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為何年齡越大越不想參加“同學會”?[好文]

有人參加同學聚會,是為了吹牛,有人卻是為了敘舊情。這樣的區別,也代表了心境不同。前者認為經歷了很多事情,總要炫耀一番。後者認為即使過了很久,再見依然還是朋友。只不過,前者總是那麼的多,後者這樣的人,總是那麼少。

在同學聚會上,有人還會向其他人發出邀請,因為要結婚了。而如果不去,就顯得做人不厚道。如果去了,又要隨份子。並不是說這些錢捨不得,而是很多年都沒有聯繫,一見面就是這樣的事情,我想,換成是誰,都很難做出選擇。

為何年齡越大越不想參加“同學會”?[好文]

1、熟習的人,生疏的心,相見不如懷念。

2、變革開放前的友誼和如今的友誼不一樣了,不合群就不要去,不給他們難為也不難為本人,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3、最厭惡的便是同窗集會。

4、回家同窗集會,少去沒意思!變味兒了!我倒是提倡,有錢的一桌,沒錢的一桌,分手的一桌,再婚的一桌……同窗會,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膽大的鑽被窩,膽怯的嘮嘮嗑,不大不小的胡亂摸……同窗會,分離一對是一對。

5、同窗情早就變味了,至少我以為集會是擔負!既然社會和民氣如許複雜,集會必將各有目標,大型集會大家aa,一同回想樂呵一下倒也不錯!別整沒用的,集會後遺症便是忽然的禮份多起來,沒別的!

6、沒啥意思,除了吹噓逼便是搞破鞋。

7、請肯定要牢記,叫你參加同窗會不是由於惦念你,而是想看看你混的怎樣樣!

8、和關聯好的聚聚就行了,有些人真的沒必要集會了。學生期間關聯不太好如今也好不到哪去。

為何年齡越大越不想參加“同學會”?[好文]

很多人開始厭惡“同學會”,因為,作為同學會這種大的關係網裡,往往名利場的概念更重。畢竟,越是大的聚會,人們越難以彼此走向共情。所以,這些年,在春節的時候,人們就算是搞“同學會”,也是小範圍的搞,舉班歡慶的模式,基本上並不多。就算是搞,也只是那些剛畢業的人,喜歡走儀式感。

稍微,有一點的生活閱歷的人,就越來越傾向高質量的社交。當然,這和功利並不是一回事兒。一個人的社交精力著實有限,並且有權利選擇較為優質的社交場合和社交人群,只有這樣,人才會顯得更快樂。而非被所謂的低質社交綁架,進入一種恐懼的狀態中。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也是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和七大姑八大姨團聚吃飯的原因。因為“雞同鴨講”確實挺無聊的。從根本上講,團聚還是建立在精神層面上的一種儀式。如果,團聚只剩下浮於表面的寒暄,那麼,所謂的團聚自然就會讓人感到窒息,甚至厭惡。

不過,徹底殺死同學會的,還是生活本身的逼仄。作為同學鏈條,本來就是親緣之外的關係,就沉積而言,本來也不夠深厚。這種情況下,但凡生活被加速,就很容易被碾壓的沒有空間。尤其,現在春節的假期也短,人們回家簡單的團聚後,很快就進入新的工作征程。

除卻父母以外,人們更願意自處,獲得身體和精神的休憩。至於,所謂的“同學情”,如果在畢業後,再沒有共同的生長,那麼每一次相聚,都還是消耗過去的情感。這種消耗當然也是有限的,頻率太高,或者頻率太低,都將會葬送彼此的認同。

為何年齡越大越不想參加“同學會”?[好文]

不得不相信,“物是人非”是生活的本來面目。每一個人都在生長,有的慢,有的快,有的飛躍。所以沒有共同語言自然是較為常態的。坦白講,我們傳統的感情認知中,太過於執念“過去的時間”,而輕視“當下的時間”,這就導致,人們習慣於用時間來衡量情感,而非“觀念”層次的契合度。

當然,時間和空間,確實可以淡化人們的共同語言,因為對於同學鏈條而言,多半是“十年不見一聚,一聚又十年不見”,這種情況下,聚會的意義就是強行拍照打卡,並沒有太多延伸的情感建構。甚至,對於這種時間跨度大的覆盤,搞不好將會打破最初的美好。

很多人,總覺得“同學會”能導致“舊情復燃”,可事實上,這是一種想當然的邏輯。感情是基於人本身的,人如果已經完全蛻變,感情也會擺脫當初的視野。不過,也不排除有的人確實念舊,但是,對於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而言,這種念舊的慾望越來越被分散,甚至取代。

所以,也就能理解,為何人們會覺得,年齡越大,越喜歡獨處,越喜歡寵物。就是因為,閱歷讓我們明白,人是流動性很大的“高級動物”。每個人是獨立的個體,每個人經歷的千差萬別,所以回不去共同的時光,本來就是真實的。因此,對於好久不見的同學,可能不見比相見更好,起碼對於彼此還能保留最初的記憶,而非見面蒼白,尷尬而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