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有人說幫助青年找對象的媒人越來越少了?

用戶1161025766548


我是蘇州月老,我太適合回答這個問題了,因為幫助青年找對象,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有一次,我幫一個男生介紹了一個蘇州普通妹子,女孩子家裡拆遷,父母普通雙職工,自己在東山當小學老師,女孩子略微偏矮,只有159。但是,這樣的配置我覺得匹配這個男孩子挺合適的。

但是,人在年輕的時候,往往缺乏自知之明。為什麼呢?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都有高估,美化自己的心理。自己眼中的自我價值總是高於別人眼中的自己,而且是遠遠高於。


男孩子一看女孩子照片,顏值一般,看到真人,太矮了,就不瞭解別的方面直接拒絕了。

有一個相親定律送給大家:當你對對方各個方面都滿意時,意味著你已經配不上人家了。

男生自己二本畢業,國企工作,月入五千。有一個正在還貸款的小房子,180,顏值中上。老家是無錫的。外地人在蘇州工作,我覺得應該優先找一個本地對象,這樣對於未來的小家庭,能夠減輕不小的負擔。

想跟你說句掏心窩子的話:珍惜每一個願意幫你介紹對象的人,那是對你的認可和信任。每一次介紹,對於中介人而言都是在用自己的信用給你做擔保。

我是蘇州月老,如果喜歡我的觀點,請關注我。


蘇州月老賜婚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麼要求。說幾個我知道的。

一、有個同事,獨生女,家裡是蘇州太倉的,在蘇州市區當老師,在編,長的漂亮,一起去超市買東西,結賬時報會員號,一個男的記下來打電話給她。爸媽有退休金。在我看來,綜合得分有九十了吧。前男友媽媽嫌她不是蘇州當地的,下面縣的說是農村的,然後分手了。

二、一個朋友律師外地的,家裡姐妹兩個,爸媽給她在蘇州全款買了房,住宅一百多平,車五十多萬,她的要求是無所謂男的經濟條件但是一定要和的來,什麼叫和的來,這條件其實可高了,和她相親的幾乎都是公務員,但是她一個也沒和的來的。還不如說就喜歡有錢的就喜歡長的帥的呢。

我家一個遠方親戚,94年女,有個弟弟,自己租房,她媽讓我們給她介紹,我弟一個朋友,91年男,租房,我們敢介紹嗎?不被罵死啊,可是等到男的有房,那肯定希望女方跟他一起還貸,不加名女方不願意,加名男方覺得虧首付。男方全款有房,肯定也希望女的有房了,可是女的有房了,要求條件會更高。所以啊,算了吧,介紹過幾次拉倒吧。本來我覺得結婚這個事情應該男的條件應該比女的稍微好點,現在發現男的都不願意了。


曼妙遊離995


現在給年輕人介紹對象的媒人是越來越少了。在我們東北小城市,能留在家鄉工作的年輕人只佔少部分,在這少部分人中,年齡在二十八、九的單身的還真不少。這些年輕人,已經過了在學校自由戀愛的階段,工作中同事差不多都是已婚人士,沒機會談戀愛。父母急的不行,到處託老同學老同事給孩子介紹對象,好不容易有人給介紹了,還挑對方工作、家庭條件,公務員的就想找個公務員,事業編的吧也想對方有編制,那有那麼多條件相當的,挑來挑去,成功的不多,所以,也沒人願意當這個媒人了。



鶴崗華姐


農村的做媒要收費,但現在回農村找的已經很少了,大部分年輕人都跑城裡打工了,至於城裡,當介紹人就純粹是義務勞動,看在關係的份上,被請託時也有搭把手管這閒事的,但現在社會不同以往,以前介紹的成功率高離婚率低,介紹人也有成就感,現在呢,特別是女人,特別喜歡到處請託人介紹對象,但是,又總希望有機會高攀,對男人挑三揀四的,但城裡往往女多男少,男人也沒人願意低就,這就造成成功率相當低,而結了婚的,現在鬧離婚的多,在鬧矛盾階段,還總是找介紹人訴苦,需人家調解,實話說,現在人都忙,誰有哪功夫去幫這吃力不討好的忙?也罷,懶得理,就我現在,往往男人主動請託我幫介紹的,我會積極些,男人更務實,成功率高些結婚以後牢騷也少些,而女人請託的更多得多,特別是些大齡女,你感覺以她的挑剔勁,壓根就嫁不脫似的,誰還願意去幫忙啊,介紹人也就嘴上答應罷了,根本不會放心上了。


夏日清風111


1,年輕人的思想改變了,特別是大城市的年輕人,不願意被媒婆介紹,更願意自己尋找對象,所謂的找對的人。

2,計算機的發展,年輕人通過網戀互相瞭解,抑制了媒婆介紹的方式。

3,農村男多女少,比例失調,而且年輕人處理不好戀愛關係,害怕婚姻,媒婆沒有資源了。

4,現代化的思想給人的感覺,媒婆介紹這個概念很low,年輕人好面子。


濤哥說情感


媒人又叫媒婆、紅娘、月老,這是一個很有歷史的職業。

在我國古代,由於封建禮教的束縛,男女授受不親,女子必須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所以有“無媒不婚”“男子無媒不得妻,女子無媒不得嫁”的說法,包括成婚的所有程序,從採納、問名、納吉、納徵到請期、婚禮都必須要有媒人的參與,因此,媒人有著很重要的社會地位,也是很受人尊敬的一個職業。在歷史上還曾出現過官媒這麼一種特殊的崗位,所謂的官媒,就是由官府設置的,專門登記、管理、撮合適齡男女青年一個職位,一般是由女性任職,也就是女官。


改革開放以後, 雖然社會進步了,人們的思想也得到了一定的變化,但是,在青年男女的婚姻上,還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主流。在我們那裡,我的伯伯叔叔輩兒的,稍微年長一些的大哥大姐很多都是經過我奶奶介紹的,我的父母也是媒人介紹才走在一起的,聽母親說,她們那會兒婚姻就跟賭博似的,都快要結婚了能跟對方見個面兒就不錯了,有什麼要求都是跟媒人提,然後由媒人去跟對方家裡說,對方有什麼意見也是跟媒人講,媒人再傳過來商量,至於對方的家庭情況、脾氣品行等等所有的一切全是聽媒人說,家裡覺得差不多沒什麼意見,自己也挑不出什麼大毛病就結婚了。由此可見在這一個時期媒人同樣是很重要,很受大家歡迎,尤其是兒子多的家庭,總是去討好媒人。

而如今 為什麼幫助青少年找對象的媒人越來越少了呢?我個人覺得有很多原因,第一,現在提倡婚姻自主,我們的思想也開放了,很多青年男女自由戀愛了,也就不需要媒人了。第二,青年男女認識的方式也比較多了,比如同學、朋友、校友、同事甚至是可以藉助網絡等等。第三,很多專門的婚姻服務機構產生了,在這裡會有更多更廣泛的選擇了。第四,在農村,年輕人基本都進城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孩子,一年很難見上一面,連誰家都有什麼人都不知道了,也就很難介紹了。


果媽趣事兒


因為費力不討好!!!

親身經歷:好多人給我表妹介紹對象,不是嫌男方哥們多就是歲數要找比他大的等等要求好多。弄得媒人誰還願意給你介紹阿!哪有十全十美的人阿!再說了,有那麼好的男方人家早就結婚了!輪不到你阿!(身邊條件好的並且長得好的男孩子一般20歲就結婚了)


給力保溫材料有限公司


因為青年越來越少了


金手指東平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年輕人基本上都自由戀愛了,年青人出外打工或上班接觸的接受許多新的事物,新的觀念,沒有了以前老封建。再就是現在的社會是男多女少,說媒的成功率及低。媒人慢慢就改行了


水杯裡的暴風雨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現在怕惹麻煩,到頭來,有什麼不好,還會被人抱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