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什么人需要每日口服阿司匹林?

满天星斗6276274


“假如我将身处荒岛,如果选择随身携带某种药物的话,那么首先可能想到的就是它——阿司匹林” ——John A Baron教授


不得不说,阿司匹林是一种神奇的万能药,无论是头疼脑热、祛痘止痒、心脑血管疾病还是癌症治疗,甚至到种花园艺的应用,都可以看到阿司匹林的“身影”。在与各种层出不穷的新药物的比拼中,阿司匹林一直处于不败地位,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的阿司匹林数量达到了1000亿颗,即使平均到每个人头上,也达到了人均每年服用17粒的数量,由此可见,阿司匹林的使用量是多么广泛而巨大。

阿司匹林在医药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细数一下阿司匹林的作用吧。

1.镇痛作用:阿司匹林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可以提高人体对疼痛的忍受能力,从而可以缓解一些低、中程度的疼痛。

2.清热作用:阿司匹林可以扩张皮肤毛细血管,增加血流量,让皮肤更好得散热。

3.预防心肌梗死: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形成的功能,可以预防血栓形成,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进一步有预防心肌梗死的作用。

4.消炎:阿司匹林中有相应的抑制类酶,可以减轻身体出现的炎症,达到消炎的作用。

5.治疗胆道蛔虫:阿司匹林被口服吸收后从胆中排泄,可以改善胆道坏境,蛔虫厌酸退出胆道。

6.降低耳毒性抗生素对听力的损害:实验表明,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自由基的形成,减少抗生素对听力的损害。

那么什么人需要每天口服阿司匹林呢?

1.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这类人群容易患有糖尿病并发症,服用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发病风险。

2.心绞痛患者:无论是稳定性心绞痛还是不稳定性心绞痛,每天服用阿司匹林是必须的,阿司匹林可以很好的预防发病。

3.急性心梗死患者: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明显降低心梗死死亡率。

4.冠状动脉重建术患者:可以预防血小板凝集而堵塞动脉。

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依附、凝集。

6.有动脉斑块的部分患者:预防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是药三分毒,虽然阿司匹林应用广泛、作用强大,但仍有不少的使用禁忌,一下这几类人群,不能使用阿司匹林。

1.对阿司匹林过敏的人。

2.有水杨酸及其它相关药物哮喘历史的人。

3.急性胃肠道溃疡的人群。

4.易出血体质的人群。

5.肾功能、肝功能、心功能衰竭的人群。

6.孕妇。

最后请注意,阿司匹林虽然“百搭”,但千万不要滥用,要使用药物还得去医院进行正规检查,遵医嘱服药才行。


甘蔗健康


阿司匹林是一个好药,下面就给大家说说,什么人适合吃,什么人必须吃,什么人不能吃。


那么什么人适合吃呢?

我国的专家共识上是这样规定的:

一、符合下列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建议服用:

男性超过 50 岁或女性绝经后;

高血压;

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

吸烟者。

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三、高血压合并慢性肾功不全。

四、经医生评估 10 年内心血管事件风险大于 20%。


什么人必须吃?

做过造影确诊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做过支架和心脏搭桥手术已经确诊心血管病的人,如果没有禁忌都应该服用阿司匹林。


什么人不能吃?

近期要做手术、消化道溃疡、凝血功能障碍、消化道溃疡等等。所以吃阿司匹林的人,都要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如果出现问题,就要即使调整药量,不然可能会出现出血的危险。

最后说一句,阿司匹林不能吃吃停停。如果中间停用,血液的聚集性有可能反弹的更高从而带来恶性不良事件。



DrX健康科普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十分常用的药物,药效明确,安全性较高,但却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所以我们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综合评估病情后使用。


阿司匹林因其小剂量长期服用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因而目前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体适应人群有:

1、已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不稳定动脉斑块等;

2、已有心脑血管手术者:如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后、颈动脉支架介入治疗后、心脏射频消融术后、左心耳封堵术后等;

3、虽无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但未来十年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大于10%者:如具备男性大于50岁、女性绝经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等危险因素中三项及以上者。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对于存在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消化道出血、出血体质、√阿司匹林及水杨酸类药物过敏及孕期最后三个月的人群,应禁忌使用阿司匹林,同时阿司匹林也不宜与甲氨蝶呤合用。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有无副作用发生。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银杏叶的守望


阿司匹林一百多年了,现在号称神药,这个称号不是白给的,确实有不错的作用。

一、首先客观认识阿司匹林:

1 阿司匹林的优势:能够很好地预防心梗,卒中,甚至很多肿瘤的发生。但是预防肿瘤发生,一般认为至少连续用药7年以上。预防心梗,卒中,这是十分明确的。

2 阿司匹林的问题:出血。少数人使用阿司匹林后会有出血倾向或发生出血。因此,需要细心观察,以及有出血倾向的人,要慎用阿司匹林。如果有胃溃疡,建议先治疗胃溃疡,然后再用。


二、什么样的人应该使用阿司匹林

从国内和国外指南上看,内容很复杂,总的来说是这样的:40岁/45岁以上人群,没有明显出血倾向的,就应该常规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了,一般在75mg-100mg/天。如果合并有高血压,高血糖等,更应该提前使用。

但是,如果75岁以上的人群,要慎用阿司匹林,尤其是身体状况不好,易于出血或损伤,这时候,风险可能更大。


三、如何使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到处都可以买到,但是一定要认准剂量,是75mg, 81mg, 100mg这种。以拜耳公司产的最有名,质量也是最好的。81mg是美国版的。75,100mg国内都有。

但是,阿司匹林毕竟有一定的出血风险,因此,最好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如果有可能,医生要进行两个评估:一个是出血风险评估,另外一个是10年心血管风险评估。如果出血风险高,一般不建议吃了。另外,10年心血管风险评估应该在7.5%以上的人使用阿司匹林。如果太低(即十分健康),吃不吃都没有啥用。

健康问题,加本人头条交流!


Paul梅斯


阿司匹林作为酸性非甾体抗炎药,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通常口服0.3-1g用于发热、疼痛的短期治疗。我们所说的可长期服用的阿司匹林是指阿司匹林肠溶片,主要用来抗血小板聚集,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应在清晨空腹用适量温水送服。 那么什么人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1、已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常用剂量每天100mg;

2、急性心肌梗死未做急诊冠脉支架患者,应联合氯吡格雷抗血小板,首剂强化加量至300mg,待病情稳定后改为阿司匹林每天100毫克维持;

3、急性心梗准备做和择期做冠脉支架术者,也应双联抗血小板,首剂强化。特别是放置药物涂层支架者,双抗需应用半年至1年,后改为阿司匹林每天100mg长期维持;

4、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每天100-200mg。

以上是阿司匹林作为二级预防使用,即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

另外,阿司匹林也可用于一级预防,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年龄>50岁、肥胖、吸烟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家族史等)及心肌梗死、脑梗死发作的风险,每天100mg。

注意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前提是,没有阿司匹林过敏史、哮喘史、溃疡病、胃肠道出血史、凝血功能障碍及肝功能不全等禁忌症。另外,服药期间如需外科手术,应暂时停药5-7天,以免术中出血过多。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阿司匹林可以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但是是否应用阿司匹林以及如何应用阿司匹林,都要经过专业医生的合理指导,切不可私自胡乱用药以免损害健康。


综合内科张医生


阿司匹林被广泛用作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特别是预防血栓形成。许多中老年人在服用。看来阿司匹林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保健药物。但毕竟,阿司匹林是一种药物,它被用来治疗疾病,不像保健品可以被每个人服用。

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二级预防是指明确诊断为冠心病、脑梗、支架置入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一级预防是指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一级预防来说,不适合每个人。在2017年心血管疾病年会上,专家们为阿司匹林用于初级预防制定了新的指导方针,并提出了由健康干预措施给患者带来的生存质量与时间的综合指标,也就是说要充分考虑患者10年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于等于10%,且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等因素,而不应强制与盲目使用。

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人有哪些人?

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合并下面3项或更多危险因素的患者:①血脂异常;②吸烟;③肥胖;④年龄>50岁;⑤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可以考虑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患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或者搭桥手术术后的患者。这些患者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需要终身口服阿司匹林。因为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最关键的环节是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如果斑块破裂后没有血栓形成也不会发生心肌梗死、猝死等恶性事件。因此预防血栓形成就成了冠心病患者需要预防的头等大事。阿司匹林就是起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所以阿司匹林也被称之为冠心病治疗的基石。

某些糖尿病患者

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或30岁以上伴有1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如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或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考虑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外周动脉性疾病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一个全身性疾病,外周动脉也会发生粥样硬化性疾病,临床上常常看到外周血管发生粥样硬化后会出现间歇性跛行、下肢无力等临床表现。一般来说外周血管性疾病患者也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形成。

某些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同时具备以下情况:①年龄>50岁;②有靶器官损害;③糖尿病;可以考虑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脑梗塞等脑血管疾病

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脑血管疾病患者大部分也都需要终身服用阿司匹林。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最常见的原因是给大脑供血的血管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如果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就可能堵塞脑动脉从而发生脑血管疾病。与冠心病患者一样,脑血管疾病的这个群体同样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但请遵照医生的建议。因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栓的形成。但我还是想强调心脑血管疾病不但有栓塞还有出血症状。比如脑溢血。在这种情况下,阿司匹林的抗凝血机理反而会加重出血的情况。所以请一定在了解自己情况下服用或者遵医嘱。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点击右上角“关注”后,可查看更多医师解答或免费向医师提问】


平安好医生官方号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阿司匹林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能阻止血小板在血管里面抱团扎堆,从而也就防止了血栓形成,是当之无愧的血管“清道夫”。有些朋友希望私下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其实对此医生并不建议。

一般临床上用药也需先做相关的检查,再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才决定一个患者需不需要吃阿司匹林。比如,血管狭窄>50%,可导致脏器缺血的症状,就需要进行药物治疗。血压、血糖、血脂、血小板数量、血液黏稠度等指标,也都是判定的重要依据。

一般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心绞痛等,或确诊患有心脑血管病变的患者,都需要长期地服用阿司匹林,不能停! 像部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医生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开一些阿司匹林让他们服用。但所有这些都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决定用药量。

阿司匹林这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对胃肠有一定的损伤,一些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胃痛、胃酸、胃胀等症状,这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副作用。

最后要强调,对于保护血管,戒烟比阿司匹林更有效。仅仅举冠心病的例子,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能降低15%的死亡风险;而戒烟,仅仅是戒烟,就能使患者降低36%的死亡风险。其他像心梗、脑梗、血压、心率的数据,就不一一列举了。就保护心血管这一点,戒烟是完胜阿司匹林的。


家庭医生杂志


阿斯匹林具有百年历史,经济、有效,目前已经广泛被应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然而同很多西药一样,虽然能够带来明显的临床获益,但是如果不恰当的服用,可能会带来一些我们并不像遇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所以,在临床上我们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就是必须要服用阿司匹林的就服用;必须要服用的,但不能耐受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其他药物代替;而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就不要服用。

在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阿司匹林有着强大的地位,我们医生将其称之为一级预防。说白了,也就是这个人没有患心血管系统疾病,使用药物只是来预防疾病发生。而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准确地把握适应症。一般来说只有在发生心血管系统疾病高危的患人群当中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比如说,大于50岁的高血压男性患者和大于60岁的女性高血压患者,如果合并一项以上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该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如果一个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则不需要服用阿司匹林。

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阿司匹林同样地位卓越,我们将其称之为二级预防。说白了,也就是这个人已经患上心血管系统疾病,比如说冠心病等等。这个时候,使用阿司匹林是预防该疾病的再次发生,降低心血管事件率等作用。

总而言之,是否服用阿司匹林一定要听医生的建议,不要私自乱用。


惠大夫在江湖


说到阿司匹林,想必各位尤其是冠心病患者都不陌生,该药物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既可以解热镇痛,又可以预防血栓,因此被许多人称为“万能神药”。但是药三分毒,阿司匹林也难逃此运,如果不是存在必要性,还是不要随意服用。

什么人应该每日口服阿司匹林?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身上,包括有冠心病、心绞痛、动脉斑块等等,这类患者容易发生生命危险,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以提前规避。

2、心脏支架患者:对于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医生一般会建议其进行支架放置手术,手术之后也不是一劳永逸,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以辅助预防。

3、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和糖尿病如今属于高发病,且一旦患病,终生不能断根,只能依靠药物维持各项指标的正常值。

以上几类人群中,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容易感到心慌、头晕、胸闷等不适,这都是疾病的征兆,需要每日口服阿司匹林来减少发病,降低疾病对生命造成的威胁。

就目前而言,我国每天口服阿司匹林的人不在少数,大多数都是因为自身患病而遵循医嘱用药的,在医学的角度来看,这叫二级预防,是指发病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有一部分人群,是还没有患病,但属于高危人群,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用药,这叫做一级预防,但这都是建立在咨询过医生的前提下,千万不能自己随意用药。

什么人不适合长期口服阿司匹林?

1、凝血障碍者:就算是心脑血管患者,但同时存在凝血障碍的,也不能服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肺部、胃部和脑部的内出血,反而会更危险。

2、有出血倾向人群:阿司匹林具有抗凝功效,如果本身具有出血倾向,同样会增加内出血的可能。

3、其他人群:比如药物过敏、肝功能不全、哮喘患者等。

温馨提示:一旦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就不能擅自停减药物,以免出现血液聚集性的反弹,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每服用一段时间后,要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凝血功能、肝肾损伤等项目,确保该药物对身体带来的伤害比原有疾病要低。


心态是良药


只有隨时随刻可能发生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的人才需要每天服用阿斯匹林!

阿斯匹林从解热镇痛痛走向抗血小板激活也就卅年时间。随着心血管学术研究的深化,发现梗塞的本质是血管内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血栓又是什么呢?它是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成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两者都是我们血液中的成分,有了它们岂不是人生下血液就让血栓凝固了?非也!

血小板是起到止血作用的,比如皮肤不慎划破了,压迫一会儿血就止住了,伤口上会有一条红线那就是血小板流经伤口粗糙面时被激活了,同时接触伤口或接触到已激活的血小板,其他血小板全都激活了这叫瀑布现象。血小板激活后露出了可以和纤维蛋白连接的IIbIIIa受体,而在凝血酶作用下不能和血小板结合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这样通过纤维蛋白的桥联作用把激活的血小板聚集成血栓把伤口堵塞了,出血就止住了。

同样当动脉里的斑块一旦破裂,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皮肤伤口一样,在血管内形成越来越大的血栓,虽然血栓形成同时也激活了人体自身的抗纤溶系统r-TPA去溶解血栓不让它堵塞血管,谁的速力大会决定是否产生梗塞。

血小板遇到破口通过三条途径被激活:血栓素A2(TXA2),二磷酸腺苷ADP、水蛭素。阿斯匹林通过抑制血栓素A2途径阻止血小板激活,波力维是通过抑制ADP途径阻止血小板激活,抑制水蛭素尚无有效药物。所以只有动脉里的斑块破裂的瞬间阿斯匹林和波立维才起到作用。它们既不能抑制斑块生长和防止斑块破裂、也不能降低血粘度更没有其他血管保护作用,斑块不破每天等于白吃,而且阿斯匹林的付作用还不少:出血、过敏、抑制白细胞、还要通过肝酶3A4最拥挤的通道和其他药物合用产生付作用等,因此有些人必须每天吃、有些人可吃可不吃、有些人根本不用吃,哪些人必须每天吃呢?

1.有血管事件家属史、嗜烟尤其是超过400年支(每天抽烟支数X年数)、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控制得不好的人,经过血管超声检查、CT冠脉造影发现有不少软斑快的人。

2.或曾经发生过心、脑、大动脉血栓事件、做过支架植入手术或其他介入手术治疗的人是应该和他汀类药物联合服用的,后者起到稳定甚至逆转斑块作用。

3.有三高且不重视或控制不力,虽经各种检查有斑块但未发生过血管事件,如果情格属于爭强好胜、脾气容易冲动、性子急噪难以自控的人。或者性格内向、不善于沟通交流、遇到不愉快的事也闷着这些人也应考虑服用,因为情绪和动脉痉挛产生斑块破裂有密切的关系。

4.有三高中的1-2项,抽烟,45岁以上因胸闷、胸痛经CT冠脉造影任何一支冠脉狹窄超过75%可以考虑每天服用阿斯匹林。若有LDL大于4以上还应加用他汀类把LDL降到2.1-2.6mmoI/L,而且应服用阿斯匹林。

5.确诊劳累性心绞痛或曾经剧烈胸痛心内科医生診断为ACS中的不稳定心绞痛:初发性心绞痛、恶化加重性心绞痛、卧位性心绞痛、冠脉痉挛引起的变异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后再发的心绞痛都应服用阿斯匹林加他汀。

6.特别说一下腔梗,有了CT或核磁共振、随年龄增长腔梗发病率越来越多,70岁以上超在50-80%、80岁以上大多有多发性腔梗,不在脑功能区没有症状,即使在功能区有不同轻度症状但恢复很快,多数是CT发现的。发生于脑动脉分支的末梢血管堵塞而造成几耗米的梗塞灶如果没有上述5条不必用阿斯匹林来预防腔梗,因为其发生原因国际上都没搞清楚,有的只是各种假说和推断。

2018.7.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