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医生长时间加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样对于病人安全吗?

水双极


身边有好多医生,看他们夜班间歇期间发的朋友圈,充满了情绪的紧张、持续的手术、感冒还在硬挺的不易、手术台数破记录的慨叹等等。

乍一看,感觉都是“劳模”,但细细品味个中,都是辛酸!

发发朋友圈,给自己心理安慰、心理暗示“鼓劲儿”的感觉越来越明显!但即便这样,他们还会被质疑在作秀——怎么有时间发朋友圈呢?怎么不去忙?!

外界的人还会抛出问题:你生病了为啥不换人?现实情况是,无人可换!同事可能出门开会、外出进修,可能刚刚下了个大夜!

长期以来,大家对医生的形象充满了单向的期待——他们是道德不许有瑕疵,工作不许说辛苦,接诊应该有微笑,为患者服务不计个人辛劳的那批人……

如果持续让医生在道德光环照耀下,劳动量自动习惯“超载”模式,那必将影响医疗质量,患者也跟着不安全!

改善这种关乎医生健康、患者性命的尴尬状况,无外乎以下几个途径:

1、小病小灾,患者尽量不要到大医院扎堆儿,为“超负荷”的医生减负;2、手术能择期就择期,这样利于医疗资源的调配;3、医院做好人才的传帮带,别可一两个医生身上“薅羊毛”;4、作为医生本人,也该充分调配精力,尽量避免透支!

辽沈名医


医生长时间加班,既增加患者的风险,容易出医疗事故,也损害医生自己的身体健康。

这个其实也非常容易理解,就像疲劳驾驶一样,如果不睡觉连续开车容易出交通事故,医生连续加班甚至带病上班也同样容易发生医疗事故,出现误诊、漏诊等情况。


医生的诊疗工作本身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人,需要高度集中精神,必须仔细了解掌握患者的疾病信息,综合评估后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如果长期加班,当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也当然会影响医生的判断,有可能会导致治疗方案出现偏差。近期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JAMA内科子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不让医生身心疲惫,能明显提高医疗质量。该研究共对47项研究42,473位医生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医生职业耗竭会增加96%的医疗事故发生风险,让医疗质量下降1.3倍,增加1.28倍的患者不满意度。医生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不是神,连续加班毫无疑问容易导致病人的就诊出现质量问题。

另一方面,连续加班甚至带病上班对医生本身的身体也不利,不少中青年医生骨干就是连续加班后猝死的,特别是麻醉科医生、急诊科医生、心内科医生等。印度医生协会的研究证明,医生比普通人要短寿13年,平均寿命仅59岁。得病后需要休息,这是连普通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医生也经常这样对病人做健康宣教,但放到医生身上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包括不少媒体也经常夸连续加班做手术、带病上班的医生为最美医生,这是赤裸裸的捧杀。

到国外敢让医生无偿连续加班或者带病上班试试看,院长还想当吗?


医患家


长时间加班是供需关系不对称导致的,同样也和工作性质有关,医院实行首诊负责制,也就是住院时谁最先接待你,谁对你负责,单一的负责方式导致了不管你是否休息还是工作,病人都归你管,有事都是找你,同样也不会因为过节还是过年。因为疾病不会因为过年而休假。这样当然是不安全的,但是怎么办好呢?只有分散病人到哪些病人少的医生哪里去,合理分配资源。但有一个疑问就是有的医生技术高 服务态度好,有些人懒散,就导致了患者有选择性。。。


儿童骨科姚京辉主任


这个问题已经存在很久了,也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其实我在之前已经回答过类似的问题,今天不妨再次说明一下!

第一:医生为什么要长时间加班

劳动法是不适合医务人员的,这不仅是因为病人多,医务人员少的原因,也是长久以来相关部门和一些媒体道德绑架医务人员的结果之一。

虽然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做出过不少努力,但是现实却依旧是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门可罗雀。无论病情轻重、无论疾病种类,所有人都往大医院里去!

分级诊疗看起来很美,实施起来却很困难。

“领导自己生病,是去社区还是三甲医院?”一个病人曾经这样和我闲聊。

中国人有一种畸形的认识观,那就是衡量事物的标准并非是个人真实能力。尤其是对一些三甲医院来说:他们看中的是医生的学历和科研能力。

也就是说学位越高、论文越多,越能够受到重视。时至今日,甚至一些三甲医院在招收新职工的时候出现了唯科研轮的结果!

有些医院,有些科室,明明十分缺人,待遇也尚可,但却一直招不到人,原因就是领导的人才观!

退一万步说,即使是招收到了新人,也并非立刻就能够担负起主要工作,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考试!

总而言之:我们从来都有一些很好的应对办法,但是执行起来却变了味、走了样!


第二:对病人安全吗?

疲劳的司机开车,你敢做吗?

疲劳的医生开刀,你敢接受吗?

医务人员的疲劳工作,不仅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不负责任,更加是对患者的犯罪。

事实上,就全世界范围内而言:因为医务人员疲劳工作而导致的医疗事故并非少有现象。

医务人员自己很清楚这一点,但是他们却如有冲锋到一半的战士一样,不能后退,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冲锋!

监督冲锋的领导难道看不出来吗?

但是,如果让战士中途退出战场,领导不仅可能会丢乌纱帽,也可能会被不明真相的群众怒骂。

可悲的是,中国人大多存在这样的错误观念:

你嫌累,你可以离开!反正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人,没有你,自然会有其它医务人员顶上!


最后一支多巴胺


这种情况比较多的发生在手术科室大夫身上。加班是因为手术时间不能自己掌控,比如取个体内异物(比如缝衣针或者铁片),简单点的可能十几分钟,困难的三几个小时也是常事。还有腰椎,关节和其他骨折手术碰到困难的比预计时间多三四个小时经常的事,一天之内一个个手术排下来,不能说快到下班点就取消手术或者约改天吧,患者和家属都很着急而且各项术前准备也都做好了,临时推到改日就太不负责任了,我们甚至非急诊手术晚上九点才排到开台做的。另外碰到急诊病人,人手不够就算你在和妻儿逛公园都底叫回来手术,晚上睡梦中叫醒来院手术更是常事了,所以有的大夫术中聊天是为了提神和紧张之余放松,也是为了手术更安全,如果真的累的受不了睁不开眼了,绝大多数医生都会选择暂时休息一下,或者直接换人,不会带病上岗,所以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洪涛hero


中国医生工作辛苦是很突出的,其实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超出极限就容易会出问题,一是容易出医疗事故,同时医生本人身体容易出问题。据说美国有规定医生每周都有最长工作时限,任何人都不能超出工作时限,否则会被重罚,这主要还是对患者负责。我们应该好好的借鉴一下,国家应该加大定层设计,严格规范医生的工作强度和时限。这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医生本人负责!


冬日暖阳韩老师


以一个吃瓜群众的视角,原因是医生少,病人多,忙不过来,可以说,医生如果岗位人才储备不够,没有能代替的后生,可以说无论他多累,一旦有急难险重的病人,他也必须上场,否则就无人医治该病人。


剃刀高地的铁甲猪


真实原因令人震惊!中国医生这个悲惨的职业,家人埋怨,病人怨恨,同学讨厌(聚会经常缺席)亲戚不爽(瞎哭穷还整天吃饭最迟),领导不断整不断改不断罚,上街怕被砍,出门怕被闹,经常熬夜而且吃饭不准时,人老色衰熊猫眼,要么胖成球,逛商场怕丢脸。所以呢,医生一般都喜欢呆在医院里上班加班,戴个口罩帽子遮得严严实实,好了……


一梦千秋溯天机


4天一个24小时值班,夜班内科40、50个住院的,还带急诊门诊,带全院急诊心电图,有一次科室一个医生去看急诊病人,结束内科住院脑出血的出了意外,被告到省卫生厅。医生上的四肢酸痛,鼻出血,病人安全也没保证,但是有法子吗?没新医生进来,原来老的也跑了三四个,医疗体系在崩溃。。。


种花家的小医兔


二甲医院胃肠外科医生,每周两个24小时班,三个白班,一个听班。理论上的工作时间就是72小时值班+15小时的听班=87小时,但实际工作时间每周不少于90个小时,这就是外科医生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