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英國進行工業革命時,中國人在做什麼

18世紀60年代,在歐洲西部的英倫三島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在這場工業革命中,英國的生產力突飛猛進,國力暴增。通過工業革命,英國成為了第一工業強國,成為了世界的霸主。而在英國進行工業革命的時候,東方的中國卻是暮氣沉沉,完全是另一派景象。那麼英國進行工業革命時,中國人在做什麼?

英國進行工業革命時,中國人在做什麼

​1733年,英國機械師凱伊發明了“飛梭”,極大提高了織布的速度及效率,奏響了工業革命的前奏。兩年後,大清國乾隆皇帝繼位,清朝逐漸走向巔峰。不過此時的東西方完全是兩個樣子,即使走向巔峰的清王朝也仍然和正處於工業革命中的英國人無法相比。1765年,英國織工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織機”,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很快,在棉紡織業中出現了騾機、水力織布機等先進機器。1776年,英國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機,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有實用價值的蒸汽機。英國從此進入蒸汽時代,開始走向工業革命的高潮。蒸汽機的出現很快引發了技術革新的連鎖反應,英國在紡織、冶鐵等多個領域開始進行技術革新,機器生產開始逐漸取代手工生產,英國的生產力和國力飛速提升。

英國進行工業革命時,中國人在做什麼

而當時的清朝在幹什麼呢?當時清朝幹了很多事,著名的乾隆皇帝有不少的大手筆,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下江南。1751年-1784年,乾隆皇帝耗費白銀2000餘萬兩,先後六次巡幸江南。當時乾隆的精力除了吟詩享樂外,大部分用在了平叛和抗擊外敵入侵上。乾隆皇帝平定了準噶爾、白蓮教、甘肅回人、臺灣林爽等起義叛亂活動。同時,還擊退了緬甸人、廓爾喀人、越南人等周邊國家民族的入侵。當然,其中大部分戰爭實際上是以失敗而收場。雖然乾隆皇帝在打仗和享樂方面不含糊,但他在位時期,清朝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技術創新卻一直在原地踏步。

英國進行工業革命時,中國人在做什麼

​1802年英國人發明輪船的時候,大清朝的官員們在苦讀四書五經,大部分國民為了餬口,整日在田地裡辛勤的勞作。清朝的統治階層自詡為自己是最先進,大清的士紳和地主把手裡的錢建房置地而不是投資,整個大清國仍然沉浸在大國的迷夢中。1825年,當史蒂芬孫駕駛著他的火車在鐵軌上奔馳的時候,大清國仍然不知道蒸汽機是何物,也不知道英吉利這個國家在哪裡。鴉片戰爭爆發時,光緒帝曾詢問大臣:英吉利這個國家在哪,英女王有無婚配。這在當時來說,簡直可以稱得上荒唐。要知道,明朝時中國就已經有了坤輿萬國全圖,不僅知道英國和巴西在哪,還知道地球是圓的。和明朝相比,清朝在科學技術方面可以說發生了倒退。

英國進行工業革命時,中國人在做什麼

​1835年英國的蒸汽機數量超過2萬臺,鋼鐵產量突破100萬噸,佔到了世界總產量的40%;英國的煤產量更是達到了3000萬噸,佔到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三;英國每年加工的棉花就超過5億公斤,棉花一直供不應求。而當時的中國,仍然處於小農經濟時代,仍然是手工生產方式,根本沒有現代工業。1840年,當英國裝備先進火炮的蒸汽軍艦開到中國沿海的時候,清朝官員和軍隊紛紛稱奇,而規模龐大的大清水師根本不堪一戰。英國傳教士郭士立寫的《中國簡史》上說:“由大小不同的一千艘船隻組成的整個中國艦隊,都抵禦不了一艘(英國)戰艦。”當時英國遠征軍在中國沿海簡直如入無人之境,兩千英國軍隊就把數十萬清軍打得潰不成軍,被迫和英國人簽訂喪權辱國的《鴉片條約》。這就是工業革命時代,中國和英國的差距。

英國進行工業革命時,中國人在做什麼

​在西方人眼裡,當時的中國就是個暮氣沉沉、行將就木的泥足巨人,早已不復漢唐雄風。驕傲自滿的清王朝以天朝上國自居,認為其他國家都是蠻夷,全都不放在眼裡,而他們所謂的“現代科技”不過是奇技淫巧。而正是這些蠻夷,靠著奇技淫巧打敗了中國人,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清王朝固步自封、驕傲自滿,最終在日新月異的工業時代落伍。所以,我們要吸取教訓,重視工業和科學,珍惜今天的發展成果,奮起直追,早日實現中國的崛起。

參考資料:《全球通史》、《工業革命:歷史、理論與詮釋》、《世界近代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