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30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慘忍,要成大事不能心慈手軟,歷史這樣說

公元前206年,沛公劉邦攻打咸陽,據說在關內稱王。西楚霸王項羽聽說後,十分惱火,在謀士范增的建議下,他在鴻門設宴,表面上說是為劉邦慶功,其實是想在酒宴之上刺殺劉邦。項羽軍中的項伯提前通知了劉邦的手下張良,張良則告訴了劉邦。劉邦儘管知道鴻門宴上殺機重重,但是不去,就會給項羽攻打他的理由。最後,劉邦帶著謀士張良、武將樊噲以及一些衛兵,趕赴鴻門宴。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慘忍,要成大事不能心慈手軟,歷史這樣說​後來入席,劉邦開始向項羽大表忠誠之心,說自己並沒有稱帝的想法,佔據關中以後一心期望項羽早日到來。自己對項羽一片衷心,卻被壞人散佈謠言,不但自己大受委屈,而且破壞了自己和項羽的關係。項羽被說的心軟,不忍心下手。謀士范增多次用眼神提示項羽,但項羽都裝作沒看到。於是范增招來武將項莊,囑咐他席間舞劍助興之時藉機殺掉劉邦。不料項伯也拔劍起舞,掩護劉邦,使項莊一時難以下手。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樊噲仗劍持盾推開項羽的數十名侍衛,並向項羽陳述劉邦的勞苦功高和赤膽忠心,指責項羽聽信流言蜚語。項羽被其忠誠和豪氣所感動,一時無言以對,殺劉邦的決心更加動搖。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慘忍,要成大事不能心慈手軟,歷史這樣說​這時候,劉邦藉機說上廁所,和張良、樊噲一起出了帳篷。在樊噲的掩護下,劉邦騎馬溜走了。張良估計二人已經走遠,於是進帳對項羽話說,沛公已經醉的不省人事,不辭而別,已經到自己軍中了。范增聽說後長嘆一聲道:“將來奪取項王天下的,一定是劉邦。”後來,范增的話果然被歷史所驗證。皇帝鴻門宴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本來,項羽在謀士范增的勸告下,打算除掉自己的宿敵劉邦。這本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只要除掉了劉邦,天下就再也沒有人能和項羽爭奪江山了。但是項羽卻婦人之仁,不忍心加害於他,關鍵時刻心慈手軟,結果錯失良機,讓劉邦溜之大吉。放虎歸山終成患,最後也正是劉邦消滅了項羽。很多人在形勢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下卻輸給了對手,原因在於他心慈手軟,給了對方喘息的機會,以至於讓自己情勢急轉直下。每個人都會有同情心,這可以理解但是在競爭的時候,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人心難測。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慘忍,要成大事不能心慈手軟,歷史這樣說​農夫與蛇的故事,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對於那些壞人,我們不能姑息遷就。如果你在與她們的爭鬥過程中,出於仁慈或是想要和解而半途縮手,不僅會使你功虧一簣,而且會讓你的敵人更加的憤恨,更加堅定跟你作對的決心,他們終有一天會報復你。或許目前他們會表現的極為友善,然而這只是因為他們處於劣勢,一旦他們找到翻身的機會,就是你失敗的時候。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不要手下留情,落井要下石,要徹底殲滅你的敵人。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慘忍,要成大事不能心慈手軟,歷史這樣說​歷史上反敗為勝的例子舉不勝舉,總之說明了一點,心慈手軟難以成就大事,總將會被對手翻牌,歷史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是如此,心太善難以成就大事,敢愛敢恨才是成大事之人。歡迎大家留言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