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9 心地善良,不計榮辱:歷史欠三國益州牧劉璋一個公正評價

【核心提示】魏晉史學家張璠在評價劉璋時說:“劉璋愚弱而守善言,斯亦宋襄公、徐偃王之徒,未為無道之主也。”我以為,劉璋講仁義,與宋襄公、徐偃王講仁義,有本質的區別。張璠將劉璋比作宋襄公、徐偃王,值得商榷。


心地善良,不計榮辱:歷史欠三國益州牧劉璋一個公正評價


劉璋,字季玉,江夏竟陵人,益州牧劉焉之子。興平元年,劉焉去世,劉璋繼任益州牧,先平定趙韙之亂,後又殺張魯母弟,派龐羲攻打張魯,成為三國時期割據軍閥之一。

建安十九年,劉璋向劉備投降,被遷往荊州公安。建安二十四年,東吳孫權殺關羽,奪荊州,又任命劉璋為益州牧,不久,劉璋病逝。

那麼,張璠為何說劉璋是三國時期的宋襄公、徐偃王呢?

宋襄公是宋國第二十任國君,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宋襄公率領衛國、曹國和邾國等四國人馬打到齊國,齊人裡應外合,擁立齊孝公,宋襄公因此聲名鵲起,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心地善良,不計榮辱:歷史欠三國益州牧劉璋一個公正評價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討伐鄭國,與救鄭的楚兵展開泓水之戰。楚軍開始渡泓水河,向宋軍衝殺過來。宋襄公異母兄目夷認為,楚兵多,宋軍少,應該趁楚軍渡河之機半渡而擊,消滅他們。宋襄公卻說:“我們是仁義之師,怎麼能趁人家渡河攻打呢?”

等到楚軍過泓水河,開始在岸邊佈陣,目夷又勸道:“現在可以進攻了。”但宋襄公仍然不聽,一定要與楚軍講“仁義”,等他們列好陣再戰。結果等楚軍布好軍陣,一衝而上,宋軍大敗,宋襄公也被楚兵射傷了大腿,並於次年去世。

徐偃王,名誕,西周徐國國君,轄區在現今的淮、泗一帶,極盛之時徐國“地方五百里”,向徐偃王納貢的有三十六個國家,儼然是一方霸主。

周穆王巡視各國,聽聞徐偃王威德日盛,便派楚國出兵攻打徐國。徐偃王“仁而無權,不忍鬥其人”(《後漢書·東夷傳》),結果被楚國打敗,從此下落不明。

總之,宋襄公和徐偃王的共同特點是,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與敵人講“仁義”,結果都被敵人打敗。而張璠把劉璋比作宋襄公、徐偃王,顯然是指劉璋與宋襄公、徐偃王一樣,對敵人講“仁義”。

那麼,事實果真如此嗎?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劉璋講“仁義”的經過。


心地善良,不計榮辱:歷史欠三國益州牧劉璋一個公正評價


建安十六年,曹操命夏侯洲等率大軍從河東出發,與鍾繇會合,準備攻打漢中張魯。劉璋聽到這個消息,擔心曹操在打敗張魯後會來攻益州,心中恐懼。

在此之前,劉璋的部下張松因為不受曹操待見而對曹操懷恨在心,又認為劉璋過於仁慈難成大事,便暗中與同樣不得志的法正密謀背叛劉璋,迎劉備入主益州。

此時,張松趁機勸劉璋說:“如今州中將領龐羲、李異等人都居功自傲,且心懷異志,如不能得到劉豫州(即劉備)的幫助,益州將外有強敵攻擊,內遭亂民騷擾,必定走向敗亡。”

主簿黃權勸阻說:“劉備素來驍勇,現在迎他入益州,若把他當部下,必定沒法滿足他的心願;而如果把他當作賓客,則一國不容二主,這不是讓自己安全的辦法。”從事王累甚至還將自己倒吊在益州城門上,以此來勸阻劉璋迎劉備入益州。


心地善良,不計榮辱:歷史欠三國益州牧劉璋一個公正評價


但劉璋最終還是採納了張松的建議,派法正去荊州迎劉備入益州。

法正來到荊州,暗中勸劉備利用劉璋的懦弱無能,讓張松作內應,趁機奪取益州。劉備的謀士龐統也認為,荊州荒涼殘破,人才已盡,卻東有孫權,北有曹操,難以得志,而益州有人口百萬,土地肥沃,財產豐富,若得到益州作為資本,則可成大業!

基於信義,劉備遲疑不決。龐統於是又勸道:“天下大亂之時,本不是靠一種方法就能平定的。而且兼併弱小,進攻愚昧,用不合禮義的方法取得,再用合乎禮義的方法加以治理,這些行為都是古人所崇尚的。如果在事定之後,賜給劉璋面積廣大的封地,對信義有什麼違背!今天咱們不去奪取,益州終究會落入別人手中。”

劉備這才同意,留諸葛亮、關羽守荊州,命趙雲兼任留營司馬,親自率兵進入益州。

劉璋收到自己的“同宗”劉備答應率部進入益州,喜不自勝,前後贈送給劉備軍各種物資數以億計,並命令沿途各郡、縣為劉備軍提供所需物資,務必讓劉備軍進入益州境內後賓至如歸。

劉備軍到達涪縣後,劉璋還親自來到涪縣來會見劉備。


心地善良,不計榮辱:歷史欠三國益州牧劉璋一個公正評價


張松讓法正暗中勸劉備在會面時襲擊劉璋,龐統也勸劉備說:“乘會面時捉住劉璋,則將軍不必動用武力,就可坐得一州。”但劉備認為,自己剛剛進入別人的地盤,恩德與信義都尚未表現出來,故而不同意這樣做。

於是,劉備與劉璋歡聚一堂,相敬如賓。劉璋向朝廷推舉劉備代理大司馬,兼任司隸校尉;劉備也向朝廷推舉劉璋代理鎮西大將軍,兼任益州牧。兩人部下的官兵也相互交往,在一起歡宴一百餘日。在此期間,劉璋還撥給劉備大量軍用物資,並給劉備增兵,讓他去攻打張魯。

因為劉璋的無私資助,劉備此時的部下已有三萬餘人,車輛、甲冑、器械及糧草錢財等都很充足。等劉璋回成都後,劉備便向北進發,到達葭萌關。

但劉備並沒有立即率部去攻打張魯,而是四處廣施恩德,收買人心。

劉備此舉,顯然別有用心,明眼人都很清楚。張松的哥哥張肅時任廣漢太守,他害怕張松勾結劉備背叛劉璋的圖謀禍及自己,便向劉璋報告。劉璋於是將張松收捕處死,並下令所有關隘的守衛部隊封鎖道路。

以此為藉口,劉備於建安十七年掉轉兵力攻打劉璋。


心地善良,不計榮辱:歷史欠三國益州牧劉璋一個公正評價


益州從事鄭度聽到劉備起兵的消息,對劉璋說:“劉備孤軍深入,遠道來襲,部下士兵不到一萬,且將士並未全心歸附他,軍隊又無輜重,只能靠搶掠田野莊稼為食。因此,最好的辦法是把巴西與梓潼境內的百姓全部驅趕到內水、涪水以西,把巴西與梓潼倉庫中的糧食物資以及田野裡的莊稼全部燒掉,咱們高壘深溝,靜待變化。劉備率軍前來挑戰,咱們堅守不出。他們無處搶掠糧草,不過一百天,必然會自動撤退,等他們後退時咱們再出擊,一定可以捉到劉備。”

鄭度建議劉璋“堅壁清野”,十分狠辣,不失為抗拒劉備的好策略。劉備聽到消息後十分憂慮,向法正詢問對策,法正說:“劉璋最終不會採用鄭度的計策,您不必擔心。”

果不其然,劉璋對其部下說:“我有聽說過抵抗敵人以保護百姓,卻從未聽說要遷徙百姓來躲避敵人的。”因此不僅沒有采納鄭度的計策,還把鄭度的官職給罷免了。

建安十九年,劉備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率部進入益州,將成都團團圍住,後又派簡雍去勸降劉璋。

當時,成都城中還有三萬精兵,糧食也夠支持一年,且官吏百姓都想拼死抵抗劉備軍,但劉璋卻說:“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沒有給百姓施加恩德,卻打了三年戰。只是因為我(榮華富貴)的緣故,讓許多人死在草莽野外,我怎麼能夠安心!”於是打開城門,出城向劉備投降。

這就是劉璋講“仁義”的經過。


心地善良,不計榮辱:歷史欠三國益州牧劉璋一個公正評價


值得注意的是,漢中張魯本是劉焉的部下,劉璋繼任益州牧後,張魯不再聽命於益州。劉璋曾多次派龐羲去攻打漢中,結果都以失敗告終。也就是說,劉璋任益州牧後,漢中已不再歸劉璋所有。

既然劉璋拿不回漢中,現在的問題是,漢中由誰來佔據才對劉璋最有利?

第一種情況是讓張魯繼續佔據漢中。但張魯已不再聽命於劉璋,這對劉璋顯然毫無益處。

第二種情況是曹操佔據漢中。如果曹操順利佔據漢中,下一步極有可能就是攻打益州,這對劉璋也不利。

第三種情況是讓劉備去佔據漢中。劉備是劉璋的同宗,如果劉備能在曹操之前攻打張魯,奪取漢中,從而使漢中與益州成掎角之勢,共同抗拒曹操。

在劉璋的設想中,第三種情況顯然是對自己最有利的。故而劉璋才會選擇迎接劉備入益州,並大量資助劉備。


心地善良,不計榮辱:歷史欠三國益州牧劉璋一個公正評價


平心而論,在曹操攻打漢中並有可能進一步攻打益州的情況下,劉璋若不迎劉備入益州,你還能有更好的選擇嗎?劉璋的這個選擇,無疑是當時所能作出的最好選擇。

但劉璋萬萬沒想到,“同宗”劉備在得到自己的大量資助後,竟然不去攻打漢中,反而調轉槍口來奪益州。

這是人心險惡,責任在劉備、法正、張松、龐統等人身上,怪不得劉璋。以此說劉璋“愚弱”、“闇弱”,顯然有失公允。

另外,在劉備攻打益州的過程,劉璋多次講“仁義”,也與宋襄公、徐偃王講“仁義”有本質的不同。

宋襄公、徐偃王在戰場上講仁義,實際上是沽名釣譽,是一種迂腐;而劉璋講仁義,則是不願生靈塗炭,是切切實實為老百姓著想。

所以我說,歷史欠劉璋一個公正的評價。劉璋雖然缺乏心機謀略,但心地善良,能不計個人榮辱而替百姓考慮,若在太平之世,不失為一方令人尊敬的諸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