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年輕人真的要涼了嗎?可能到來的負利率時代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趙趙趙趙


【“前段時間的專家發言表示年輕人可以洗洗睡了,

到最近的負利率時代,

這代年輕人命怎麼這麼背。”】



年輕人真的要涼了嗎?可能到來的負利率時代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負利率時代下如何捂住我們的錢袋子。






01

讓各大保險理財銷售高潮的一句話





中國可以儘量避免快速地進入到負利率時代。

中國央行前行長周小川21日在“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


基本上可以明確地知道,中國的未來大概率會進入到負利率時代,只是通過我們央行的宏觀調控手段,可能會減緩這一過程。


負利率時代,這幾個字,足以點爆朋友圈,並被各大理財銷售紛紛轉載。


正是因為這幾個字的簡單組合,具備一個爆款概念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大家都看似明白,實則不懂。





年輕人真的要涼了嗎?可能到來的負利率時代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想反駁,但又不知如何開始。




其實,我們之前已經經歷過負利率的時期,好像也沒那麼可怕。



中國自2010年2月CPI達到 2.7%後,開始進入負利率時代。


2012年3月,國家統計局表示我國2月份CPI同比上漲3.2%,維持 兩年的“負利率時代”結束。


利率,有名義利率和真實利率之分。


簡單解釋一下。


你去銀行存錢,所告訴你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就是名義利率。


因為通貨膨脹的存在,所以銀行給你的利息減去通貨膨脹就是真實利率。


負真實利率,說人話,就是銀行付你的利息跑不贏貨幣的貶值。



那可能有人就要問了,那銀行不就沒錢了嗎?



大家都不傻,存銀行還跑不贏通脹,誰還會把錢存銀行呢?




實則不然,利率反應的是資金的機會成本,隨著國內經濟發展的放緩,高收益的項目只會越來越少。


銀行也不傻,之前有更高收益的項目,所以它願意用高名義利率來吸儲。


現在機會少了,收益低了,它自然會降低利率,直到最後降至負名義利率。


這也就是文章的主題,大家所懼怕的負利率時代,實際上指的是名義利率。


也就是說,以後當你把1萬塊存到銀行,一段時期後,銀行給你9千多。



更有甚者,可能還會單獨收取管理費。

你可能會訕笑道:那以後哪會有傻子願意把錢存銀行啊。


別笑,相信我,到時候你一定會屁顛屁顛的把錢存銀行的。



年輕人真的要涼了嗎?可能到來的負利率時代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打死不存銀行,打不死我就存。


原因很簡單。


你如果不把錢存銀行的話,損失會更大。




02

負利率時代標誌著階級固化的基本形成




其實負利率時代並不陌生。


2014年6月,歐洲央行宣佈將隔夜存款利率降低到-0.1%,正式開啟了歐元區的負利率時代。


2016年2月,日本央行開始施行負利率政策,日本也開始步歐元區的後塵,進入負利率時代。


可以通過觀察他們的生活,來略窺一二。


我經常幻想,如果今天問銀行借1萬塊,一年後給它還七八千,那該有多好啊。


這種“好事”,在負利率時代竟然真實出現了。


今年8月,在丹麥,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丹麥第三大銀行日德蘭銀行(Jyske Bank)開始向貸款人提供年利率為0.5%的十年期貼息購房貸款,這是全球金融行業首個負利率貼息房貸業務。


這麼一算下來,也就意味著——銀行借你一萬元,一年後你還9950元。



年輕人真的要涼了嗎?可能到來的負利率時代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我們一起去薅羊毛。


想想是不是有點小激動呢,讓我們一起組團去丹麥套利吧,一波就財富自由了。


我們國家出現這種事情的概率不是很大,但是各位有房貸的小夥伴,對於你們來說房貸會減少。


具體少多少,到時候還是要看那時候的無風險利率,貸款利率一定會高於無風險利率,畢竟銀行不傻。


先別急著樂,負利率時代真正可怕的地方,其實是階級固化。


對,沒錯你沒有看錯,階級固化,雖然目前很多人一直在抱怨階級固化,但實際上真正的固化,大家還沒見識到它的威力。


負利率時代的到來就標誌著階級固化的基本形成。



原因非常簡單,高速發展的時期已經過去了,高收益的項目非常稀缺,全國全世界將進入優質資產荒的時代。


多的也不說了,沒事看看現在日本的低慾望青年、食草族、喪、宅男現象。


未來我們國家也會大量出現這種現象。


這才是階級固化,趁著現在還有志氣,年輕人加油奮鬥吧。




03

負利率時代我們該如何捂住自己的錢袋子






新時代,一定要有一套新的思想與之相匹配。


年輕人真的要涼了嗎?可能到來的負利率時代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思想轉變非常重要。


日本經濟泡沫被刺破之前,沒有人會想到房地產居然還能下跌。


首先,我們現在就要開始改變之前的思想。


過去三十年的爆發式經濟增長,很難再重現了。


貨幣一直貶值,房地產一直升值。


以後可能會有所不同了。



那如果房地產持續低溫,銀行又一直是負利率的話,那我們該怎麼辦,才能捂住自己的錢袋子呢?


這裡簡單介紹幾類比較優質的金融產品。



Ⅰ國債


年輕人真的要涼了嗎?可能到來的負利率時代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日本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走勢圖

而我國的10年期國債,目前收益率在3%左右。


放眼於全世界,3%的收益已經可以一覽眾山小了。


國際清算銀行報告顯示,全球負利率債券規模一度達到歷史峰值的17萬億美元,約佔世界GDP的20%。三分之二的歐洲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是負的。

受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和日益增長的避險需求影響,負利率在全球進一步擴散。

從種類看,現有負利率債券90%以上為政府債券,佔比超過全球政府債券的25%,在發達市場中,這一比例近40%。

此外,全球目前已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公司債券交易收益率為負。

為什麼這麼多人願意持有負收益率的債券呢?


其實他們是押注未來經濟進一步衰退,有點類似於做空市場。

今日購買的負收益率國債,其未來實際收益率會進一步走低,進而價格走高,投資者可以通過轉讓。



Ⅱ股票

雖然我們國家的股票市場跟男足一樣,一直被大家所詬病。

但是不得不承認,在優質資產荒的大背景下,負利率時代的到來,會降低資金成本,會有大量的資金流入股票市場。

年輕人真的要涼了嗎?可能到來的負利率時代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A股月K線,性價比合適。


很多機構投資者說我國散戶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我清楚的知道我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已經身處負利率背景下的外資,就通過實際行動進入我國股票市場。

年輕人真的要涼了嗎?可能到來的負利率時代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外資一直在進場建倉。


不是說我們的股票資產好,而是相比於其它國家的資產,我們的股票資產性價比比較合適。



Ⅲ理財產品

我們現在嗤之以鼻的3%收益的理財產品,十年後,可能得通過各種非常規手段搶著買了。

現在朋友圈裡瘋狂宣傳的鎖定長期利率的理財產品,只要鎖定的期限夠長,對於資金量大的朋友,一定是划算的。


如果是5到10年性價比並不突出,10年起步的話,那就很划算了,要買抓緊。


但是對於小資金來說,沒有買的必要。



畢竟階級固化初步形成的負利率時代,對於小資金來說,努力工作,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王道,把大量心思放在理財上,不划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