡皇后之間,發生了“狸貓換太子”的故事)

正史中,明宣宗死後,確實發生了官僚集團與內宮集體的紛爭

而紛爭的原因就是“立子還是立孫”的問題上。其原因就是太皇太后誠孝張皇后,明仁宗朱高熾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鎮之祖母,她還活著。

當時的官僚集團害怕,誠孝張皇后會參與立皇帝的事務中來,因為這時候的皇太子朱祁鎮才九歲,若是立朱祁鎮為帝,那麼孫皇后就有可能需要與輔助大臣“三楊”一起輔佐幼帝,就會出現違背祖制的“後宮不能幹政”。

而誠孝張皇后的兒子並沒有死光,她的兒子有明宣宗朱瞻基、越靖王朱瞻墉、襄憲王朱瞻墡,若是她立了藩王為帝,那麼又會違背禮儀制度:“立子以貴不以長,立嫡以長不以賢”。內閣們害怕,若是藩王即位稱帝,會再次引起“靖難之役”,因為皇太子朱祁鎮還活著,會導致國亂。

所以在《明史·卷十·本紀第十》:遵遺詔大事白皇太后行中是這樣描述的:

宮中訛傳將立襄王朱瞻墡為皇帝。張氏馬上召集諸大臣到乾清宮,指著太子(朱祁鎮)哭道:“這就是新天子啊!”群臣高呼萬歲,流言才得以平息。朱祁鎮即位為明英宗,遵宣宗遺詔,凡朝廷大政均奏請張氏而後行

明朝的很多資料都在清朝時期被毀了,只能從寥寥幾語的記載中來推測,為什麼會有宮中流傳立襄王朱瞻墡為皇帝,而張太后為什麼是哭著指皇太子為帝?這些裡面有沒有逼宮的現象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很多野史、小說根據這兩點,編出了許多來……

需要提的一點,正史中,孫若薇孫太后是直到誠孝張皇后死後(正統七年(1442年)),才得以真正掌控內宮,但是此時的正統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已經15歲了,可以親政。所以明英宗朱祁鎮才能在寵幸王振的道路上走到黑,因為在此之前,王振可是差點被誠孝張皇后當場砍頭的

《明史紀事本末·卷二十九》:有頃,宣太監王振。振至,俯伏,太皇太后顏色頓異,曰:“汝侍皇帝起居多不律,今當賜汝死。”女官遂加刃振頸。英宗跪為之請,諸大臣皆跪。太皇太后曰:“皇帝年少,豈知此輩禍人家國。我聽皇帝暨諸大臣貸振,此後不可令幹國事也。”

所以,重要的事情講三遍講三遍講三遍:

《大明風華》是小說,不是正史,土木堡之役的慘敗沒有女人干政的結果!

《大明風華》是小說,不是正史,土木堡之役的慘敗沒有女人干政的結果!

《大明風華》是小說,不是正史,土木堡之役的慘敗沒有女人干政的結果!

只是《六朝記事》的劇情需要而已!!!


圖片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必刪除


史之為用


《大明風華》對於普通人的毒害實在是太深了。看明朝歷史的話,可以看一下《明史》,《明史紀事本末》。這兩本書是瞭解明史的基礎,寫的十分到位。看《大明風華》是看不出來什麼歷史的。下面我就根據《明通鑑》講一下這段歷史,看看明朝是如何在土木堡慘敗的。

土木堡之變的起因

在正統七年(1442年),明朝的實際掌權人太皇太后張氏去世,張氏也就明仁宗朱高熾的老婆張氏。這一年明英宗朱祁鎮十六歲,在實際上明英宗已經親政,最有力的證據就是朱祁鎮的親信太監王振開始在朝政大顯“神通”。而蒙古的形勢實際上已經大變,在正統初年,瓦剌的首領北元太師脫歡擊敗韃靼,結束了蒙古的分裂,實際上蒙古內部的分裂已經結束了。在正統八年(1443年),瓦剌的首領脫歡去世,也先接班。此時的蒙古大汗脫脫不花只是空有虛名而已。也先先後攻滅哈密,隨即和沙洲,赤斤蒙古聯姻,又大敗兀良哈。可以說也先基本上控制了草原。而部眾不時寇略明朝的邊關。

但是明朝和蒙古的關係的破裂起源於朝貢貿易。所謂朝貢就是明朝周邊的地區在嚮明朝臣服或者表達文化認同的時,明朝政府會允許這些國家和明朝建立朝貢關係,也就是這些國家會按照明朝的規定的道路和日期,以及指定的朝貢規模到達明朝首都,嚮明朝皇帝進獻貢品。明朝接受貢品之後,會給這些國家的使者一定的賞賜,同時允許他們在會同館貿易。這樣的制度被稱作為朝貢制度。

由於明朝在朝貢貿易裡面對於朝貢國的賞賜很大,很多國家都樂意前來朝貢。其中就包括蒙古,明朝在王振當權的時候,對於蒙古的賞賜十分豐厚,“以藻飾太平為名, 賞賚金帛元算, 凡所請乞, 亦無不予。 ”由於王振大加賞賜導致蒙古人更加頻繁朝貢,在正統元(1436年)年到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人年年朝貢,甚至到達了一年四次,而且人數不斷增加,由原來的不滿一百人的小隊伍,到最後發展成為三千多人的龐大隊伍,其中還摻雜許多蒙古人虛報的名額,這逐漸成為也先訛詐明朝的手段,從中獲取大量的財富。

在正統十三年(1448年),明朝禮部檢查朝貢的使者人口的時,蒙古虛報的使者數量的事情被發現,王振大怒,淘汰那些虛報的人口,同時把朝貢的賞賜降低到原有的五分之一。也先知道後大怒,就聯合各部想要攻打蒙古。蒙古大汗脫脫不花表示反對,他說:“

吾儕服食,多資大明,何忍如此。”但是也先表示:“可汗不為,吾當自為之。”由此也先發動對於明朝的進攻,脫脫不花不得已只好聽從也先的話。

由此因為蒙古虛報朝貢人數意圖得到利益的訛詐行為被識破後,也先意圖接助強大的實力發動對於明朝的戰爭就這樣開始了。

明英宗御駕親征

也先分四路進攻明朝,他自己帶著主力攻打大同,脫脫不花帶著兀良哈攻打遼東,阿剌攻打赤城,其餘將領攻打甘肅。也先大軍一路直下,明朝參將吳浩在貓兒莊應戰,全軍覆沒。此後明英宗再次派出宋瑛,井源屯兵陽和口。但是邊疆的戰報不斷傳來。在北京城的明英宗朱祁鎮,此時23歲。年輕的天子做出決定,他要御駕親征。

其實御駕親征在當時的明朝是一種常態,我曾經也說過這個問題,那就是明朝在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這接近三十年的時間裡,明朝的皇帝一直是親自率領軍隊攻打蒙古,而且明朝的三大營:三千營、神機營、五軍營,這些軍隊的主帥是明朝天子,其他軍事將領一般是都是偏將,這導致明英宗御駕親征也是必然的選擇。但是明英宗長大於後宮,根本不可能有像樣的軍事能力。但是此時王振全力支持明英宗,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兵部尚書鄺埜,兵部侍郎于謙勸諫不可,明英宗不聽。吏部尚書王直率領百官勸諫,明英宗還是不聽。

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明英宗帶兵出發,命令皇弟朱祁鈺留守北京,但是就在明英宗出發的當天,宋瑛,朱冕等人在陽和口被也先大軍打敗,宋瑛,朱冕戰死。大軍中的將領石亨單騎逃出戰場。但是明英宗還是決定出兵,大軍直出京師,先是到達龍虎臺,隨即到達居庸關。沿著宣府,陽和,最後在八月份到達大同。但是在王振在大同聽聞兵敗,尤其是經過陽和的時候,看到了滿地的當初宋瑛戰敗時滿地的死去的士兵屍體。這些戰死士兵的屍體對明英宗的親征部隊打擊很大。

在到了大同之後,王振下令班師,王振想要邀請明英宗從紫荊關進入蔚州,因為王振是蔚州人,但是王振又害怕軍隊進入蔚州會踩壞田裡的苗,於是又下令往東返回京師。當時大同守將郭登建議從紫荊關走,王振不聽。這就這樣明軍到達宣府,但是此時的蒙古人已經追上了明朝的大軍。明英宗於是派吳克忠,吳克勤前去抵禦也先的大軍,大軍繼續往回走,結果吳克忠,吳克勤被也先擊敗,全軍覆沒。於是明英宗再次派出朱勇和薛綬前去抵禦也先的軍隊,大軍繼續往回走。朱勇的軍隊在鷂兒嶺遭遇也先的伏兵,朱勇和軍隊被擊敗,全軍覆沒。但是明朝的軍隊到達土木堡。

土木堡之敗

在明朝大軍到達土木堡,此時距離懷來城二十餘里,當時有王振的輜重車千餘輛沒有到達,王振堅持要等待,兵部尚書鄺埜勸諫不可,要皇帝即刻入關。但是王振把奏章留下不發給明英宗,兵部尚書鄺埜於是跑到明英宗的別殿請求明英宗轉移,但是被王振派左右的武士架出。隨行的人就沒有人說話,王振讓軍隊在土木堡駐紮。

這個時候也先的軍隊追了上來,四面合圍堵住了明軍,而且也先還把距離土木堡十五里的河流給佔領了,結果士兵戰馬飢渴,土木堡又沒有水,於是挖井取水,挖了近7米的深井都沒有挖出水來。隔日也先遣使說要議和,明英宗不疑有詐,遣曹鼐前去議和。同時讓王振通知軍隊前去喝水,在隊伍行走三里之後,也先大軍突然發動進攻,明軍毫無準備,瞬間被蒙古騎兵沖垮,死傷無數,在混戰中蒙古騎兵高呼脫下鎧甲,拋棄武器的人不死。當時明英宗想要衝出重圍,結果被蒙古騎兵擋了回來,最後被蒙古人俘虜。

隨行的重要官員五十多名,例如英國公張輔,內閣的學士曹鼐,兵部尚書鄺埜等人都死於這場戰亂,百官和軍官損失慘重。明英宗本人也隨著大批人被蒙古人押送,當時有一個蒙古士兵要求明英宗把鎧甲脫下來給他。明英宗不給,這個蒙古兵要殺死明英宗,結果蒙古士兵的哥哥經過,他認明英宗是貴人,變把他帶著前去拜見也先的弟弟伯顏帖木兒,到了之後明英宗問伯顏帖木兒:“你是也先,還是伯顏帖木兒,塞堪王?”伯顏帖木兒大驚,就知道這是明軍的大人物,於是就把明英宗帶到也先的大營,大營中有人認識明英宗,由此明英宗被也先抓住,並且帶回了草原。

從《明通鑑》的歷史記載來看,明英宗完全是自己把自己搞得慘敗,王振傳達的命令都是明英宗自己傳達的,輕易出征,然後輕易退兵,最後該換路線,在到達土木堡之時,不去懷來城,最後導致被也先大軍包圍,又輕易相信也先的議和,不做好防備,終於被也先一舉擊潰。可以說土木堡的慘敗是明英宗自己的原因。另外不要把電視劇當正史。電視劇都是為了收視率改編的。


人者仁義也


土木堡最直接的原因是由於宦官王振愚蠢的戰場指揮能力導致。土木堡之變使大明王朝由萬國朝聖的強盛國家轉為國力虛弱,強盛不再。甚至一度到了國家瀕臨滅亡的地步,每每看到這兒,不得不讓人捶胸頓足啊!!倘若朱重八(朱元璋的名字,元璋是後來改的,意思是消滅元朝的利刃)泉下有知,肯定氣的破口大罵!!!

正統(明英宗朱祁鎮年號)十年,1445年,瓦剌與明朝貿易通商較多,瓦剌需要中原的糧食、茶葉、鐵器、綢緞等,他們通過馬市和朝貢過去這些生活必需品。一方面覬覦中原財富,另一方面看到明朝邊防鬆弛。

正統十三年(1448年)三月,瓦剌派出3500人來明朝貢馬,王振根據實際人數減免了多餘的馬價,也先(瓦剌首領)以此事為由,大舉進攻明朝。

朱祁鎮召見眾臣,在王振慫恿下,做出了御駕親征的決定。這也無可厚非,明朝自開國以來就有御駕親征的傳統,朱元璋、朱棣都曾親征蒙古,橫掃北疆。這也是朱祁鎮做出親征決定的重要原因。但是他失算了,戰場殺伐,豈是兒戲?

國家大權交給自己的弟弟朱祁鈺後,朱祁鎮親率25萬大軍從北京出發經宣府,雞鳴山到達大同。大同鎮守太監郭敬上報,瓦剌軍悄無聲息的退到了關外,明顯不符合常理,其中明顯有詐。由於郭敬剛剛經歷了和瓦剌的洋河之戰大敗,他向王振添油加醋的描述了現場的血腥,王振畢竟是個奴才,聽罷再也不想建功立業了,就想馬上回朝。在群臣和王振勸說下,朱祁鎮同意班師回朝。

此時回朝明軍是不會有損失,大軍路經蔚(yu)縣(王振老家),王振非要讓皇帝去他老家看看,看完以後本來可以就近到紫荊關入關回京。王振竟然以大軍路過會踩踏莊稼為由,命大軍轉向,沿來時的居庸關進京。這樣不僅饒了遠路,還增加了和瓦剌軍隊遭遇的概率。簡直是瘋子所為。果不其然,大軍在宣府遭遇瓦剌軍隊,王振派朱勇帶5萬軍隊迎戰,結果全軍覆沒。他們奮戰而死,也為大軍贏得時間。三天後大軍趕到土木堡,離軍事重鎮懷來還有25裡。只要進去城內,所有人都安全了。

王振又開始作妖了,以還有1000多輛兵車未趕到為由,要求大軍等待。就此駐紮,固守。明軍就此失去了一個脫困的機會。8月14日,明軍與瓦剌大戰。瓦剌騎兵勇猛,奈何明軍人數眾多,雙方陷入焦灼。15日,也先用計求和,假意撤軍。王振犯了人生中最後一個錯誤,大軍立即轉移。攝於瓦剌的強悍和幾個月的奔波,明軍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大軍出發僅三公里,也先部隊突然趕到,20萬大軍毫無組織,四處奔逃。

最終,朝中重量級官員50餘人悉數被殺,20萬大軍全軍覆沒,那可是明軍最強悍的三大營啊。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全沒了,王振死了,朱祁鎮被俘。

客觀地說,朱祁鎮對這次失敗是負有責任的,但主要責任絕不在他,他只不過是沒有多少經驗的年輕人而已。而王振,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知行合一2020


土木堡之變的罪魁禍首是孫若薇孫太后的私心太重自私自利貪戀權力不肯放手和明宣宗朱瞻基陷於兒女私情未能按照朱棣遺詔讓孫若薇殉葬陪葬的結果,即便朱祁鎮是傻子,孫太后也要堅持立自己的傻兒子為太子儲君導致土木堡之變,這讓人想起司馬炎立弱智兒司馬衷為太子儲君導致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的事情。孫太后只有家,沒有民族國家的理念,孫太后或者立自己的兒子朱祁鎮或者立自己的親妹子胡善祥的兒子朱祁鈺為太子,她還替胡善祥隱瞞偷盜關防刻章放走漢王導致朱瞻基平叛時差點被漢王殺死的事情。朱瞻基臨終前留下遺言若朱祁鎮不賢不孝,則從朱姓藩王中選拔一個太子作儲君。但是朱瞻基38歲早夭後,便無人可以制約孫太后,孫太后便一手遮天把持朝政怎麼可能廢掉自己的兒子立別人的兒子?孫太后貪戀權力,不肯放手朝政導致土木堡之變。但是如果向前推,其根源在於明宣宗朱瞻基沒有執行太宗朱棣遺詔,朱棣臨終前留下遺詔,若朱瞻基早亡,幼主太子年少,則為避免子幼母壯太后專權後宮干政,要求孫若薇孫皇后為朱瞻基陪葬殉葬,朱棣生前提醒朱瞻基作為帝王要一心為天下蒼生人民百姓著想切不可有兒女私情,但是朱瞻基出於對孫皇后的男女之情和對其父兄孫愚徐賓的承諾,再加上孫皇后貪生怕死祈求明宣宗讓她活著繼續照顧兒子朱祁鎮,最終朱瞻基心一軟未能堅定執行朱棣的遺旨,讓孫若薇活了下來,結果不幸被言中,子幼而母壯,孫太后權傾朝野一手遮天把持朝政貪戀權力不肯放手,雖然朱祁鎮很不才,但是孫太后私心極重貪戀權力,依然不想改立儲君。還好,靖難之役把孫若薇的親戚都殺光了,否則肯定會像呂后那樣外戚專權干政。


紅星照耀神州


土木堡之役發生於明朝正統十四年(1449年)七月至八月。

這年七月,瓦刺太師也先,分兵四路嚮明朝內地侵擾。東路由脫脫不花與兀良哈部攻遼東;西路,由別將攻甘州;中路為重點,分兩支,一支由阿刺知院統率攻擊宣城、赤城;另一支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大同兵失利,參戰吳浩戰死。

大同敗報傳至北京。當時太監王振擅權,他慫恿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兵部尚書鄺埜和侍郎于謙"力言六師不宜輕出",吏部尚書王直率群臣上疏勸諫,但明英宗朱祁鎮偏信王振,一意孤行,執意親征。

8月1日,明軍至大同。未交鋒,瓦刺軍主動後撤,王振不知是計,督軍北進。後聞前方戰敗,大軍倉惶後撤。原計劃走蔚州一線,後又改行宣州一線。至宣州,瓦刺大軍追來,明軍狼狽逃到土木堡。此時瓦刺另一支由阿刺統領的部隊也趕來,將明軍包圍在土木堡,斷絕了明軍水源。

土木堡地勢高,掘井二丈無水,明軍連渴二日,大困。也先詐與明講和,引軍後退。明軍爭向河邊飲水。瓦刺大軍返回,四面圍攻,明軍大敗,二十萬人死亡大半。六十餘員官吏戰死。太監王振被殺。英宗朱祁鎮被瓦刺軍俘虜。

這便是瓦刺之役的全過程。

明英宗朱祁鎮登基時9歲,此時已23歲。已完全可以主持正事。王振當時雖然擅權,但是,如果朱祁鎮不同意,親征之事不會發生。所以土木堡之敗,明英宗朱祁鎮應付主要責任,其次是王振。

在這件事情的記載上,沒有後宮皇后或孫太后出主意的記載。所以,不能歸咎於後宮干政。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土木堡之變”被視為明代由強盛轉向衰弱的國變,明英宗被俘也創造了明朝歷代皇帝“天子守國門”最為嚴重的一次敗績。

當時明軍人數大概有五十萬,而也先的軍隊最多不過五萬人,在雙方軍隊人數如此懸殊的情況下,也先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內就全殲了明軍,俘獲了明英宗,這實在是太離譜了。實際上在這場戰役發生前,隱藏著明代軍政的腐敗,以至於明軍在不到兩天的時間就被敵方全殲。事實上,早在明宣宗時期,京營就存在嚴重的腐敗問題。明英宗剛繼位時“在京七十七衛,官軍士校尉總旗二十五萬三千八百……今各營操練僅五萬六千,選用不敷況。”就是上報的40 餘萬兵額,實際上只有 25 萬人;而京營的兵力只有5 萬 6 千人,而和上報的18 萬總兵額相比,連三分之一都不到。可見當時明軍已經腐敗到了什麼程度。

到了正統十四年土木堡之變爆發前,兵科給朝廷上報的 320 萬兵額,實際連一半人員都不到。

我們可以參考正統三年,兵部右侍郎于謙在奏文中寫到“天下都司衛所發冊坐勾逃故軍士一百二十萬有奇”,這說明在土木之變前,全國衛所的空額問題已經達到了 120 萬之多,土木之變時發生明軍兵敗的情況並不奇怪。

明朝軍隊空額的原因很多:(1)除了士兵對從軍本身的牴觸,而且各軍官剋扣士兵軍餉,收受軍人賄賂,私設軍人為家僕;(2)後勤籌措撥發銀兩過程中貪汙嚴重,在供給衣裝等軍資時侵奪軍資;(3)從派遣調用角度講,工部役佔士兵營造建築、替官營作坊勞動等,都是造成明軍腐敗的原因。

朱元璋在建國時,殺了很多因貪汙腐敗的官員,而且他設計了一套非常複雜的監督體制來制約腐敗。但朱元璋死後,這套監督體制,並沒有被延續下來。

比如以嘉靖二十九年的“庚戌之變”為例,俺達犯京師,皇帝急命京營出戰。

但是京營軍在籍幾十萬人,實際居然只有五、六萬在編人員,“戶部支糧則有,兵部調遣則無”、“今之提督武臣……平時則役佔營軍,以空名支餉,臨操則四集市人呼舞博笑而已”。這說明朝廷的監督機構並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甚至這些監督機構也參與了腐敗。


公元前


“土木堡之變”一個差點導致一個國家滅亡的戰爭,明朝20萬精銳全軍覆滅,明朝進入緊急狀態,兵部尚書于謙四處引兵入京,保衛京城,最終以勝利告終。“土木堡之變”的慘敗並不關後宮的女人什麼事,而是太監王振。

“土木堡之變”的源頭是因為蒙古瓦剌在和明朝做生意的時候,忘了向王振行賄,結果王振把蒙古瓦剌的牛馬羊之類的畜牲,幾乎全部扣押在了明朝,導致當時的蒙古瓦剌實際掌權者也先不滿,直接兵分四路對明朝發動進攻。瓦剌進攻明朝的消息傳到朝廷後,太監王振煽動朱祁鎮率領北京三大營御駕親征。

明軍全軍趕到大同(邊境附近)時,王振遇到了剛在陽和打了敗仗的太監敦敬。敦敬在向王振彙報戰爭情況時,添油加醋令王振膽寒,煽動朱祁鎮班師,但不是回朝,而是來到他的老家蔚縣參觀一下。不過剛走不久,王振以“毀壞莊稼”為由,下令班師。

明軍從北京來到大同,本來已經疲憊不堪,又遭到王振的胡亂指揮,有不少人直接病死在了路上。明軍到達土木堡,差一點就可以進入懷來衛,按照來時的路程,原程返回時,王振下令,先等他的一千多輛車來,在一起回去。在土木堡,也先突然襲擊二十萬的明軍。疲憊不堪,沒有戰意的明軍,迅速潰敗,四處逃竄,所率領出來的明軍全軍覆滅,朱祁鎮被俘,史稱“土木堡之變”。

“土木堡之變”的全部過程和當時後宮有權勢的孫太后,錢皇后都沒有任何關係,全部責任由太監王振承擔,雖然他承擔不了。


永樂解史


土木堡之變的慘敗不是因為女人干政,客觀地講,朱祁鎮對這次即將到來的失敗是負有責任的,但主要責任絕不在他,因為他不過是個沒有多少從政經驗,且過於容易相信別人的一個年輕人而已。 王振才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暫時不說責任在誰,其實就在大軍出發的同一天,幾百裡外的大同已經爆發了一場大戰。戰爭的地點在陽和,這一戰以明軍的全軍覆沒告終。必須說明的是,這場戰爭完全體現出了也先軍隊的強悍,因為明軍是有備而來,且得到了大同鎮守太監郭敬的全力支持。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明軍仍然不是也先軍隊的對手。

除了全軍覆沒外,領軍大將宋瑛也被陣斬,隨軍的太監郭敬還算聰明,躲在草叢中裝死,才最終逃過一劫。只有一個人逃了回來,這個人叫做石亨,也是大軍的主將。自己的所有部下都被也先殺死,本人也落荒而逃,這對於一個指揮官而言,是最大的侮辱,但石亨是幸運的,在不久之後,他將有機會親手拿起武器,為死去的同胞復仇。戰勝的也先已經打掃了戰場,養精蓄銳,等待著對手的到來。

而對於這一切,尚在夢境中的王振是不知道的,他始終天真地認為,只要大軍出發,看見敵人,一擁而上,就能得到勝利。二十萬大軍就在這個白痴的引導下,沿居庸關、懷來,向大同挺進,而前方等著他們的,是死亡的圈套。

八月一日,大軍到達大同,在陽和差點被幹掉的郭敬已經逃回來,並見到自己的頂頭上司王振。看著郭敬那驚魂未定的眼神和體態,王振不禁嘲笑了他一番。“我有二十萬大軍,還怕也先嗎?”但郭敬接下來說的話,卻真正震驚了本就是無膽小人的王振。他繪聲繪色地向王振講述了那從前的戰鬥故事,並添油加醋地描述了戰敗時的慘況。

司禮監王振,也就是個奴才。在他大權在握的日子裡,他作威作福,不可一世,還夢想著建功立業。其實在心底,他很清楚,自己不過是騙取了皇帝的信任,狐假虎威的一個小人,一個懦夫。於是他一改之前的豪言壯語,立刻下令班師。此時大軍剛剛到達大同,並未走遠,如果按時撤回,是不會有任何問題的,也先暫時也摸不透這二十萬大軍的底細,不會立刻進攻。雖說師出無功,就算是出來旅遊了一圈吧。


可是王振這個死太監偏要搞出點花樣來。王振是一個小人兼暴發戶,他的所有行為模式都是依據這一身份而定位的,而像他這一類的暴發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炫耀。王振的家在蔚縣,當時屬於大同府的管轄範圍,於是他決定請皇帝到自己的家鄉看看,王振帶了皇帝和二十萬人,回自己的家鄉也就是這個目的。 他無非是想炫耀一下而已,當年那個窮學官,現在出人頭地了!

既然王振決定要回家去看看,那就去吧,大軍於是調轉方向,向蔚縣出發。事實上,王振的這個決定倒是正確的,因為從他的家鄉蔚縣,正是由紫荊關入京的必經之路。只要沿著這條路進發,足可以平安抵達京城。

八月三日,大軍開始前行,但行進僅五十里,隊伍突然停了下來,然後接到命令,所有的部隊立刻轉向,回到大同,沿來時的居庸關回京。這簡直是個讓人抓狂的決定,大軍已經極其疲憊,如果繼續前進,不久就能回京,並確保安全。好好的路不走,走到半路,居然要回頭取一條遠路回京!發佈這條命令的人如果沒有正當的理由,那就一定是瘋了。王振有正當的理由,而且似乎還很高尚。

“秋收在即,大軍路過蔚縣,必會踐踏莊稼,現命大軍轉向,以免擾民。”真是太高尚了,司禮監王振踐踏人命,貪汙受賄,禍害國家,誣陷忠良,現在竟然突然關心起蔚縣的莊稼起來,實在是“明察秋毫”。在我看來,是不是王振的並不重要,因為即使這些田地不是他的,也不能說明他的品格有多高尚。無非是施以小恩小惠,顯示自己的權力而已。 王振最終還是挽救了蔚縣的莊稼,顯示了自己的權威,當然,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這個代價就是數十萬條人命。

天降大雨,二十萬大軍行進更加困難,士氣極其低落,士兵們怨氣沖天,然而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說什麼也沒用了,老老實實地走吧。 八月十日,經過艱難跋涉,軍隊到達宣府,眼看大軍就可以安全進入居庸關,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但也就在此時,一直尾隨而來的也先終於看清了這支明軍的真實面目,經過數次試探,他已經明白,只要發動攻擊,必定能夠擊敗這個所謂的龐然大物。

在躲避及尾隨了一個月後,也先這隻黔虎終於開始了他的第一次衝擊。所幸的是,明軍發覺了也先的這一企圖,立即派出主力部隊騎兵五萬餘人進行阻擊,統帥這支軍隊的人是朱勇。朱勇帶領著五萬大軍自信地出發了,他雖然是負責後衛工作,但其實他的兵馬要多過也先兩倍,因為據可靠情報,也先只有兩萬騎兵。這也正是朱勇自信的根由所在。

盲目的自信往往比自卑更可怕。 五萬人中了兩萬人的埋伏,全軍覆沒,這充分地說明了朱勇不是一個好的指揮官。不過在我看來,死在鷂兒嶺的五萬大軍還是幸運的,至少他們還是奮戰而死的。他們沒有死在土木堡,沒有死得那麼窩囊。消滅了朱勇,通往勝利的道路終於打開了,也先的前面,是一片毫無阻攔的坦途。

雖然朱勇指揮不利,但他的軍隊還是為皇帝陛下爭取到了三天時間。八月十日從宣府出發,明軍用三天時間趕到了土木堡,這裡離軍事重鎮懷來只有二十五里,只要進入懷來,所有的人就都安全了。

下面的事情我想我不說大家也能猜得到,又有一個人反對。這個人還是王振。 他如同以往一樣,找到了一個理由,不過這個理由一點也不高尚。“我還有一千多輛車沒有運到,大軍暫時不入城,就在這裡等待!”

就這樣,明軍失去了最後一個脫困的機會。 也先終於趕到了,他擦乾了朱勇在他刀上留下的血跡,準備再次大開殺戒。八月十四日夜,也先突然發動攻擊,明軍猝不及防,全軍敗退,但由於人數眾多,也先不敢過於深入,明軍於是趁此機會結成緊密隊形,並挖掘壕溝,準備長期作戰。

據我估算,也先此時的兵力應該不止兩萬,而是在五六萬左右,但即使是這樣的兵力,他也無法擊潰固守的明軍。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八月十五日,也先突然派來使臣,表示願意和談,王振十分高興,立刻派出曹鼐參與和談,此時,似乎是為了表示誠意,也先的軍隊已退去。

面對這種情況,熟知兵法的兵部尚書鄺埜冷靜地進行了分析,他認為這是也先軍隊的詭計,不能輕信,應該固守待援。也就在這個時刻,王振終於完成了他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他充分地使用了自己的愚蠢,犯了最後一個錯誤。“大軍立刻越出壕溝,馬上轉移!”

在正統十四年的這次軍事行動中,王振以錯誤開頭,用錯誤結尾,他能夠一直堅持自己的錯誤意見,即使明知自己的愚蠢和無知,也能夠發揚厚顏無恥的精神,充耳不聞,真正做到了把錯誤進行到底。

不出鄺埜所料,大軍出發僅三里,已經消失的也先軍隊就出現了,“鐵騎揉陣而入,奮長刀以砍大軍”。經過長期奔波,被王振反覆折騰得士氣已經全無的二十萬大軍終於到達了極限,並迎來了最後的結局——崩潰。 徹底的崩潰,二十萬大軍毫無組織,人人四散奔逃,此刻不管你是大將,大學士,還是普通士兵,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逃跑。

四朝老臣張輔曾橫掃安南,威風無比,也於此戰中被殺,一代名將就此殞命。 此外駙馬井源,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侍郎丁鉉、王永和以及內閣成員曹鼐、張益等五十餘人全部被殺。


財產損失也很嚴重:“騾馬二十餘萬,並衣甲器械輜重,盡為也先所得。” 數十年之積累,數十年之人才,就此一掃而光。 二十萬大軍崩潰,五十餘位大臣戰死,他們本不該死,這就是最後的結局。

護衛將軍樊忠在亂軍之中拼殺。他明白,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自己也將死於此地。他自然是不甘心的,二十萬大軍就此潰滅,只是因為一個人的錯誤指揮。 不久之後,他居然在亂軍中找到了這個人。於是樊忠趕上去扯住了驚慌失措的王振,用手中鐵錘捶爛了他的腦袋。 “吾為天下誅此賊!” 殺得好!殺得痛快! 可惜太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