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 購買保險被忽悠?請這樣維護你的權益

隨著國家對商業保險的倡導,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購買商業保險來補充或者提高自己的保障。這是一件對國家對個人都非常有益處的好事。但是由於保險屬於特殊的商品,主要表現在它的商品屬性全部以合同的形式來體現給投保人或者消費者,比如投保人、被保險人、受益人、繳費、繳費期限、保障期限等以保單信息的形式展現;保障範圍以及免責情況則以保險條款的形式來體現;理賠方面的流程和相關要求則以理賠須知的形式來展現;保險信息的變更則以保險合同內容變更記載的形式展現。總之,投保人的所有保單權益全部集中在一份保險合同中。

購買保險被忽悠?請這樣維護你的權益

由於投保人或者消費者的文化層次良莠不齊,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研讀保險合同的能力,因此在諮詢購買保險的過程中,保險代理人或者經紀人的建議就起到了很大的指導作用。畢竟,投保人或者消費者不可能等到自己完全具備保險的知識後再去投保或者購買。因此,就要求保險從業人員具備專業的技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因為購買保險不是一次性的消費,不是說你這次買完了發現不合適,下次再買。它需要在合同約定的繳費期限內,每年都要繳納保費。一旦購買的保險不合適,損失的不是一年的保費,而是好幾年的保費。

購買保險被忽悠?請這樣維護你的權益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保險從業人員都具備專業的技能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因此就會出現投保人或消費者在拿到保單以後,或者在理賠以後,發現自己購買的保險保障範圍或者賠付比例,並不像之前代理人或經紀人說的那樣,甚至存在較大的差距,一般出現這種情況基本上就可以確定,代理人或經紀人在銷售你這份保險的過程中,存在誇大銷售或誤導的行為,也就是說你極有可能被忽悠了。那麼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辦呢?是一哭二鬧三上吊?還是帶著條幅去維權?現在是法治社會,任何的糾紛或矛盾就將就通過合法的渠道或者方式來解決,再用老一套的方法,不但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甚至還有可能因為擾亂社會治安,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那麼發現自己購買的保險被忽悠?該如何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購買保險被忽悠?請這樣維護你的權益

第一種維權渠道:電話投訴。為了監督保險公司以及保險從業人員的經營行為以及銷售行為,維護投保人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國家的監管部門專門開通了投訴維權熱線,號碼是12378,投訴的時候正常撥打就可以,無需加撥區號。撥通後按照導航欄的提示,轉接到人工服務,然後就會有人工坐席接聽你的電話,這個時候你只需要如實地將真個被誤導的過程詳細地告訴人工坐席就可以了。一定記住,是如實告訴,千萬不要因為一時氣憤誇大了事情,更不要處於洩憤的目的故意捏造或者扭曲事實。

購買保險被忽悠?請這樣維護你的權益

第二種維權渠道:信訪投訴。因為在電話中只能溝通事情的經過以及造成的損害,無法提供書面的材料進行所投訴內容的證明或者補充,因此可以在打完維權投訴電話以後,再登陸監管機構或者其派出的機構的官方網站,在信訪投訴欄目裡進行投訴。或者未打投訴電話直接選擇信訪投訴也可以。這兩種維權方式屬於並列的關係,沒有前後關係。在信訪投訴欄目中進行事實描述或者相關資料上傳的時候,有三點需要注意:第一點還是上面說到的誠信原則,拋開個人的情緒,如實反映事實的真相。第二點所上傳的資料一定要保證圖片清晰,方便工作人員記錄或者提取圖片中的相關信息。第三點最後一定要記得留下自己的聯繫方式,比如電話、郵箱等等,並且一定要保證填寫正確,方面工作人員及時與你溝通或者回訪。

購買保險被忽悠?請這樣維護你的權益

既然能通過電話投訴或者信訪投訴的方式來維護權益,那麼是不是所有的保險糾紛都有必要通過上面的兩種方式來解決呢?肯定不是,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從你諮詢購買保險的過程中就能體現出來,肯定是熟人建議或者推銷,你才選擇投保或者購買的,當然不排除通過陌生的保險代理人或者經紀人購買保險的,只是說熟人關係還是佔大多數。如果你購買的是短期意外險或者住院醫療,每年繳納三五百塊錢那種,並且並沒有給你造成很大的自付醫藥費負擔,建議這種情況儘量選擇跟代理人或者經紀人溝通處理,畢竟如果為了幾百塊錢撕破了臉皮,以後成了苦大仇深的敵人,是非常划不來的。只要長期健康險或者年金險出現了銷售誤導或者誇大收益的行為,才建議通過上面的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當然瞭如果代理人或者經紀人願意補償你所有的損失,那就另當別論了。

購買保險被忽悠?請這樣維護你的權益

說一千道一萬,選一個業務能力專業職業道德優良的保險從業人員,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銷售誤導這類行為的發生,另外在諮詢購買保險的過程中,多比較多請教,提高自己的自主選擇性,也能更好地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

你有沒有經歷過購買保險被忽悠的事情?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