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前面我們說了單田芳老人少年時的經歷(沒看的朋友出門左轉),下面說說老人是怎麼從跑江湖的轉變成文藝工作者的。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單田芳在這本書裡提到他媽媽王香桂的時候,總說一句話,叫“鼓槌一響,黃金萬兩”,什麼意思呢?用現在的話說,他媽媽是明星,只要市面上太平,能在茶館裡說書,茶館裡就座無虛席,家裡的收入狀況就非常好。在解放前,單家家裡有黃金、有鑽石手錶,正是因為有這些東西,他們才能從長春逃出來。他們到吉林之後,王香桂也參加了慰問解放軍的演出,演的是《無敵三勇士》《王貴與李香香》這些新節目。

單田芳父親這一邊是說書世家,大爺、三叔都是評書演員,母親那一邊,幾個舅舅也是說書的彈三絃的。幫助王香桂創作新節目的,就是單田芳的三舅,號稱小聖人。在說書藝人當中識文斷字,就算是有文化的人了。而單田芳的父母,雖然是很知名的藝人,卻不認識字。他們不喜歡說書藝人身上的江湖氣息,所以單田芳的父母都想讓兒子讀書、念大學。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這本書中有一個章節叫“我家的鼎盛時期”,說的就是解放初期,單家在瀋陽的生活。當時瀋陽北市場的飯店和娛樂場所總是高朋滿座,王香桂在茶館說書的生意也非常好。父母每天都忙著掙錢,掙來的錢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維持日常開支,另一部分要把紙幣換成戒指、銀子、袁大頭,換成黃金。單田芳的一個工作就是去買袁大頭。

經歷過戰亂和無政府狀態的人,經歷過國民黨統治時期通貨膨脹的人,都不太相信紙幣,都覺得金銀才是最保值的。父母覺得,過去積攢了不少的財產,經過一番動盪都蕩然無存,就要趕緊掙錢,撫養老小。可惜這段鼎盛時期並沒有持續太久,父親單永魁入獄,父母離婚,單田芳就要擔起養家的擔子。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1954年冬天,單田芳拜李慶海為師,師父在營口的一家小茶社說《小五義》,單田芳就在臺下負責記錄。單田芳做記錄可謂駕輕就熟,原來他跟他媽媽就做過記錄的工作,記下的書有《隋唐演義》《明英烈》《五虎平西》《呼楊和兵》《三俠五義》等等。師父識字不多,需要參考書的時候,就是單田芳念給師父聽,而師父李慶海,就傳授他演出的技巧。

這一年單田芳結婚了,娶了比他大八歲的全桂大姐,這位王全桂在單家遇到困難時曾鼎力協助,兩人也算是患難夫妻。他們跟著師父在開原演出,在大石橋演出,然後單田芳在鞍山碰到了一位趙師爺。這位趙師爺在茶館裡說《明英烈》,但演出效果不佳,單田芳就把自己記錄的《明英烈》講給趙師爺聽,爺倆每天在浴池裡探討業務,單田芳講《明英烈》,趙師爺就給單田芳講故事情節設計、手眼身法步、詩詞歌賦等等。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這時候的單田芳雖然有一肚子書,卻還不敢登臺演出。趙師爺就跟他說,說書藝人有三關,第一是登臺難,敢上臺就算過了第一關。第二是把客人說住了難,能不能讓客人來聽,就看你的本事高低了。第三是成名難賺大錢難,東北、京津大多數說書的都是庸庸碌碌之輩,沒幾個成大名賺大錢的。

我們交代一下背景,這是1954年,說書藝人基本上還是原來跑江湖的生活方式。說書解放以前沒人管,瀋陽生意好就去瀋陽,營口生意好就去營口。1949年到1955年,政府也不嚴格管理,有個特業科,要到哪裡去演出要去特業科開個介紹信,有了介紹信就好辦事。到了1955年,說書藝人不能隨便流動了,藝人開始登記,寫履歷,文化局存檔,成立曲藝團,派幹部來管理,江湖藝人有組織了。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單田芳當時在鞍山,就落在了鞍山曲藝團,曲藝團中的學員大部分還是藝人的子弟。而師父帶徒弟還是老方式,師父在茶館說書,徒弟在下面看,觀察師父的言談舉止、表情動作,仔細琢磨今天師父哪些說得好,哪些說得不好,在臺上臺下的交流中,獲取演出經驗。對評書、相聲等曲藝來說,茶館是最重要的演出場所。小茶館裡,三教九流,什麼人都有,見什麼人說什麼話,根據現場效果來發揮,演員自然就能積累演出經驗。

評書藝術是靠經驗、閱歷堆積出來一個說書人。這說書人出來了,這書也就出來了。2004年我採訪單田芳的時候,老先生也說,要講究演員的發揮,還是在茶社說書裡比較好。茶社的演出形式從明代就有,幾百年來的經驗證明,評書就適合兩三百人的範圍,大劇場觀眾看演員都看不清,不便於交流。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茶社沒了,評書走向電視廣播,單老先生說原來在茶社說書,一抖包袱大家都樂了,他就越來越放鬆。後來錄製電視評書的時候,空屋子裡就一攝像機,一點交流都沒有,他一開始覺得彆扭透了,後來才逐漸適應。

單田芳1955年到鞍山,1956年春節大年初一登臺,在鞍山的前進茶社,說的是《明英烈》。他當時的演出時段是板凳頭兒,就是中午場和晚場中間的下午場,不是很好的時段。按規矩,他應該說四段,每段三十分鐘,每段中間休息一會兒,可單田芳登臺之後,根本忘了休息這回事,一口氣說了兩個多小時。這一天演出順利,掙回來四塊兩毛錢,什麼概念呢?當時大米一毛八一斤,豬肉四毛五一斤,雞蛋三分錢一個,一天掙四塊多錢,一個月一百多塊,比當工程師強多了。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1958年,曲藝團走向文化單位編制,在評定工資的時候,單田芳被評為第五級,每月工資84元。他妻子王全桂的工資是98元。許多老演員拿的工資比單田芳高,但演出效果遠比不上單田芳。關於藝人如何被改變成文藝單位的員工,有一本書叫《個體與集體之間》,講的是1950年代1960年代評彈藝人的故事。當時的評彈名角,一天演四場,一個月能掙1000塊,可納入文化單位,工資最多就能拿到兩百多塊。當時大學名教授的工資是每月三百,藝人是不能超過三百這條槓槓的。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評彈藝人還是加入了集體,原因有二:一是收入雖少,但基本保障還是有;二是擔心,要是不加入集體,恐怕以後連說書的地方都沒有。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到1962年,對文化事業的管理更為嚴格。凡傳統書目一律停止,都要說新書。單田芳說過《草原風火》《新兒女英雄傳》《戰鬥的青春》《林海雪原》等,他的師兄楊田榮,被邀請到鞍山人民廣播電臺,播出了長篇小說《鐵道游擊隊》《平原槍聲》。每到中午,師兄的聲音就覆蓋鞍山地區,單田芳很是羨慕,一個茶社裡的演員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就要藉助廣播電臺這樣的傳播手段。單田芳心說,早晚有一天我也上電臺。

但實際上他選擇了另一條道路。他的妻子王全桂覺得鞍山曲藝團分配不公,跑到了海拉爾曲藝團,工資漲到了180塊,她拉單田芳到海拉爾,也是每月180塊的工資。這在1962年是相當高的收入。海拉爾還有一個好處是天高皇帝遠,在海拉爾可以說舊書,單田芳到了那裡開講《三俠五義》,一炮而紅。但鞍山曲藝團一直向海拉爾曲藝團要人,單田芳夫婦盤算,海拉爾也不是久留之地。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俗話說,好漢不掙有數的錢。不知道這句俗話是哪裡來的,大概的意思是說,藝人是不屑於掙死工資的。單田芳開始單幹,他們去了營口的田莊臺,這就不是大城市了,也不是二線城市或三線城市,而是個鎮子,是廣闊的民間市場。在田莊臺,單田芳從臘月到正月這一段時間,除去花銷,存下4600塊錢。這是1963年的4600塊錢,算下來月收入是兩千塊以上,可在曲藝團月工資也就是一兩百塊,藝人該如何權衡?

單田芳繼續從田莊臺到蘇家屯,再到蓋縣,他形容這段單幹的經歷用了四個字叫“火穴大賺”,穴就是走穴的穴,走穴非常火,賺了很多錢。然而,文化管控不會讓你這樣走穴,營口文化局收到指令,像單田芳這樣的演員屬於黑戶,必須停演。迫於這種壓力,也為了照顧兒女上學,單田芳又回到了鞍山曲藝團,工資漲了一級,每月98元,但私自走穴,罰款800元。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到1979年5月1日,單田芳重返舞臺,在茶社說《隋唐演義》。到了8月,收到電臺邀請,錄製《隋唐演義》,一下走紅。接下來又錄製了《大明英烈》,這兩部本書都是單家的底兒活。單田芳說,電臺是我揚名立萬的平臺,成名成家的基地。沒錯兒,此後的單田芳名滿天下。

單田芳是新中國的說書藝人。說書藝人本來是江湖中人,幾百年都是沒人管,自生自滅。單田芳這一代人面對的最大變化,就是個體與集體之間的衝突。但在改革開放以後,單田芳還是義無反顧的走上了個體這條道路。他嘗試過電視劇,也嘗試過自己開公司。你會發現,這個衝突的背後,有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就是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人們都需要故事。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那麼,故事的魅力到底在哪裡?故事能支撐我們度過劫難嗎?單田芳曾經上過一次中央電視臺的《藝術人生》節目,在節目現場,他展示了一種東北特有的手工藝產品,叫水泡花,這是一種裝飾品。在文革中,有一段時間,單田芳一家就靠賣水泡花生活。

1970年代,單田芳要和各種人打交道,有市井中人,也有地痞無賴,不管什麼人,都對評書有濃厚的興趣,單田芳憑藉說書,能化干戈為玉帛,能交到朋友。可見,在艱難歲月中,人們對水泡花、對評書都有一定的消費需求。抽象一點兒就是,人們需要美、需要故事,即便在艱難困苦的時候。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1972年,單田芳在杜達蓮泡大隊勞動改造。有一天兒子回來跟他說,縣城裡的新華書店開始賣《三國演義》和《紅樓夢》了,單田芳就用賣雞蛋的錢,買回來一套《三國演義》和一本詞典,每天晚上就看《三國演義》,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查字典。白天勞動的時候,腦子也不閒著,把《三國演義》背一遍,背完了再把自己家傳的《隋唐演義》《明英烈》背一遍。等到1979年重返舞臺,許多演員早就腦子空空,把祖傳的故事忘掉了,單田芳卻能出口成章。

我們在這裡稍微跳脫開來,說點兒文學理論。人們為什麼需要故事呢?許多人的人生並不構成一個完整的敘述,也不產生什麼意義,但故事是有完整的邏輯鏈條的,是有意義的,我們需要故事,是需要體會到一種意義上的完整性。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德國的理論家本雅明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講故事的人》,他說口口相傳的經驗是講故事的人的靈感來源,在勞動的氛圍中講故事,這就是一種交流方式。講故事就是一種手藝活兒,每個講故事的人都會在故事中留下自己的痕跡,就像做陶的人會在陶器上留下自己的印記一樣。人們在放鬆的狀態下聽故事,內心又想記下這些故事,有對他人轉述故事的願望,這就構成了聽故事的人和講故事的人之間那種純真的關係。

講故事的人就像智者一樣,能講出自己的人生經驗,也能講出歷史的經驗,他人的經驗,人類的經驗,他能讓故事的火把生活的燈芯點燃。本雅明肯定沒有聽過評書,但他的這些話就像是在分析評書一樣。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評書就是一種口口相傳的講故事的方式,人們勞動之餘,在茶館裡聽書,就是在聽取這塊土地上的掌故和傳統,聽取我們世代生存的經驗。單田芳就是講故事的人,也許是中國最著名的講故事的人。他說的書,按照評書傳統的叫法,一個是袍帶書,講的是改朝換代的故事,一個是短打書,講的是行俠仗義的故事。他從《封神榜》講到曾國藩、張作霖,講的就是這塊土地上的風雲變幻,講的就是英雄豪傑如何踐行自己的正義法則。這種根植於人民的故事,傳遞著人民的經驗,傳遞著最樸素的價值觀。

讀言歸正傳:單田芳說單田芳這本自傳,瞭解單田芳老人的坎坷人生

題外話:讀書可以擴充我們知識邊界,獲得更多看問題的視角,但盲從是要不得的...

喜歡我的文章就果斷關注轉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