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当孩子无理取闹,父母与其说“你不可以”,不如换成“我知道”

前不久一家人出门逛街的时候,在街上看到一个大约四岁左右的男孩,拉着他妈妈的手,一直停在玩具店门口,不肯走。看样子男孩是因为想要买玩具,而他的妈妈不同意,所以一直在玩具店门口耍赖。

小男孩嘴里一直对妈妈喊着:“妈妈,我就想要这个玩具,你给我买好不好?”站在男孩一旁的母亲,脸上显然有一些不耐烦,对孩子说:“不可以这样!今天已经给你买了一个玩具了,说好了一个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呢?”小男孩似乎已经听不进去妈妈说了什么,只顾着一个人在那边哭闹。

当孩子无理取闹,父母与其说“你不可以”,不如换成“我知道”

小男孩的母亲面对如此的无理取闹,终于忍不住了,立马把他从地上拖了起来。想要把他拉走,而男孩依旧不依不饶,还把刚才妈妈给自己买的玩具从手中扔了出去,大喊道:“这个玩具我不要了,我就要里面那个!”

小男孩独母亲一气之下,就丢下他自己一人离开了。看着自己的母亲真的离开了,不理自己了,小男孩这才从地上站了起来,急匆匆去找自己的妈妈。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很多父母在家里,或者在外面遇到孩子无理取闹的情,都很束手无策,他们想赶快让孩子停止这一场哭闹,于是常常把“你不可以”这句话放在嘴边。

当孩子无理取闹,父母与其说“你不可以”,不如换成“我知道”


01父母总是对孩子说“你不可以”,有什么样的结果?

☞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很多时候孩子无理取闹的行为,只是希望父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觉得只要父母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他们便会停止这一场哭闹。但是父母有时或许不能及时接收到孩子的信息,他们只觉得孩子出现这种哭闹行为非常不妥,所以只是一味地想要制止孩子,并没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取需求。

当孩子无理取闹,父母与其说“你不可以”,不如换成“我知道”

☞孩子有着逆反心理

当孩子在哭闹时,很难把控自己情绪,他们在这个时候对于父母的行为以及言语都是比较敏感的。如果父母越是反对自己这样做,他们可能就会越要这样做,因为他们觉得很多时候只有反抗父母,父母才能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

父母或许为了制止孩子的哭闹,对他们说不可以这样做,这种行为即便是在当时被制止了,但是孩子真正的需求以及心声没有得到父母的回应,并不能真正纾解负面情绪。反而会造成更严重的问题,比如小时候对物质的不满足,让他们在成年后形成“过度补偿心理”。

当孩子无理取闹,父母与其说“你不可以”,不如换成“我知道”


02父母或许可以学一学胡可的方法,安抚孩子的情绪。

■拒绝以暴制暴

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时,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制止,这种方法是非常不妥的。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孩子,很有可能会被父母吓到,开始害怕父母,甚至还会在内心里产生对父母的抵触情绪;而一些胆子比较大的孩子,很有可能会和父母对着干,父母凶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更凶。

父母不妨学习一下胡可的做法,在一档亲子节目里,她发现小鱼儿开始无理取闹时,第一句话是对他说:“我知道你要……但是我们不能……。”先是表达对孩子的理解,然后再告诉孩子规则,这样一来,孩子不仅能够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妥,而且还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愤怒的情绪也会慢慢地平复。

当孩子无理取闹,父母与其说“你不可以”,不如换成“我知道”

■学会安抚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出现无理取闹的行为时,家长们应该要先学会安抚孩子的情绪。因为大部分孩子之所以会突如其来地爆发情绪,是因为他们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许他们在父母面前哭闹完以后就开始后悔了。父母一定要学会宽慰孩子,表示对他们行为的理解,但是也要提醒他们这种行为的不妥之处,让他们在今后能够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比如胡可知道小鱼儿因为害怕而哭泣时,先是对他说:“我知道你有点害怕,但是你已经表现得非常好了,而且你现在也坚持下来了。”小鱼儿听到这句话以后,立马停止了自己的哭闹。在安抚孩子情绪上,胡可这样的行为确实非常值得学习,他先理解孩子产生情绪背后的原因,然后再鼓励孩子,最后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无理取闹,父母与其说“你不可以”,不如换成“我知道”。这样一来,孩子的哭闹不仅停止了,而且情绪也得到安抚了,最后会更加地信任父母。

当孩子无理取闹,父母与其说“你不可以”,不如换成“我知道”


03父母对孩子说“我知道”,是一种积极回应

孩子之所以会无理取闹,是因为自己的某些需要或者想要的东西,没有被家长满足,所以他们才会用这种方式,引起家长的注意。如果家长用“我知道”这句话来回应,孩子便知道父母已经了解他们的心意了,自己的需要已经被父母知晓了,他们便会停止哭闹。

“我知道”意味着父母愿意去了解孩子、接纳孩子。一旦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接受,他们比较激动的情绪,便会慢慢地稳定下来。这是父母对于孩子心声的积极回应,孩子也能从中体会到父母的信任和关心。

当孩子无理取闹,父母与其说“你不可以”,不如换成“我知道”

只有父母懂得积极回应孩子的心理需求,即便是在今后,孩子不断出现新的需求,他们也不会采用无理取闹、撒泼打滚的方式,而是会与父母好好表达需求,并且乐意接受父母的意见和建议。

孩子因为年纪小,还不会运用“理性脑”控制自己的情绪,下意识使用“情绪脑”,才会用哭闹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要。

父母面对这种情况,不要用偏激的方式打骂孩子,用大道理说教或者直接不管孩子,一走了之。而是对孩子说“我知道”,慢慢安抚孩子的情绪,等他平静下来,再跟他说不能满足他的原;或者利用“延迟满足”的方式暂时平息孩子的怒火,再教孩子理性表达需求。

当孩子无理取闹,父母与其说“你不可以”,不如换成“我知道”

今日互动话题:你家孩子有没有非要买某样东西,赖着不走的情况,你会怎么处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