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中国李庄,一段湮没的历史

中国李庄,一段湮没的历史

李庄前缀“中国”,不是我要哗众取宠,而是因为有一段实实在在的被湮灭了的历史。

抗战期间,外省籍人士迁川七百余万,李庄最盛时有一万两千人,人口绝对数量不多,却多有国之精英。那时大大小小的宫观庙宇、会馆祠堂、民家小院,四下分布着中央研究院的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体质人类学研究所筹备处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同济大学等单位。

中央研究院是全国最高学术科研机构,与国民政府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考试五大院并列。当时设有十三个研究所,社会人文学科的三个所,涉及历史、语言、考古、民俗、民族、人类、经济、社会、法律等学科,全都迁到李庄。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李方桂、梁思成、董作宾、童第周等一大批有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的学者,常撑一把油纸伞,或捏一把折扇,行迹匆匆,出没于李庄的泥泞。单是留学欧美的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博士就有李济、梁思永、吴定良、凌纯声、夏鼐、吴金鼎等一大批人。1948年,国民政府选出八十一位首届院士,从李庄走出去的就有九位。

那时寄自海外的邮件和电报,只要写上“中国李庄”也能准确送达。同盟国的一些科研机构,也经常收到寄自“中国李庄”的学术刊物和书籍。外籍教授史图博(德国)、魏特(波兰)、鲍克兰、史梯瓦特、韦特(德国)、陈一荻(德国)等,曾随同济大学迁徙李庄。而犹太人魏特先生还成了永葬李庄的孤魂。费正清、李约瑟等国际友人曾造访过李庄,并与那里的朋友傅斯年、陶孟和、梁思成、童第周等保持着长期联系。

当时的李庄,与重庆、昆明、成都并列为四大文化中心,是抗战时中国最具国际影响的人文中心……

发现李庄,纯属偶然。几十年随心遣兴地阅读,也看过一些东西。

我热爱丽江,横断山脉中一个“阳春白雪”般的古城,有一个叫李霖灿的人已捷足先登。1941年,他受聘于李庄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考察边地艺术,发现了玉龙雪山下神秘的东巴文化。几年以后,他携大批东巴经典到李庄,开始了“麽些象形文字字典”的编纂和东巴文化的研究。几十年来,他把东巴文化的研究扩大到历史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被誉为“东巴文化之父”。

王世襄是一个快活老头。当年,他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助理研究员,追随梁思成来到李庄。前些年,他的一部三卷本文集《锦灰堆》出版,一时洛阳纸贵。书中多篇论文写于李庄,其中有对李庄宋墓和宜宾旧州白塔的测绘与考证。

一个朋友说过,若是旅途消遣只携带一《发现李庄》,那就带罗尔纲的《师门五年记》。那也是一本写于李庄的书。青年学人罗尔纲,1943年受聘于中央研 究院社会所,依据资料

悉心考证,写出《世传太平军奸淫杀戮考证》,并重新开始对旧作《太平天国史纲》进行修订。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成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权威。他一生的著作中,好多文章都郑重地写上“某某年写于李庄”。

梁思成被誉为中国建筑科学之父。1984年美国出版的《中国建筑史图录》和1998年国内出版的《中国建筑史》,是梁思成研究中国建筑的扛鼎之作,也是中国现代建筑科学的开山之作。此书1943年成于李庄。书中的照片,有李庄板栗坳,测绘图有李庄的旋螺殿。李庄六年,中国营造学社艰难支撑。抗战胜利之后,以营造学社为主要的班底,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可以无愧地说,李庄是“中国建筑科学的摇篮”。

李庄,就这样一次一次地撞击我的心扉,变成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符号。我的目光也开始自觉地追寻那段历程。

李庄是个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的古镇,其为县治、州府、郡府的历史长达四百多年。又是长上的大码头,曾为川南货运的集散地。

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中,十省五方的民众,溯水路而上,又沿着长的各个支脉分散到四川各地。历史在这块狭的土地上留下了“九宫十八庙”,留下了一座座青瓦粉壁墙的四合院,留下了青石板铺就的小街。戏剧的“高台教化”,民间开馆授徒,行业兴办义学铸就了李庄人重礼义、讲斯文的传统。

抗战时期外省籍人士疏散来川,李庄人慨然相邀,热情相助,在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艰难岁月,以一方平静,保存和发展了民族的文化。

“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五味使人口爽”。李庄没有电及一切电气化的东西,没有都市娱乐和现代交际,没有充盈的食物和药品。狭小的生存环境,扩充了人们的思维空间;简单的生存方式,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处静虚之中,做出真正的学问。中国的人文学术正是在西南边远的小山村,薪传火播,绵延发展。

1946年10月,随着载有最后一批抗战文化人的轮船鸣笛起锚,李庄突然空寂了。

这些年,海外史学界对我国影响大的有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和张光直的考古人类学。当我们习惯从纵的线索,从固有的模式去认识和分析历史时,黄仁宇则从一个横的断面,牵出历史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一幅幅全新的图景。黄仁宇治史的方法,其实就是傅斯年提倡的“史料学派”。他对明史的研究,基础资料也来自史语所整理出版的“明内阁大库档案”。

张光直是沟通当今中国和西方考古人类学的第一人。他曾是美国耶鲁和哈佛大学考古学教授,长期在报刊上开专栏,向读者介绍和普及考古学。在中国,许多人文学者的案头上都能找到他的著作。细读那些作品,会蹦出一系列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李济、作宾、凌纯声、劳干、高去寻、石璋如这都是些在李庄生活了六年,后去台湾,消逝在我们阅读视野中的学者。而我们景仰的张光直以及许倬云、梅祖麟等先生则都出自他们的门下。对于李济,张光直曾大胆放言,“考古学至今还生活在李济时代”。

语言学是中国率先争到世界性的发言权的人文学科。国立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二组主任赵元任先生被誉为“中国语言学之父”。在美国,他坐上美国语言学的“头把交椅”,被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接任他的李方桂先生则被誉为“非汉语语言学之父”。继赵元任之后,李方桂也担任过美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他们的著作,至今在国际语言学著作中仍占有很高的“引用率”。 李方桂先生在李庄生活过多年,赵元任一直兼任着史语所二组主任。

随着对李庄的了解愈渐深入,我愈渐汗颜:作为一个受过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训练的学生,作为一个几十年自诩的“读书人”,竟然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人文学科和学者完全无知且带惊人偏见!

李庄的发现,我窥见了民国人文学术史上的一段不寻常的时期,找到一座中国学术的富矿。我为李庄激动,我为我的李庄发现激动。

关注李庄,我开始追寻发生在那段特定时空中的人和事,探询故事梗概背后的细枝末节。执著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梭,就像一把重续时光的梭子。

【图书简介】

抗战期间,中研院史语所、社会所以及中博院、同济大学、营造学社等迁到四川宜宾的李庄镇,并在那里安居六年。《发现李庄》以翔实的田野调查资料、诸多珍稀的图片,全面叙述了傅斯年、陶孟和、李济、梁思成等人的学问事功,更探寻了诸多不同寻常的秘辛人情。

中国李庄,一段湮没的历史

《发现李庄》岱峻著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来源丨《发现李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