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付于武:看过丰田才知道什么是伟大的公司,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华为


付于武:看过丰田才知道什么是伟大的公司,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华为


10月22日,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接受了包括出行一客在内的三家媒体采访。

干了几十年汽车的付于武坦言,基于互联通讯技术,让全球汽车业迎来百年未有之巨变,影响之大、与生活关联之紧密远超自己的想象。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描述中国汽车产业,那就是“转变”。

在和出行一客记者对话中,付于武十分坦诚,一再呼吁产业界要转变,政府要冷静。围绕,包括燃料电池是否需要补贴,如何补贴?中国新能源产业核心技术几何?是否应该拯救“边缘”车企等热门话题,给出了直接而犀利的回答。

付于武认为:有地方政府让我介绍整车厂落地,我都劝对方谨慎。政府不能盲目追求短期政绩,而忽略长期风险。针对缺乏市场前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边缘车企。地方政府要考虑车企发展的可持续性,不能让今天的尴尬演变成今后的痛苦。输血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难不成直到城市破产吗?

付于武:看过丰田才知道什么是伟大的公司,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华为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接受出行一客等三家媒体采访 / 记者李皙寅 摄

如下为付于武与出行一客记者的对话摘要:

出行一客:虽然财政补贴退坡脚步声越发临近,但现阶段产业界和政策制定者仍有不同观点。以氢燃料电池为例,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都曾建议延长补贴时限,然而近日财政部建议“一视同仁”,不延长燃料电池补贴。对于这项仍在发展初期的技术,您认为是否应该延续补贴?

付于武:最近几年我多次去丰田,发现他们手里的牌很多,在燃料电池技术方面的升级迭代速度非常快,能看到燃料电池产业化的美好前景。但整个链条的成本依然极高,也有安全忧虑。为此,我建议政府还应该给燃料电池补贴,因为他是零排放的清洁技术。以十年未代表来看,燃料电池技术进步和应用的增速是必然趋势,给补贴是明智的。

出行一客:

未来的补贴应该怎么给呢?是依然给整车厂,还是给运营方?是直接给购车补贴,还是减费降税?

付于武:最近顶层在搞税制改革,改革方向是从供给端转向消费端,这是重大的变化。我们呼吁新的税制往消费者的需求端来倾斜为好。我建议针对小型车应该减免购置税。中国承载不了那么多豪华的大车,中国应该是小车社会,因此应该对小型车、微型车减免税费。为此,当初我就曾建议不要取消小排量轿车购置税减半优惠,从而引导消费市场产品结构的根本性调整。在市场整体不好的背景下,豪车销量增长,有悖于社会发展的价值观,这攸关道路资源更事关国家能源安全。财政补贴应该朝着小排量、低排放、零污染方面给力。

出行一客:产业进入大浪淘沙阶段,具体表现为三个维度:其一,“狼来了”外资的电动车进场,价格优惠且品牌形象好,那么我们自主品牌打下的江山受得住吗?

付于武:中国车市的春天还有待时日,现在还不是谷底,明年可能依然不见好。因此,现在无论是自主、合资还是外资都共同面临市场考验。这轮市场淘汰是公平的,这也有助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兼并重组,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改变。

付于武:看过丰田才知道什么是伟大的公司,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华为


出行一客:其二,这么多年补贴过去了,我们到底核心技术如何?有观点称,像燃料电池领域,不少技术还是日本的底子,我们只套了个壳。对此,您怎么看?

付于武:过去几年,在强力的政府补贴下, 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风光无限,但从内核来看,跟发达国家的头部企业相比依然不占优势。经济学界认为,中国的优势是市场和制造业门类齐全,但我们缺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回头看看国内自主品牌,无论新能源还是传统燃油车,核心竞争力如何?我是要画问号的。

出行一客:其三,产业产能正在出清,不少边缘企业要关停并转,您觉得他们还有必要“抢救一下”吗?

付于武:在这一背景下,部分车企被边缘化出具是迟早的事儿。中国市场再大,也容不下几百家整车厂。即便如此,还有各方势力蠢蠢欲动,依然争先恐后地建整车厂。这背后存在地方政府无节制的、盲目的政策支持。从历史经验来看,只有平台化规模生产成本才能降下来。

在这一背景下,没有品牌、核心技术、缺资本车企,将纷纷倒下。有人说,造车要200亿元,实际上何止200亿啊,这真要干了才知道(资金需求有多大)。

此刻,各界必须冷静,不能再盲目了。特别是地方政府不要在追求短期政绩和GDP。需要对产业的核心技术有辨别能力,真心干自主培养核心技术的企业,我们需要支持;那种买了一堆散件搞组装“披洋马甲”的,再给他们补贴就是荒唐。

此外,在补贴一事上,政府需要反思,千亿规模的补贴,监管力度究竟如何?不能再重蹈覆辙。

付于武:看过丰田才知道什么是伟大的公司,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华为


出行一客:汽车厂的地域保护色彩浓重,是利税大户也是就业大户。对于这些边缘企业怎么处置比较好?是否还应该继续输血?

付于武:给没有市场前景、没有核心竞争力的车企输血,就是断送自己。将来怎么办?政府有持续输血能力吗?以后要城市破产吗?这个问题很大。现在有的车企和地方政府就陷入这样的尴尬,现在如果再搞,就会转化成明日的痛苦。

汽车是个伟大的产业,需要整合各方资源,资本不是万灵药。现在的车企必须与时俱进,没有可持续能力、资本不足、缺乏核心技术,没法全面整合资源,就不是伟大的公司。在丰田,我看到他们多种动力路线的布局,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才知道什么叫伟大的公司。我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华为、更多的丰田。(责编/杨佩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