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2 從上海各區高中的最高分數線分析中考趨勢|競賽?自招?裸考?

近幾年中考人數比較穩定,2015至2017分別是7.9萬、7.51萬、7.4萬。2018年首次低於7萬,為6.9萬人。報考人數的多少會影響高中錄取分數線,但具體

影響了什麼?我們的應對措施又是如何?這就需要大量數據對比分析.

參差不齊的分數線

從上海各區高中的最高分數線分析中考趨勢|競賽?自招?裸考?

圖中黃色的兩所四校本校引領全市平行志願分數線,接下來就是中考“重災區”閔行區的七寶中學,以594分居高不下,然後是考生眾多的浦東新區建平中學,曾在2013年和2014年分數線超過了上海中學。雖然分數線不能說明所有問題,但對於考生的選擇和投檔時的慎重還是息息相關的,接下來我們看另一組數據。

從上海各區高中的最高分數線分析中考趨勢|競賽?自招?裸考?

(一本率60%以上的高中)

如圖,假設小明平時成績很好,有望衝刺590分,後來實力不濟只考了589分,如果家住閔行區,哪怕再多考2分也難入七寶中學(今年594分),很可能進入閔行區另一所市重點:嚮明浦江分校(今年587.5分);但假如在黃浦區考試,那麼極有可能進入大同中學(今年589分),就算失手再丟2分,格致中學(今年585分)也是有保障的。

黑板君並不是慫恿各位家長去換學區房,只是要知道自己在本學區的排名並明確自身目標,有壓力才有動力,分數高的學校也一定有相匹配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對於未來高考衝刺依然有巨大幫助。但在這些數據中還是可以分析出一些情況:

1.閔行區、浦東新區生源競爭激烈,如果有望衝刺零志願的,一定不要猶豫,與其掉入本區稍差的學校,不如跳出去考較好的學校。

2.各學校間終有差距,全方面衡量自身能力和該校實力,在確保一模成績的情況下,多去投遞自主招生填報表(一模成績的區排名是自主招生的敲門磚)。

3.一些好學校偏多、分數線又不太高的地區,專心於裸考不失為良策,比如長寧(延安中學585分)、普陀(曹楊二中585分)等及各郊區。

選擇合適的升學方式

1 競賽

目前大部分能夠自主招生的學校有一則要求期望:優先預錄取市、區榮譽稱號獲得者以及文理科、科技等競賽獲獎者。這就是通過競賽方式選拔優秀選生,但競賽的門檻、難度都是數一數二的,可能付出的時間金錢精力巨大。據統計今年的通過競賽進入自招的學生僅200人左右,其中較為認可的比賽有:

從上海各區高中的最高分數線分析中考趨勢|競賽?自招?裸考?

但黑板君建議,只有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再考慮競賽方式,畢竟升學應當穩中求勝。

從上海各區高中的最高分數線分析中考趨勢|競賽?自招?裸考?

(圖為科技創新大賽現場)

2 自招

今年自主招生的比例在市重點院校中多達50%,一些極好的學校比例更高,如四校八校(四校:上海中學、華師大二附中、復旦附中、交大附中;八校:南洋模範中學、格致中學、大同中學、控江中學、七寶中學、延安中學、建平中學、復興高級中學)。關於自招的攻略黑板君在以往的文章中已經分析了很多,在此就拎一下重點:

①一般要求較好的筆試成績,尤其會參考一模分數。

②綜合素質特別強的好學生,三觀正確,善於表達。

③有一至二個科目特別強。

④偏、怪、奇才,且有創新潛質。

3 裸考

由於初三畢業考試與高中招生考試二合一,為了讓更多同學能順利畢業,中考的難度是較為親民的,那麼可見中考不是拼難度,而是拼仔細,能自招走就走咯,一般拼裸考是沒有辦法而為之。

上文我們已經分析了各區最高分數線,那麼這就涉及到填志願的門道、考生自身實力發揮以及運氣成分在內了。每年填志願時,各學生及家長會參考去年的分數線,一旦該校分數過高,很多家長就不會去填報,而去扎堆填較低分數的好學校,這就導致了各市重點學校分數線的時高時低。在此,黑板君希望學生和家長能認清數據背後的原因,不要因為怕搏不上而不敢填報好學校,而當某學校去年分數線較低時,反而要當心了,今天很可能會高。

未來政策趨勢

高考改革了,中考也進行了科目和分值的變化,相較於之前改題型的小打小鬧,這次的改革可謂是大刀闊斧,但我認為這次的改革是利大於弊。科目變多了,時間提前了,很多都向高考改革看齊,這給00後05後而言無疑是巨大的挑戰。不過通才比專才更寶貴,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各方面的知識都瞭解一些是必要的。

從上海各區高中的最高分數線分析中考趨勢|競賽?自招?裸考?

(自2017年入學的六年級學生起實施)

當然了,錄取方式也有了不同。

從上海各區高中的最高分數線分析中考趨勢|競賽?自招?裸考?

從上海各區高中的最高分數線分析中考趨勢|競賽?自招?裸考?

由圖可見關鍵信息,不低於50%的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招生計劃實行名額分配,以及其中的70%分配給不選擇生源的每所初中學校,何為不選擇生源呢?一般是指公辦初中(也有部分民辦初中),因為目前升學率優異的民辦初中基本都會在入學時進行各種測試來篩選學生。然後剩下的30%名額再分配到區裡的各個學校(民辦+公辦)。

那麼我們來做個計算,假設實施新政後,該年七寶中學共招生計劃500人,其中自主招生約75人,名額分配不低於50%,按250人計算,剩下統一招生錄取約175人。在名額分配中,175人是分配給了每所公辦初中,75人分配給了閔行區的公辦和民辦初中。

很多人感到奇怪,明明以前用全市統一招生考試以及零志願的方式選拔學生,現在名額分配比例這麼高,不是有更多的運氣成分了嗎?其實有這樣一種說法:社會公平的根本是年輕人機會公平,說到底是教育公平。那麼教育公平也需要機會上的公平,

利用名額分配製打破初中生的“分數本位制”,讓公辦學校有更多機會進入好學校,而不是被篩選優質生源的昂貴民辦初中近乎壟斷“四校八校”的名額。

另外,市教委的政策制訂也真的是非常細緻。其中特別明確一點,學生必須在畢業初中學校在籍在讀3年及3年以上。所以那些心裡打著小算盤,想要先在民辦讀三年,最後一年轉公辦再享受名額分配到校的家長,您的妄念可以打消了,根本沒有這個政策漏洞可以鑽。

為了更好的應對政策,我們不如把精力更多投入到自身的升學規劃中,考慮下是自主招生、名額分配,還是裸考?從概率上來看,想考好學校,有一半以上的可能要進入名額分配的選拔,那麼除了中考的750分以外,還有綜合評價測試的50分。

根據政策,初中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所有社會考察、探究學習、職業體驗等都由學校安排,不需要家長額外付出時間和金錢,並建議指導學生在預初做社會考察、感知社會,初一做探究學習、創新實驗,初二進入中職校和場館,進行職業體驗

。可見無論是否會進行名額分配,同學們都該認真對待這些實踐活動,全方面提升自己。

從上海各區高中的最高分數線分析中考趨勢|競賽?自招?裸考?

(圖為上海師生走訪東坡故里的實踐活動)

文 coffee | 編輯 lem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