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坐”解釋為“因為”,各位網友有何看法?

同名ok


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有人認為“坐”是因為的意思,本人認為那只是一種內在包含的意思,並非這個“坐”就是因為。

分明就是杜牧停車坐下來欣賞令人喜愛的楓林晚景,何必要把這個“坐”動詞更換成副詞“因為”?這兩句之間可以設想有內在的關聯性詞語,但是不能把這明顯的實詞類中的名詞換為虛詞類。如果按照以上觀點“坐”是“因為”,那麼,下面一句的關聯詞是哪個?“因為”,“所以”,“由於”,象這類關聯詞語有時候是內在隱含性的,不一定非得用某個詞語表現出來。

晚霞映照,杜牧乘車在山中行走,突然發現一片象二月紅花一般的楓樹林,於是他停車坐下來,滿心歡喜地觀賞這美麗的晚間楓林。

《山行》中的這兩個句子是杜牧的經典詩句。後人傳誦經久不衰。





望斷秋愁1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山行》一詩中的詩句。其中的“坐愛”一詞,存在一些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其中的“坐”是“因為、由於”的意思,那麼這句詩的意思就是:因為喜歡傍晚的楓葉林,所以在這裡停下車。百度漢語裡對“坐”字的解釋裡,還專門用杜牧的這句詩當作解釋這種詞義的例句:“7、介詞,因,由於,為著:‘停車~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種解釋表面上看似乎也能講得通。

然而,這種解釋其實是錯誤的。

這是因為,在唐代,“坐愛”是一個常用的詞組,這兩個字是固定在一起使用的,並且是有著基本含義的。這個詞的基本含義就是:坐著欣賞。其中的“坐”,就是坐著的意思。唐代有不少詩人在他們的詩歌中都使用過這個詞。例如:

唐代元稹在他的《月三十韻》中有這樣的詩句:“坐愛規將合,行看望已幾。絳河冰鑑朗,黃道玉輪巍。”其中的“坐”與第二句的“行”是相對的,顯示出這個“坐”是個動詞,就是坐著的意思。

白居易在《玩松竹二首》中有“坐愛前簷前,臥愛北窗北。窗竹多好風,簷松有嘉色。”這其中的“坐”很明顯也是坐著的意思,是與“臥”相對的。

唐代孟郊在其《送淡公》一詩中有這樣的句子:“坐愛青草上,意含滄海濱。渺渺獨見水,悠悠不問人。”這其中的“坐”,更是已經表明了是坐在某某東西之上的意思。

唐代劉威在其《題許子正處士新池》中的詩句“坐愛風塵日已西,功成得與化工齊。”,裡面的“坐”也是坐著的意思。

唐代唐彥謙虛在其《敘別》一詩中的詩句“夜合花香開小院,坐愛涼風吹醉面”,裡面的“坐”同樣是坐著的意思。

另外,在上面這些詩句中,“坐愛”都有“坐著欣賞”的意思。

可見,“坐愛”在唐代實際是一個固定詞組,有基本固定的意思。其中的“坐”不是“因為、由於”的意思,而是“坐著”的意思。

“停車坐愛楓林晚”,意思就是:停下車來,坐在那裡欣賞傍晚的楓樹林。如果有哪個老師再對你講這句詩中的“坐”是“因為、由於”的意思,你可以大膽地反駁他。我上面舉的這些例子足夠駁倒他了。



霜鬥寒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裡的坐,不應把愛分開來,它應是”坐愛”一個詞組。反過來倒是應該去解釋這裡的”愛”字。

”坐愛”一組,在很多唐詩中都有用到過。就我的理解為,白雲深處,嫋嫋的炊煙升起,斜斜的石徑穿過楓林,通向幽遠的深處,這晚秋的景色實在太美了!索性停下車,讓車穩定住不晃來晃去影響視野,坐在車上好好欣賞一番。

這裡的”坐愛”很簡單,就是”坐看、坐著欣賞”的意思,沒有別的解釋。停下車,坐在車上好好欣賞這晚照楓林的景色。

在這裡,想說個題外話,就是:詩句中,到底應該”白雲深處”,還是應該是”白雲升”處。這首詩的白雲指什麼?通常的在夕照晚霞時是看不到天上白色的雲的,只能看到一片殷紅。我的理解是,這裡的”白雲”指的應該是炊煙。也就是說,炊煙升起的地方,那裡是人家。這樣也能更好詮釋”停車”欣賞,一副並不急著趕路的心裡狀態。因為看見炊煙了,離投宿目的地也就不遠了,何必急著趕路呢?索性將車停下來讓我好好欣賞一番這夕陽、楓林晚霞吧。淺見。本人也常在古風拙作中用到“坐愛”一詞

附一舊作敬請諸位指導斧正:

《賞雪扣雀》

坐愛門前雪,潤白似玉潔。

撒把黃金米,落下數只雀。




施修術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閱讀了網友們的作答,其中有的標新立異,有的避開問題本身而談詩意,有的直接玩笑以對,真可謂天下之廣。

對此,我以為必須遵循古文字詞的規律與常識,而不是想當然的牽強附會,甚至根據現代漢語而望文生意。語言文字的探究是嚴謹的事兒,以玩笑的形式不好吧?

一,古文中詞的組成形式基本以單字為主,即單音的字往往就是一個詞,它表達相對完整的意義,才可以做為詞使用。

二,古文中詞的本義、引伸義經歷代文人在語言使用和表達中賦予相對固定的內涵,即有約定俗成的廣泛認同性,不可任意改變其含義。

三,古文中的邏輯關係和關聯意義常常用一個詞來表達,甚至可以不用任何關聯詞,讀者可根據語意環境和對上下文的全面理解,準確把握各種對應的關聯情況。

那麼“停車坐愛楓林晚”中“坐”字究竟以“因為”講是否正確呢?

首先,坐字在古漢語中共有五個義項,分別是:1.席地而坐,臀部壓在腳跟上,即今義跪坐。 2.座位,後寫成座。3.因犯某某罪或錯誤,入罪,定罪。4.因為。5.訴訟中對質。可見,坐字的意義相對穩定,並非能夠任意所指。

其次,樂府詩《陌上桑》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句,明顯表達了為“忘其犁”、“忘其鋤”而“相怨怒”尋找出“觀羅敷”這個前因,“坐”作“因為”解釋無須懷疑。

再次,“坐”字在東漢已有“因為”這個明確的意義,相較八百年後的晚唐而言,應該是人盡所知無須懷疑的了。

第四,如果把“坐”理解成“坐著”,可想而知,如此呆板的行為怎麼會符合風流自賞、激情澎湃的詩人杜牧呢?而如畫的詩意會被此舉破壞得意境全無。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在“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句中,“坐”當“因為”講比較恰當,沒有理由去懷疑它。





詩情書韻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從詩句的停頓韻律看來,應是“停車/坐愛/楓林晚”。“愛”在這裡是動詞,有“喜愛”的意思,是杜牧表達對夕暉照楓林的喜愛之情。

“坐”在此詩中除了有作為介詞“由於、因為”的意思之外,還有可能是作為動詞“坐著”的意思。

先用“坐著”的意思來跟“愛”組合,那麼詩句的解釋就是“停下車來坐著(觀賞)我喜愛的傍晚楓林。”而用“因為”來組合,則是“為了(觀賞)我喜愛的傍晚楓林而停下車來”。

從單句上看,兩個解釋都對。那麼,再嘗試從全詩的意境來分析。

詩人乘坐馬車,沿著一條幽遠綿長的石頭小路,在帶著寒意的山間行進。石頭小路有些斜,但是坡度不大,可以悠哉遊哉地眺望深遠處的白雲人家,也為後面的停車作了鋪墊。

寒山石徑、白雲人家,景緻雖美,然而都不足以讓詩人停車觀賞。直到傍晚,看到夕暉映照下的楓樹林,不禁被深深吸引住,於是停下車來感受詩意佳景。在詩人心中,前面的景色都比不上這片楓林,他因看到楓林而萌生愛意,為所愛停車,正所謂“三千繁花落,只為君傾城”。

因此“停車”和“愛”是因果關係,因愛停車,“坐”是“因為”的意思。況且,詩人停車後,極有可能會下車觀賞,如果坐在車上,又怎能看到夕照楓林的全貌呢!


倚齋聽風雨


標題很有意思,也來說說我的看法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唐•杜牧的一首詩。

“停車坐愛楓林晚”。這個“坐”不能解釋為“因為”,也不是坐車上和坐路傍,因老杜原本是坐車而來,坐車上和坐路傍都是坐,反而坐車上視野更開闊,更便於觀賞“楓林晚”。老杜又何苦再重複說一次坐車上呢。

我們都有旅遊的經驗;到了景點,肯定會下車到處走走,看看。環顧和欣賞周圍美好的山水或事物。到了景點還坐車上不合乎常理。這個“坐”解釋為坐車上或路傍不成立。

那麼這個“坐”為什麼不能解釋為“因為”呢?老杜乘車出門,只有兩個原因,原因一是去拜訪友人。那友人一定是住在“白雲深處”的人家,可已經是夕陽西下了,那白雲深處的人家還遠著呢!還不快快趕路?如果天黑了這“石徑”怎麼走呀!老杜還有心情中途停車觀看風景嗎?所以說老杜半途“因為”看到了我們姑且叫“楓林晚照”的風景,停車觀看也不合常理,可以排除。

原因二是老杜特別乘車去觀賞“楓林晚照”,這主意是早已確定了,不是乘車到了景點因為這景色好才停車觀賞。退一步說:如果“坐”在這裡解釋為“因為,”以老杜的才華,可以有很多選擇,比如“停車惟愛楓林晚”。或用其他字來表達“因為”的意思,又何須用“坐”這麼晦澀的字眼呢?另老杜要去觀賞“楓林晚照”是在未去之前就己經決定了,為什麼決定要去呢?是(因為)那裡楓林的風景好才去的,而不是去到了才(因為)風景好停下車來觀賞。時間不同,有了前一個(因為),那後一個(因為)就毫無意義。

那麼“坐”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古人將車的不同用途是劃分開的,比如;軸重車,(用作運輸)戰車,(用來打仗)坐車,用於載人……。我認為“停車坐”這個“坐”不能單獨割裂開來推敲它的意義,而是要“停車坐”這三個字連起來然後分析它究競代表什麼意思。

我理解為;車停定了,人也停止不再坐車上了,就是車停,坐停。(坐,在這裡是動詞)停止不坐車上了,接下來幹什麼呢?我前面說的到了景區,就是下來走走,看看唄!老杜這是一語雙關,經過細心的推敲,字詞精煉,貼切。

綜上所述,這個“坐”認為是坐在那裡看風景是違反常理。但如果“坐”解釋為因為也不恰當,老杜早就因為那“楓林晚照”景色好才驅車去觀賞,不是到了之後停了車才因為景色好而下車觀賞,這是有意為之和偶然發現的不同。

排除了探親訪友,不合常理的坐那裡觀賞風景,剖析了“坐”為什麼不可能作“因為”的解釋,聯繫“停車坐”三字的含義就是;停車,停坐,(可理解為不坐在車上)下來看喜愛的“楓林晚照”景色。😄😀

以上是我的看法,謝謝各位閱讀!




觀海聽濤\n


想起上學的時候學這一課很搞笑。今天把那個過程再學一遍,讓頭條的朋友們評論一下。我的老師解釋也是坐是因為的意思。我和老師犟嘴。我說坐就是坐的意思,老師問我為什麼?我回答說你光看第三句沒有看前面兩句。第一句已經闡述了,他從很遠的地方來。況且路又窄又區裡拐彎。老杜是個文人。經不起長途跋涉。況且深秋的時候,早上因為冷人們大都不出門。他是午後才出去的。到了山上的時候,已經有人家在做晚飯。這個白雲不是雲兒是煙霧,他被這美景吸引了。一直看到很晚。所以這個坐當歇息的意思看。也就是讓車伕停下來坐在那兒欣賞這美不勝收的風景。我的恩師脾氣很好。說了一聲你的解釋也許合情合理。但沒有說我分析的對。今天在頭條上再博大家一笑。


雪山坳


在湖南長沙嶽麓山上,建有一座以杜牧這首《山行》名句命名的亭子,這座亭子叫做“愛晚亭”,她的名字正是來源於題目中所述:停車坐愛楓林晚。



此前遊覽嶽麓山時,幾位朋友恰好討論到“坐”字的含義,與樓上幾位朋友意見不同,讀書君倒是認為,“坐”字在此作“因為”解,非常恰當。尤記得,後來大學時候老師講起這首詩時,解釋的含義已是如此。我們從頭看來:

起始兩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石頭小路遠遠地蜿蜒地伸向寒山,那盡頭雲深之處,有著人家。將詩人山行所見之景非常有畫面感地勾勒在讀者眼前。



風景描繪完了,照常理,接下來該寫人寫情了,詩人是怎麼寫的呢?“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此兩句,有人,有情。我為什麼在此處停下車來駐足觀望?是因為這晚照下的楓林,經霜的楓葉比二月春花還要紅豔動人,讓人不得不駐足停留。



除了詩意可以解讀得通以外,查詢“坐”的詞意,在做介詞使用時,它的含義可解釋為“因為,由於”。


讀書燈下


有點意思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唐•杜牧的一首詩。

“停車坐愛楓林晚”。這個“坐”不能解釋為“因為”,也不是坐車上和坐路傍,因老杜原本是坐車而來,坐車上和坐路傍都是坐,反而坐車上視野更開闊,更便於觀賞“楓林晚”。老杜又何苦再重複說一次坐車上呢。

我們都有旅遊的經驗;到了景點,肯定會下車到處走走,看看。環顧和欣賞周圍美好的山水或事物。到了景點還坐車上不合乎常理。這個“坐”解釋為坐車上或路傍不成立。

那麼這個“坐”為什麼不能解釋為“因為”呢?老杜乘車出門,只有兩個原因,原因一是去拜訪友人。那友人一定是住在“白雲深處”的人家,可已經是夕陽西下了,那白雲深處的人家還遠著呢!還不快快趕路?如果天黑了這“石徑”怎麼走呀!老杜還有心情中途停車觀看風景嗎?所以說老杜半途“因為”看到了我們姑且叫“楓林晚照”的風景,停車觀看也不合常理,可以排除。



山農狼仔


要解答的是:“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這二句話當中的”坐"字解釋成“因為”是否合適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句子的來歷,時代背景以及創寫的相關人物,才能明白箇中意思,才能作出解答。

原來這句子前面還有二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組合起來是一首詩: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首詩是唐朝詩人杜牧所作,是一首讚歎秋天時節的寒山路上,晚霞與楓葉相互映襯,天地爭輝紅成一片的自然美景的詩。

寒山是指河北省太行山深處,面積15平方公里左右,距離內丘縣城25公里,東距邢臺市65公里,北距石家莊120公里,屬嶂石巖地貌,海撥1800多米。

前面二句比較簡明,在此就不做詳解了。

至於“停車坐愛楓林晚”這詩句意思大概是:停下車又直接坐在車上欣賞楓樹林傍晚前的美麗(那時代應是馬車),“坐”還是原來的動詞的“坐著"才對,而把“坐”解釋成"因為”不合適。

最後一句“霜葉紅於二月花",其中的“霜”有點玄乎是吧?明明是楓林怎麼說成"霜”葉呢?這裡面涉及到曆法廿四節氣了。

楓葉變紅色通常在於秋季,而秋季指農曆的七八九共三個月,其中含節與氣共有六個即:立秋,處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霜葉是指楓葉處於秋季最尾期的"霜降"時段,因此所有葉子變成紅色了。

另外二月指春季的驚蟄與春分,此時正是春暖花紅時,百花盛放時,爭奇鬥豔時,於是整句"霜葉紅於二月花"也就完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