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這條原只有400米長10米寬的街道,百年後被譽為鄭州“南京路”


鄭州二七廣場西南側一幢大樓上,有四個醒目的大字“百年德化”。初見“百年德化”四個字,以為是個店名。問及老鄭州,道出了“百年德化”的來龍去脈。原來德化是德化街的簡稱,德化街原來只是個400米長,10米寬,又短又窄的街道,但它已有百年的歷史,有人說是鄭州商貿城的“鼻祖”,見證了鄭州商業的滄桑。圖為百年德化一隅

德化街始建於公元1905年。1901年京漢鐵路建成通車後,帶動了鄭州商業的發展。當時的河南巡撫陳龍奏請清政府批准,將鄭州闢為商埠,並在鄭州周圍著手規劃道路建設,這才形成了德化街。當時的街道以苑陵街為界,南名天中裡,北名惠人街。後因"惠"與"毀"諧音受商人忌諱,清末舉人劉邦驥與眾商合議,定名德化街,並沿用至今。圖為德化街一隅

說起德化街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當時街上有個德茂祥大醬園,生意不錯,就取“德”字,以教化人之意,定名為“德化街”;一是,《韓非子唯一》記載:舜其信仁乎。乃躬籍處苦而民從之。故曰:聖人德化乎。二者出處雖不同,但“以德立商,感化世人”的本義則相同。圖為1908年德化街一隅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德化街已是當時鄭州的主要商業街道之一,卻聚集著眾多名店,十分繁榮,每天接送顧客達萬人。按老輩人的說法,那時候的德化街已經是“天天如趕會,日日似過年”,被譽為舉世聞名的“華北大都市”。1927年,上海《旅行雜誌》把鄭州稱為華北大都會,德化街,大同路為商業明珠。圖為當時的德化街

1948年10月鄭州解放以後,德化街愈加繁榮,鋪設柏油路面,店房、店面多次更新,樓房林立,各業具備,德化街成為鄭州市名副其實的商業中心。劉伯承、陳毅等黨和國家鄰導人、陳庚大將以及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等曾先後光臨過德化街,並在當時一家餛飩館就餐。著名藝術家常香玉向抗美援朝中國人民志願軍捐贈的那架軍需飛機就在這裡舉行捐贈儀式。圖為2002年新建的德化商業步行街

上世紀九十年代,德化街進行舊城改造,新建有亞細亞商場、德化街百貨大樓、婦幼用品大樓、劉胡蘭副食品大樓等80多家商鋪。“星期天哪裡去,鄭州亞細亞!”亞細亞已是那時鄭州商業的代名詞。隨之而來的就是聞名全國、硝煙瀰漫的二七商戰,鄭州的現代化商業格局也逐漸形成,德化街被譽為鄭州的“王府井”、“南京路”。圖為德化新街一出口


進入新世紀以來,德化街加快了改造步伐,2006年鄭州德化步行街被中國步行商業街工作委員會授予“中國著名商業街”稱號。同時入選“中國著名商業街”稱號的僅有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南京黃頭街等10條商業路,鄭州是中部地區唯一個國家級步行街。圖為某美食店前等待的長隊

回眸歷史,德化街於1905年建成。當時因蘆漢鐵路、汴洛鐵路的相繼開通,帶動了德化街一帶形成了現代鄭州最早的商埠,而後才有了鄭州城市的大規模興起。德化街不僅在某種意義上是“鄭州商貿城”的“鼻祖”,而且見證了鄭州商業的滄桑。《海鷹視線》圖文均為原創,歡迎轉發、收藏、點評、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