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主要遊牧民族之一,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蒙古”等,目前主要分佈在我國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和河北等省區。“蒙古”一名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意思是“永恆之火”或“永不熄滅的火”。

在漫長的人類社會發展中,蒙古族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生產生活方式和鮮明的文化特徵。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特別是新中國建立後,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一樣,在各個方面獲得了飛快發展和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有些傳統文化不可避免地漸漸遠離人們的生活,留在了人們的記憶裡,而大量有生命力的傳統文化得到了進一步繼承發展。無論是記憶裡的,還是繼承發展的,都屬於中華民族悠久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組《草原•記憶•傳承》作品由李玉山於2019年6月至11月在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拍攝,從構思到準備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旨在讓更多的人瞭解蒙古族和蒙古族文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更好地熱愛、繼承、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勒勒車又稱“哈爾沁車”“轆轤車”“羅羅車”“牛牛車”等,是蒙古族使用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車身小,雙輪高大,直徑一般在一米五六左右,用樺木、榆木等製成,結構簡單,易於製造和修理,如今早已經被現代的交通工具取代。圖中牧民叫陳國慶,屬於最後一代使用過勒勒車的人。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主要生活在高寒地區,因此特別崇尚火,把火視為生命與興旺的象徵。過去吃飯前首先要用奶酒敬火,現在一些蒙古族人還保留著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火的習俗。火盆曾經是蒙古族生活中離不開的用品,主要用於取暖和燒烤、烹煮食物等,現在基本消失,只有個別老年人還在沿用。圖中兩位老人是夫妻,男的叫楊洪衛,女的叫包代籽,曾長期使用過火盆。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從事遊牧生活的蒙古族“食畜肉、飲乳酪、衣皮革、被氈裘”,飲食結構以肉食和奶食為主。因此蒙古族廚具也很簡單,除鐵鍋等外大都以木製為主,現在基本被現代的廚具代替。圖中的老人叫陳莫德格,幾乎和舊廚具打了一輩子交道。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的酒文化聞名而悠久,最有名的是在馴化經營五畜、利用五畜開發研製食品飲品的過程中開發研製出的奶酒。最有代表性的馬奶酒被稱為“元玉漿”,和醍醐、夤沆、野駝蹄、鹿唇、麋、天鵝炙、紫玉漿一起被譽為“蒙古八珍”。馬奶酒的民間釀製方法非常簡單,只需鐵鍋、木製圍桶和接酒器等即可,幾乎家家都可以釀製。目前,馬奶酒仍然很受歡迎,生產工藝和規模已經進入現代化。圖中人物左側的叫嶽烏日嘎,右側的叫寶良梅,都是蒙古族酒文化愛好者。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飲食分紅食和白食,紅食指牛肉、羊肉等肉類,白食指奶製品。烤全羊是蒙古族一種傳統肉食,外部肉黃髮脆,內部綿軟鮮嫩,味道清香撲鼻,頗為適口。據史料記載,12世紀時期,蒙古人就“掘地為坎以燎肉”,到了13世紀,烤全羊工藝更加精細和講究。到了清代,蒙古族各地王府和大戶幾乎都以烤全羊招待貴賓。今天,蒙古族仍然把烤全羊做為最美的佳餚,招待最尊貴的賓客,並配有隆重的儀式。圖中人物是年輕一代的烤全羊廚師達布,今年27歲。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手把肉是遠近聞名的蒙古族傳統美食,據史料記載:“其肉類皆半熟,以半熟者耐飢且養人也。”原始做法是把羊肉帶骨分解成若干塊放在鍋裡用清水煮,不加任何佐料,水滾沸後出鍋上桌,邊用手撕或刀切,邊蘸食鹽等食用,肉質鮮嫩,原汁原味。目前,這種做法仍有延用;也有用類似燉豬排骨的做法,將羊肉帶骨切成便於食用的小塊,加入食鹽、花椒等各種佐料,一次性燉煮;還有的將羊肉帶骨切成小塊用食鹽等佐料燉煮後,撈出去湯,再用植物油炒燜,等等,做法不一,味道各異,都很鮮美。圖中人物是年輕一代的蒙餐廚師,男的叫布和,女的叫薩日娜。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做為蒙古族白食的奶製品,在蒙古語中為“查干伊德”,意思是純潔、崇高的奶食品,分為食品、飲料兩大類。食品主要包括奶皮子、奶酪、奶油、奶豆腐、奶餅等,飲料主要有奶茶、酸奶等,都是用牛、羊、馬以及駱駝的天然純奶製成的,品種較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為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被稱為“百食之長”。現在,奶製品種類更為繁多,成為深受大眾喜歡的保健美食。圖中人物是蒙古族美食傳承者、民族企業家白秀枝和她的助手小紅。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炒米是蒙古族傳統美食,用糜子通過煮、炒、碾等工序加工而成,蒙古語叫“胡列巴達”。據史料記載,炒米在漢朝就已經出現,宋末元初蒙古族開始廣泛食用炒米。在歷史上,炒米為蒙古族遷移、狩獵、征戰等提供了極大便利,目前也仍然是蒙古族非常喜歡的美食,有“暖穿皮子,飽吃糜子”之說。隨著社會發展進步,炒米生產工藝大為改進,但是有的依然保留傳統工藝生產。圖中人物叫包撒如拉,至今還用傳統方式加工炒米。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喝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宋遼時期,那時宋朝常常以茶換取北方遊牧民族的家畜和畜產品。蒙古族對茶情有獨鍾,尤其喜歡喝奶茶,往往一日三頓茶,有些家庭至今還保留著喝早茶的習慣。現在,蒙古族茶道已經成為蒙古族招待客人的一種禮俗。茶桌上不僅有奶茶,還有炒米、果子、奶糖、黃油、烏日莫、牛肉乾和切好的奶酪、奶豆腐等。圖中的兩位人物左側的叫王鐵柱,版畫家,右側的叫巴特,烏蘭牧騎演員,兩人都酷愛喝奶茶。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據考古證明, 蒙古族的服飾與古代北方其他遊牧民族的服飾是一脈相承的,不過草原特點更加鮮明。男女老幼都以袍服為主,也稱蒙古袍,肥大耐磨,騎馬時可以護膝,睡覺時可以當被子,主要包括長袍、腰帶、靴子、頭飾和帽子。蒙古族服飾顏色五彩繽紛,面料在各個時期均有不同,不同部落、不同年代、不同季節、不同場合、不同年齡的服飾也有不同的特點。進入新時代的今天,蒙古族服飾更是五花八門,多姿多彩。圖中男青年叫寶才音那,女青年叫阿茹娜,都是烏蘭牧騎演員,他們穿的是現代蒙古族節日盛裝,右側掛著的是原乃蠻部服飾。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包是蒙古族居住的傳統房屋,一般為白色,寬敞舒適,便於搭建和拆卸移動,適於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由於外層用毛氈圍裹,所以也稱“氈包”“氈房”。隨著社會發展,用材和顏色也有變化。現在,牧民放牧時還在使用蒙古包,但是正在被房車取代。圖中左側是蘇魯錠,也譯為蘇魯德,蒙古語“矛”的意思。相傳,成吉思汗就是手握此物出世,意思是上蒼派來拯救蒙古民族的英雄,後來就作為蒙古的象徵、戰神的標誌。矛下邊的穗子,一般是黑白兩色,黑色象徵著戰爭與力量,白色象徵著和平和權威。現在,蘇魯錠主要是蒙古族的標誌。圖中人物是蒙古族歌手科爾沁夫一家。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醫藥學是蒙古族在長期同自然界和疾病做鬥爭的實踐中積累下來的,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蒙古族最早發明了醫療保健法,只可惜傳下來的史料很少。元朝時,由於國內各地之間及國內外之間溝通、交流頻繁,蒙醫藥得到很大發展。清代蒙醫藥學家佔布拉道爾吉著的《蒙藥正典》被稱為蒙古族的《本草綱目》。19世紀末20世紀初,蒙醫藥學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特別是新中國建立後,蒙醫藥事業發展迅速,為民族地區和全國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圖中的老懞醫是三代蒙醫世家的繼承人寶扎木撒,今年79歲,一生行醫,還培養了很多學生。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根據史料記載分析,蒙古族文字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命投降的原乃蠻部太陽汗的臣子塔塔統阿統一蒙古文字。塔塔統阿在原乃蠻部使用的回鶻體蒙古文字基礎上,對蒙古文字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創制和推廣。這種回鶻體蒙古文字一直髮展演變沿用至今。與此同時誕生的還有蒙文書法,已成為民族文化的瑰寶。現在蒙古文書法愛好者越來越多,圖中人物是蒙古族女教師、書法家賽銀花和她的弟子。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那達慕為蒙古語,意思是“娛樂”“遊戲”,是蒙古族自古至今深受歡迎的傳統競技活動,以賽馬、套馬、賽駝、摔跤、射箭、布魯打準等為主要內容,場面宏大,氣氛熱烈,民族特點突出,一般6至8月舉行,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四季都可以舉行,內容上也有向文化、體育、商貿等綜合性方向發展的趨勢。圖中間的男性是中學教師、蒙古族搏克手包福山,喜歡參加各級各類那達慕並屢創佳績,女性是草原村大酒店總經理吳永梅,熱衷於蒙古族傳統文化,不僅積極參與那達慕,還經常資助、組織民間舉辦那達慕等蒙古族傳統文化活動,兩側是喜歡蒙古族文體活動的孩子們。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馬是人類最早馴養的家畜之一,也是對人類文化推動作用最大的動物。對世世代代在草原上過著遊牧生活的蒙古族來說,放牧狩獵、交通運輸以及政治軍事、教育文化、生活習俗等無不與馬有關,馬的稟賦也賦予了蒙古族勇往直前、奔騰不息的精神,因此蒙古族也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對馬非常珍愛,對馬鞍等馬具也十分愛惜,並且逐漸形成了獨具魅力的馬文化。圖中的牧民叫金寶,特別喜歡養馬、訓馬、騎馬和參加各類賽馬比賽。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式摔跤的歷史記載可以追溯到十三世紀,不僅是那達慕、祭敖包等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牧民們平時也常以此為樂。摔跤人數不限,少則2至4人,多則1000多人,勝負採取單淘汰的方法,有十三個基本技巧、一百多個動作。摔跤服飾極具民族特色,主要包括坎肩、長褲、套褲、綵綢腰帶。摔跤手到了一定級別以後,還要在脖子上戴上繫著紅、黃、藍、綠、粉五種顏色彩條的“將嘎”,象徵著英雄,代表著級別和榮譽,級別越高,彩條越多。目前,蒙古式摔跤做為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深受蒙古族群眾喜愛。圖中的摔跤手叫德木勒,曾多次獲得過冠軍,現在是一家蒙古式摔跤協會會長,身邊是他的學生。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艱苦的草原生活環境,決定了蒙古族主要有遊牧和射獵兩種經濟生活方式,從而也鑄造了蒙古族強韌的體魄和尚武的傳統。弓箭是狩獵的主要武器之一,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後,蒙古族逐漸轉向遊牧經濟,但仍有部分人以狩獵為生,而告別狩獵的蒙古族也將射箭的本領保留下來。直至今日,射箭依然是蒙古族非常喜歡的傳統體育項目,和賽馬、摔跤一起被稱為蒙古族“男兒三藝”。圖中蒙古族青年叫謝青松,弓箭愛好者。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象棋的來歷眾說紛紜,一般認為是來自波斯象棋。蒙古象棋的每個棋子都雕刻得形態逼真,栩栩如生,精緻美觀,有人物、家畜、野獸和戰車等,其中王爺的造型和駱駝、獵狗等動物的造型具有鮮明的草原特色。蒙古象棋以前用單色棋盤,後來改為同國際象棋棋盤一樣的正方形雙色棋盤,共有八行八列共六十四個小方格,有自己的遊戲規則。圖中人物左側的叫海龍,蒙古象棋愛好者,右側的叫石全,蒙古象棋傳承人。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文學歷史悠久,包括神話傳說、薩滿教祭詞神歌、祝讚詞、民歌、英雄史詩、敘事詩、民間故事等等多種體裁,內容豐富,形式獨特。《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被稱為蒙古族三大歷史名著。其中,十三世紀中葉的《蒙古秘史》,既是我國蒙古族最早用畏兀蒙古文寫成的蒙古族歷史鉅著,又是一部優秀的蒙古族文學作品,也譯為《元朝秘史》《元秘史》。目前,蒙古族文學更加繁榮,是我國當代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圖中人物左側的是著名蒙古族作家杭圖德.烏順包都嘎(杭福柱),右側的是被譽為“牧羊詩人”的蒙古族牧民詩人野岸(寶玉民)。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能歌善舞,流傳下來的民歌數量繁多,主要分為禮儀歌和牧歌兩大類,以音色宏大雄渾、曲調高亢悠揚而聞名。內容也十分豐富,既有描寫愛情和娶親嫁女的,也有讚頌馬、草原、山川、河流的,還有歌頌草原英雄人物的,具有鮮明的蒙古族特色。其中,蒙古族長調是比較典型的代表,在蒙古語中稱為“烏日圖道”,意思是長歌。長調字少腔長,高亢悠遠,舒緩自由,宜於敘事,又長於抒情,很受歡迎。圖中右側人物叫雙龍,是蒙古族音樂教師,另外兩位是他的學生。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樂器種類比較多,主要有馬頭琴、四胡、火不思、雅託噶等十多種。其中,馬頭琴悠揚婉轉,蕩氣迴腸,最受寵愛,是蒙古族傳統音樂文化的標誌和象徵。現在,草原上有數不清的馬頭琴樂隊和馬頭琴表演者。圖中人物是馬頭琴表演藝術家馬福壯和他的學生。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說唱藝術源遠流長,在沒有文字的時期,人們在傳遞消息或使者出訪時都把事情編成吟誦性的韻文來歌唱,以強化記憶,這便是蒙古族說唱藝術的前身。《蒙古秘史》裡稱之為“把話”。發展到今天,蒙古族說唱藝術主要指好來寶和烏力格爾,都用四胡伴奏,演唱者邊拉邊唱,形式獨特,很受蒙古族歡迎。圖中人物是蒙古族說唱民間表演藝術家、好來寶傳承人孟根倉。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舞蹈從元朝傳承下來的居多,幾乎都產生於民間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其特點是節奏明快,熱情奔放,形式新穎,風格獨特,內容豐富,主要有盅碗舞、筷子舞、安代舞、馬刀舞、馴馬舞、擠奶舞、祝福舞以及鷹舞、鼓舞等等,生活氣息濃厚,民族特點突出,久負盛名,群眾喜聞樂見。圖中人物是蒙古族舞蹈家其木格和她的學生。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非常喜歡美術,歷史也很悠久,蒙古族民間圖案樸素莊重,色彩鮮明,深深根植於生活,一路發展過來,民族性和地區性十分突出,被廣泛應用在服裝、建築、裝潢以及各類藝術創作等領域,至今仍然很受歡迎。圖中人物是蒙古族民間圖案傳承人烏蘭巴拉和他的學生。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手工藝歷史悠久,隨著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進步,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產品種類也越來越多,使用的材質也越來越豐富,主要有木頭、泥土、骨骼、皮張、絨毛、銅、鐵、金、銀和珠寶石等,不僅用於裝飾生產生活用品,而且還廣泛用於裝點家居、旅遊紀念等。今天,有的蒙古族手工藝品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生產,有的仍然保持傳統的手工作坊生產。圖中人物叫吳朝魯門,是金屬、寶石等蒙古族傳統手工藝的傳承人。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族刺繡是蒙古族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手工技藝,廣泛應用於帽子、袖口、衣領、大襟、靴子、蒙古袍的邊飾以及荷包、飄帶、摔跤服等。蒙古族婦女無論貧富,自古從小就學習刺繡,不但在軟面料上刺繡,而且還要用駝絨線、牛筋等在羊毛氈、皮靴等硬麵料上刺繡。其特點是“圖必有意,意必吉祥”,內容貼近生活,佈局靈活多樣,針法粗細得體,色彩對比鮮明,整體上凝重質樸,飽滿充實。圖中人物是蒙古族刺繡傳承者梁銀小和她的兒媳春英。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皮製品幾乎與人類文明同步,起初人類用皮毛禦寒護體,後來人們在實踐中學會了鞣製皮革,製作一些具有實用價值的日常用品。生活在北方寒冷地帶的蒙古族更是與皮張結下不解之緣,穿皮襖、蹬皮靴,在皮上記事、作畫等等,在漫長的發展演變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皮雕傳統手工藝,而且技藝越來越精湛,內容越來越豐富,特點越來越鮮明。如今,皮雕工藝美術品已經成為廣受歡迎的蒙古族傳統工藝美術品。圖中人物是年輕的蒙古族傳統皮雕工藝美術師桂林。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蒙古刀、火鐮和煙荷包是伴隨著蒙古族的生產生活需要而產生髮展的,被稱為蒙古族男子“三不離身”。火鐮和煙荷包現在已經基本消失,蒙古刀還有所保留和發展,不僅用來滿足殺羊吃肉等生活需要,更主要的是做為工藝品,裝點美好生活。蒙古刀頗為講究,大致分為“勇、智、禮、親、忠、姻”六大系列,每個系列都有不同的涵義,刀上的不同圖案,也都各有不同的寓意。圖中的小夥子叫呼布欽,文藝工作者,蒙古刀的愛好者。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歷史上,蒙古族有搶婚和聘婚兩種婚姻制度。搶婚是奴隸制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主要在公元十三世紀以前;聘婚是封建社會的一種婚姻形式,主要在公元十三世紀以後。解放後,男女平等,戀愛自由,婚姻自由。蒙古族非常重視婚禮儀式,儘管地區不同,形式各有差異,但是蒙古族婚禮的共同特點是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場面隆重,氣氛熱烈,突出表現了蒙古族粗獷剽悍、豪爽熱情、注重文化、講究禮儀等民族性格。圖中男的叫寶玉剛,女的叫阿梅,都是文化教育工作者。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薩滿教是古代蒙古人的原始宗教,形成於原始社會後期,有明顯的氏族部落宗教特點,以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滅的信念為思想基礎,既有天、地、水、火等自然崇拜,也有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有獨特的祭祀儀式。元朝以後,蒙古族大都陸續改信藏傳佛教,但是民間仍有一部分人信仰薩滿教。在薩滿教做法儀式的基礎上,逐步演化成一種舞蹈——薩滿舞並流傳至今,目前仍然很受歡迎。圖中左側人物的叫王秀英,民間薩滿舞愛好者,右側的叫周子豪,烏蘭牧騎舞蹈演員。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敖包是蒙古語,意思為堆子或鼓包。其由來說法很多,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路標和界標,另一種是葬人之地,後來逐漸演變發展成蒙古族祭祀祈福的載體。隨著時代發展,敖包的裝點也越來越豐富。目前,蒙古族中仍然保留著祭敖包的習俗,無論男女老幼,地位高低,均自願參加,儀式較為隆重,有崇尚自然的意思。圖中照片上的敖包,是草原上牧民祭祀用的原始真實的敖包,下邊擺設的是祭敖包的主要用品。兩位老人男的叫李布和巴雅爾,女的叫塔娜,都是退休職工。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哈達相傳源於遠古時期中原珍貴的禮物“玉帛”,元朝時期由西藏傳入草原。獻哈達目前已經成為熱情好客的蒙古族迎接客人的重要禮儀。哈達共有白、藍、綠、紅、黃五種顏色,不同的顏色有不同的象徵意義。現在蒙古族的哈達大都以藍色為主,因為蒙古族崇尚藍天。藍色哈達不僅象徵純潔神聖、清新永恆的蒼穹本色和力量,還蘊含著淳樸善良、美好吉祥等豐富的情感。圖中兩位人物男的叫李元闊,烏蘭牧騎演員,女的叫韓塔娜,中學音樂教師,他們都經常參加獻哈達儀式。

這組拍攝於通遼奈曼旗的作品定格了《草原•記憶•傳承》

李玉山

李玉山,男,蒙古族,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內蒙古攝影家協會理事,通遼市攝影家協會名譽主席,通遼市藝術攝影家學會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