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人的福报皆有定数,不要过分享乐,厚德载物

人的福报皆有定数,福报享尽灾难必然有,乐修复业之人,今世来世乐,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抱怨生活过得辛苦,心里觉得不公平,他们感叹这世间有些人要钱有钱。要事业,有事业。要爱情,有爱情。为什么自己却没有呢?佛经上说人的福报冥冥之中都有定数,人的一切都是有福报主宰,生活当中不顺都是因为福报不够,如果一个人有了足够的福报,一切的心愿就都能实现。

人这一生福报都是有定数的,星云大师说钱只能在这辈子花而福报呢,生生世世都可以用。比起金钱人更应该储存福报,很多人不懂,自己认为我有福就享用无度,殊不知当一个人在享受福报的时候,已经在孕育着很多灾祸了。等福报享尽灾难便会接踵而来。

人的福报皆有定数,不要过分享乐,厚德载物


弘一大师是当代著名的律宗大师,他认为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将其浪费,古人常说乐极生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福气享尽人就要承受莫大的痛苦。弘一大师小时候家里有这样一幅对联,惜衣惜食惜财惜福,求利求名但须求己,莫求人,他从小就将这句话谨记在心。以后不管是穿衣还是饮食都十分注意。一粒米饭都不愿意浪费,母亲常常叮嘱他穿衣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弘一大师7岁的时候练字,拿一整张纸瞎写,母亲看到后最严厉的呵斥他,孩子,你父亲在世的时候莫说这一整张纸不会轻易糟蹋,连寸把长的纸条都不会浪费。弘一大师长大直到出嫁也一直谨记小时候母亲的教诲,衣物粮食不舍得,随意浪费。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懂得珍惜,甚至是一个馒头,一杯水一件衣物,认为丢掉也没有什么可惜的,浪费其实是在消减福报,今天浪费一点,明天浪费一点,一生积累下来的就是不小的数目。正如古人说景和而后之水之珍贵,并获而致健康之可贵,凡一切幸福之事均过去,方知我们如今拥有的一切都是类似积攒的福报,浪费一次便是造孽一次,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珍惜现在的一切才算不枉费今生的福报。

人的福报皆有定数,不要过分享乐,厚德载物


德不配位必有栽秧,一个人能有多大的福报,必须有相应的德性来承载,与德性不对等的福报,若是显现出来也会带来灾祸。我们不要觉得自己拥有什么,应该想想自己配得上这样的福报吗?很多人一夜暴富却生了大病,刚刚升职却妻离子散,就是因为德不配位,你的德行还不配享有这样的财富。古人常说厚德才能载物,千年财富必是千金人物。现在有些年轻人就只想着享福,羡慕别人赚钱多,生活好,殊不知一个人富有是因为他福泽深厚。心中想的我要享受福报,所有的福报都想完了,就会越来越穷。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在鲁国种地,国君听说后派人给他送去衣物和钱财,曾子却没有接受,有人问他这些东西是国主动送给你的,为什么不要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的赠予,别人通常会傲慢地对待他,国君赏赐我,但他没有傲慢对待我,我怎么能不害怕呢?曾子认为自己德行还不算高,无福消受国君给他的赏赐。圣人况且如此,我们普通人呢?能有多少德行,就能接纳上天给的多少福分,人活一世每个人都有追求,但是如果我们的追求不遵循天道,享受了超出我们德性的福,一定会招来灾祸,果报惨烈。善能积福,德能改命。佛经中说凡为善而人知之者,养善为善,而人不知者为阴德 ,阴德,天报之阳,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荣华富贵不是争来的是积德来的,行善积德上天都会记在因果策里,也许好运不会立马降临,但这等到时机成熟,上天就会降下福气。善能积福,德能改命。

在中庸中孔子成这样评价过舜王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舜是一个真正有德性的人,他被列为二十四孝之首,尽管后母和父亲还有兄弟曾经想要自他于死地,但他没有丝毫怨恨,当了天子之后,因为自己不能让父母开心而内疚,跑到原野上哭泣。直到最后终于感动了父母,也感化了天下百姓。像舜这样有大德行的人一定会有好的福报,得到丰厚的俸禄也会有好名声,最后还会享受健康。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但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效,但日有所损。积善行德可以积攒福气和好运,并且会福泽子孙庇佑后代。

人的福报皆有定数,不要过分享乐,厚德载物


华人首富李嘉诚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富豪之一,历年来李嘉诚累计捐赠超过200亿,被誉为华人首富善。他广众福田,布施灾民,修路铺桥,积累了深厚的福报。反观现在的很多人追求名利,过份享受,不愿意吃苦付出。享受之前先问自己的德性,能不能承担得了这些福分呢?老祖宗说,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之有余。善良之人有福报,真诚之人鸿运随。心存善念天必佑,心怀真诚福必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