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我為什麼那麼討厭大單缸

正文共:1833 字 3 圖

預計閱讀時間: 5 分鐘

提起單缸摩托車,相信大多數喜愛摩托車的車友都有一肚子的話要說,我本人也是。

我出生於一個國有廠礦企業,父母親都是國企工人。還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那個時候父母親一個月的工資收入水平尚不足百元。父親喜歡摩托車,節衣縮食買了一臺嘉陵本田70的摩托車,全廠第一臺。記得那時候是多麼的拉風,其炫目程度遠超今天汽車裡面的BBA品牌。

剛買回來的時候,母親還特意買了鞭炮以示慶祝。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坐在後座,雙手環抱著父親的腰部,任他載著我在馬路上飛馳,享受著別人豔羨的目光,追逐著風和歲月。

摩托車就是那個時候在我的生命中開始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喜歡摩托車就成為了我一生的愛好。

我為什麼那麼討厭大單缸

後來大學畢業後買了人生中第一臺摩托車——豪爵的鑽豹,喜歡得不得了,每天上下班通勤特別的方便,車流中穿梭自如,質量好得沒毛病,騎好幾年就換了兩個燈泡,油耗也小。沒事的時候我就喜歡把車推出來在陽光下擦擦,幾年的時間看起來還和新車沒什麼區別。

我為什麼那麼討厭大單缸

直到有一天,一個發小買了一臺水車——CB400。

看著這款車碩大的發動機、粗壯的車架和輪胎,我終於明白,摩托車還有這樣的!試騎了一圈之後,被這款車銷魂的聲浪和線性的加速徹底征服,特麼這才叫摩托車好嗎?

自此以後是茶飯不思,半年後將省吃儉用攢下來的錢加一部分無恥的找家裡要的錢,也提了一臺99年份的CB400水車,這款車是帶有第一代發動機可變氣門的設計(VTEC)。隨後的結果可想而知,連續吃了幾個月的泡麵。

我為什麼那麼討厭大單缸

這款車是在一個相熟的朋友手裡買的,車況不錯,除了有一點補漆之外其他部件都是原廠件。轉速在6700轉以下時聲浪純淨溫柔,但是加速凌厲,和我以前的那臺鑽豹完全是兩個概念。一旦將轉速突破6700轉氣門全開的時候,發動機會發出有力的嘶吼,聲線尖銳高亢,但是絕對不會有破音的困擾;轉速越高越有力,馬路上想要超個汽車簡直就是輕而易舉,你甚至不需要降檔,隨時油門擰下去,動力就隨叫隨到。那種感覺在單缸車上你真的是難以體會得到。

騎這款車你很難體驗到單缸車那無處不在的拖擋,只要車在動,我甚至可以用四檔將車加速到150km/h以上,城市裡面穿行特別的方便,少了不少換擋的勞累。這款車目前還在我手裡,沒捨得賣,萬兒八千的沒意思。車況依然不錯,發動機沒有雜音。不過因為沒有手續,只有在比較“飢渴”的情況下,晚上偷偷摸摸的出來遛個彎,享受一下聽覺和視覺的盛宴,上下班通勤就交給了一輛小踏板和四輪。

說實話,我覺得小排量車型使用單缸是無可厚非,足夠勝任了,不需要那麼大的動力,油耗也比較省,車輕好操控,這些都是他的優點,用多缸的話純屬浪費,不是現在提倡節約型的社會嗎?

但是!如果在一臺大排量的摩托車上使用單缸的話,就有點接受不了!(此處給廠家留點面子就不點名批評了)

先不說它那單薄的小身板就會讓人對它心存疑惑——能行嗎這個?就說那個聲浪也不能接受!不是“突突突”就是“啪啪啪”……合著我花了買汽車的錢就買了一個拖拉機,這冤大頭當得也太沒技術含量了吧?

然後就是大單缸容易拖擋的問題。騎慣了四缸機的人,再回頭騎大單缸,可以說你絕不會想再有第二次——稍不留意沒有及時降檔,發動機就無力的抖動,直至熄火,有一次騎著某國產的大單缸400復古車,總共不到5公里的距離,我居然熄火了不下10次,簡直不能忍!

對於大排量摩托車來說,多氣缸是發展趨勢,你看國外的大品牌有幾個還是使用單缸發動機的?因為這個排量的摩托車已經脫離了作為交通工具的原始屬性,開始向娛樂玩耍的功能靠攏。

既然是玩樂的取向,性能當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單缸發動機由於結構上的欠缺,使得它必然在性能上要差很多。不吹牛的說,我的那臺CB400至今極速還可以達到170km/h,0到100的提速可以達到6秒內,你找個同排量的大單缸來試試?能達到這個水準的話我直播生吃了它。

再就是大單缸那單薄的身材也讓人無力吐槽,請問現在最能體現男人味兒的是什麼?

手遊?滾粗!

自拍?不要這麼娘炮好嗎?

軍械槍炮?你只能過眼癮好嗎?

有人說足球。不錯,這個算一個。

其實按照我的看法,騎摩托車才是最能體現男人氣概的方式,有同意的舉手!

碩大的發動機充滿了力量感,裸露的機械有種原始的美感,雄渾的排氣聲浪就像成熟男人那低沉的充滿荷爾蒙氣息的嗓音……對於喜歡摩托車的人來說,騎車不僅可以獲得感官上的快感,也是體現男性力量美和陽剛之氣的最佳道具。

然而,你弄臺大單缸給我是幾個意思?活像匹被閹割的種馬,車架裡空蕩蕩的感覺與粗壯的車架和輪胎形成鮮明的對比,不管怎麼看都覺得彆扭。

好了,不想再吐槽了,一句話:摩托車,我只認多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