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老爸去邮储存钱,工作人员让存保险,每年存1万,5年后给55000,你怎么看?

四大财子


每年存1万元,连续存5年的时间,也就是5万元的本金,总利息为5000元的,到期本息为55000元。金老师认为,这款保险理财的年化利率是偏低的,计算年化收益率约为3.2%,而这个水平的年化收益率,很多银行定期存款产品都能达到。

邮储工作人员推荐的保险理财,可能并非是邮储的工作人员而是相关理财产品公司的工作人员,可能就是在邮储推销自家保险理财而已。这一点需要题主了解清楚。

保险理财与银行存款都是低风险理财,两者之间的年化收益率并没有很大的差别,但规则却有着不同。保险理财的细则很多,连续存款五年给你55000元,可能到期以后还需要继续将资金在里面放着,又或者工作人员推荐你放在里面。并且,保险理财如果期间违约取款的话,可能不仅利息收入不到,还会损失本金。

银行存款,年化收益率与保险理财年化利率相近。并且定期银行存款,如果期间有违约情况,本金是不会损失的,利息方面也会靠档计息,这一点要优于保险理财。

有些城镇银行、民营银行定期存款产品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3.5%的水平,这要比题主在邮储了解的那一款产品年化收益率高一些。

除了银行定期存款、保险理财,金融理财市场还有理财产品。现在中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一般在3.5%-6%之间,收益率要高于保险理财和定期存款。中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虽然风险系数高于保险理财和定期存款,但对本金的风险性很低,算是稳定型投资。

现在中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的起始投资资金一般在1万元起,对应题主父亲的情况也是能满足。要是年化收益率达到4.5%的水平,实际五年后的本息收入能达到57168元,要比题主附近在邮储看了解的产品多2168元的利息收入。

当然了,如果认为管理有些麻烦,题主父亲在邮储了解的保险理财,也是可行。虽然年化收益率低了一些,但管理上却不用操心。


厚金说


我就上当一次,所以现在一到银行她们一说保险利息高什么的我就反感~我买过一次,那是多少年前了,当时还不知道什么是保险。当时只知道去银行存钱就行了,保险[捂脸][捂脸][捂脸]职员只告诉我存钱买那个高,我以为都是银行的,存钱都一样的呢~我存了3年,我记得很清楚~可3年到了我去拿,她们说又是5年的了~3年要拿就是过期利息,气的我不行~后来才知道是保险.银行搞这个不是坑人吗?从那以后,我最相信的中国*.*银行在我心里就没有了~


我是平凡30


邮储一定要搞清楚,八年前我在邮储二万元 存五年利息是五点二后邮储给我加个分红保险其结果五年过后分红一分也没有分到反而五点二的利息变成三点多,结果是吵一架 结果还按照邮储银行的算法结算,我从那我就不相信 邮储银行,其实现在存钱也还穷人多有点余钱做生意怕亏本总认为存起来还能涨点利息,可现在存钱的人都最不容易的那两个钱让他们亏就是太不凭良心啦!


用户7398555419629


你要知道卖的比买的精。以我的亲身经历这是亏本的,五年5万五千块钱的利息,以现在最低的理财3.3%。1万是330。两万是660。3万是990。4万是1320.5万1650总利息4950。这是纯的这里还有一个复利没有算!看看并没有高出多少!


明天见714


保险都是骗人的,比如什么阳光保险平安保险,家里老人买了一万保险第二年就剩四千了,我妹平安保险上了两个多月班半年了没给发一分钱,后来还是我和我妈去北京西平庄平安保险公司闹了两次才要回三千多块钱,剩下的就当被狗吃了吧!


黑猫警长0209


都是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任务而忽悠这些老年人,一些老人还非得要自己去办理才放心。我对我们当地的邮政储蓄看法不好,甚至是比较差,我们企业大部分退休人员养老金都在邮政储蓄发放,如果节假日去领工资,好多时候都是办不了,除了连不上网就是网络升级。平时发工资的时间,明明三个窗口,领工资的窗口只开两个,哆哆嗦嗦的老人一等就是半天,我每次去不是早去,就是晚去,要不就是等到下次快发工资前再去。你急他们不急,在门外站着工作人员只少有几个,都是动员你存款或是买保险的。他们可能是压力比较大,才这样对待这些老人


栋栋33060820


我以为就我们这儿的邮政银行这样哪,凑巧今天还接着邮政银行职员打来的电话,说一月一日有个开门红的活动,让我去存款,一万起步,三年五年定期,四点零的利息。每次上邮政银行办业务,他们都劝我买理财,幸亏我还理智。


马208874096


邮政储蓄银行喜欢卖保险,这一点无庸置疑,本人也曾经遇到过,2016年去存款时险些被忽悠成保险。坐在柜台里的银行工作人员很热情的告诉你这样存利率更高,只字不提保险二字,一不小心就会上当。


我们先来看看每年存1万元,连存5年后给55000的年化收益情况。


经过简单的计算,这款保险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只有3.21%,在当下属于比较低的利率水平,不值得存,也不建议存。


要知道2019年三年期国债的年利率是4%,比存期长达5年的保险要好得多。哪怕是选择银行存款,三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5%左右是没问题的,五年期起码能达到3.8%左右。如果选择村镇银行,三年期存款年利率能达到4.125%,网上的民营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能突破5%,显然都比买成上述保险划算。


之所以不建议存,除了上面讲的收益率低外还有如下原因:


1、保险不是存款,一旦五年中任意一年忘了缴费,或者不想再交钱了,就会被视为退保,损失半数以上本金很正常;

2、保险流动性差,存款提前支取只会损失多数利息,保险提前支取损失太大,严重的话甚至会损失80%的本金,比炒股赔本都要厉害;

3、一些保险会有各种各样的套路,比如说存五年后有5000元利息,结果实际只有3000元,还有可能五年到期后取不出全部本息,还要再等几年才能全部拿回的情况;


从理财的角度讲,五年期存款时间过长,3.21%的年化收益率还不如直接购买银行保本理财产品了。既然有更好的选择,保险的弊端又这么多,还是不存更好一些。


如果已经存了保险,那么银行渠道售卖的保险一般有10-15天的犹豫期,这个时间段内退保不会损失本金,一定抓紧时间处理。


财智成功


我认为这样是不划算的。

在邮储银行买保险,每年买1万,5年后给55,000元,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每年的收益率是3.33%,这个收益率并不高。

如果5万块钱在邮储银行存个三年或者5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很能还比3.33%高一点。

存款的风险比买保险低,存款受存款保险管理制度保护,利率也是固定的看得见的,而保险就不一定了,在银行买的保险并不属于存款,因而买保险的资金也不受存款保险法保护,而且保险产品的收益并不像约定的那么可靠,很多保险产品在到期兑付时并没有拿到起初说的那么高的收益。

银行工作人员为什么要向储户推荐保险产品?

因为卖保险产品银行工作人员赚的佣金高,一般保险产品的佣金是销售额的10%~30%,某些保险公司产品的佣金可以达到50%或者更高,也就是说银行工作人员让客户买1万元保险至少可以赚1000元提成,所以有的银行员工为了多赚佣金会尽可能让客户买保险。

如果你喜欢这个回答,欢迎转发、点赞、评论,欢迎关注我,订阅更多财经、理财、炒股知识和资讯!


投融资那些事儿


朋友们好!

存保险,每年存1万,连存5年,5年后给55000,这样的保险产品最好不要买,因为确实不划算。那么这款产品的收益率到底是多少呢?我们下面来认真分析一下。

收益率到底是多少

去邮储银行存钱,让存保险,一年存一万,连存5年,5年后给55000元。这样的年利率到底是多少呢?下面来算一下。

假设年利率为3.333%,第一年缴纳的1万元存5年的利息是1666.5元。

第二年缴纳的1万元存4年的利息是1333.2元。

第三年较难的1万元存3年的利息是1000元。

第四年缴纳的1万元存2年的利息是666.67元。

第五年缴纳的1万元存1年的利息是333.33元。

可以看出来,年利率为3.333%的情况下,正好是可以达到55000元的本息,因此,这款产品年利率就是3.333%。

作为理财产品,3.333%的年利率可以说并不高,而且还要占用这么长的时间.而且这款保险产品,估计中间还不能取出来,如果要提前支取的话肯定是要缴纳违约金等,这样就更加不合适了。

因此,这款保险真的是不太划算,最好不要买。

可以投资储蓄式国债

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的债券,安全等级非常高,可以说非常安全。现在银行正在发行的储蓄式国债年利率较高。如果是老年人,想投资比较安全的理财产品,可以考虑投资储蓄式国债,还是比较划算的选择。

现在储蓄式国债可以随到随买,而且年利率较高,现在3年期储蓄式国债年利率为4%,5年期储蓄式国债年利率为4.27%。

现在国债如果急用,还可以提前支取,可以说比保险强的太多了,而且购买国债,年利率还高一些,可以说更加的划算。

可以投资民营银行存款产品

现在民营银行依托着网络推出了很多新型存款产品,这些存款产品年利率较高。而且这些存款产品也属于普通存款,可以受到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只要是50万元以下就可以获得全额保障,可以说比较安全。

下面是民营银行存款产品利率表,从中可以看出一款5年期存款年利率达到了5.8%,还有一款5年期存款产品年利率达到了5.68%。

可以看出来,民营银行存款年利率较高,而且这些存款也可以提前支取,提前支取的利率按照靠档计息的方式来计算,可以说比较方便。

可以看出来,民营银行存款年利率更高一些,可以说更加划算一点。


综上所述,保险最好不要买,年利率只有3.33%,可以说根本就不划算。如果想存更高一点的利息,可以考虑储蓄式国债或者是民营银行5年期存款产品,不仅利率较高,而且也很安全。



如果您喜欢我的观点,欢迎您关注我,也欢迎您加入我的免费投资圈子,可以进一步交流。欢迎大家多多评论,点赞,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