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40多城133家店同天開業,蘇寧小店進入全國快速複製階段

3月31日,133家蘇寧小店在全國43個城市同步落地。

這一天,距蘇寧大開發戰略的發佈,整整百日。蘇寧小店以極致的開店速度給大開發戰略交上了第一份答卷。未來,蘇寧小店還將繼續加碼,劍指2018年1500家、3年5000家的開店目標。

小店是蘇寧智慧零售生態圈中最貼近用戶的線下業態之一。作為便利店行業的後起之秀,從近幾個月的頻頻動作來看,蘇寧小店正在加速搶灘全國佈局。業內人士指出,照此速度,未來蘇寧小店有望打破全家、7-11、羅森等連鎖品牌一統便利店市場的格局。

40多城133家店同天開業,蘇寧小店進入全國快速複製階段

(圖:蘇寧小店開業)

極致的產品和服務打造便利店標杆

便利店商業模式的關鍵是規模效應,然而大多數情況下,便利店企業在尚未達到規模經濟時就已殞沒於高昂的物業成本、獲客成本和運營成本,被迫退出市場。而今蘇寧小店卻快速擴張,秘訣何在?

首先,從行業角度而言。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便利店連鎖品牌化便利店門店數接近10萬家,規模達1300億,但滲透率僅為0.45%,與日本6923億規模、8.2%的滲透率相差甚遠,便利店市場遠未飽和。而且,據《2017中國食品生鮮數字消費者洞察報告》披露,新興群體對生鮮品類的消費呈現出高頻次傾向。

其次,從蘇寧小店品牌的定位和打造而言。“用戶體驗優於利潤。”這是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反覆強調的。用戶體驗的優劣取決於產品和服務。對此,蘇寧小店負責人鮑俊偉保持了極為樂觀的心態,“在產品和服務上,我們拿出了遠超出其他便利店的能力和誠意。”

在SKU上,區別於傳統便利店,蘇寧小店根據用戶的核心需求提供多樣化的商品選擇。在社區,主要圍繞用戶的“一日三餐”,主打生鮮、果蔬、熟食等品類;而在核心商圈、人流密集區,則會根據用戶群體畫像,提供水果、日配、熱飲,甚至是日用、醫用(醫院旁)、運動型(體育中心旁)等差異化品類,實現“千店千面”。同時,蘇寧小店還打通了蘇寧易購平臺,共享線上超過4400萬的SKU,為用戶提供海量的商品選擇。

但小店的邊界不止於此,憑藉多年積累的互聯網運營能力和服務能力,蘇寧還嘗試將更多的設施和服務植入小店。根據用戶行為特徵,小店會在相應的場景打造便利店+餐飲、便利店+咖啡、便利店+快遞、便利店+家政、便利店+維修,甚至提供共享設施、金融支持、娛樂消遣、醫藥、辦公等多維度、多層次服務,方便用戶生活。

40多城133家店同天開業,蘇寧小店進入全國快速複製階段

(圖:用戶在線上可以通過蘇寧小店APP操作,享受送貨上門或自提服務)

精準而多樣化的產品背後,是蘇寧沉澱多年的供應鏈能力和互聯網運營能力。蘇寧本身具備強大的線上體系支撐,擁有完整的商超和快消品,小店共享線上蘇寧超市的供應鏈;而在生鮮方面,蘇寧也擁有100多個海外直採基地,買手團隊遍佈全球147個國家和地區,覆蓋果蔬、海鮮水產等眾多品類。

蘇寧還具備強大的物流能力。截至2017年12月31日,蘇寧物流及天天快遞擁有倉儲及相關配套合計面積686萬方,快遞網點20871個。與此同時,蘇寧的冷鏈物流能力也在不斷建設和強化。未來,不管是日用品、生鮮,甚至是熱飲,顧客既可以店內“即選即購”,也可以2公里內APP隨時下單,享受一小時達的極致服務體驗。

除此之外,小店背後還有著蘇寧八大產業的集中賦能:蘇寧全產業的6億會員體系,蘇寧易購的供應鏈和運營能力,蘇寧科技的IT、DT支持,蘇寧物流強大的落地配送能力,蘇寧置業、蘇寧金融的物業、資金投入,蘇寧文創、蘇寧體育的IP引流,等等。為做好用戶服務,實現消費升級,小店集中了蘇寧全生態圈的力量。

經營效果遠超預期,小店進入快速複製期

近兩年來,便利店行業呈現出內資外資迅速擴張、電商巨頭紛紛搶灘的局面,便利店進入全面整合、升級的歷史機遇期。“一個店開出來容易,但開下去並不容易。”蘇寧易購O2O平臺總經理許宏平告訴記者。零售,尤其是便利店零售,拼到最後拼的其實是供應鏈、技術和團隊,宏觀說來就是商業模式。

蘇寧小店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如今,以生鮮、果蔬、熱食為切入點,以“便利店+服務”為特色的蘇寧小店,因其差異化的供應鏈和精準化的全國佈局,在眾多便利店連鎖品牌中迅速建立了起自己的品牌調性,再借助成熟的互聯網運營技術和經驗,線上線下同步佔領消費者心智。

事實證明,蘇寧小店的商業模式經得起考驗。

數據顯示,於2月初第一波開業潮新開的蘇寧小店,在3月份已經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其中上海大宅風範店環比增長126.8%,北京劉家窯店環比增長97.6%,南京5家小店平均環比增長也高達101.64%。而細化至品類,小店的低溫乳製品環比增長44%,冷凍食品環比增長70%,熟食類增長17%,也實現了全品類銷售業績的增長,其他各地蘇寧小店的銷售也實現了不同程度的環比增長。這足以證明,圍繞一日三餐,主打生鮮、便食的蘇寧小店,其商業模式得到了市場和用戶的雙重肯定。小店的快速擴張,正是建立在此基礎上。

40多城133家店同天開業,蘇寧小店進入全國快速複製階段

(圖:蘇寧小店營業盛況)

據大開發戰略,今年將有1500家蘇寧小店落地全國,而未來三年,蘇寧小店將進入200多個城市,開設超5000家店。蘇寧小店已進入門店快速複製、全國搶灘佈局的加速期。其實,這驚人的“蘇式”速度背後,也只是蘇寧多年線下積累的連發團隊和連發能力的冰山一角。而且,自去年底與國內眾多地產商締結盟約之後,蘇寧小店在選址、開發和運維上更是如虎添翼。

環顧市場,無論是國外的7-11、羅森、全家等,還是國內的聯華、中百、華潤等,抑或是新興入場的盒馬鮮生、7fresh,與小店相比,要麼缺乏必要的地產物業支持,成本居高不下,要麼缺乏互聯網運營和服務能力。就此而言,作為智慧零售的末端羽翼,蘇寧小店反而擁有成本和運營優勢,可持續性地貼近用戶、感知用戶、服務用戶。

其實,除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外,蘇寧小店作為蘇寧智慧零售眾多線下業態中的一員,還具備反哺線上的能力。數量眾多、貼近用戶,小店更像是“傳感器”,上行下達,落地產品線下體驗的同時也可以感知用戶消費習慣,C2B反向推動採銷和運營變革,甚至成為蘇寧線上平臺的獲客渠道。同時,數千家小店還被視為蘇寧整個零售體系的前置倉,促成蘇寧落地配送能力質的飛躍。

如此來看,蘇寧小店近乎指數級增長的擴張,並非盲從。據最新消息,4月3日晚間,蘇寧宣佈收購迪亞中國,收編了後者超300家便利店。蘇寧小店的全國佈局,又向前邁了一大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