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唐朝公主大多嫁不出去,平民百姓都不愿娶,到底是为何?

大侃历史


简单来说,是士族不愿娶公主,皇家不愿嫁平民。

古人对婚姻有一个基础的理解,那就是门当户对,这就基本断了公主下嫁平民的路子,也就不存在什么平民百姓不敢娶公主的问题,你敢娶也娶不到啊。

当然,有一个朝代例外,那就是明朝,除了明太祖时期跟功臣子弟联姻外,明朝大多数时候都鲜见世家子弟出身的驸马,原因就是为了杜绝功臣外戚通过与皇家联姻巩固权势,在这种情况下,公主才会嫁给平民,绝对的下嫁。由于皇家对民间信息不通,导致明朝公主屡屡被骗婚,嫁过去才发现驸马是个丑八怪或者无赖。

再说回唐朝公主,唐朝皇帝对外戚的防范还没到这种地步,也不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平民,还是找个世家子弟比较妥当。可唐朝公主难嫁人的问题就在于,世家子弟不愿娶!

按理说,公主乃皇家之女、天潢贵胄,就算不受宠,也是贵不可言,娶了公主就是皇帝的女婿了,怎么会有人不愿娶呢?

纵观整个唐朝,共有两百多位公主,能嫁得出去的只有一半,因为在唐朝,娶公主真的不是什么好事,世家子弟望而却步是很正常的事。

第一,公主架子大

公主出身皇族,自然是养尊处优,凭皇帝老爹的身份摆架子。这种情况历代都有,并非唐朝特色,如南朝宋的江敩(xiào)就写过一封拒绝娶公主的公开信,信中历数两晋时期娶公主的男人的悲哀经历,王敦、桓温、王献之、王偃、何瑞等等全部上榜,而且一个更比一个惨。

唐朝跟前代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公主虽然也有知书达理的,如襄城公主孝顺恭和,岐阳公主怡顺待人,但这些只是少数,从小在无约束的皇家长大,泼悍蛮横者才是大多数。

唐宣宗时期更是出了一件稀罕事,唐宣宗本来是想让永福公主下嫁给校书郎于琮。结果一次跟女儿吃饭时,唐宣宗发现女儿一赌气,竟当着他的面发脾气,又是摔碗又是折筷子的。唐宣宗慨叹不已,当场决定换人,把广德公主嫁给了于琮,至于永福公主,从此再无消息,只怕是老死宫中了。

第二,公主身份高贵

身份高贵算好事,也算坏事,比较公主身份高,驸马出门也有地位,可在家就不同了,公主碾压驸马啊。

古代虽然是男尊女卑,妻子的地位远远低于丈夫,要尊敬公婆、与姑嫂和睦相处等,可哪个驸马尊得过公主?在公主面前,这些东西都是不存在的。

以公主的尊贵身份,进入夫家之后,姑媳、夫妇之间尊卑颠倒。看着别人男尊女卑、三妻四妾,自己却要受妻子的气还不能有任何反抗,驸马的心情能好才怪。

同样地,看着别家儿媳孝顺公婆、半句话不敢多说,自家儿媳却是颐指气使,公婆们心里也不会太自在。

按照礼仪,儿媳是要拜见公婆的,但在公主面前,往往是公婆要反过来拜见儿媳。唐高宗为此才下令禁断舅姑(即公婆)答拜之礼仪,但是,这种表面文章难以真正改变公主在夫家的地位。比如醉打金枝的故事,就是因为升平公主不愿给郭子仪拜寿,这才惹得丈夫郭暧出手扇了公主一记耳光,闹出一阵风波。

第三,公主出轨,驸马没招

唐朝社会风气开放,皇室更是以身作则,像“兄娶弟媳、子承父妃、父占子妃”,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一一做出了生动的注解。在这个环境下长大的唐朝公主们,根本就不把丈夫当回事。

比如唐高祖李渊的女儿永昌公主,她嫁给窦皇后的侄儿窦奉节后,与杨豫之偷情。偏偏这个杨豫之还不是外人,他是李渊第五女长广公主的儿子,永昌公主的亲外甥,同时还是李元吉之女寿春县主的丈夫,即永昌公主侄女的丈夫。窦奉节忍不了这个绿帽,直接擒杀杨豫之,虽与永昌公主离婚,但绿帽之名传遍长安。

又如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他娶了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任性的公主压根就看不上这个驸马,结婚当晚就和房遗爱分房睡了,后来还跟玄奘大师的弟子辩机和尚私通,搞得满城风雨,唐太宗下令将辩机腰斩。

还有安乐公主、太平公主,都是此中佼佼者。有此先例,自然少有人愿意娶公主,不然平白戴上一顶绿,那可不怎么美好。

第四,公主热衷政治

唐朝的公主跟其他朝代不同,出了好几位权势滔天的,其他公主对于政治也关心过头了。

唐朝能够出一个女皇武则天,有她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经武则天这么一刺激,皇室公主对于政治分外热衷,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人都是搅风搅雨的好手,可是一旦失败,她们的夫家就是诛九族的重罪,那可真是一天福没享,一有祸就遭殃。

综上四条,世家子弟为了自己的家族和婚姻幸福考虑,自然将娶公主视为凶途,公主也就难嫁了。

下面分享几个悲惨的唐朝驸马

太平公主到了适婚年龄时,唐高宗给他选了薛绍,薛绍吓得半死,就怕成真,结果还是没躲过。出嫁后,太平公主果然不负众望,先将兄嫂、弟妹扫地出门,然后又给丈夫戴了不少绿。

还有唐宣宗选驸马,士子官员全都躲得远远的,就怕被选上。有人推荐了进士王徽,王同学一听脸都绿了,“闻之忧形于色”,连忙向宰相哀求,费了老大的功夫才得以免婚。

另一个进士郑颢就没有这种好运气,他在考取状元以后,本已准备跟卢氏的女子成婚,结果被宰相白敏中推荐,半道上被拉回来娶万寿公主。郑颢因此成为唯一的状元驸马,但他跟白敏中可是不死不休,一直到去世,郑颢不断地上表毁谤白敏中,唐宣宗却清楚得很,毁谤没用。


平沙趣说历史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唐朝的确有部分士族子弟不愿娶公主和宗女,但哪里轮得到普通平民百姓不愿意娶公主。

唐朝有些公主的确也有和今天女孩子一样难以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夫君,但怎么可能公主都嫁不出去。

唐代的门阀士族影响力依然非常大,虽然已经科举制度已经在发展,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但远没有后世宋代和明代那样科举出身基本垄断高层官职,并且科举制度中,士族子弟优势同样也很大。门阀士族在唐代依然很有影响力。

社会风气依旧同样推崇传统的顶级士族们。李唐皇室虽然自称陇西李氏,但私下里并不被时人认可。相比和皇室结亲,高官贵族子弟们其实更愿意与传统高门士族联姻。

有个典型的例子的是薛元超。

薛元超出身河东薛氏,河东薛氏士也是当时的顶级士族,但名望与最顶级的五姓七望稍差一些。薛元超的的父亲薛收是李世民的十八学士之一,可惜英年早逝,不然在贞观年间也是宰相级别的人物。薛元超本人在唐高宗李治年间做到宰相,人生可以说很圆满。薛元超的妻子是宗女和静县主(李元吉的女儿,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们玄武门之变后被杀,但女儿还享有正常的宗室待遇,有封号,嫁人也不错),和李唐皇室结亲。

(薛元超)

但薛元超晚年自称平生有三恨,其中一恨是不得娶五姓女,公开打脸皇家。五姓指的是当时名望最高的七家士族,合称五姓七望,七家分别是: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薛元超这样做到宰相级别的高官、和李家皇室联姻之人,依然以没有娶到五姓七望之家的女子做妻子为平生憾事。


仁勇校尉


这说法实在太夸张,要说唐朝世族官僚大多不愿娶公主为妻还说得过去,可要说平民百姓不愿娶就太扯了。你不想娶,先问问公主愿意嫁你不?这和现在说农民工不愿娶电影大明星一样一样的,只能是过过嘴瘾罢了。

据统计,唐历经21帝,共有公主200多人,除早逝、出家及记录不详者外,终身未嫁者仅1人。

这些公主都嫁给谁了呢?

初唐的驸马主要是功臣、勋贵之后。比如唐太宗时期,“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后代中,就有多人成为了驸马。

盛唐的驸马则以外戚为主,即从皇后或者缤妃家族之中选择。比如武则天家族就出了五位驸马。

中唐以后,随着藩镇割据的出现,驸马转向以藩镇、武将之子为主。比如郭子仪家族也出了五位驸马。

此外,驸马也会从世家子弟或进士及第者中挑选。当然,出于和亲的需要,也有一些公主嫁给了少数民族首领。

可见,唐代选驸马主要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平民百姓想要当驸马?门儿都没有。做梦都做不成。

要说许多够资格当驸马的人不愿当附马倒是真的。这些人不愿当驸马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公主们一般比较骄横,不遵循社会公序良俗、礼待公婆;二是驸马在家中居于从属地位;三是公主们经常界入政治斗争,驸马可能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牵获罪、至死;四是公主们不守妇道,多有淫乱之行。总之,当驸马不够爷们儿,不象我们一般的男人,对娘们吆五喝六不说,动不动还敢来个家暴。有资格做驸马的人,本来比一般男人牛逼几百位,可一但做了驸马,反而矮了几分,相应的有些憋屈罢了。


端木赐香


请关注小生,给您分享更多的历史趣闻

唐朝公主

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十分繁荣的大唐盛世里,却有着一大群公主老死在宫里都没有出嫁的情况出现,甚者还有很多公主选择了出家为尼。


在古代公主的地位可是极其高贵的了,平常百姓家若是迎娶可光宗耀祖般的存在,娶到一位公主可以说是很有福分的了。可在唐朝不论是身份高低的人都不愿意娶公主为妻,接下来小生为您说清其中的缘由。

唐朝公主大都风情万种

据史料记载唐朝公主的情人都是很多的,十分显得风情万种。有些唐朝公主在嫁入家门之后还养着自己的男宠,甚者是和其他臣子有暧昧之情。


可想而知唐朝公主在感情专一方面并不合格,太平公主在二婚之后曾先后和三位臣子有私通之实,更是把自己的男宠介绍给武则天等姐妹一同享用。可想而知唐朝公主在这方面是十分开放的思想。

唐朝公主有些个性十分强悍

本说嫁到别人家里应该放下自己身为公主的身段,可是唐朝有些公主并不会这样子认为。就比如说升平公主在家翁过寿的时候,理应和丈夫一起给家翁行跪拜礼。


可是升平公主却是认为自己的公主,他是臣子,应该给我跪拜礼。升平公主的强横无理一度还弄到了让皇帝所知道,皇帝也是十分的无奈。只好劝说自己的亲家公多忍让一点了。

娶公主前后制度森严

娶公主的驸马爷可不是好当的,在公主活的时候要忍让着她,在公主死去的后三年同样也要守丧三年,三年之内不得再次娶妻。所以对于很多贵族家庭来说当然不愿意娶公主来给自己增加这么多的限制了,所以这也是不愿意娶公主的原因之一。



小生论历史


整个唐朝大概有200多位公主,古人云: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但是唐代这两百多位公主中有80多位公主没有嫁出去,皇帝的女儿批量沦为了剩女也是非常罕见的。但是唐朝公主为什么嫁不出去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唐朝公主的口碑问题;第二,唐朝的制度问题。



先说这些公主们的口碑

我们知道唐朝统治者是有北魏鲜卑族的血统的,在鲜卑族,女性的家庭地位比较突出,比如说有恋爱自由的权利,还有婚姻自主和离婚自由的权利,甚至女性可以拥有土地,而且受到法律保护。种种这些都说明了鲜卑族里面女性地位是非常高的,那么唐朝统治者拥有鲜卑族遗传血统,自然就会推崇女性的社会地位。再加上武则天时期重用女官,女性地位更是上了一个台阶。既然整个唐朝女性社会地位就普遍高了起来,那么作为皇家子女,公主们的地位自然更不用说。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唐朝公主在面对自身重大选择的时候,有很大的自主权,这就产生了很多当时社会难以接受的事情,放到现在就是丑闻了。这方便传播的比较多的就是,高阳公主和玄奘法师的徒弟辩机和尚私通;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太平公主,至少和三名臣子先后私通,甚至还把自己的男宠献给武则天。丑闻一旦多了起来,就难免让人质疑整个唐朝公主们的操守。在古代儒家文化的氛围里,谁又愿意冒着风险娶一个会给自己戴绿帽子的人呢?




其次是唐朝的制度问题

唐朝公主的地位比较特别,一般公主还有自己的薪水可以拿,甚至还可以建立公主府。总得来说就跟一个皇子差不多。遇到公主下嫁,皇帝会为公主建一所宅子供他们居住,但是里面的仆人都是之前伺候公主的人,那么到了新家之后,自然也只听命于公主,那么新任驸马到家之后怎么办呢?如果不是身世显赫,只能当一个傀儡,一点话语权都没有,更何谈去掌控家庭了。这就养成了公主们蛮横的坏毛病,比如说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娶了高阳公主,公主与辩机私通也就算了,甚至还要夺取房遗爱兄长房遗直的爵位,并诬陷房遗直对自己无礼。房玄龄在唐朝何等的尊贵,他的儿子都掌控不了公主,何况是一般小家小户呢?其次,唐朝规定,如果公主死了,丈夫也要披麻戴孝,守孝三年,而一般来说,只有对父母才需要披麻戴孝三年的,对自己老婆这样,岂不是让人耻笑吗?皇帝家里尊宠女性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让所有人都去跟他一个思想嘛。既然这样,还不如不娶呢。

话说,读者朋友,如果是你,你愿意娶吗?欢迎留言哦。




小人物眼界


谁和你说唐朝公主嫁不出去?

自古以来,我只听说宋代有公主因为父皇出不起嫁妆而出家当道姑的,没有听说其他朝代公主嫁不出去。

公主嫁不出去的流言,始于唐文宗时期。

唐文宗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宰相将孙女嫁给自己的太子但遭到拒绝。而郑覃宁愿把孙女许配给崔家的九品子弟,唐文宗不禁抱怨,朕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

其二则是历史上唯一的状元驸马。郑颢是唐武宗的状元,后面请假回家结婚。此时唐宣宗为女儿万寿公主选驸马,宰相白敏中推荐郑颢后才知主角请假回家娶卢氏女,急忙用权力强行骗回再威胁利诱,郑颢只好退婚娶公主。然而郑颢内心非常反抗这个婚姻,一直对媒人白敏中进行弹劾,而且12年后郁闷去世。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源于士族的自信。就似东晋王坦之拒绝与大军阀桓温结亲一样。唐代顶级世家的五姓七家互为婚姻,李唐皇族虽号称出自其中的赵郡李氏,但不仅被其他世家怀疑也有草原混血,因此李唐皇族一直不被接受进入这个顶级的婚姻圈。唐太宗以国家政权力量强行将自家提高为第一等,将崔氏等排列在第三等级。而后唐高宗下达禁令,禁止五姓七家互为婚姻,但人家就是不理会,反而以禁婚家来自诩。

因此,有唐一代,就只有四姓五家敢拒绝皇室公主下嫁。至于其他家族?

可真想多了。不仅没这个胆量,也没这个家族实力与门阀背景。呵呵。

而且平民怎么会拒绝公主下嫁?


四川達州


史学界一直有句话叫臭汉脏唐,也有的说唐乌龟宋鼻涕的,也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唐朝皇室实在是太乱了。隋唐时期,五胡乱华以后,很多胡人都杂居到汉人之中,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就是本身就有胡人血统,他的儿子李世民娶的皇后长孙氏,本身也有胡人血统,然后就导致他们唐朝的所有皇室都带有胡人血统,而汉人血统越来越少,胡人血统越来越多,所以他们在生活习性各各方面都是非常偏向于胡人,我们来看一看唐朝的一些公主。

平阳公主是李世民的妹妹,也是一个将军,为人特别强势,后来嫁给了柴绍,也就是柴哲威和柴令武的母亲,但是她在战争途中就死了。这算是比较好一点的公主。

再看后面的公主,有我们听过的永嘉公主,巴陵公主,高阳公主,这些公主留在历史上的都是他们的香艳故事,人品和生活作风可想而知了。

据说野史上有一个笑话,不知道是真是假,说是尉迟敬德一次喝醉酒以后就抱着太宗的肩膀哭诉,因为自己子嗣艰难,觉得自己愧对于祖宗,非常难受,就找太宗诉苦,抒发一下压抑的心情。唐太宗为了笼络他,就对他说,要不许配一个公主给他,尉迟敬德一听当时吓得酒都醒了。这虽然是一个小笑话,但是可以看得出当时唐朝的这些大臣们对于娶公主是多么的排斥,因为李唐的公主实在是声名狼藉,没有几个好东西,从高阳公主一直到太平公主,李唐的女人一直都比较强势,不要说平民了,一般的官员都不敢跟他们染指。高阳公主就更恶心了,和唐三藏的徒弟辩机和尚发生的那些香艳故事,简直不忍直视啊。



大唐柳侯


唐朝的公主是比较难嫁,但再怎么低嫁也是在唐朝的士族中选,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尚公主的。《旧唐书》中写道唐宪宗为长女岐阳公主选驸马,当唐朝的士族们却都“皆辞疾不应”

“令宰臣于卿士家选尚文雅之士可居清列者。初于文学后进中选择,皆辞疾不应。”

那士族们为什么不愿意娶公主呢?主要原因有三个。

服丧之礼

唐朝的丧服中的五服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其中斩衰最重的一种,服期三年,一般人的妻子死了,丈夫服齐衰一年,但是公主死了,丈夫的得服斩衰三年。一直到唐文宗的时候驸马为公主斩衰三年的情况才得以改善。

公主谁敢管

作为皇帝的女儿或者姐妹,身份贵重,且唐朝的公主多奢侈、骄纵,私生活混乱,最出名的就是合浦公主与辩机和尚,其驸马房遗爱还得帮忙遮掩。

《新唐书》合浦公主“见(浮屠辩机)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

有些人可能会说为了荣华富贵,被公主呵斥就忍了,就算头顶绿帽也无所谓。可是那些士族们大多都不缺荣华,何必为了追求自己已有的东西而去公主呢。且驸马并不和公主住一起,只能住在公主府附近,随时等待公主的传召。

门第观念

唐朝的时候,大多士族都是老牌的贵族,都是中原的名门望族,认为李氏血统不够纯正,有鲜卑夷狄的血统,有着优良家族文化的士族们家风严谨,重视门第观念,就比较排斥与皇室联姻。

所以在唐朝的时候,皇帝的女儿更愁嫁。


无中生有full


我是徐聊,欢迎关注,每天分享趣味历史!

这个问题非常的有意思。就算公主的名声再不好,平民百姓也是没有资格迎娶公主的。公主一般都是嫁给一些功臣之子,或者是去和亲,他们通常充当的是政治工具。唐朝的公主为什么很多都嫁不出去呢?一是因为公主本身不好伺候,二是因为唐朝公主名声实在太差了!

公主本身不好伺候,谁要谁麻烦

公主可是皇帝的女儿,从小的生活就是众星捧月一般的。她们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公主的性格都是极为强势的。

她们飞扬跋扈,恃宠而骄,形成了极为自私的性格。再加上在唐朝,女性地位极大提高,女权主义有点泛滥,这种性格会更加的明显。前面说了,唐朝的公主一般都是嫁给一些功臣的儿子,比如高阳公主就嫁给了房玄龄的儿子。公主充当的就是一种政治工具啊。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名门望族之后配公主,那不是很好吗?其实错了,因为双方从小都是在温室里面长大的花朵,都是得到了众星捧月般的疼爱,娶了公主后,万一公主犯了错了怎么办,打也不行,骂也不行,一个男人能活活憋屈死。更麻烦的是,如果男方本来就不喜欢公主,而且男方已经有了原配妻子,那原配妻子怎么办。一般都是让原配当妾,更狠的是公主可能会赐死原配妻子。

很多名门之后其实非常担心公主看上自己, 因为这可能会破坏他原有的好日子。

唐朝公主名声实在太差,没人愿意娶

唐朝公主给人的印象实在是太差了,绝对比其他任何朝代的公主给人的印象差的多。正所谓上上梁不正下梁歪,唐朝的公主之所以如此的风流,很大的程度上是受到皇室耳濡目染的。

比如唐玄宗让自己的儿媳妇当贵妃,武则天明目张胆包养男宠等等。这些事情其实都对唐朝的一些公主产生了影响。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唐朝的公主很多都没有选择的权利,她们往往被赏赐给功臣之后,而她们本来就不喜爱被赐给的人,这也是她们出轨的重要原因。

高阳公主嫁给房玄龄之子之后,就一直不怎么开心。她是一个不安分守己的女人,在遇到辩机和尚之后就毅然决定与他偷情。这个时候,他的丈夫房遗爱,没有宰了这对狗男友,反而默不作声,当做没有这回事,简直是从头绿到了脚。他也没有办法,谁让她是公主呢。

还有很多的这类事情,比如太平公主,包养男宠,与朝廷重臣偷情;武则天与太平公主互换男宠;安乐公主当着很多人的面讲述自己偷情事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襄阳公主也是阅男无数!

这些事情都让唐朝公主成为了放荡,不守妇道的代名词了!这谁能顶得住啊,所以没人愿意娶她们啊,否则会从头绿到脚的!

结束语

唐朝公主的私生活确实很乱,名声也是太差了。没人愿意娶真的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你们觉得呢?


徐聊


说到唐朝,想必大家都了解,这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繁荣、最昌盛的朝代之一。在传统的封建旧社会,唐朝社会的开放程度很高,兼容并蓄,容纳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同时,唐朝的人民也都生活得十分安逸。这也成为了历史上唐朝的最大特点,不过要说起唐朝的那些公主们,许多史书都表示这些女子不好嫁,就算放到民间,也没有百姓愿意娶走,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听起来很令人费解,毕竟可是一国的公主啊,有着皇室的血脉,如果娶走了,能攀上一个皇亲国戚的关系,那岂不是飞黄腾达了?但其实在当时,无论是豪门子弟,还是什么出身贫寒的家庭,没有一个对唐朝的公主抱有好评。

要说这唐朝上上下下算下来,两百多位公主肯定是有了。但是这两百多位公主难嫁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不过说来却很好理解。第一个原因就是,公主嘛,还是唐朝的公主,这些公主基本上都娇生惯养、脾气跋扈,作为妻子之选,没人会觉得合适的。

为什么脾气跋扈?这还是和时代背景有关,首先唐朝就是个十分开放包容的时代,当时的女性地位在社会上也有所提高,不说提高到了何种可以肆意妄为的地步,最起码女性受到的教育、和拥有的观念都大有进步。这些公主自然也都不例外,从小生长在皇宫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或许还不会做家务活。这些名门子弟们也都深知公主的难办,娶到家里闹腾成什么样还不知道呢,于是都望而却步了。

还有一点是,也并不是什么人都想攀上个皇亲国戚的关系,毕竟在当时,有关系不代表疏通一切,没准还会被卷进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其中很好的例子比如太平公主、高阳公主,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毕竟朝廷的权柄换谁谁不想要呢?偶尔闹个什么政变之类的,做驸马的肯定也要贴进去,如果政变失败了,满门抄斩也少不了自己,所以面临被杀头的风险,这些公主还是不要随便动的好。

其实最主要的是,人们娶妻还是希望能娶到一个娴熟良惠的好妻子,不说相夫教子的程度怎么样,起码要顾家守妇道。但唐朝的公主不仅脾气不好,身份还尊贵,不说守不守孝道干不干家务活顾不顾家了,身份尊贵的公主下嫁过来,还要家里的长辈前来拜迎——毕竟是皇帝的女儿,哪敢不尊敬呢?加上脾气不好、要人伺候等种种原因,唐朝的公主在所有要娶妻的男子眼里都属于异类,如果不是特别门当户对,娶这么一位大小姐来家实在是难以应付。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历史,就关注那样的历史挺有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