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曾國藩為何沒讓李秀成受凌遲之刑?

靜心亦可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1864年,也是太平天國的最後一年。

天京保衛戰

李秀成作為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的守衛司令官,放棄了自己經營多年的蘇州,帶來了20萬軍隊,與進攻天京的湘軍激戰了2年,讓然沒有打退進攻的湘軍,湘軍反而越聚越多。

到了1863年底,天京基本已成為了一座孤城,鑑於防守天京已無意義,李秀成上奏天王洪秀全“讓城別走”,保存實力以圖東山再起。

此時的洪秀全已經深居宮中數十年,早就失去了革命早期的銳意,拒絕了棄城的建議,嚴令李秀成死守天京。

到了1864年初,天京已經完全陷入了湘軍的包圍,四外無援,糧草匱乏,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的陷落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了。

到了天京戰役的後期,太平軍在城內已無糧草,為了能夠解決糧草問題,李秀成派人四處籌集糧草,而洪秀全的兩個寶貝哥哥,安王和福王卻佔據著城門收著高額的進城費,李秀成對此惱怒不已。

眼見天京城的糧食已經見底,洪秀全號召大家食甘露(草團)充飢,卻不幸中毒,於1864年6月1日病逝。(一說為自殺)

洪秀全臨終前把自己的兒子洪天貴福交給了李秀成,希望他可以輔佐幼主重振江山。6月19日夜,天京陷落,李秀成帶領著一千多人偽裝成清軍混出了天京。在衝出天京的混戰中,李秀成把自己的好馬給了洪天貴福,掩護了洪天貴福衝出了天京城,自己因“馬不能行”,在天京城外東南的方山被湘軍擒獲。

曾李相遇

就在這個背景下,曾國藩和李秀成相遇了。

雖然此時的李秀成看起來十分地落魄,但是依然不改其英武之色。曾國藩也非常欣賞這位將才,畢竟之前與之有過多次“交道”,且數次都敗在了李秀成的手下。

曾國藩惜其才,畢竟是各為其主。

李秀成在獄中寫下了“自供狀”,對太平天國十多年以來的起義歷程進行了一次總結。

“自供狀”送到了曾國藩那裡,雖然錯別字比較多,但是也不影響曾國藩的閱讀。而曾國藩對其中的內容進行了大量的刪改(與他上報朝廷的情況不一致,留下來會成為他的“把柄”)。其中也不乏對曾國藩的溢美之詞,勸曾國藩擁兵自立。

曾國藩的抉擇——擁兵自立還是解甲歸田

此時的曾國藩,擁有著15萬全國最能打的部隊——湘軍,且裝備精良,作戰經驗豐富,手下名將雲集,還佔領了清廷的賦稅重地——江南地區,可以說已經擁有了自立的豐厚資本。

曾國藩也動心了,他手下的水軍頭領彭玉麟也曾經暗示過曾國藩可以自立。

曾國藩陷入了沉思。最高權力,當上帝王,這個誰能不想呢?

如果曾國藩擁兵自立,那麼他就可以馬上佔據南京,帶領著強大的湘軍部隊,和李秀成召集來的幾十萬太平軍餘部,形成一股極為強大的勢力,即可以順江而上,直接拿下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和清廷劃江而治,也可以主力北伐,直搗北京。

如果這樣做,清廷一時間是手足無措的,即便不順利,和清廷劃江而治也是非常現實的。

但是如果真的自立又如何呢?

首先,李秀成是不是真心歸降曾國藩呢?實際上李秀成是要做姜維,表面上順從曾國藩,幫他自立對抗清廷,實際上是要把局面攪亂,他好乘亂收集太平軍舊部,找到洪天貴福,再把太平天國的旗幟給打起來。

其次,曾國藩手下的湘軍是靠著無數金銀“堆”出來的戰鬥力,在他們窮的時候,重賞之下個個都是不要命的勇夫,如今拿下了天京,搶劫了一大通,人人都成了富翁,誰還想去打仗呢?他的弟弟,也是他最仰仗的大將曾國荃就搶了40多船的金銀財寶運回了湖南老家,此時的曾國荃還能如之前那樣,是令人聞風喪膽的“九帥”麼?

第三,在他培植起來勢力的內部,左宗棠和李鴻章是不會跟著他反叛清廷的,一旦他自立,這兩個人所帶領的楚軍和淮軍就會成為他最大的敵人,且這兩支軍隊都成了一定的氣候,並不好對付。

所以想到了這裡,曾國藩不禁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最終曾國藩決定,解甲歸田。

太平天國的姜維——李秀成

可以說,李秀成在被俘後的情況,和三國時代蜀國的姜維非常相似,都是國破家亡,遇到了一個強有力的軍閥,自己又落到了這個軍閥的手上。


姜維鼓動鍾會反叛魏國,在蜀國自立,然後他就乘亂恢復蜀國。李秀成也是如此,寫“自供狀“是假,力圖勸說曾國藩自立是真,他是要當太平天國的姜維,鼓動曾國藩自立,然後乘著自己為曾國藩召集太平天國舊部的名頭,把太平軍重新召集起來,力圖再造天國。

這個計謀,老謀深算的曾國藩怎能看不出來呢?所以李秀成不可用。

既然決定了要解甲歸田,那麼李秀成則必須死了。

死在那裡?當然是天京,送到北京去只會給自己找麻煩(活證)。而且最好還是迅速殺了,不要拖泥帶水。

所以李秀成被速殺,沒有受到凌遲之刑。當然,用這種不痛苦的方式了斷李秀成,也是因為曾國藩對少對他有惺惺相惜的感覺。

最瞭解自己的,往往是自己最大的對手。曾國藩和李秀成交手了很多次,他們自然是瞭解對方的,可以說,也是知音。

所以我知道你李秀成在做什麼,你也算是為自己的主子盡忠了,可以安心的去了,曾國藩想。

1864年8月7日,李秀成在南京就義,終年42歲。


老威觀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沒那麼簡單的。

李秀成被抓以後,曾國荃大喜過望。

曾國荃曾經保衛南京2年,不知道死了多少湘軍士兵,對李秀成恨之入骨。

抓住李秀成以後,曾國荃下令割其臂股肉。

這是非常殘酷的刑罰,和凌遲差不多了。

當時李秀成血流如注,但面不改色,這才停止行刑。

有意思的是,李秀成這種級別的反叛軍將領,一般會被押送到京城凌遲處死。

而曾國藩卻下令儘快殺掉李秀成,將他斬首。

為什麼會這樣?

原因如下:

第一,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李秀成知道太多湘軍的秘密。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最後的大將。

他和曾國藩、李鴻章交戰多年,知道所有戰事的細節。

而曾國藩尤其是曾國荃,揹著朝廷做了很多燒殺姦淫、私吞戰利品、冒領軍餉、謊報戰功等等行為。

尤其南京城破的時候,一般認為都接近一千萬兩白銀的財物和古董,都被湘軍繳獲。

但曾國藩卻彙報太平天國國庫裡面只有幾萬兩銀子,其實都被他們私吞了。

以前都是曾國藩他們單方面說,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了,朝廷也無法去對峙。

現在李秀成活著,朝廷就可以從容去對峙,知道湘軍之前有多少忽悠。

當時太平天國基本垮臺,湘軍解散也就是必然。

如果此時不趕快殺死李,而是送到北京去凌遲,那麼等於將自己的罪證交給慈禧太后。

到時候慈禧太后可以從容追責,狠狠搞你一下。

當時湘軍已經沒有太多利用價值,本來就自身難保,所以必須儘快殺掉李自成,死無對證。

連李秀成寫的《李秀成自述》,也是被曾國藩篡改過以後才上交的。

第二,敬畏的敵人。

李秀成在太平天國風雨飄搖的時候,獨立支撐大局,這是極為難得和艱苦的。

將心比心,曾國藩對李秀成頗為尊敬,認為他是值得敬畏的敵人。

對於這樣的敵人,殺掉就足夠了,沒不要再酷刑折磨。

所以曾國藩下令將李秀成斬首。

但曾國荃不同。曾國藩是坐鎮後方指揮的,曾國荃是一線帶兵拼命的。曾國荃的部署被李秀成殺了很多,有很大的仇恨。

可惜畢竟大事是曾國藩說了算,曾國荃也不能怎麼樣。

凌遲是最嚴厲的酷刑,沒有之一,明朝嚴格規定凌遲為3600刀,前1200刀,稱為“魚鱗剮”,中間1200刀,稱為“剔肉剮”,後1200刀,稱為“追魂剮”,明朝大太監劉瑾被判凌遲,捱了3357刀,一個活人被生生刮死。

第三,太平天國既然已經滅掉,凌遲也就沒什麼意義。

太平天國隨著南京攻破,已經毀滅。

雖然還有幾萬殘兵敗將,已經不成氣候,很快就要完蛋。

凌遲是嚇唬老百姓的,對於真正的死硬悍匪是無用的,反而會讓悍匪拼命。

畢竟寧可拼死,也好比在刑場上割千刀。

曾國藩之流本來就反對凌遲。

在太平天國沒有毀滅之前,凌遲還可以嚇唬一下太平天國的普通士兵和老百姓。

既然滅了,你嚇唬誰去?


薩沙


那是因為李秀成的搖尾乞憐才換來自己沒有被凌遲。

當年李秀成與兩個士卒奔逃一處荒山破廟之中,因為攜帶的金銀被住在廟中的百姓發現,這些百姓見財起意,結果將李秀成生擒活拿,並且押赴到清軍大營換賞錢(此事記錄在解放後的太平天國史料整理文獻中,押送李秀成的二人分別為王小二和陶大來!)俗話說“瓦罐難離井口破,虎落平原龍陷沙灘”李秀成如此一個人物,沒曾想最後被幾個莊稼漢拿下。但話說回來,如果不是因為太平軍,老百姓何至於此啊,也是循環報應罷了。

押到清軍大營後,驗明正身後,九帥曾國荃要親自審訊。曾國荃恨透了這些長毛,於是讓人將李秀成剝光,裝進鐵籠之中,並且在審訊之時,一邊審訊一邊讓人用大鐵錐子扎他,最後讓人用利刃割他手臂,將手臂上的皮肉割下幾條。

清代資料留下記載“曾公持錐於賊股間扎數餘,賊起初咬牙強支,數錐之後,不住哀告之聲…..”。

意思說的很清楚,李秀成開始咬牙不說話,最後禁不住受刑,開始哀告求饒。不過也有人認為這段史料不實,而且杜撰出李秀成大義凌然威武不屈的故事。

但是現在保存的文史檔案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李秀成當年親自書寫的供詞(網上就可以搜索到),在這些詞句之中滿是對天王等人的唾棄和搖尾乞憐的語句。這些資料是經過歷史專家鑑定並認可的,若真如此,那麼李秀成當時肯定不是威武不屈,大義凜然,應該是處於屈服和求饒狀態。

李秀成被裝在一個特製的籠子裡,站不能站,躺不能躺,而且曾國荃為了羞辱他,將李秀成赤身關入籠子放置在大營廣場,讓士兵觀看。

曾國藩趕到後才制止了這些行為,並且給他一套新衣,給其酒肉,並好言安撫,李秀成感激涕零,無可無不可(大獅感覺這是曾氏兄弟唱的雙簧,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

最後,李秀成交代出自己藏匿金銀的秘密點,並且寫出七萬多字的付罪狀。這份“供詞”其中有不少貶低太平軍並褒獎曾國藩和清軍的用語,並且他還希望幫助曾國藩“收降”太平軍餘部。這些事情,讓這位所謂的大英雄遭人非議。

就是因為自己的搖尾乞憐,讓曾國藩將凌遲改為斬首,按照李秀成的身份,正常來說一定是寸磔凌遲的結果,因為跟他平級的幾位將領都是凌遲“待遇”。

但是斬首當日,李秀成也沒少遭罪。因為百姓看到告示,紛紛前來看熱鬧,當李秀成被捆縛囚車押出時,沿街的百姓不但不可憐他,反倒朝他吐口水,並且有人用穢物或石頭瓦片往他身上丟。李秀成嚇得嚎啕不止,口中胡言亂語。

最終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對他來說,沒有遭受可怕的凌遲,李秀成此時足以對曾國藩感恩戴德。


大獅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之中少有的能夠讓人敬佩的人之一,他在兵敗被擒之後,曾國藩之所以在先斬後奏地處死李秀成,應當說是曾、李二人之間達成的默契。

倘若不是受累於“愚忠”二字,李秀成也未必會成為湘軍之俘虜。

1864年7月19日,曾國荃這個鐵桶總算炸塌了天京城牆,李秀成見此情形,便知事已不可為,所以急忙去救幼天王洪天貴福。

為了救洪天貴福,他不僅放棄了救自己的母親,還將自己的戰馬讓給了洪天貴福,以至於最後他被自己口中的兩個太平天國的“奸民”所擒獲,然後被押解到了湘軍軍營,成為了湘軍的俘虜。

曾國荃聽說捉住了李秀成,心裡又恨又激動,恨的是他在圍困天京的時候被李秀成折磨得不輕,激動的是俘虜李秀成又是一樁功勞。

李秀成被俘之後,曾國荃為了洩恨,讓人用刀刺李秀成的手臂和腿,又將他關在囚籠裡以作羞辱。

李秀成當場便忍不住發怒:“曾老九,咱們各為其主,你何以這麼對我!”

曾國荃為李秀成氣勢所折,這才悻悻然收手。

不過,當時最恨李秀成的恐怕還是清政府吧?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崛起的悍將、名將,堪稱太平天國的柱石,倘若沒有李秀成的話,太平天國或許早便被收拾乾淨了,清政府也能少頭疼幾年。

石達開被捕之後,於1863年6月27日被清政府處以凌遲,受盡千刀萬剮之苦。

洪天貴福被抓之後,因為當時洪秀全已死,所以清政府將氣撒到了他的頭上,他也因此被凌遲。

李秀成作為太平天國後期的“國之柱石”,用自己的悍勇為太平天國續命,讓清政府損兵折將,清政府對他的恨絕不下於石達開和洪秀全。

所以,如果李秀成落到清政府手上的話,也絕對會和石達開、洪天貴福一樣的下場。

李秀成不想自己落得個和石、洪一樣的下場,也不想死,對於被俘後的李秀成來說,他自認為已經對太平天國盡忠了,已經報了太平天國對他的知遇之恩了,所以當時的李秀成實際上很有“乞活”的念頭。

不論是和李秀成談過話的趙烈文,還是親自審訊過李秀成的曾國藩,他們都認為李秀成“言次有乞活之意”。

曾國藩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才撬開了李秀成的嘴,讓李秀成寫下了自己的“供詞”,也就是所謂的《李秀成自述》。

曾國藩雖然利用李秀成“乞活”這一點撬開了李秀成的嘴,但是他想不想讓李秀成活著呢?且不說他能不能幫李秀成脫罪,從曾國藩個人角度來說,他實際上並不希望李秀成活著入京受審。

曾國荃率領湘軍攻破天京,結束了太平天國在東南長達十數年的割據狀態,可謂是不世功勳,若論功行賞的話,他應當升官發財才對,可是事後為什麼反倒遭到了清政府的訓斥呢?

原因便在於曾國荃縱容部屬姦淫擄掠,不然他也不會被人嘲諷為“老餮”。

幾乎所有的湘軍都在幹這樣的事,雖說這樣的事幾乎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但是曾國藩可不想讓李秀成將這些事公之於眾,因為那樣損害的不僅是曾國藩的老臉,也是清政府的顏面,那麼到時候清政府少不了得拿湘軍之中的一個或者幾個人出來祭旗。

所以,為了給像曾國荃一樣的湘軍將領擦屁股,曾國藩是不願讓李秀成活著入京,一旦李秀成入了京,則必然脫離曾國藩的掌控,他的政敵也必然以李秀成作為突破口去攻擊曾國藩。

除了防止李秀成將湘軍的汙點抖露出來之外,以湘軍和太平軍之間的恨意,曾國藩也不想放過李秀成。

別看太平天國運動是曾國藩率領湘軍平定的,可是他前期的時候卻很慘,他自己在奏摺中都說自己“屢戰屢敗”,頹廢到了極點。

後來,他在銅官江和太平軍對戰的時候,更是羞憤得跳江自盡。

這時候好不容易讓曾國藩逮到了個李秀成,他能不拿來出出氣?洪天貴福得留給清政府,李秀成留給自己。

即便曾國藩先斬後奏地處決了李秀成,憑藉他的功勞和手裡的兵,清政府也不會拿他怎麼樣。

李秀成雖然有“乞活之意”,可是他也知道自己從被捕的那一刻開始,便已經沒有一線生機了,等待他的只有一死。

李秀成肯定知道自己唯有一死,但心中總是有那麼一點僥倖心理的,所以才會積極地配合曾國藩的審訊工作。

曾國藩問什麼,他便答什麼。

曾國藩讓他寫供詞,他也二話不說拿起筆就寫。

他雖然心存僥倖,但也不意味著他認為自己能夠活下去,他之所以會這麼配合,實際上是因為他和曾國藩已經達成了默契,你曾國藩想知道什麼,我都可以告訴你,可是等你知道了你想知道的事情之後,你得給我一個痛快。

給李秀成一個痛快。

這便是曾國藩和李秀成在暗中達成的默契,曾、李二人都是聰明人,有些東西即便不點破也是心知肚明。

也正是因為這份默契,曾國藩才決定在清政府向他要李秀成之前,讓李秀成寫好供詞,然後先斬後奏地給了李秀成一個痛快。


寧糊塗


曾鐵桶(曾國荃)站在南京城外,士兵已經把9噸炸藥埋入了天京城牆下,隨著一聲巨響,天京城牆崩塌出一個大缺口,清軍如潮水般湧入天京……在此之前,天京已經被圍困了數年之久,城內缺糧已久。李秀成立刻護送幼天王出城,後來被清軍俘獲。在和曾國藩交談後,李秀成寫下了供詞,曾國藩親自審閱供詞,連夜將李秀成殺了,供詞經曾國藩批閱後呈送朝廷……

李秀成的死,曾國藩的不正常行為,留給後人有三大謎團:一、李秀成為何被抓後乞降?他在城破前投降不更有利嗎!二、天平天國的金銀財寶下落在哪裡?清廷為何對曾國荃賞賜甚少。三、曾國藩為何要連夜殺李秀成?這不符合當時的規制。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的中流砥柱,李秀成二十四歲從一個士兵成長為太平天國的頂樑柱將領;其軍事才能、政治才能(很重要)絕非一般;李秀成是曾國藩最頭疼的人,太平天國在天京之亂後之所以依然能夠屢次打敗清軍,離不開李秀成。二破江北大營、二破江南大營、三河大捷,建立了蘇福省、天浙省;李秀成以一人之力支撐著整個太平天國後期危如累卵的局面,如果洪秀全採納了李秀成的建議:擇才而用,安撫百姓,惠民四方;重用翼王石達開,不用安王、福王(洪秀全倆哥哥);那麼天平天國不會覆滅。李秀成在被楊秀清提拔後,戰功顯赫;後來多次解決太平天國的危局;曾國藩多次許下高官厚祿招降李秀成,都被李秀成拒絕了;因此洪秀全封李秀成為“忠王”。

曾鐵桶的“呆”仗。和李秀成經常破敵相比,曾國荃的打仗方法簡直令人所不屑——挖戰壕,圍困。簡直是呆板至極,令人瞧不起。曾國荃是戰壕戰術的發明者,天京城外,被曾國荃挖的好像施工現場一樣——全是戰壕。而且通過土工掘進的方式在天京城牆下埋下了9噸炸藥——這種方法後來有一個人用過,叫李雲龍。用3600顆手榴彈全殲山崎大隊。

雖然曾國荃打仗很“呆”,但是曾國荃用的武器卻極為先進;攻擊天京的湘軍用的不是大刀長矛,而是——槍,曾國藩從列強哪裡買來的世界上最先進的槍。但是曾國藩(清朝將軍都這樣)為了向清廷顯示自己有多勇猛,經常說敵軍有多勇猛,自己損失多慘重,為的是多拿軍費——畢竟自己是漢臣,清廷並不信任。

曾國荃和曾國藩剛好相反,曾國荃十分愛花錢,而且花錢如流水一般。舉個例子,曾國藩曾經去讓人買人參,但是回來的人告訴曾國藩,人參賣光了,都被曾國荃買走了,當時擦傷了後,曾國荃直接讓人把人參嚼碎塗在傷口上。另一件事,就是曾國藩文趙文烈:聽說老九家裡有個大水池,在大水池上架橋。趙文烈說:有,怎麼了?曾國藩說:架橋需要幾十年的大樹,現在大樹都是老百姓家祖墳邊上的樹木,百姓肯定不會賣。老九買樹肯定會造成物價的飛漲。

天京被曾國荃攻破,埋入好幾噸炸藥炸開城牆,就連洪秀全的親信也背叛了,李秀成保護著幼天王洪天富貴出城。後來被清軍衝散,李秀成帶領著幼天王逃走,後來被抓住。

非常詭異的事情出現了,在審訊的時候,其他人都開始罵洪秀全為亂賊,但是李秀成在給曾國藩的供詞裡,始終稱洪秀全為天王。忠王不忠?還是另有打算?

李秀成表示願意投降,而且表示天京是一片好地方——可以建國,暗示曾國藩謀反。而此時,清廷已經在防範曾國藩了,調了李鴻章的淮軍幫助他打仗——實際上是來搶功勞,防範曾國藩。

曾國藩閉上眼睛,他那清廷第一超級大腦迅速思考了一遍,不對!還有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自己造反了,沒有勝算。扣上一個謀反的罪名,這是要誅九族的。

其次,天京城裡的財寶,外面都說洪秀全的宮殿使用黃金做的。但是曾國荃攻破了天京,財物十分少,都在傳言是曾國荃據為己有,朝廷的賞賜已經說明在懷疑他們兄弟了。

如果把李秀成押送到京師,以李秀成的才能和智慧,讓清廷懷疑自己可以說輕而易舉。與其誅九族,自己殺了李秀成,至多會被批評——畢竟自己功高蓋主。

僅僅一天不到,曾國藩就已經想清楚了——立刻殺了李秀成,改掉他的供詞。

然後,曾國藩上書清廷請求解散湘軍:把自己的弟弟曾國荃貶去做地方官。曾國藩的舉動,慈禧等清廷貴族鬆了一口氣:不用擔心殺了洪秀全,又出一個紅球全了。

李秀成很厲害,但是碰到了一個比他更厲害、城府更深的曾國藩,李秀成到了京城不但不會死,而且會掀起一陣風浪。而曾國藩在一開始九推演出來了。


嘟嘟讀讀


忠王李秀成作為太平天國後期的中流砥柱。按照清廷的做法,他在被抓捕後,照理,應該和石達開等人一樣,遭受凌遲之刑。然而素以冷酷聞名的曾國藩,為什麼卻單單對他“免凌遲,棺殮其軀”呢?

其實,要揭開這個謎底,並不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釋李秀成為何不受凌遲之刑。

(李秀成)

第一,李秀成有影響力。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中少有的關心民生的將領。

李秀成一直認為“利民”遠比“名節”重要,因此在平時他都力所能及地濟苦救難,這讓他深得民心。

比如李秀成在蘇南時,就曾做過一些利民政策,不光減免了大部分稅收,還在農耕經商等方面,給予了不少優待政策。因此蘇南一帶的百姓,生活才得到改善。

出於感激之情,蘇南百姓在閶門外立下一塊漢白玉的碑,上書“民不能忘”,以此來歌頌太平天國和李秀成給予他們的恩情。同時,許多百姓自發地編了不少歌謠來讚美他。

這也是為何天京城破後,李秀成帶著幼天王洪天福貴出逃時,沿途都有人幫助他逃跑的原因。

當時,洪天福貴所騎馬匹不得力,李秀成毅然將自己的戰馬讓給他,自己則負責斷後。

(頑守天京)

後來,李秀成與太平軍走散,流落方山一帶的山坳中。當地百姓發現後,將他秘密隱藏起來,打算想辦法送他出去。

誰知村董董陶大聽聞後,動了歪念,將他獻給湘將蕭孚泗,換取富貴。

百姓得知後,怒不可遏,集結起來營救李秀成,殺了蕭孚泗的心腹王三清。然而清軍隨後趕來,由於人力懸殊,營救李秀成的計劃最終失敗。

李秀成被俘後,當他進入湘軍大營時,已投降湘軍的太平軍見到他後,卻不管不顧立即跪倒在地,連呼忠王。

可見李秀成得人心,有號召力。

本來,像李秀成這樣的太平軍大佬級人物,應該上報皇帝,然後押解至京城凌遲處死。

但是曾國藩瞭解之後,認為將他押送入京,途中必有變故,不如就地陣法。

(曾國藩與曾國荃議事)

第二,李秀成的自述不利於曾國藩。

李秀成明知太平軍不敵湘軍,出於“利民”考慮,不願意天京遭受生靈塗炭。因此在最後關頭,曾與曾國藩達成協議,不可亂殺無辜。然而,湘軍破城後,四處燒殺搶掠。他們不光去有錢人家搶掠錢財,還為了掩蓋罪行放火燒屋,做了許多違反軍紀的事。

李秀被俘後,先是落到曾國藩的九弟曾國荃的手中。

曾國荃對李秀成是相當仇恨,原因是他的親弟弟曾國華在三河鎮一役中,被李秀成誅殺。

所以,曾國荃對李秀成施以“割臂錐股”的酷刑解恨。

李秀成全身血流如注,卻並不畏懼,只是質問:“兩軍對戰,各忠其主,當有損傷,何如此?”

不過,曾國荃並不敢將李秀成私刑處死,於是將硬骨頭的李秀成轉給曾國藩。

神奇地是,曾國藩和李秀成見一面後,李秀成便痛快地決定投降了。

不僅如此,他還以日更7000字的速度在監獄中寫成數萬字的自述書。

在這本書中,李秀成不僅詳細地將太平天國的起步和壯大寫得一清二楚,還將太平天國最後失敗的原因也總結了出來。另外,在他的自述中還說到天京城破後,湘軍慘無人道的一些罪行。

雖說,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立有大功,但是清政府肯定不會姑息湘軍犯下的惡行。因此,曾國藩看了李秀成的自述書後,才會對該書進行了大量的刪減和修改,並重新譽寫了一份送呈清廷。

這就意味著,如果將李秀成押解京城後,光緒帝必然會親自審理,那麼湘軍的所作所為,一定逃不過嚴懲。所以,李秀成不死,後患無窮。

(曾國藩像)

第三,李秀成勸說論。

李秀成從一個小聖兵到太平天國的核心班子領導人,必然有他的過人之處。

據曾國藩的後人說。李秀成在見到曾國藩後,曾力勸他擁兵自重,推翻腐敗的清廷,自立為帝。並表示讓曾國藩放了他,讓他去招回太平軍數十萬舊部,追隨曾國藩,供其差遣。

當時的曾國藩所率領的湘軍雖說勢頭很猛,但是頗受清廷猜疑,處境非常尷尬。

舉個例子為證:在曾國藩攻破武昌城後,由於有功。同治下旨封他為湖北巡撫。然而曾國藩上任沒幾日,同治卻又下一旨,撤銷了他的巡撫職務。顯然,清廷對於曾國藩及他創立的湘軍頗為忌憚,因此才有了這搖擺不定的決定。

曾國藩是個聰明人,他深知湘軍本就為朝廷所忌,再加上湘軍自攻破天京後,搶掠不斷,人人都小有財富,此時這些人已無心再戰,只想回家去過安逸日子。

那麼,不管是放了李秀成還是將他押入京城,都保不住會把他勸曾國藩對抗清廷的事情說出去。到時候,那真是泥巴掉到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

所以,曾國藩為絕後患,在拿到李秀成的自述書後,等不及向朝廷請示,便迫不及待地將李秀成處死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1864年7月23日,忠王李秀成被村民押送到曾國荃的軍營,從被俘到被殺,前後共十六天時間。李秀成用最後的九天時間寫出了近五萬字的自述材料,最終曾國藩以“國法難逭,不能開脫”之由,將李秀成快速處死。

曾國藩為何要用斬首替代凌遲來緊急處死李秀成呢?其實這麼做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堵住李秀成的嘴,讓一些真相永遠沉沒;另一方面就是曾國藩兄弟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快速斬首算是給李秀成的開恩。

洪秀全病逝後,李秀成其實是太平天國的實際領導者。天京變亂後,李秀成便成為太平天國的後起之秀。他曾不負厚望力撐危局,湘軍的江北、江南大營各被李秀成先後兩次攻破,使曾國藩對其恨之入骨。

在天京保衛戰中又使湘軍吃了不少苦頭,曾氏兩兄弟中曾國荃最為痛恨李秀成。在天京城破的四天後,李秀成在破廟中因隨身物品而暴露身份,被兩個奸民押送到曾國荃的軍營中。當晚即對李秀成展開訊問。

在圍攻天京時湘軍損失巨大,曾國荃將憤怒發洩在李秀成身上。據史料記載,“置刀錐於前,欲細割之”,又“叱勇割其臂股”,而李秀成“殊不動”。憤怒的曾國荃“短衣握錐,遍刺以錐,血流如注”。

李秀成痛苦的斥責曾國荃道:“兩軍對戰各忠其主,當有損傷,何如此?”其英雄氣概絲毫未減。次日下午,曾國藩急忙趕到天京,訓斥了曾國荃的暴行。隨即便對李秀成展開了心理戰,併產生了就地將其處決的念頭。

處決之前還有一件大事要辦,那就是取得李秀成的詳細口供。曾國藩的攻心政策很快起到了作用,李秀成答應詳述供詞。口供是從7月30日開始寫的,從李秀成的供詞用語來看,曾國藩肯定對李表達過安撫之意。

至於雙方有過什麼許諾,就不得而知了。不過李秀成顯然是對曾國藩抱有幻想的,他在供詞中自嘆“一身屈錯,未遇明良”,既是對太平天國的徹底絕望,又是對曾國藩抱有希望,對自己的安度餘生也有一絲幻想。

8月3日晚,曾國藩詢問幕僚趙烈文的意見,他想不等朝廷降旨,便將李秀成從速就地處死。趙烈文說,李秀成已被生擒十多日,中堂已經錄得口供,而且是經多人目睹,而李秀成此人極其狡猾,不能讓其入京。

8月6日玩,曾國藩再次與李秀成會面,也是最後一次。據趙烈文描述,李秀成“有乞恩之意”。曾國藩“答以聽旨,連日正踟躕此事,俟定見後再相復”。由此可知,李秀成是完全沒有察覺到曾國藩已起殺心。

(李秀成自述)

第二天,李秀成在供詞中寫下“昨夜承老中堂調至駕前訊問,承恩惠示,真報無由”等語。結果墨跡未乾,曾國藩就派人向李秀成告知“國法難逭,不能開脫”,並於當天傍晚將李秀成處死,享年42歲。

其實曾國藩處死李秀成也算不上擅殺,在李秀成被俘後,曾氏兩兄弟經過密商後上奏朝廷,謊稱李秀成的黨羽甚多,而且天京民心未去,不宜將其押送京城,決定將李秀成於同治三年七月初六日就地正法。

曾國藩之所以這麼做,這與他心中的擔憂有很大關係。他早知道李秀成極其狡猾,對其在供詞中奉承自己的話並不當真。李秀成一旦被送到京城,他們兄弟二人在剿滅太平天國過程中欺瞞朝廷的事情都會被曝光。

還有曾國荃洗劫天京寶庫,以及大開殺戒,這些都會使其背上欺君罔上之罪。因此,李秀成絕對不能活,要從快就地處決。而此時的太平天國已被剿滅,再加之李秀成供述中的懇求之意,使得曾國藩沒必要使用凌遲之刑。

對於李秀成五萬多字的口供,曾國藩將其刪減到三萬三千字,不能見人的一些東西均被他刪掉,留下了自己想要的,刪掉自己想知道的。還有說,李秀成被俘後當眾勸曾國藩起兵反清,而曾當時並未反對。

目的是要讓李秀成心甘情願的寫下供詞,在目的達成後,李秀成便不能再活。對當時聲威劇增的曾氏兩兄弟來講,朝廷也不會把他們逼的太急,太平天國的財寶就當是撫卹湘軍所用。

曾國藩沒有使用凌遲之刑,主要原因有:沒有必要再使用酷刑;達不到從速就地處決的目的;有些事情需要掩蓋,沒必要大張旗鼓;曾國藩敬佩李秀成是條漢子,這樣的看法李鴻章也有,也就有了棺葬之說。


野史也是史


1864年,7月19日,隨著轟隆一聲巨響,湘軍引爆了埋在南京城下的幾噸炸藥,然後一個巨大的缺口舉出現在湘軍眼前,然後曾國荃一馬當先,衝進了南京城,太平天國首都天京(南京)就此被攻陷。因為洪秀全在五月份就已經因病去世了,這個時候他的兒子洪天貴福被推為幼天王,然後天京城破的時候,李秀成就帶著幾千人換上清軍的衣服偷偷溜出城。並且把自己的戰馬給了幼天王騎上逃跑,自己也因為場面混亂和幼天王失散了。當李秀成與兩個士卒奔逃一處荒山破廟之中,因為攜帶的金銀被住在廟中的百姓發現,這些百姓見財起意,結果將李秀成生擒活拿,並且押赴到清軍大營換賞錢(此事記錄在解放後的太平天國史料整理文獻中,押送李秀成的二人分別為王小二和陶大來!)俗話說“瓦罐難離井口破,虎落平原龍陷沙灘”李秀成如此一個人物,沒曾想最後被幾個莊稼漢拿下。



眾所周知,太平軍中那些被捕的將領都是受盡折磨而死的,英王陳玉成、翼王石達開都是被凌遲處死的,但是,曾國藩並沒有以凌遲之刑處死李秀成(免凌遲,棺殮其軀。),並且,還讓人用棺材將李秀成埋葬,為什麼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李秀成知道太多湘軍的秘密。李秀成是太平天國最後的大將。 他和曾國藩、李鴻章交戰多年,知道所有戰事的細節。而曾國藩尤其是曾國荃,揹著朝廷做了很多燒殺姦淫、私吞戰利品、冒領軍餉、謊報戰功等等行為。 尤其南京城破的時候,一般認為都接近一千萬兩白銀的財物和古董,都被湘軍繳獲。但曾國藩卻彙報太平天國國庫裡面只有幾萬兩銀子,其實都被他們私吞了。(這件事我在我以前的問答中回答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曾國藩侵吞太平天國國庫財物)。在以前都是曾國藩他們單方面說,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了,朝廷也無法去對峙。現在李秀成活著,朝廷就可以從容去對峙,知道湘軍之前有多少忽悠。當時太平天國基本垮臺,湘軍解散也就是必然。 如果此時不趕快殺死李,而是送到北京去凌遲,那麼等於將自己的罪證交給慈禧太后。到時候慈禧太后可以從容追責,狠狠搞你一下。當時湘軍已經沒有太多利用價值,本來就自身難保,所以必須儘快殺掉李自成,死無對證。連李秀成寫的《李秀成自述》,也是被曾國藩篡改過以後才上交的。所以說曾國藩不可能讓李秀成去北京受刑,必須自己在南京殺了李秀成,而自己殺的話凌遲不凌遲已經沒有意義了,還不如直接砍頭以防生變。




二,敬畏的敵人。

李秀成被俘的第一天,曾國荃就用酷刑折磨了李秀成,但是,李秀成表現的大義凜然,一點都沒有向曾國荃求饒。但是,當曾國藩見到李秀成,並和李秀成交談了一番後,李秀成就決定向曾國藩投降,從而李秀成背叛了太平天國運動。根據李鴻章的孫子寫的追憶材料,我們可以瞭解到曾國藩與李秀成第一次見面時的情形------“先君子云,忠王被擒,置囚籠中.......文正熟識雲:汝即李秀成也?汝亦好漢,可惜,可惜,長嘆不再語。李秀成大哭,即請以紙筆自供,並乞赦,當招餘黨。”李秀成在太平天國風雨飄搖的時候,獨立支撐大局,這是極為難得和艱苦的。將心比心,曾國藩對李秀成頗為尊敬,認為他是值得敬畏的敵人。對於這樣的敵人,殺掉就足夠了,沒不要再酷刑折磨。所以曾國藩下令將李秀成斬首。



這兩點也就成了李秀成沒有被凌遲,砍頭而亡反被厚葬的主要原因。


大老二爺


曾國藩是個熟讀歷史,知道明哲保身,而且對待有才之人十分欣賞的清朝官員中的一股清流,他將李秀成斬首,沒有讓其遭受凌遲之苦,主要就兩個原因,一個是自保,一個是賞識。

為何我這麼說呢?且聽我為你詳細道來。


一、李秀成被捕

李秀成後期在太平軍中已經是領袖級別的人物,不僅保護幼主洪天貴福,還帶領太平軍與湘軍殊死決鬥,幾次差點把湘軍搞垮,就在一場場戰爭中,曾國藩不僅看到李秀成的勇猛,還看到李秀成的忠義。

最後湘軍在曾國藩弟弟曾國荃的帶領下去攻克南京,一打就是兩年多,湘軍已經沒有軍餉支持士兵吃飯,他們靠吃饅頭度日,就等著南京城攻克能夠大撈一筆。

終於 ,曾國荃採用大炮攻之與挖地道通進南京的方法,將南京城一舉拿下。太平軍知道潰敗後,李秀成試圖讓幼主洪天貴福逃跑,結果自己卻被俘虜。

在李秀成被俘虜後,曾國荃曾對其嚴刑拷打,希望好好收拾李秀成,但是李秀成一點反應沒有,後來曾國藩對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李秀成相當感動,奮筆疾書寫下《自述書》,據說有十幾萬字。

書中最要命的地方就是提到叫曾國藩自立,這在當時相當於給曾國藩提醒一樣,曾國藩看完之後恍然大悟,將李秀成迅速斬首並且給他一副棺材算作對他的賞識。

為何曾國藩要這樣做呢?


二、曾國藩這樣做的原因

在攻克南京之時,曾國荃還沒有勝利就已經向清政府上報勝利之事,他以為清政府會大大誇獎自己,沒想到慈禧不僅不表揚曾國荃,還罵他好大喜功,並且質問南京城的財產去哪裡了?


曾國荃十分無奈跟曾國藩說完這件事,曾國藩當然要明白得多,他一下子領悟到慈禧的意思。所謂“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如今太平軍已經被消滅,只有湘軍健在,慈禧自然開始擔心曾國藩兄弟的存在是否會影響清政府。

而李秀成在《自述書》中寫道願意帶兵擁護曾國藩自立,這不是明擺著正中慈禧下懷麼,要是李秀成活著繼續將類似的話跟慈禧說一遍,估計曾國藩兄弟的日子就到頭了。

所以曾國藩看完李秀成寫的話,恍然大悟將李秀成迅速斬首,死無對證,以免夜長夢多。李秀成死後,曾國藩就對湘軍進行大規模裁撤,還謊稱曾國荃生病讓曾國荃辭官回家休息了一段時間。

當然,李秀成說的那些話,也被曾國藩刪除了,沒能讓慈禧看到。

那麼為何曾國藩斬首李秀成還要給他一副棺材?這就是因為曾國藩對李秀成還是有些賞識,一方面對李秀成的能力賞識,一方面是李秀成忠義的行為讓曾國藩感動,畢竟曾國藩深受理學思想薰陶,忠君思想嚴重,與李秀成算是同道中人。

因為賞識,自然希望李秀成在死的時候能夠痛快一點,免得遭受那種凌遲的痛苦,關鍵還要被人圍觀,影響英雄形象。


結語

曾國藩的很多處事方法都透露出他的聰明與智慧,也正是這些聰明之處,才讓曾國藩得以明哲保身,有所善終!



嗔痴歷史觀


清朝自鴉片戰爭以來內憂外患,賠款割地從來就沒有停止一刻,面對中華民族的千年至危,清政府只能轉嫁給無辜的黎民百姓,五口通商,廉價的工業製品大量湧入中國,中國自古以來自給自足的農耕文明逐漸分崩離析,人民百姓生活在前所未有的痛苦之中。


此時,洪秀全在廣州被一種基督教的神權思想所吸引,希望在中國建立“天下大同”、“人人平等”的理想世界,於是創建拜上帝會這一以自己為中心的民間宗教組織,隨著加入到貧苦百姓越來越多,於是在廣西金田村起義,建國號為“太平天國”,於是影響中國深遠的太平天國運動轟轟烈烈地展開。經歷金田起義,永安建制之後,又發佈《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等文告,從而來表明太平天國的政治立場,顛覆清朝恢復漢人政權,均貧富,實現耕者有其田,這對於早已破產,已經沒有立足之地的農民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消息,所以中國南方貧苦百姓紛紛響應加入。


太平天國勢力範圍日益擴大,最終進軍南京,一舉拿下,改南京為天京,定都天京,在南方建立了與清王朝形成南北對峙的政教合一政權。


忠王李秀成出身貧苦,幼年便於父母乞討為生,參加太平天國後由於作戰英勇無畏,很快他就被提拔為高級將領,天京變亂之後,李秀成力挽狂瀾,取得了一系列的軍事勝利,擊敗英法侵略者,成為太平天國後期的頂樑柱,中興了日漸衰敗的太平天國,被天王洪秀全冊封為忠王。


1863年太平天國的進北攻南作戰計劃全面失敗,十幾萬精銳部隊幾乎全軍覆沒,因此曾國藩帶領湘軍包圍天京,李秀成向天王洪秀全提出“讓城別走”,放棄天京,帶領剩餘部隊前往陝西,保全自身,以圖東山再起,畢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這是當時最好的計策,三十六計走為上,可卻遭到天王洪秀全的無情拒絕,固執而幼稚的認為上帝和耶穌會保佑自己化險為夷,此時冥頑不靈的洪秀全早已喪失理智。最終,天王洪秀全病逝,天京被湘軍攻破,天京淪陷後李秀成帶領幼天王突圍,之後被捕。

李秀成這樣重要的將領理論上都會被押往回京城,被凌遲處死,然而曾國藩卻將李秀成斬首,其中緣由令人好奇。


李秀成與湘軍作戰多年,必定了解許多不少湘軍見不得人的秘密,曾國藩怕李秀成在北京,被人刑訊逼供出什麼對自己不利的黑料。


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增進在進入天京城之後,縱兵四處搶奪財物,盡數歸於自己和湘軍之手。如果將李秀成押往北京,被李秀成告知慈禧,曾國藩和曾國荃兩個人何以在朝廷自處?


還有作為這麼多年的敵人,難免惺惺相惜,英雄可憐英雄,獨自扛起太平天國晚期的大旗,不能不說是個人才。再者說李秀成寫完《自述書》後已經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沒有必要大費周章的運往北京,以免再出什麼差錯。


李秀成英雄一世,完全對得起自己“忠”的封號,這可惜沒有跟對明主,落得個身死國滅的下場,不禁令人唏噓不已,可悲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