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2020年工薪階層的理財之路:基金應該這麼選?


2020年工薪階層的理財之路:基金應該這麼選?

2019年是物價增速加快的一年。11月CPI年率達到4.5%,這是自2012年以來的首次。物價上漲的背後是貨幣購買力的下降。那麼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我們應該這麼去理財,以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呢?今天我們一起梳理2020年基金挑選的邏輯。

2020年工薪階層的理財之路:基金應該這麼選?

基金這個理財工具對於大眾而言都已經不陌生,這幾年不管是大家天天都在使用的支付寶,還是去銀行辦理業務,都會經常看到他們代銷的基金產品,股民就更不用說了,證券賬戶就路直接申購和贖回基金。那麼對於普通工薪階層而言,選擇基金進行理財有哪些好處,而又應該按照什麼思路去選擇基金呢?


一、 為什麼基金適合工薪階層理財?

(一)、在可選產品上。在CPI達到4.5%的背景下,收益在4.5%以下的產品意義都不大,但實際情況是4.5%以上產品都伴隨著一定的風險,而風險和收益相對比較適中的就是基金。

(二)、時間上。相較於股票,基金的投資不會佔用太多時間。買賣股票都少不了盯盤,而股票的交易時間實際上也是大部分工薪階層的人一天比較忙碌的時間段,時間上是存在一定衝突的。

(三)、專業度上。在資本市場,專業投資者僅是極少數人,很多投資者都是非專業投資者。非專業投資者在複雜的股市環境中,單兵作戰能力很多。在專業度、經驗以及資金量上,基金都是具有很大優勢的。

簡單來講,基金就是讓更專業的人幫著進行投資。


2020年工薪階層的理財之路:基金應該這麼選?

二、 基金選擇前的思考

很多人都會忽略一個問題:什麼樣的基金適合自己?其實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不同的基金伴隨著不同的盈利預期和風險預期。理財並不是追求收益越高越好,而是要收益和風險與自身的需求和承受能力相匹配才是最好的。

基金投資畢竟不同於銀行存款,不是完全沒有風險的產品,即使是風險極低的貨幣基金也不能排除沒有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所以,什麼樣的風險程度是可承受的,什麼樣的收益率是符合自己期望的,這樣的問題是需要在一開始就考慮清楚的。


2020年工薪階層的理財之路:基金應該這麼選?


三、2020年基金的選擇邏輯


(一) 、市場方向是什麼?

通過2019年股市的走勢,其實可以發現,如今的股市結構性行情的特徵越來越明顯,大盤表現的好壞對局部個股的表現影響不大,這是資本市場逐步成熟的一個必經過程。美股的指數也僅是由少數有代表性的個股編制而成的,而滬指深成指目前的編制方式是全部個股納入編制,這也就導致在感官上出現美股屢創新高、A股萎靡不振的感覺。實際上,A股的局部個股表現表現同樣非常強勁。在未來,指數的編制方式一定會調整,但在這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市場都是重個股輕指數的狀態。


對於2020年,目前市場上普遍的觀點都是機會在科技。關於科技的邏輯簡單梳理就:

1、2020年5G手機換機潮不可避免,將拉動消費電子行業的發展。

2、2020年自主可控將進一步推進,以芯片為代表的自主可控在政策引導之下會進一步爆發。

3、 國產替代在未來三年是推進的關鍵時期,操作系統、服務器等軟硬件都將迎來放量。

所以在方向上,2020年的主要方向已經很明確,就是科技。


2020年工薪階層的理財之路:基金應該這麼選?


(二) 、選擇主題基金還是指數基金?

在明確了大方向後,其實選擇主題基金還是指數基金的於很多相似之處。不同點在於,主題基金更加細化於某個具體方向,例如國產芯片、5G等,而科技ETF會涵蓋整個科技行業的多數優質個股,持股更加分散合理,受市場波動影響較小。所以這裡,如果更看好科技裡的某個具體方向,那麼就選擇這個具體方向的主題基金;反之則選擇科技ETF。

1、 主題基金選擇(這裡以天天基金網為例)

從首頁進入基金篩選的頁面後會有僅僅主題選項,在進入選項後會有主題列表,進去懸著資金看好的方向即可。

2020年工薪階層的理財之路:基金應該這麼選?

在挑選具體的基金的時候,需要注意幾個問題,這裡以國產芯片這個主題為例:

2020年工薪階層的理財之路:基金應該這麼選?

在篩選的時候,需要考慮基金業績的穩定性,成立時間較短的基金可以先排除。在過去三年的業績很一般,但今年業績很好的基金,是業績極不穩定的基金,排除。當然也可以進入每隻基金看其歷史走勢,出現過大幅度回撤的排除,只不過這樣比較費時。


2、 科技ETF

目前的科技ETF指數基金已經有好幾只,不過成立的時間都不是太長。其中,中證科技ETF,跟蹤指數為中證科技100,比較具有代表性,不過目前暫停銷售。另外科技ETF是近期表現較為亮眼的指數基金。

2020年工薪階層的理財之路:基金應該這麼選?




最後,一隻好的基金,在一定的時間週期裡,收益會比較樂觀。對於工薪階層而言,選擇的基金不是收益越高越好,而是收益風險要和自身需求和承受能力相匹配。在即將到來的2020年,基金到抓住科技浪潮的方式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