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中医治肝病,不走“寻常路”

中医治肝病,不走“寻常路”

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院长孙彩珍:肝“硬化”了,还有希望吗?

也许你或多或少注意到了,现在,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得肿瘤的是越来越多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肿瘤也已不再是“绝症”的代名词,只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多肿瘤病人是完全可以长期生存的。

然而,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人到确诊时,已经到了晚期,错过了极佳的治疗时期。为什么会错过?不重视检查,对自己的身体过于自信,同时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和认识误区等,都是导致发现太晚的原因。比如肝病(包括肝炎、肝硬化、肝肿瘤),就有不少人存在着这样那样的认识误区。

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院长孙彩珍说,无数实例证明,中医治疗肝病有其独特之处,我们走的就是一条不寻常之路。

不过,治病先治心。病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杜绝肝病治疗中的认识误区,才能积极配合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肝病的这些认识误区,你有吗?

误区一:只要肝功能正常,肝脏就一定健康。

孙院长说,肝病的预防和治疗不能仅仅只是抗病毒和降转氨酶。肝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仅凭几个指标就能认为肝病好了。要人性命的或者说肝病死亡的绝大多数是肝硬化和肝肿瘤,而病毒大量复制导致死亡的却是极少数。抗病毒仅仅是一个方面,绝非全部。所以,肝病治疗和预防也要两条腿走路:一是抗病毒,二是预防肝硬化与肝肿瘤。

“我碰到多例阳转阴病人,肝功能一直正常,后来却得了肝硬化、肝肿瘤。”孙院长说,许多患肝炎的病人,平时化验,肝功能都正常,甚至用了某些药物后也阳转阴,病人以为这样肝就安全了,不会有事的,不料,最后却被诊断为肝硬化,甚至肝肿瘤。因此,不能只看到肝功能正常就认为万事大吉,肝功能正常照样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肿瘤。所以,病人的重点应当放在阻止肝的纤维化上面,要提防发展成肝硬化、肝肿瘤。

误区二:“大三阳”很可怕,“小三阳”相对安全。

很多人认为“大三阳”表示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转氨酶高,对身体危害大,“小三阳”则表示肝炎病情好转,病毒复制少,转氨酶下降,危害不大。事实上,如果仅根据病毒指标是大三阳或小三阳来决定是否采取治疗,可能会误人性命。在小三阳阶段,病毒复制依然可以很活跃,如果不注意保养,有不良的饮食和作息习惯,很有可能激活癌基因,引起正常肝组织癌变。临床研究表明,大约有10%的“小三阳”患者可直接转化成肝肿瘤,并不经过肝硬化阶段,而且年纪越轻病情发展越快。

胡先生是永康人,有乙肝小三阳病史,但肝功能正常,身体其他方面都很好。33岁那年夏季的一天,他突然上腹部剧痛,到医院剖腹探查后发现,肝里居然有一个很大的肿块,而且已经破裂。医生立刻为他做了手术,切除了肿块,而后介入化疗三次。四个月后,胡先生肝肿瘤复发,门静脉里有癌栓。于是又做了十次放疗。后来,他来到杭州种福堂中医肿瘤门诊部就诊。孙院长说:“如果他重视体检,肝里的这个肿块完全可以早点发现的。手术后,如果他马上结合中草药治疗,情况也会控制得较好。”

胡先生说,自己有小三阳15年了,他一直以为小三阳不像大三阳那么严重,只要肝功能正常,肝脏应当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也不重视体检,没想到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

误区三:一旦得了肝硬化,就无法逆转了。

肝炎到肝硬化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在10-15年左右。一般来说,它的演变过程是这样的:大小三阳——急性肝炎——经过反复发作,成迁延性肝炎或活动性肝炎——少数转变成肝硬化——肝硬化早、中、晚期。

防止肝硬化,首先要重视体检,一年起码要体检4次,要检查一次肝功能全套,B超检查肝、胆、脾,有条件的再检查一下“乙肝三系”和“HBV-DNA定量”,明白病毒现在的状态。因为肝的局部硬化只有B超能做出来,肝功能看不出来。从乙肝到肝结节到肝硬化到肝腹水最后到肝肿瘤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早期肝出现局部硬化时,病人是感觉不到的。西医说这个时候是“代偿期”,意思是指肝脏哪怕出现了局部硬化,肝功可以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看不到肝病症状,病人还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此时如果及时发现,通过中医治疗干预,同时改变不良习惯等,有效防止肝硬化的进一步发展,阻断向全面肝硬化和肝肿瘤转化之路。退一步说,即使到了肝硬化中晚期,也不要太过悲观,这么多年来,治疗肝硬化中晚期病人的病例还是很多的。

中医治肝病,有其独到之处

中医在治疗肝病方面的专长,不少专家都著书立作对这一点进行了阐述,比如:“关于肝脏病的治疗,却是中医的专长之一,尤其是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更是理想。”“就目前来说,在中医药的治疗中,常常出现惊人的奇迹,尤其是对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治疗。”(《肝脏病》,广东旅游出版社出版,王方凌编著)。

孙院长说,从她们20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有巨块型肝肿瘤的病人,中医还是比较可靠的。因为巨块型肝肿瘤不容易出现腹水,有比较宽裕的治疗时间。如果肝脏上有了多个肿块,就是弥漫性的病人,希望还是有的,但路会比较长,会比较艰难。因为有多个肿块,很容易把肝里面的血管堵住,门静脉堵住,这样就容易出现腹水,一旦有腹水,治疗难度会相对增大。

孙院长同时指出,肝硬化腹水治疗起来虽然比较麻烦,但在这方面,中医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独特之路,实践证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中医五行学说把肺、肝、肾、心、脾五脏分别用“金”“木”“水”“火”“土”来代替,这5种物质相互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即金(肺)克木(肝),木(肝)克土(脾),土(脾)克水(肾),水(肾)克火(心)。当这一克制程度处在正常值时,就不会得大病;失去平衡,某一环节过强或者过弱,就会生大病。

肝硬化的病机是木(肝)太盛,使木(肝)对土(脾)的克制过度,土(脾)被克制太过度后没有能力克制水(肾),使水溢泛滥。既然是“木”强盛“土”虚弱,治法只有两条可选:要么扶持“土”,使“土”强盛起来,即健脾法。但肝硬化中晚期的病人舌质红、口干、阴虚津燥,而健脾药,像白术、茯苓、生姜,药性为温热上火、燥湿,显然与病症不符合。那就是另外一条:扶“金”(肺)佐“木”(肝)法,就是通过治疗肺来治疗肝硬化及腹水。

通过治疗肺来治疗肝硬化及腹水,这就是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不同寻常的独特之路。

最近,我们在走访种福堂中医医院的时候,碰到了一位浙江杭州病人,陈先生,54岁,有10多年乙肝、肝硬化病史。2013年体检发现肝肿瘤,上海、省内大医院都看过,手术、介入、射频都做过,2015年又复发了,经人介绍找到杭州种福堂,服用中药治疗三年,去检查各项指标有所控制,人比原来长胖了7斤,一直未见复发。

有一位来自浙江兰溪的病人,为了治疗肝硬化腹水,跑遍了兰溪、宁波、杭州的各大医院,但肝腹水一直无法控制住,后来经朋友介绍,找到孙彩珍院长,3个月后,本来像孕妇怀了6个月一样大的肚子不见了,他为此感到万分惊喜。

刘女士是湖北武汉人,2004年患肝硬化失代偿期伴肝昏迷,肝腹水,肚子大得吓人。她儿子在报上看到中医治疗肝病有独特的方法,就跑到杭州来求救。中药配回去,吃了两个月,她坚持吃,吃到3个月时,可以下床走动了,吃到4个月时,她就可以出门了,在村子里到处闲逛。她想,我已经好了,可以不吃药了。但孙院长劝她继续吃,千万不能停药,必须要吃六个月以上的药,现在停药有可能反弹,好了以后,每年还要巩固一两个月。现在,14年过去了,她依然健康地生活着。

54岁的重症肝炎、肝腹水康复患者寿先生是杭州人,乙肝携带者,因工作的原因,他长期处于甲醛超标环境,导致重症肝炎爆发。

“当时转氨酶1000多,黄疸500多,西医已经宣告无法治疗,病危通知书发了3次,医生说,只能试一下肝移植,别无他路。肝移植,费用至少要30万,而且,即使换肝了,可能也没几年好活。” 寿先生的弟弟抱着试试的心情,请来了孙彩珍院长。

中药吃了一周后,他晚上不出虚汗了,人舒服多了。后来,腹水也一点点消退了,黄疸指数也在下降。就这样,寿伟国前后吃了四年多的中药。现在,他的病情也控制了,各个指标也都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他说,信任医生,好好配合忌口,坚持下去,生命就可能产生奇迹。

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有一个专家组,专家组主任孙彩珍医师,还有中医硕士杨德志医师等,专门治疗肝硬化及腹水、肝肿瘤。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在为肝病发愁,想了解更多中医治疗肝病的知识,欢迎拨打本报健康热线0571-85310249咨询。

本报记者 方云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