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如何既不傷害單身狗,又能鼓勵生二胎?

如何既不傷害單身狗,又能鼓勵生二胎?

最近一篇《提高生育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大體意思是政府應該強制收取生育基金來提高生育率。什麼?我不生孩子還要給錢?這擺誰面前都不能忍,這不許多網友表示,現在鼓勵生育沒錯,但想強制大家從工資裡面扣“生育基金”,實在是說不過去。

十多年前的智庫建議

您知道麼?早在社會擔心放開二胎政策,中國人會爭著生孩子的時候,安邦已經注意到了中國人口出生率實際已經很低的問題,並在當時發表了質疑計劃生育政策的觀點,建議中國要為老齡化壓力下的人口結構危機做好準備,在放開生育限制、放鬆向中國移民以及允許雙重國籍政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毫無疑問,在當時,安邦被看作是非主流的異類,甚至有些反動,也正是因為於此,非常遺憾,安邦的這些觀點並未受人重視,間接導致了現在的事實已經在向安邦擔憂的方向逼近。

值得欣慰的是,國家已經意識到了老齡化少子化的威脅,從最近的重要媒體刊文,到國家政策,都能很清楚的看到國家的決心。那篇《新時代中國人口發展的新任務》也是在這種背景下所撰寫的。只是方法是否合適還值得討論。

俗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分析從少子化陷阱中爬出的國家可能比這種希望通過收費來化解人口危機來的更有現實意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其實早在20世紀70年代,低生育率也困擾著今天的歐洲,在當時的歐洲,人們為了追求個人的快樂和價值實現,不想讓孩子和家庭成為負擔;環境汙染給人類的生存帶來許多越來越難以預計的威脅,使人們對未來缺乏信心,同樣影響了他們的生育選擇。

與此同時,高福利的國家制度為每個人提供了涵蓋整個生命週期的安全網,加之個人收入水平的增高,人們的需求層次普遍得到提升。而個人價值觀的改變導致了個體社會行為的改變,並引起整個社會的結構性變化。

為了化解這種社會危機,英國率先拿出了自己的方法。在英國,六個月以上的幼兒均可以享受每週30個小時的免費托幼服務,這筆費用由政府承擔,公立醫院、公立學校提供的免費醫療和教育減少了家庭在養育孩子方面的成本。從20世紀末開始,一些國家的生育率出現明顯回升。

方法同樣奏效的還有瑞典,他們甚至創下了回升最快且水平最高的歐洲生育記錄,在瑞典,家庭政策更傾向於普遍的現金補貼和高水平服務。

德國也已經從連續數十年世界低生育率國家行列“爬”了出來,其中大量湧入的難民功不可沒,但形式似乎仍不樂觀。有學者認為,人們生育孩子不僅僅考慮物質條件,還需要兼顧自我實現、個人權利、教育提升等複雜多樣的非物質因素。

鼓勵生育社會矛盾值得重視

由於中國人口分佈、人口素質以及人口基數等原因,照搬照抄歐洲的模式顯然也是不理智的。如今的中國,雖然社會上“養不起”孩子的呼聲很高,但是很多家庭並非真的缺錢養不起,鼓勵生育實質是一個綜合型的問題,背後的社會矛盾更值得重視。

比如,雙職工家庭一方面感覺祖父母看管孩子有一定的弊端,另一方面又難以請到放心的保姆。

遼寧省雖然提出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辦月子中心、非營利性婦女兒童醫院、普惠性託兒所和幼兒園等服務機構,鼓勵和推廣社區或鄰里開展幼兒服務志願服務,但是在近幾十年的城市化進程中,打破了原來城市中“熟人社會”的鄰里關係,孩子的看管和教育問題早已積重難返。

在安邦看來,鼓勵生育是一個綜合性的、長期性的系統問題,大膽拋棄人口增加是社會的負擔以及人均資源不夠這樣的錯誤論調,適當調整晚婚晚育的觀念,減少女性在事業關鍵期迎來生育的兩難境地,並在戶籍制度以及城市設計上,有意識地促進親人、熟人在一起生活,為照顧孩子提供保障,或許能為未來鼓勵生育做出一定的貢獻。

如今,中國人口面臨的嚴峻態勢比我們想象的要嚴重很多,今年上半年人口出生的狀況比去年還要糟糕很多,下降幅度至少在10%以上。當下,一定要抓緊構建鼓勵生育的公共政策體系,在產假、孩子入托、幼兒教育、家庭負擔減輕、稅收減免、財政鼓勵上下大功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