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從孩子出生起,爸爸媽媽最期待的就是孩子開口說話的那一刻,不少父母甚至暗暗較勁,想方設法要讓孩子先叫自己!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出了家門,家長們聚在一起也總是要聊到“你家孩子多大會說話的”,有的孩子7個月左右就能清晰的說出“媽媽”、“爸爸”等詞,一歲多就能嘰嘰喳喳說個不停,但有些孩子到了2歲還是安安靜靜的,說話也不太流利。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難道真的是“貴人語遲”嗎?

所謂“貴人語遲”不太靠譜,俗話說:“人的大腦跟軀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費。”寶寶開口說話的過程中不僅是對語言系統的鍛鍊,也是在對大腦的鍛鍊。孩子開口晚對語言能力和智力的發展也會有些許的影響。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

◆勤對寶寶說話

研究表明:兒童每天使用詞彙的86%~98%都是與父母一致的。

這個研究下隱藏了兩個信息:1、孩子是通過模仿父母說話學習語言的;2、電子產品和音頻對孩子學習說話作用不大。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因此孩子從出生開始聽到的詞彙量越多,早開口說話的可能性就越高,說話時表達也會更清晰,所以父母要勤對孩子說話,而且應該儘量豐富自己的用詞,為孩子拓展詞彙量。

比如,給寶寶介紹家裡的東西、他的玩具、出門的時候對寶寶介紹新鮮的事物等,能說什麼說什麼。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勤引導寶寶表達需求

寶寶在勤聽父母說話的前提下,就會試著自己說,從咿、呀等單音節詞到媽媽、爸爸等重複音,再到半句話、一句話等對需求的表達是需要一點一點鍛鍊的。

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勤加引導孩子表達需求,鍛鍊表達能力和語言的流利程度。不斷的嘗試用新的詞彙來表達自己的需求。當寶寶說錯或者說的不準確時,家長更要勤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式表達。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比如,寶寶剛開始說話時很喜歡說“水水”、“車車”這樣的疊詞,這時家長應該引導孩子用正確的詞彙和更完整的表達方法,在給寶寶拿水的同時說:“寶寶跟媽媽說我要喝水”,等寶寶喝水的時候說“寶寶在喝水”。不重複寶寶錯誤的表達方式,而是不斷示範正確說法。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勤表揚寶寶進步

當寶寶說話的時候,即使出現說錯、不清楚或者咿咿呀呀不知所云等情況,家長也不要對寶寶表現出不耐煩或者笑話寶寶,不要讓寶寶感覺到不好意思開口或者不敢開口。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家長應該在寶寶說對或者能跟著重複的時候勤誇獎寶寶的進步,尤其要變開心的笑變看著寶寶的眼睛說:“對、寶寶說得真好”。也可以一邊誇獎寶寶一邊幫寶寶進步,比如寶寶說:“喝水”,家長可以說:“對,要喝水”或者“對,寶寶要喝水”。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家長要“懶”於翻譯寶寶的需求

當寶寶用手指或者用模糊的表達方式來提出需求時,家長應該適當“犯懶”,不要直接滿足寶寶或者直接替寶寶翻譯需求。而是應該“裝不懂”耐心的引導寶寶將需求說出來。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比如,寶寶想要喝水,用手指了一下杯子,這時家長不要直接把水杯給寶寶而是要問:“寶寶要什麼?”、“你說出來媽媽才懂”引導孩子說出“水”或者“喝水”之類的詞表達需求,然後媽媽要裝作恍然大悟:“原來寶寶要喝水呀!”更準確的重複寶寶的需求,同時滿足寶寶。



小筆記分享兩套適合寶寶早期教育的繪本書籍:家長不知道要對孩子說什麼的時候,可以多給寶寶講一些繪本故事。

《幼兒情商、行為管理親子繪本》

這套繪本適合0~3歲的寶寶,分別有30冊,以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為目標,每冊用一個簡單有趣的小故事,向孩子分享一個好習慣或行為,比如:懂禮貌、勤洗手、承認錯誤、不挑食、安全意識等。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繪本的故事簡潔有趣、畫面童趣幽默,通過各種可愛的小動物的做法來向孩子傳遞正確的行為習慣,教會孩子各種小道理。



《幼兒全腦開發遊戲書》

這套遊戲書共10冊,由早教專家精心設計,收錄了320個適合幼兒的大腦潛能開發遊戲

,吸引寶寶的同時讓寶寶得到眼、手、腦的鍛鍊,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記憶力、觀察力、專注力、數學想想、邏輯思維等一系列能力,全方位開發左右腦。


想要寶寶早開“金口”,父母要做到“3勤+1懶”,可別弄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