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從“大東亞共榮圈”和“東南亞是底線”,看太平洋戰爭的必然性

日美兩國相隔波濤萬里的太平洋,他們之間原本沒有國家利益的衝突。1853年佩裡艦隊的來訪打破了日本封閉的社會,也讓日本人產生了對西方的敬畏。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宣稱要“脫亞入歐”,不與亞洲各國為伍。然而西方列強雖是啟蒙日本現代化的老師,卻也是其參與國際競爭無法避開的強大對手。

先說日本。

落後西方兩三百年的日本怎樣才能迅速成為先進國家的一員呢?日本國本身國土狹小、資源匱乏、市場規模有限,於是它很快效仿起西方列強對外擴張的歷史,對著自己的鄰國不斷的挑釁、蠶食,直至刀兵相見。從“主權線”和“利益線”之說,到“大陸政策”的出籠,再到後來的“大東亞共榮圈”迷濛的醞釀,日本在對外侵略的不歸路上越走越遠。為了掩蓋自己的帝國主義野心,日本對外宣傳上以亞洲各民族的解放者自居。日本依靠武力攫取的和貪婪注視的整個東亞地區都變成了它宣稱的國家利益的一部分,其毫無節制的擴張行為終於跟美國發生了尖銳衝突。

戰與和的天平開始傾斜

1941年初,日本就已經確立了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的戰略方針。按照這個指導方針調整國策並付諸實施,則與美國的衝突將不可避免。隨著中國戰場形勢進入膠著狀態和日美關係的日益惡化,與美國軍事衝突的噩夢般的前景使日本當局寢食難安。在1941年日美談判中,日本的談判基本立場是: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迫使美國承認東亞秩序被改變的既成事實,減少因日本進一步擴張引起的美國的反彈。

從綜合國力來看,日美兩國國力相差懸殊,美國的戰爭潛力巨大。1937年美國工業產值佔資本主義世界的比重高達45%。1939年,美國鋼產量為5200多萬噸,1944年達8950萬噸;而同期日本僅為400萬噸和430萬噸。隨著美國軍工轉入戰時生產,相互之間的差距急劇擴大。單就飛機生產能力而言,據日方估計,日本1942年的飛機生產能力為4000架,美國47900架;1943年,日本8000架,美國85000架;1944年,日本12000架,美國100000架。這表明日美國力對比中,美國佔有十倍以上的優勢。

從“大東亞共榮圈”和“東南亞是底線”,看太平洋戰爭的必然性

美國的轟炸機組裝廠

從“大東亞共榮圈”和“東南亞是底線”,看太平洋戰爭的必然性

美國的坦克組裝廠

然而,日本在“日美博弈中的‘接觸實力’方面卻有相對優勢”。從開戰前夕的日美海軍噸位上看,日本97萬多噸,美國138萬多噸,差距相對較小。在航空母艦數量上,日本甚至佔有比美國多兩艘的優勢,且美國面臨兩洋作戰,不可能將大部分兵力投入太平洋戰場。正是日本佔有戰爭爆發時微弱的局部和暫時的優勢,戰與和的天平在1941年開戰前些許偏向了日本一點,這也是日本在日美爭霸太平洋這場豪賭中最後攤牌的資本。

有了那些家底,日本在談判中動輒對美國施以烕脅和訛詐,幻想美國退縮,從而儘快地實現“大東亞新秩序”。然而美國人的應對招數卻是拖延、敷衍。美國的盟國擔心美國綏靖日本,可是在日本人的眼中他們卻是踢到了裹著棉花的鐵板上。隨著時間的流逝,美國的戰備工作在加緊進行,天平隨時都可能傾向另一邊。若要保住9•18事變以來己有的侵略成果,魚死網破恐怕是日本的唯一選擇。

日本逐步走上戰爭擴大化的不歸路

從日本的具體行動上看,締結三國同盟對日本的對美政策和對美行為影響巨大。三國同盟是日美談判的主要議題、美國的嚴重關切、日本的要挾籌碼、也是遠東戰爭擴大化的關鍵因素。聯合艦隊司令官山本五十六就曾說過:

“我國不該為德國火中取栗,不能與別國合夥反對英、美兩國,就是說,不能締結必然會導致太平洋戰爭危險的同盟。”

日美談判開始兩個月後,德國進攻蘇聯。談判期間,蘇軍大部遭到德軍大兵團圍殲。蘇聯在戰爭初期的慘敗是日本敢於挑起太平洋戰爭的直接誘因。假如沒有蘇聯戰場岌岌可危的局勢,即便美國在日本實施南進政策以後採取了貿易禁運、凍結日本資產等敵對措施,日本也會在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問題上三思而後行。在這個意義上,三國同盟成就了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的“輝煌”勝利,同時也為埋葬日本帝國埋下伏筆。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日美談判雙方最初本來都是力求避免開戰的,最終卻事與願違走向了完全相反的一極。日本法西斯當局走上戰爭擴大化的不歸之路,最終導致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徹底失敗。戰爭販子們不顧後果地鼓譟戰爭的社會、文化、輿論背景往往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那就是偏執、狹隘、短視和集體狂妄自大等等。如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一書及歷次煽動性的演說中所充分展現給世人的那樣,日本也如出一轍。

在狂熱的社會氛圍下,日本為政者和談判代表都很難跳出既定思維定式的窠臼,從持久、長遠的眼光正確地評估形勢。日本人習慣上把櫻花看作國家的象徵,它代表了一種柔美、樸實的國民性,象徵著大和民族生生不息、勤勞勇敢的國民品質。但櫻花短暫的生命週期也受到日本人的崇拜,代表了日本人的另一面:崇拜死亡。短暫而絢麗的生命在文學作品中不吝讚美之辭。在帝國主義時代為天皇捐軀的號召下,日本人的集體狂熱發展到了極致。

從“大東亞共榮圈”和“東南亞是底線”,看太平洋戰爭的必然性

狂熱的日本軍國主義

日本決定先發制人,一戰定乾坤

1941年10月7日,東條在與近衛會談中強硬表示:“談判若有希望,今後繼續交涉沒有異議,但不能一味拖延時間,必須按統帥部要求的那樣,以10月15日為期限。”可見,18日東條上臺後,日美談判到了最後階段。日本的策略完全變成了以談判的煙幕為幌子,掩護其聯合艦隊對夏威夷的進攻。日本相對於美國是個弱國,征服南方資源富集之地需要防備美軍空襲東京、大阪等城市。

日本當局把獲勝的希望寄託在通過一場突襲一舉摧毀美國的戰鬥意志上。為此,直到戰爭前夜日本還在裝模作樣的表示要再仔細研究《赫爾備忘錄》,詳細的回覆將於7日下午一點(華盛頓時間)遞交美方。美方雖通過“魔術情報”明知日本己經打算放棄談判了,並且日本以前不止一次的暗示談判久拖不決會威脅太平洋和平,但仍然被日本所麻痺。美國當局雖然向各戰地司令官發出了警告,可仍然蒙受慘痛損失。根本的原因在於,不論美方獲得了多少情報,還是難以準確判斷這是對方又一次玩弄戰爭邊緣政策,還是打算把威脅真正兌現。

與施放談判煙霧彈相輔相成的是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早在7月21日的聯席會議上,日本軍令部總長永野修身就表示,

“目前有戰勝美國的可能性,如果拖延時間,這種可能性就將減少”。

倘若美國海軍先採取戰爭行動,日本由於其戰略縱深狹小,主力部隊部署於南方難以及時回援,必然遭受難以承受的損失。因此先發制人地消滅美太平洋艦隊,“於戰爭第一天決定勝負”對日本有著極大的誘惑。聯合艦隊司令部制定了極其精確和嚴密的襲擊計劃,這個計劃在相當長時間內只有山本五十六和少數幾個軍官知道。為摸清敵情和準確引導攻擊目標,日本還專門派出高級間諜森村正潛伏於珍珠港。森村正在夏威夷的210天內共發回177份絕密情報,詳細地報告了珍珠港內軍艦的一舉一動。

選擇進攻路線時,日本研究了北、中、南三條線路,最後挑選了距離較遠、補給困難,然而卻便於隱蔽的北方航線,這條航道上極少有商船經過。在航途中日本機動部隊保持無線電靜默,障過了世界耳目,終於成功的從北太平洋隱蔽前進到珍珠港正北230海里處,隨後艦載機起飛撲向美軍基地。受到偷襲的美國人被徹底激怒了。山本企圖以打擊美國人鬥志的方式一舉扭轉局勢,避免日美持久戰爭的算盤落空。

關於談判最後時刻,野村大使遞交日方最後通牒過時的問題,學界普遍援引了日方說法,即翻譯電文延遲導致了日本大使的遲到。姑且仍然承認此論,然而這一戲劇性的結局不正符合日本釆取先發制人的偷襲,以最小代價攫取最大戰果的初衷嗎?或許更是歷史的偶然中的必然。

再說美國。

孤立主義的影響

自從20世紀30年代以來,孤立主義勢力在美國十分強大。各派孤立主義者,背景不一,也有各自的利益傾向,但就其外交觀念來看,都反對羅斯福釆取對日[ 強硬政策。因為他們所代表的大多是壟斷資產階級、大財團、大企業的利益,為求保護自己在海外的經濟利益,他們扮演了日本人的說客。因為他們在日本有巨大的經濟利益,日本法西斯的戰爭訂貨給這些企業帶來鉅額利潤,這就決定了掌握國家政策取向的統治階層裡,孤立主義有很大的市場。

1937年10月5日,羅斯福選擇當時美國孤立主義思想最嚴重的芝加哥,發表著名的“防疫”演說,不指明地嚴厲譴責日本的全面侵華戰爭。羅斯福告誡說,如果侵略蔓延,“誰也不要想象美國會倖免,會受到憐憫,我們這個西半球會不受到攻擊”。不料總統的講話引起軒然大波,和平主義者發起了聯名反戰運動。部分孤立派議員甚至威脅對羅斯福提出彈劾。這種情況下,羅斯福總統及民主、共和兩黨的頭腦清醒的一部分政治家們都認為短時期內不能與日本貿然翻臉,必須統籌協調全美各壟斷集團之間的利益,待日本的侵略面目進一步暴露以後,再推進抵制日本的各項政策。

從“大東亞共榮圈”和“東南亞是底線”,看太平洋戰爭的必然性

羅斯福在芝加哥發表演講

在羅斯福政府裡,處理對日外交的兩個關鍵人物是赫爾和格魯。日本軍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後,格魯報告說日本政府和軍方都不想對美攤牌。日本南進意圖彰顯以後,格魯仍認為

“日本天皇、近衛首相、內閣多數成員、平沼騏一郎伯爵和大多數海軍人員都不主張對美開戰”

直到珍珠港事件前夕,他也沒有放棄幻想。赫爾在談判中雖然堅持四項原則,但對日態度總體還是趨向安撫日本,拖延攤牌時刻到來。不能不說和平主義、孤立主義對他們也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這些影響在日美談判中(尤其是在第一階段)如影隨形地反應到美國的提案中,如在“滿洲國”等問題上的妥協傾向。當然,羅斯福作為掌舵人,關鍵時刻最終還是得他做出決定。作為曾經的海軍將領,深諳國際博弈之輕重的羅斯福不會讓孤立主義滑的太遠,然而要讓美國完全擺脫孤立主義卻又面臨重重阻力。為此,把談判局面維持下去,拖延待變是個明智的選擇。《赫爾備忘錄》發出以後,馬歇爾立即通知了夏烕夷軍區司令肖特中將

“戰爭可能隨時發生……如果戰爭不能避免,美國希望日本首先公開採取行動。”

事變前一天,羅斯福還親自致電日本天皇,但此時已沒有任何意義,僅僅是做出一個和平的姿態。最終,日本人把談判扔進了垃圾箱,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的美國人憤怒不已,孤立主義煙消雲散。

東南亞是底線

確保東南亞各國不淪入日本手中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談判底線。日本進駐法屬印支南部,跨過這條紅線後,美國立即宣佈對日貿易禁運、凍結日本資產等空前嚴厲的制裁措施,從而勒緊了套在日本脖子上的繩索。美方提案中在確保西南太平洋地區和平的問題上從未退讓,推翻談判桌發動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最後的垂死掙扎。

先歐後亞與後發制人

鑑於德日意結成了三國同盟,在全世界配合進行大肆擴張,美國當局必須從全球著眼,有針對性地制訂出應付複雜局勢的戰略方針。也就是說,這一時期美國軍事、政治、戰略方針制訂的基準是放在三國同盟這一現實威脅的基礎之上的。但是美國當時並不具備同時與德日作戰的現實力量,因為美國經濟還未轉入戰爭軌道,美國民眾也沒有與德日開戰的心理準備。通過反覆權衡利弊,美國最後確立了對付軸心國的總體戰略即“先歐後亞”戰略。

羅斯福在這個問題上的思考是始終如一的。軸心國結盟的第二天他就指出:“我們第一位憂慮的是大西洋。”10月4日,在內閣會議上他重申:歐洲第一”。這一指導思想反映到日美談判中就是美國為了在談判中拆散三國同盟,存在一定的對日綏靖傾向。歷史上同了盟之間不乏分化重組,背叛同盟的事常有發生。美國拆散三國同盟的目的之所以沒有達到,部分原因在於沒有就日本的其他重大利益要求作出任何實質性妥協。這從一個側面也說明,綏靖主義不是美國的真意。

與日本剛好相反,美國在幵戰問題上採取後發制人的戰略,這是為了驅散孤立主義不得不作出的痛苦的符合邏輯的決定。當然,後發制人也能使全世界認清戰爭的實際肇事者,還使得美國在日美談判中佔據了世界和平捍衛者的制髙點。現代戰爭搶得先手者佔盡先機,因此美國這一決定存在一定的風險。純軍事角度來看,美國能夠做到後發制敵並取得勝利得益於兩個先決條件:雄厚的工業基礎和挾兩洋以拒敵的顯著的地理優勢。

稍作留意就會發現,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都釆取了類似的後發制人的戰略。一戰的戰場上百萬美軍的出現徹底擊潰了同盟國軍隊的信心;二戰中隨著美國的參戰,歐亞兩個戰場聯結為一個整體,為最終徹底打敗軸心國起到關鍵性作用。必須指出的是,後發制人並不像美國人自詡的純粹為了反法西斯的光榮事業,在開戰以前美國軍火商跟日本人做買賣,大發戰爭橫財。在中國、蘇聯蒙受巨大損失以後參戰,也極大的避免了美國自身國力的過度損耗。

綜上

1898年的美西戰爭以後,美國從西班牙手裡奪得了菲律賓、關島和古巴等地的控制權。美國還吞併了夏烕夷,佔領烕克島、中途島等太平洋上戰略要地。日俄戰爭之後,日本的勢力迅速膨脹起來,美國對此高度警惕。作為太平洋中西部的戰略前哨,美國在菲律賓、中途島、關島、夏威夷都建設了不少軍事設施,尤其是夏威夷的珍珠港成為太平洋艦隊的基地。這些海外領地自然也被視為美國國家利益的一部分。美國連同法國、荷蘭等盟國殖民地構成遏制日本擴張的防線。美國從這裡把資本擴張的觸角深入亞洲大陸,也從這裡監視著日本人的一舉一動。

如果說日本發動的全面侵華戰爭挑戰了美國的外交政策,那麼它進軍東南亞就是對美國國家利益的直接侵犯,這樣的根本利害衝突發展到戰爭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