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巨無霸”濠江安家,臨港新區“再出發”

<table> “巨無霸”濠江安家,臨港新區“再出發”

風機塔筒圖案蘊含汕頭精神。餘丹 攝

/<table>

新年伊始,隨著風葉、主機、塔筒順利“合體”,國內首臺下線的8MW海上風機在汕頭市濠江區完成吊裝,成為國內完成吊裝的單機功率最大的海上風機,標誌中國海上風電迎來又一里程碑。

這條吊裝完成的海上風機,風輪直徑達167米,掃風面積達到了21900平方米。遠遠望去,就像是矗立在濠江入海口的“巨人”。

本次吊裝的8MW風機是上海電氣汕頭智慧能源示範項目的核心內容之一。據瞭解該項目位於濠江區廣澳物流園區,佔地約136畝,計劃建成國內一流海上風電產業園區,打造世界級海上風電數字化製造基地。

自項目落地濠江以來,南方日報記者多次跟蹤報道,記錄了風電產業在濠江的發展。目前隨著該項目已基本完工,並即將進入系統調試階段,可以預見將進一步優化濠江產業佈局,提升該區臨港裝備製造業能級,為濠江全面加快建設高質量現代文明臨港新區、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增長極再添新動力。

●南方日報記者 餘丹 通訊員 朱泉生

風機塔筒圖案蘊含汕頭精神

據工作人員介紹,8MW海上風機採用了一系列的新技術來提高產品性能和增強可靠性。例如發電機採用了更先進的磁鋼材料,使得磁鋼的剩磁感應強度、矯頑力和最大磁能積都得到了加強;電氣系統採用66KV高壓方案,能有效降低電能損耗,節約集電線路投資;採用了更高氣動性能、更低噪音水平的葉片,優化了冷卻系統及輪轂、導流罩的設計,使用了基於載荷優化的獨立變槳控制技術來有效降低葉根的極限載荷和變槳軸承的疲勞載荷。

“與7MW風機相比,發電量提高了約20%,度電成本下降了約11%。”工作人員介紹,8MW風機可從容面對颱風、地震、高溫和低溫等挑戰,在提升年發電量的同時有效降低了度電成本和運營風險,將為客戶提供穩定可靠的收益。

筆者在現場看到,豎立的8MW風機扇葉目前通過偏航調整,已對準主風向。其中,整個風機塔筒醒目的彩繪圖案吸引了許多人的眼光。

“上海電氣在項目建設中十分重視與當地環境、本土文化相融合。”據上海電氣風電廣東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全景介紹道,塔筒整體圖案寓含的是“海納百川、自強不息”的汕頭精神——塔筒下部繪有“三江之水”圖案,象徵著項目所在位置的汕頭位於三江彙集之處;中部繪有四艘具有潮汕文化色彩的紅頭船,紅頭船承載著潮汕人遠渡重洋探索世界的夢想與鄉情,寓意著“永立潮頭、一帆風順”;塔筒上部繪有祥雲圖案,體現了上海電氣致力於創新創造、堅持可持續發展、為人類創造更多的藍天白雲的願景。

當地政府為運輸保駕護航

筆者獲悉,8MW風機現場吊裝過程中面臨著起吊重量和高度雙雙創紀錄的巨大挑戰,也遇到了寒潮大風、暴雨、熱帶氣旋外圍影響等惡劣天氣。得益於採用了單葉片吊裝技術和現場團隊的精心組織、大膽創新,全部吊裝工作按既定節點順利完成。據工作人員介紹,本次使用的吊具可攜帶葉片在空中旋轉250度,可實現無需旋轉風機輪轂進行葉片多角度安裝。

此外,8MW海上風機完成吊裝,還得益於濠江區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的保駕護航。

“當時運輸設備面臨幾個問題,一是從港口出發到園區,需要完成近8公里的清障工作;二是途經的區域碰巧有施工作業的單位,也需要提前協調,避免屆時發生車道擁堵;三是部分路面路基不結實,會給運輸車輛帶來一定的風險。”南山灣園區辦項目負責人林建明說,由於運輸的塔筒屬於超高超寬超重物件,在分析出運輸過程中需要規避的問題後,有關部門迅速行動,通過“企業直通車”協調,為風機的運輸保駕護航。

一方面,完成路面清障工作,拆除樹木、隔離帶、路燈杆、指示牌、信號燈、監控設備等障礙物;另一方面,協調施工單位,完成路面水馬清理工作,騰出可通行道路;再次,對部分不結實路基採取措施,以保證運輸車輛的安全。

2019年12月23日晚,運載有風機塔筒的運輸船抵達廣澳碼頭。在隨後幾天時間裡,南山灣園區辦負責運輸工作的總協調,與交警濠江大隊、區城管局、廣澳街道、廣澳社區等單位通力合作,為設備運輸掃清一切障礙物,確保道路暢通,滿足塔筒設備運輸需要。

助力風電行業智能化轉型

記者獲悉,上海電氣汕頭智慧能源示範項目是上海電氣風電集團牽頭的粵東海上風電產業集群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電氣在“能源互聯網+”上的重要實踐。項目充分利用汕頭豐富的風、光自然資源,構建集分散式風電、分佈式光伏、新型儲能裝置、充電車樁設備、智能樓宇監控、MGCC、能量調度管理平臺為一體的、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能源系統。

同時,項目亦是上海電氣首個工業園區級“能源互聯網+”示範項目,將探索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滲透的同時,通過“網-源-荷-儲”動態控制管理技術,保證嚴苛的供電可靠性和高品質電能質量。

目前在產業園區製造基地總高31米的聯合廠房屋頂太陽能光伏系統已建成。王全景稱,上海電氣汕頭智慧能源示範項目屋頂綜合利用面積約2萬平方米,共設有2.42MW的太陽能光伏系統,滿發發電超過2400度每小時。

“未來上海電氣將依託於這一平臺在此進行風機的調試、測試、認證和新技術應用等工作,確保將最成熟的產品、最可靠的技術、最一流的方案推向市場。”王全景說,上海電氣風電廣東有限公司還聯合中國移動、華為推進“5G+智慧”風電應用,促進工業製造企業從設計、製造到供應鏈協同各個環節的互聯互通,助力工業互聯網時代海上風電行業智能化轉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