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再讀紅樓,始明偉大

再讀紅樓,始明偉大

沒有人質疑紅樓夢的偉大,所有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一本書,即使很多人只知道一個臉譜化的概念,說林黛玉很喜歡哭,薛寶釵很世故,至於紅樓夢講述了什麼,小時候,我聽父母說,它講述了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上學後,官方的解釋是紅樓夢通過講述了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批判了當時的封建社會云云。

我自己開始看紅樓夢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走馬觀花,不知所云,年紀雖小,只覺得喜歡書中人物的說話,與這本書獨有的語言描述,不見任何贅述,所有人人物個性都那麼鮮明,偉大的小說家都不會是臉譜化的形式來寫作,人的性格從來都是多面的,甚至有時帶著面具,就像川劇的變臉一樣,每個人在每一個不同時刻,所表現出來的自己也是不一樣的。

再讀紅樓,始明偉大

紅樓夢第三回,接外孫賈母惜孤女,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林黛玉進賈府, 林黛玉的表現堪稱完美,各種應對自如瀟灑,準確把握各種人的心思與忌諱,完美避開為她設的陷阱,在地域上,林黛玉自幼生活在南方,在揚州,而賈府在金陵,也就是南京,地方不同,習俗不同,但是沒有給年紀如此幼小的孩童造成影響,小小年紀,已經懂得察言觀色,根據紅學家的各種推論,當時的林黛玉,可能不過七八歲的樣子,表現堪稱天才,與所有人對她的臉譜化印象並不符合,比如愛哭,愛使小性子,那樣的她,只是在寶玉面前,或者,是寶玉在的時候,她也會嫉妒,難過,會感到失落,我在閱讀的時候,才覺得她這樣,或許是正常的小女孩情態。她是太完美了,書中明確說出,林黛玉“才貌世應稀”,秉絕代之姿容,具稀世之俊美,哭泣的時候,連附近的宿鳥棲鴉都不忍聽,至於才華,則自不必說。

再讀紅樓,始明偉大

紅樓夢中,曹雪芹的高明之處,在於寫出世人的複雜多變,人不是那麼簡單,為了各種利益權利,也是明爭暗鬥,王熙鳳世故老辣,精明強幹,即使黛玉進賈府的那一節,表現也是與眾不同,大展風采,書中原話,“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緻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麼姑媽偏就去世了!‘’一番話面面俱到,不露痕跡,讓所有人都聽了很舒服,既誇讚了林黛玉,暗合了賈母的心思,也不會讓在場的賈母的嫡親孫女感到尷尬,林黛玉是出世之人,而王熙鳳是入世的,在大觀園中人,只有王熙鳳沒有讀過書,大字不識幾個,她每天要做的,是打理這個有幾百口人的家庭,平衡各種利益,在上要伺候好賈母,王夫人,邢夫人,而這幾個人互相也是面和心不合,在平輩裡,也要照顧好黛玉寶釵等,對下,還要恩威並施,更重要的是這個家否則年紀輕輕,如何服人?在一次大家族人聚會中,眾人都知道王熙鳳善於說笑話,再簡單平凡不過的事情經她嘴裡說出也最是妙趣橫生,但是那一次,她的笑話卻是寡淡無味,我當時年少不懂何以如此,後來才明白,賈母先說的笑話,以王熙鳳的精明,怎麼會奪了領導的風光?自然要懂得避嫌,有能力的人,不會急於展示自己,所有人都不會懷疑鳳姐的能耐,這個時候,適當的韜光養晦,就是很重要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看你一個人大出風頭,那樣置他人何地?懂得適當隱藏鋒芒,讓他人也能展示自己,這才是為人處世的哲學。

再讀紅樓,始明偉大

小人物也會綻放大光芒,在書中,林黛玉史湘雲薛寶釵王熙鳳等人的光芒太耀眼,即使如此,也沒有擋住小人物的光彩,除了劉姥姥外,有一個小丫鬟,麝月,這個女孩出場次數並不多,但卻十分精彩,小說第二十回,曾經有這樣一段描寫:

寶玉惦記襲人,便回至房中。見襲人朦朧睡去,自己要睡,天氣尚早。彼時晴雯、綺霞、秋紋、碧痕都尋熱鬧,找鴛鴦、琥珀等耍戲去了。見麝月一人在外間屋裡燈下抹骨牌。寶玉笑道:“你怎麼不和他們去?”麝月道:“沒有錢。”寶玉道:“床底下堆著錢,還不夠你輸的?”麝月道:“都樂去了,這屋子交給誰呢?那一個又病了,滿屋裡上頭是燈,下頭是火,那些老婆子們都老天拔地伏侍了一天,也該叫他們歇歇兒了。小丫頭們也伏侍了一天,這會子還不叫玩玩兒去嗎?所以我在這裡看著。

再讀紅樓,始明偉大

這一番話,考慮到所有人的需求,所有人都要去歇息,去玩,所有人都要離開,唯有自己守在屋子裡,停留在崗位上盡忠職守,麝月也是小女孩心性,當然也愛玩愛鬧,但是,只有她沒有去,只有她,在這種場景中,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替別人考慮,處處周全,不僅僅是思慮詳盡,更是人性的光輝善良與奉獻。

傳世名作鉅著,絕對不會侷限於時代,作為中國小說的最高成就,紅樓夢對現在,乃至將來,都是警世恆言,對所有的人,都有借鑑作用與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