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朝亡於李自成的大順,真的是劉伯溫“遇順則止”的預言靈驗了嗎?

蛋蛋蛋疼青年


又要說到《燒餅歌》了,劉伯溫真是個大仙。

《燒餅歌》中,劉伯溫對朱元璋說:樹上掛曲尺,遇順則止。至此天下未已。

“樹上掛曲尺”指的是明朝的“朱”姓,下一句“遇順則止”,指的是遇到“順”,明朝就滅亡了。

至於這個“順”到底指的是什麼,歷來解讀《燒餅歌》的人,都有兩種看法。

第一看法認為,“順”指的是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李自成趁著明末動亂揭竿而起,征戰四方。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國號“大順”。此後攻進京城,導致崇禎帝自殺,算是應驗了劉伯溫的預言,大明“遇順則止”。


不過,還有一種看法認為,這個“遇順則止”,指的是清順治皇帝。

(清軍入關)

1644年順治帝在多爾袞的輔佐下,順利擊敗李自成軍,入主中原。此時,清軍雖然佔據了北方,但是明朝宗室和士大夫們,大多逃往南方,佔據半壁江山抵抗清兵。

從1644年到1683年,南明經歷四帝一監國,在半壁江山延續著明朝的統治。一直到1683年清軍攻佔臺灣,寧靖王朱術桂自殺殉國,才算是正式終結了明朝。

從這一點上來說,李自成雖然攻進京城,迫使崇禎自殺,但是他並沒有徹底消滅明朝皇族政權。如果這麼說的話,似乎這個“遇順則止”,指的是順治帝。

不過要是真較真兒的話,說順治帝也有點不太合適。因為從1662年鄭經來到臺灣,依然沿用永曆年號,名義上依然屬於明朝政權。

到1683年臺灣被攻佔,寧靖王朱術桂自殺殉國,這個朱術桂雖然只是個象徵性的存在,但人家確實是朱元璋的正牌八世孫,可以代表明朝政權的。

1683年,已經是康熙二十二年,如果說這時候才算明朝政權徹底終結,那就和順治沒那麼大關係了。

所以,對於這個“遇順則止”的兩種解讀,都算對,也都不太合適。


不過如果參考《燒餅歌》中的另外一句話,似乎這個“順”指的就是李自成的大順。

(劉伯溫)

“公侯不復朝金闕,十八孩兒難上難。”這一句指的就是明朝滅亡,共歷十八位皇帝。劉伯溫這麼說,顯然沒有算上南明政權的那些皇帝。

所以,從這一點分析的話,劉伯溫認為是李自成毀滅了明朝。


當然,這是基於《燒餅歌》內容本身的分析。至於這個《燒餅歌》到底是真是假,有沒有預言這種事情,那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了,這裡就不多說了。


七追風


這個預言來自於廣泛流傳於民間的《燒餅歌》,據說是劉伯溫所作。

太祖曰:朕之天下有誰亂者?   
劉伯溫答曰:天下飢寒有怪異,棟樑龍德乘嬰兒,禁宮闊大任橫走,長大金龍太平時,老練金精龍壯旺,相傳崑玉繼龍堂,誰人任用保社稷,八千女鬼亂朝綱。
太祖曰:莫非父子互爭國乎?   
劉伯溫曰:非也!樹上掛曲尺,遇順則止,至此天下未已。 

《燒餅歌》以朱元璋與劉伯溫的對話為基礎,因為是在朱元璋在皇宮吃燒餅的時候,故因此而得名。

這本書包含了對明、清、民國乃至現代的預言讖語,比如燕王靖難,魏忠賢亂政,崇禎皇帝自縊等等,被民間傳的神乎其神,與《推背圖》一起成了中國讖語文化的代表之作。

事實上,“遇順則止”可以說有兩種解釋:

一種是說大明亡與李自成的大順。明朝滅亡,實際執行者應該是建立順朝的李自成,所以“遇順則止”可以說是在李自成身上得到了驗證。

另一種則是說大明由清朝的順治朝終結。滿清在入關前的年號,都不能算得上是公認的紀年,直到順治時期,才為史學界視為取明而代之後的新朝代,所以明朝終結後的第一個年號“順治”也就成了“遇順則止”的另一番解釋了。

講完了題目,不禁想問一句,《燒餅歌》這麼神奇的預言書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少呢?

其實,在明離子看來,這本書是由後人借劉伯溫之名寫的一部事後諸葛亮式的偽作。

因為任何史料都沒有記載過此作的作者是劉基,最重要的是,在民國之前,此歌從未出現在史料中不說,甚至連野史中,都未曾有耳聞。

所以,《燒餅歌》極大可能是清末民初之人,假借劉伯溫之手寫的偽預言。

因為你會發現,燒餅歌和推背圖一樣,越往後寫越含糊其辭,而前面的部分卻描寫的異常精準,這也從它自身內容上證明了此作並不是真正的預言。


明離子


“遇順則止”是劉伯溫比較著名的預言。要說明初的劉伯溫能預測幾百年後的事情,可信性還是比較低的,更多的是民間的神話。

文學記錄

明朝梁億作了本書《遵聞錄》,裡面記載了這麼一段話:

高廟嘗命伯溫卜歷數之長短,伯溫卜之曰:「遇順則止。」

這大概是遇順則止的最早記錄了。

後人可以為之

要說劉伯溫可是明朝有名的大臣,他的“遇順而止”自然也就被後世起義者利用了起來。明朝末年農民起義,有李自成和張獻忠,而李自成在張獻忠之前建立了大順政權,張獻忠被搶先一步建立了大西政權,國號大順,而清政府在新立的皇帝也被稱為順治帝,這三股勢力不管誰滅亡了明朝,都實現了遇順則止。

這三個政權千方百計要跟“順”沾邊,無非就是為了籠絡民心,讓自己師出有名,更能加速明朝的滅亡。也就更增加了這條預言的成功性。

神機妙算

綜上,如果“遇順則止”是劉伯溫說的,那麼劉伯溫則是一個神人了,或者說他參透了中國的歷史。歷來農民造反,要有個名頭,打個口號,比方說朱元璋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口號就是籠絡天下的漢人。而劉伯溫的“遇順則止”則給了這些農民起義一個響亮的口號,加上自己的神機妙算的民間知名度,這句話流傳必然廣泛,後世起義者也必會拿此口號進行起義。所以從這方面看,劉伯溫可謂洞察久遠。


用戶68704285550


劉伯溫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位知名人物,他的計謀冠絕天下,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建立了明朝。同時,他的預言也很精準,相傳他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載,能掐會算,在民間的評價很高,很多地方都有關於劉基的傳說。

相傳,當初朱元璋為了請劉伯溫出山,還費了很多功夫。曾經朱元璋曾命令他去預測明朝滅亡的日子,他在卜卦之後說出了答案:遇順則止。意思就是說,只要明朝在未來遇到“順”字,就會滅亡。

朱元璋對“順”這個字進行了詳細分解,結果寫出了“川百八”這三個字,朱元璋於是認為明朝會在第308年的時候滅亡。為此,他思忖良久,才長長地嘆了一口氣:“308年足矣。”然而,事實證明,這只是朱元璋一廂情願的想法,其實明朝最後是毀於李自成之手,而李自成所建立的政權,正好叫大順政權。

無獨有偶,傳說清朝入關初年,在江南地區大肆殺戮。有一個親王帶領清軍打到江南以後還師,從南方往北方走,走到了劉基的故鄉青田縣,說劉基既然是個神人,那麼他的墳墓必然要留意,就把他的墳墓挖開,看看有什麼神秘。一挖不要緊,發現一個石碑,這個石碑上寫了句話,“順治三年春,如何開我墳”。意思就是說剛剛建立的清朝,入關不久,你怎麼能夠開我的墳呢?事實證明,他不但預測到這一年清朝的軍隊要挖開他的墳。而且碑的背面寫了幾句話,把這個親王嚇壞了,說“貝勒貝勒,天下無敵。生於北方,死在浙直”。結果親王回去以後嚇得一身病,一命嗚呼了。

雖然這些都是民間的傳說,但也給劉伯溫增加了神秘色彩。

相傳劉伯溫在幫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後,性格也是十分狂傲,有一次他前往成都附近拜訪諸葛亮的武侯祠,在走入大殿之後,劉伯溫擦拭了一下諸葛亮塑像上的灰塵,然後自言自語:“都說諸葛亮能掐會算,死後成就三分天下的壯舉,立有不世之功,但是我劉伯溫卻更勝一籌,能幫助當今聖上取得天下,難道他還能算到我今日在此題詞嗎?”於是劉伯溫二話不說,就在武侯祠的牆上寫下了一副對聯:“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

劉伯溫寫這副對聯的目的不方而寓,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要比諸葛亮要高。寫完之後,洋洋得意的劉伯溫命令士兵搜查武侯祠,想看看諸葛亮有沒有留下兵書。結果當士兵們將“武侯祠”的牌匾摘下來之後,劉伯溫發現了牌匾之後刻著一首28字古詩:“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我知後有劉伯溫,你知你後有何人?”

劉伯溫看後大驚失色,冷淚如流。原來早在1100多年前,諸葛亮就算出了他會寫下的詩詞,並且還提前以詩的形式對劉伯溫進行了“警示”。

劉伯溫看到這首詩後,感悟到自己功高震主,過於洋洋得意,勢力引起皇帝的猜忌,引來嚴重的後果,於是急忙在武侯祠面前磕了三個響頭。回去後,主動向朱元璋請辭告老還鄉,歸隱山林,安度晚年。

非但劉伯溫深不可測,他的弟子也不容小覷。相傳鐵冠道人張中就是劉伯溫的徒弟,他曾跟隨劉伯溫學習過很長時間。他尤其擅長太乙術數,後期他也跟隨了朱元璋,但那時朱元璋只是還在郭子興手下。但如此他卻預言朱元璋以後被成為皇帝。事實證明,他的預言果真是成真了。

後來,到了建文帝時期,張中又做出了一個超級預言,16個字:莫逐燕,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那時候也沒有人明白他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直到建文帝削藩,燕王朱棣起兵,人們才明白,原來他說的"燕",就是燕王朱棣。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劉伯溫是元末明初的傳奇人物,他神通廣大,料事如神,被後人成為諸葛亮第二,為朱元璋出謀劃策,是朱元璋能夠奪取江山的重要人物。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那句“高築城、廣積糧、緩稱王”。



劉伯溫不僅善於謀劃,還能預言後世。比如南京城牆修好後,朱元璋自認為固若金湯,便問他誰能翻越?劉伯溫說,這城牆人是過不去的,不過燕子能飛過去。事實證明,確實是有一隻燕子飛過了城牆,不過這隻燕子是燕王朱棣。

朱元璋還問過劉伯溫,他建立的明朝能維持多少年?朱元璋這樣問肯定希望江山永固,這個問題不好答,劉伯溫掐指一算,對朱元璋說,您可不能殺我。看到朱元璋點頭,劉伯溫便說了四個字“遇順則止”。


朱元璋單單把順字拆開來看,是三百單八,三個數字。308年,這已經不短了。看到朱元璋心裡面美滋滋的,劉伯溫也沒有多說什麼。不過,這次朱元璋理解錯了。這裡的順,指的是李自成、張獻忠和愛新覺羅福臨三個人,因為這三個人都和順字大有關係。

李自成和順有關係是因為他建立了大順政權。張獻忠和順有關係是因為他大西政權的年號是大順。和福臨有關係,是因為他使用的年號是順治。在這三個順的合力下,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滅亡了,存在了276年,和朱元璋理解的308年還差了不少。



石頭說歷史


這完全是胡說八道了,封建社會以來,官僚士大夫階層通過壟斷知識文化,逐漸掌握了社會的話語權,於是乎,在歷史上,對於自己喜歡的,符合自己利益的東西便大肆吹捧,對自己不利的,便極力貶低。劉伯溫所謂的預言也是這種環境下產生的。

文人士大夫懼怕朱元璋,在朱元璋死後極力貶低朱元璋,為何?因為朱元璋在治理吏治上是鐵腕手段,殺掉的貪腐知識分子無數,所以後人稱他為暴君,這個暴君就是文人士大夫階層給與他的稱號,而不管民間百姓對朱元璋是多麼愛戴。

劉伯溫是被朱元璋逼死的,為什麼?因為以劉伯溫為代表在朝中逐漸以劉伯溫的家鄉青田為中心,形成了自己的黨派青田派,這個政治派別與胡惟庸他們的政治派別一樣任用私人,偏袒士大夫自己的利益,貪汙受賄,禍亂超綱,所以朱元璋逼死了劉伯溫。這讓很多士大夫害怕或者仇恨,所以在劉伯溫死後極力貶低朱元璋,尤其在清朝正統性受到質疑的時候,清朝主導了明史的修訂,甚至民間這些雜七雜八的歪理邪說也摻雜進來,極力貶低明朝江山,藉以抬高自己。

所以說,到底是誰無恥呢


糧食的一生


1.不要說是李自成了,就是後面的清朝也不會把明朝滅亡的,所以說,明朝打江山容易,做江山難,就是這個道理,辛辛苦苦的把江山打了下來,如果沒有好的管理辦法去守住江山,不要說劉伯溫的話了。就是當時老百姓一句話,也是預言。

2.正是因為明朝把江山打了下來,沒有一個好的管理辦法,只有朱元璋自己穩穩的做皇帝,到終,等他到二代皇帝的時候,就出現了很多的問題,這就是說,劉伯溫提前想到的問題,就是成了預言!


80後的心裡話


俗話說:打江山易,守江山難。中國古代開國皇帝都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們還是幻想自己打下的江山能夠永世流傳,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強漢也只不過延續了四百年,短命王朝更是多了去了。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創者,他自然很關注明朝的命運。希望國祚永續。



於是問到劉伯溫,我大明王朝能夠延續多久。劉伯溫知道朱元璋的脾氣,開始不敢說實話,只是搪塞了一下。朱元璋發現劉伯溫的難處,就說不會降罪於你。劉伯溫說,我大明王朝國祚可以延續300年,遇順則止。朱元璋說,300年也是不錯了。


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大順政權直接推翻明王朝的統治,只可惜李自成沒有皇帝命,軍紀渙散,屬下進京後燒殺搶掠,遭到百姓的一致反抗,不得民心,遂被清軍推翻政權。清朝第一位皇帝“順治”,年號中也含有“順”字,所以明朝就滅在了“順”字上。


形而上謂之道


明朝亡於小冰河時期的天災,蝗災,瘟疫,閹黨,土地兼併嚴重和不斷在關外對付滿清精銳兵力盡損。上述原因如果不存在以明朝部隊的實力夠滅李自成數回了。劉伯溫《燒餅歌》中那些什麼每一句話連李自成名字都拼出來的那是針對簡體字還可以說的通,問題是明初寫的漢字是簡體字嗎?如果是繁體字那麼還說的通嗎?至於後面什麼滿清入關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也能預測到,感覺都是在扯了。劉伯溫這麼牛,為什麼不把明朝的制度定好一點,讓明朝繁榮昌盛的時間長一些。所以劉伯溫的預言並不可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