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成都有一座中華名園,是觀景賞竹的好地方,裡面還有一座“青樓”


自古詩人多入蜀,李白、杜甫、李商隱、薛濤、蘇軾、陸游都曾客居成都,留下許多千古絕唱。諸多名人中,薛濤的名字隱匿其中略顯黯淡,殊不知位於九眼橋錦江南岸的望江樓,就是為了紀念這位唐朝女詩人而建立的。

望江樓公園內,密竹成林,夾道而立。走入其中,彷彿走過一段長長的隧道,盡頭的日光指引著人們,慢慢看盡這位蜀地才女的坎坷人生。薛濤出生在長安,年幼時因時事動亂,和家人輾轉流落到成都。後父親病逝,生活所迫成為官妓。薛濤不僅容貌出眾且才華絕佳,在千年以前的唐朝,知名度相當高。後人將她與魚玄機、李冶、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又將她與卓文君、花蕊夫人、黃娥並稱“蜀中四大才女”。

園內觸目所及是各種青翠碧綠的竹子。薛濤一生愛竹,後人為紀念她,從全國各地帶來各種竹子植於此園。如今園內已有國內外竹子200餘種,有些相當名貴罕見。千百年來,這些竹子默默拔節生長,颯颯風響中,為這位痴情女子鳴奏著獨有的天籟之音。


雨水打溼了路面,石板發出溫潤的光,處處翠竹相伴,人也彷彿雅緻了許多,這園中的景緻好像是在詩情畫意裡浸泡過。

作為一個才貌兼修的女學霸,薛濤一身才情傾倒半個唐朝,與許多著名詩人都有來往,其中不乏白居易、劉禹錫、杜牧等詩壇領袖。當時的節度使韋皋對薛濤更是青睞有加,甚至讓她做起了校書的工作。

薛濤和詩人們吟詩作對、和詩唱答、書信往來。這些人不惜筆墨,競相為她歌以詠之。在此期間,薛濤採溪水,將小箋染出深紅、粉紅、明黃等十種顏色,製成精美小巧、便於攜帶和交流的“薛濤箋”,一時間廣為流行。有資料記載:“中唐時期,蜀妓薛濤在百花潭制十色小箋,以供吟詠,時謂之薛濤箋,亦名蜀箋。”


除了薛濤,除了竹林,讓望江樓聞名的,還有園中數不盡的對聯。最著名的兩幅都在望江樓上。其中一幅​長達212個字,以景達情,說古論今,一氣呵成,至今仍是全國第一長聯。另一幅則因為無人能對出下聯,成為“懸案”而更加出名。這幅對聯相傳為清代一江南才子登樓望景興起時所寫——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流千古,江樓千古。寫完自己都覺得相當有文采,沉醉於上聯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下聯怎麼寫也不滿意,只得報憾將

今年是望江樓開樓130週年,望江樓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始稱崇麗閣,取自晉人左思《蜀都賦》中“既麗且崇,實號成都”之意。因樓閣位於錦江邊,故又名“望江樓”,現已成為成都歷史文化名城的標誌性建築。

從下望去,望江樓好似一位盛裝的女子,身著五色,婀娜迷人。望江樓高近30米,為全木穿榫結構,四重簷,每層的屋脊、雀替都飾有精美的禽獸泥塑和人物雕刻,朱柱碧瓦。

整個公園在竹子的襯托下,時隱時現薛濤的芳蹤。枇杷門巷、濯錦樓、薛濤井、浣箋亭、吟詩樓、望江樓……為著這高潔而孤獨的詩魂,人們一路尋她而來。朱門青竹,紅牆綠瓦,所有景緻都變成了背景。

明朝時,這裡為出川的水碼頭,江樓送客、錦江行舟、名流薈萃,楊升庵曾在此寫下“江上樓,高枕錦江柳”的詩句。濯錦樓相傳是為紀念薛濤載舟酒船上,惜別密友而建。這密友中,便有讓她錯愛一生的元稹。在二人度過了美好纏綿的一年後,這位專情卻也多情的才子朝臣最終棄她而去。心意黯淡的薛濤從此穿起道袍,不問世事,過起平淡孤寂的隱居生活,直至辭世。


薛濤井原名玉女津,泉水甘冽,宜釀酒制箋。因明代蜀王府用此井井水仿製薛濤箋,後來便誤傳為薛濤本人制箋就是汲取這裡的井水,故名薛濤井。雖是誤傳,與薛濤並無多大關係,但卻像一個美麗的謊言,人人都願意相信。

雖是才情過人的女子,終究是官妓出身,無法為世人認可,薛濤也並不能例外,所有才情與光芒都被低人一等的身份掩蓋,直到後世才得以正名。如今薛濤的墓碑上題著“唐女校書薛洪度墓”,千餘年流轉,她終於從浣花溪畔嬌豔的花變成錦江江邊挺拔的竹。

佳人已隨風逝,如今無人在乎她是否為官妓,能寫一手好詩、能制好看的箋,又是如此喜歡竹子,必是風雅之人。那就植一片竹林,建一座公園,讓這個孤獨的靈魂從此有所依附。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