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評價電影《頭號玩家》?

寫作用鋼筆


01

首先這部電影不僅僅是關於遊戲的。

就算你不懂那些梗,也不影響觀影,不要被那些宣傳騙了。

它終究講的是一位少年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

甚至我可以說,它的故事並不新鮮,就像大部分遊戲,都是這樣的故事,但是你看過了,你會說,哇,怎麼會這麼酷?

這也是我們這些玩家,這麼多年一直想告訴你的。

它替我們做到了。

告訴每一個人。

“遊戲世界真的很酷。”

02

現在我們說說這部電影。

誇的部分別人都誇完了,總體來說,它是一部‘老派’的電影,但老派並不是缺點,就像我們看漫畫,主角最後一秒變身,我們看了很多,但我們仍然會熱血沸騰。

它真正的實力是在於把一個“老派”的故事用工業砸的很瓷實,有人說劇情簡單,相信我,如果你要做一個元素如此之多的故事,甚至要構建一個世界觀,那麼主體故事越簡單越好。

至於這個片子到底值不值得看,這麼說吧,如果你喜歡看機器人從天而降,你會鼓掌,事實上我看的時候,電影院掌聲一片,我更是差點從椅子上站起來。

該死,那可是高達。如果是初號機,我大概要打滾了。

當然,如果你不喜歡機器人,沒關係,你總會喜歡那些如夢如幻的視覺特效,《阿凡達》你總喜歡吧,更不要說捏人變裝,男人和女人都喜歡。

那麼,說回頭,這部電影是講遊戲嗎?

不全是,如果你這麼想,你會發現它擁有大量的電影梗,那麼它講了電影文化嗎?

也不是,這部電影裡出現的相關影片,不論是金剛,侏羅紀,終結者,還是閃靈,又或者回到未來,都只代表了電影中的某一個門類,或者說在某些地方具備了一個共性。

幻想。

所以你現在應該明白這部電影是什麼類型了。

03

接下來說說細節,在整個過程裡,我首先很驚喜。

因為它在情節的推動中,採用了很多遊戲的方法,就算你不懂遊戲,你看到那,你仍然會發出‘哇哦,這樣也可以’的讚美。

如果你懂遊戲,嗯,大概你已經哭了吧。

這也是這個片子的高杆之處,它傳遞了一種情懷,因為那就是你的世界,你用了很多年告訴別人,這個世界多麼有趣,現在終於有人點頭同意了。

所以這也是我想說的,這部電影真正的優秀在於它溫暖了一個群體。

事實上,如果僅僅是驚喜,是遊戲梗,這部電影不值得評述,那只是另一部《壞小子斯科特》。

本片的情懷不是遊戲,而是“玩家”。

讓我想起一句話,令遊戲偉大的並不是遊戲本身,而是玩遊戲的人。

Player.

關於這群人,我常常想起一個隱喻——

曾經有人去過金銀島。

見過了數不盡的幻境與財寶。

他返回小鎮,試著告訴身邊的每一個人。

結果人們都說他瘋了。

他們說你這個傻帽,金銀島都是假的,騙騙小孩子的。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這些中國的遊戲玩家就是這個傻帽,是大傻帽。

04

作為一名二十多年的‘傻帽’,很多人可能不理解遊戲對我們的意義。

我從小到大,關於遊戲聽過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玩遊戲有什麼用?”

當然,現在的年輕人可以回答了,說玩遊戲可以打電競,可以當主播,可以掙很多錢。

我也可以這麼回答,但如果我真的這麼做了,二十年前那個穿背心打雙截龍的男孩,他一定會難過。

因為肯定不是這樣的,打遊戲才不是為了這個。

我買第一臺遊戲機的時候,也不是為了這個。

這部電影其實也讓我在思考這個問題,它讓每一個看電影的遊戲玩家思考這個問題。

遊戲對我們來說是什麼?

僅僅是電子小人嗎,我覺得不是,觀影的過程中,我無數次的想起小時候的每一個暑假,我和我表哥坐在一起打遊戲,兩個男孩,兩個手柄,尋找傳說中的隱藏關,我出來之後發微信給他,我說這個電影應該咱倆去看才對。

是的,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遊戲就代表了我們‘少年’的部分,也是我們最長久的“朋友”。

太多的孤獨是這位“朋友”讓我們挺過來,然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位“朋友”總是不被別人認可。

他們叫它“電子海洛因”。

就像你最好的朋友被取了一個“豬玀”的外號,這讓人難過,但那時候不像現在,大多數人都覺得玩遊戲是小孩的才幹的事情。

我記得有個叔叔跟我說,你那麼喜歡打遊戲,你不如跟我們一起學打麻將吧。

我想說不是這樣的。

因為我知道,《旺達與巨像》不是麻將,《最後生還者》也不是鬥地主。

這聽起來一點也不可笑。

05

那麼,玩遊戲到底有什麼用?

這部電影替我回答了這個問題。

“沒什麼用,只是因為好玩。”

Play is Play,not for Win。

我認為它所傳達的,就是人類對於幻夢與妙想的追逐,在很久之前,這個母題總會選擇藝術家,小說家,甚至科學家,因為遊戲本身還沒有像今天這樣成為藝術,好在時代變了,這一次導演終於選了“遊戲玩家”。

這是一代人的勝利。

實際上我可以說,就該這樣,遊戲玩家不是什麼怪胎,也不是什麼廢柴,他們只是那些在書店裡第一時間跑去找幻想書刊的人,只是那些進了商場先去玩具櫃檯的傢伙,只是那些在雨天拔出雨傘就覺得金光閃閃的壞小子。

他們中有些人,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還在使用BP機的時候,就已經舉著離子劍大戰外星飛船了。

這一點我感謝斯皮爾伯格。

他理解遊戲,也理解玩家,明白他們需要的東西,就像鏡頭裡一閃而過的光環小隊,玩家們真正需要的是朋友。

所以大設計師哈利迪,這個天才終其一生,作為最資深的玩家,最愧疚的事情也是朋友,在劇情設計中,這不是什麼巧合,它們都引向這個情懷主旨。

為什麼是朋友?

你問我一部講遊戲的電影為什麼落筆在朋友?

哈,那我也可以問問你,為什麼遊戲機要有兩個手柄?

06

最後,說點個人感想吧。

Ready Player One.

這是電影的英文全名,國內翻譯是頭號玩家,我認為沒有達到那個意境,英文名的意思實際是“主機玩家準備”,看到這裡,很多像我一樣的人會心一笑,這就是我們小時候打遊戲機的時候,主機選好人物的時候出現的東西,往往這時候我們要遞出另一隻手柄。

Ready Player Two。

副機玩家準備,摁下Start鍵,遊戲就會開始。

所以我收回我的話,這部電影不是一封給玩家的情書,不該是這樣,如果是這樣,格局就太小了,它不是那種小眾的東西。

它更像是某種邀請函,對,沒錯,就是這個,你拿著邀請函,可以邀請你的朋友來,讓他們看一看,這十幾年,你到底在為什麼而沉醉,為什麼,你會喜歡上這些沒有呼吸的電子小人,為什麼你會在虛擬的城堡裡聽陌生人的故事。

那麼,作為遊戲世界的邀請函該是什麼樣呢?

我想你已經有答案了。

沒錯,就是另一隻手柄。

現在,我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把這隻手柄遞給你了。

只要你喜歡遊戲,我是說,真正的喜歡遊戲。我們就是好朋友。


天月辰星


在影院看了《頭號玩家》,字幕滾動中激動地坐在位子上等片末的彩蛋,一等不來,二等不來,回頭看,幾乎所有觀眾都像我一樣紋絲不動地等著。掃地大媽進場收拾,有人終於忍不住問她:“有彩蛋嗎?”大媽冷冷地回答:“沒有。”全場沮喪,紛紛黯然離去。

我認為《頭號玩家》足以證明斯皮爾伯格寶刀未老。在此之前,他差點兒從我心目中的導演榜裡消失了。最近他拍的幾部影片,不管是《華盛頓郵報》還是《間諜之橋》,總體而言都中規中矩,少有驚豔之感。可是《頭號玩家》刺激到了我,斯皮爾伯格沒有失去他標誌性的想像力,也沒有失去他驚人的控制力。想想吧,換任何一個導演,很難想象他(她)能夠做到,在塞進上百個彩蛋,以及數不清的懷舊元素的前提下還把影片做得如此明快流暢。

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有很多標準。我個人認為,有一個標準很簡單,也很重要。那就是從你離開電影院開始,你回想那部電影的時間會持續多久。從看首映那天算起,我回想它快五天了。這絕對是一個讓我自己都意外的經歷。

我還有一個屢試不爽的經驗願和大家分享。凡是一流小說很難改編成一流的電影,相反,二流小說卻往往成就一部優秀的電影作品。《頭號玩家》的情況完全符合我的這個經驗判斷。因為我知道,這個小說在評論家那裡地位不高。很多人評價歐內斯特·克萊恩(Ernest Cline)的這本書可讀性強、有趣味、但又確實不算出色,還說它是“小聰明和陳詞濫調的大雜燴。”出版沒幾年就感覺有點過時了,甚而顯得老套和乏味。所以大家聽說斯皮爾伯格要拍這個片子,還讓克萊恩做編劇,期望都很低,還不乏惡評。這比較符合題主認為《頭號玩家》褒貶不一的講法。但那僅限於影片放映之前,當大家看了電影,好評就一邊倒了。

要說《頭號玩家》最大的優點,我認為是斯皮爾伯格用他出眾的講述手法喚醒了所有人的活力——無論你屬於哪個年齡哪個職業哪個國別哪個階層。他似乎有一顆適合所有人的靈藥,激活了每一個的熱情和想象力。


西閃


對於《頭號玩家》這部電影來說,簡直就太讓人震撼了有沒有!之前網上說電影裡有彩蛋,還以為是類似於漫威的結尾彩蛋呢,結果全篇都是彩蛋啊。

放幾個讓大家感受一下……




不僅僅是影片的製作效果讓人眼睛一亮,更是影片中出現的眾多的梗,讓人一不經意間就引起了回憶殺,什麼金剛跳大樓、閃靈雙胞胎、終結者2中的掉入岩漿後的大拇指……等等,真的是感嘆編劇的大腦,記得可真清楚!

除了電影中出現的眾多致敬梗以外,電影在劇情方面的推進,也是處理的非常好的,首先提出了尋找三把鑰匙的主線,然後在其中插入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其中我認為塑造的最好的就是哈利迪,在不斷的故事推進中,眾人一起剖解他的內心世界,一個可憐的、不敢向自己喜歡的女孩邁出半步的、曾經認為虛擬世界可以幫助自己逃避現實的哈利迪就這樣呈現在大家面前。

當然,這部電影並不是鼓勵大家花很多時間呆在虛擬世界,恰恰相反,在影片最後揭示了現實世界的美好,所以這部影片還是很具有正能量的。

不知道看完《頭號玩家》這部電影的你,又對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


小皮俠


斯皮爾伯格作為世界頂尖電影導演,卻也“沉淪”了多年,直到這部《頭號玩家》出現,才讓人不由心生感慨,大神終於又重新回到了大神應有的水平。



《頭號玩家》作為一部商業電影很明顯是非常成功的,而且也算得上是高水準的電影,但是是否能夠受得住影迷的頂禮膜拜,呈現完美之勢,卻有待商榷。



首先《頭號玩家》並沒有擺脫好萊塢電影程式化的格局,而且在電影當中我們並沒有發現導演有去改變這種格局的意願,相反我們看到的是斯皮爾伯格這位世界大導心甘情願的躺在好萊塢這個早已經設定好的傳統囚籠當中,用最簡單也是最粗暴的方式呈現人物設定。



好人就是好人,壞人就是壞人,而且這種人士固化的設定,從現實延續到遊戲當中,讓現實即遊戲,遊戲即現實,這種粗暴的人物設置讓人覺得有些失望。



此外《頭號玩家》中的“愛情”,一部商業電影當中,愛情似乎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如果愛情戲份只是一種調味,而這種調味卻又在戲中起不到恰如其分的主要,那麼要有何用,有愛情卻不能感動人,那麼還不如不要。



對於這樣一部全片上下到處都是電影梗的電影,玩的純粹一點,可能相對而言更能讓電影精彩,畢竟那出乎意料的彩蛋,也足夠“砸暈”很多觀眾,就不要再講什麼愛情了嘛,

好了,就說的這了,不再雞蛋裡挑骨頭了,畢竟能把電影情懷玩的如此逼格的也就斯皮爾伯格這種大神了,將遊戲與電影結合,可能就以《頭號玩家》為標杆了。


視乎電影


豆瓣評分9分的電影《頭號玩家》上映以來,各種刷屏,霸佔朋友圈。截止上週票房統計,國內票房累計12.15億人民幣,全球票房累計4.8億美元。

這部由華納兄弟出品發行的科幻電影,讓執導的斯蒂文 · 斯皮爾伯格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全球累計執導票房突破100億美元的導演。

目前累計票房前三的導演,排名第二的是彼得 · 傑克遜,目前全球累計票房67.2億美元,代表作《金剛》《魔戒三部曲》。

排名第三的則是詹姆斯 · 卡梅隆,目前全球累計票房61.3億美元,代表作是曾經的票房紀錄《泰坦尼克號》和目前的票房記錄《阿凡達》。

即使傑克遜和卡梅隆,也和斯皮爾伯格有著接近40億美元的差距。

斯蒂夫 · 斯皮爾伯格的導演生涯中,神作極多。

1975年的《大白鯊》開創了好萊塢商業片的新時代,之後的《奪寶奇兵》系列,1982年的《E · T》,引領恐龍風潮的《侏羅紀公園》系列,以及還在上映的《頭號玩家》,在科幻、驚險類商業片中,均是大名鼎鼎,叫好叫座,名利雙收。

斯皮爾伯格在1993年一年之中,推出兩部足以載入史冊的電影《侏羅紀公園》和《辛德勒名單》,並且《辛德勒名單》獲得同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兩項大獎。一年2部神作,這在電影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成績。

加上1998年的《拯救大兵瑞恩》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讓他成為公認將商業性和藝術性均衡結合的最好的導演之一。

斯皮爾伯格執導的眾多影片中,合作的大牌演員極多,耳熟能詳的包括阿湯哥-湯姆 · 克魯斯,摩根· 弗里曼,裘德 · 洛,馬特 · 達蒙,澤塔 · 瓊斯等,2002年的《貓鼠遊戲》更是由影帝湯姆 · 漢克斯,搭檔小李子-萊昂納多 · 迪卡普里奧聯袂出演。

《頭號玩家》中,有這樣一句臺詞,“謝謝你,玩我的遊戲”。

我也想對斯皮爾伯格說,謝謝你,電影織夢者。


永亨辦公傢俱


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我是張全有,喜歡電影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頭號玩家》是最近上映的一部電影,是斯皮爾伯格導演的最新力作,電影在上映之後也獲得了盛讚,不得不承認斯皮爾伯格的確是“電影鬼才”,沒有什麼是他做不到的,能夠在一部商業大片中將特效和情懷融合得如此完整並且徹底,讓影迷、遊戲迷、樂迷看的高潮練練,就算你看不懂彩蛋也能夠在這部特效大片中感受到電影的魅力。

這片講述了“綠洲五人組”尋找終極彩蛋之旅:第一關告訴你,有時退一步,就是海闊天空;第二關告訴你,人生很短暫,關鍵的一步一定要邁對;第三關告訴你,不以輸贏論英雄,找到樂趣、享受人生;最終關告訴你,別沉迷,活在當下。

好萊塢已經把商業大片做到了極致,而斯皮爾伯格更是將商業大片上升了一個層次,電影中的彩蛋隨處可見:金剛、侏羅紀、異性、哥斯拉,閃靈的段落更是驚豔無比。電影中的影視、遊戲、動漫彩蛋實在是太多,不刷個幾回根本就看不完。

斯皮爾伯格是好萊塢最優秀的導演,這一點早已經無需證明,但是他偏偏用這樣一部影片再一次證明了自己在好萊塢商業大片中的實力與地位。這部電影中把他的想象力發揮得淋漓盡致,這是導演送給影迷最好的禮物,也是他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

電影的結尾“謝謝你玩我的遊戲”,彷彿就是斯皮爾伯格在想影迷們說出“謝謝你們看我的電影”。毫無疑問,斯皮爾伯格就是那個頭號玩家。

我是張全有,喜歡不妨關注我。


張全有


非常驚豔,電影院得我感受就是又一次看到了《哈利波特》和《阿凡達》的震撼。

這時候應該對導演們說,比斯皮爾伯格還會拍爆米花電影的導演出來!讓我們看到你自信的雙手...可能沒有了...


《頭號玩家》裡首先我要誇讚特效,2045年的時候,我們真的能做到這些麼?

一場視覺的盛宴,當每個人在家裡戴上AR眼鏡,活在了另一個空間裡去打遊戲賺金幣,獲得道具從而換取生活所需,如果我們小時候媽媽讓我們好好玩遊戲,現在成年的我可能會告訴她,“媽媽,你知道遊戲打得好有多難麼?”


慶幸自己沒有沉迷遊戲,否則可能打不好遊戲,過不好人生。


遊戲打得好的小孩非常聰明瞭。這部片子講了“綠洲五人組”尋找終極彩蛋之旅。一個遊戲策劃大Boss留下巨大的財富與神秘的彩蛋局,讓你一步步尋找他的秘密,也讓你知道他人生的哲學。

這些彩蛋,看著是引領電影的一個段落的節奏,仔細想想卻發現導演和編劇給我們講了很多道理。


第一關要後退才能闖關成功,其實是退一步,海闊天空,人不能總是往前衝;

第二關曾經面對一個愛的人,沒有抓住,人生很短,有些選擇奠定了我們的未來,一定要牢牢抓住,不要給自己後悔的機會,哪怕不成功,至少我們努力了;

第三關不要太在乎輸贏,要找到自己的興趣及樂趣,人的慾望是無盡的,如果人生只剩下輸贏,也沒什麼意思了。

結局時候,大boss出現,又告訴我們別沉迷在遊戲中,keep real,珍惜當下,並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再加上全場各種遊戲,動漫人物,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英雄們。

我的天,再一次驚訝於斯皮爾伯格導演,給你跪了。這麼多版權!!!


宋小君


這部電影簡直是全世界遊戲宅、科技宅以及影視宅們的狂歡

觀影現場從開始大家默不作聲到各種包袱出現時集體默契的歡呼


這注定是部電影史上具有江湖地位的作品


不過

頭號玩家大火是有道理的

記得幾年前就有一部類似的作品同樣令顏狗激動不已


它就是


《刀劍神域》



這兩部作品在人物設定、世界觀、人物情感、故事情節等方面

都存在很多共同點


多達多少處呢

顏狗掰了掰爪子


竟然有十八(還是)處!


在顏狗開始叨逼叨之前先給不瞭解這兩部作品的人鋪墊一下


‍什麼是《頭號玩家》和《刀劍神域》?‍


看過的小主就直接略過吧...


《頭號玩家》



《頭號玩家》由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執導

扎克佩恩、恩斯特克萊恩編劇

泰伊謝里丹、奧利維亞庫克、西蒙佩吉、本門德爾森、馬克裡朗斯、TJ米勒主演

科幻冒險題材

2018年3月30日在中國內地與北美同步上映


該片根據恩斯特克萊恩同名小說改編

講述一個現實生活中無所寄託、沉迷遊戲的大男孩韋德沃茲

憑藉著對虛擬遊戲設計者的深入剖析

歷經磨難,找到隱藏在關卡里的三把鑰匙,成功通關遊戲

最終收穫了網戀女友成為人生贏家的故事



《刀劍神域》



《刀劍神域》由伊藤智彥執導

原著作者川原礫編劇

松岡禎丞、戶松遙、伊藤加奈惠、竹達彩奈、白石涼子等配音

科幻冒險題材

2012年7月7日在日本多家電視臺上映


該片根據川原礫同名小說改編

講述一個現實生活中性格冷淡,內心敏感的男孩桐谷和人

憑藉著對虛擬遊戲的深入洞察和超凡的操作能力

歷經2年磨難,找到通關契機,成功從遊戲脫身

最終收穫了網戀女友成為人生贏家的故事




後面的暫且不表


僅看這些

你有沒有覺得很像?


更像的還在後頭




相似十八處





男主都是“宅而不肥”的遊戲宅男






男主父母皆不在世


簡直掃清了玩遊戲的最大障礙。。。





男主都比較孤僻且遊戲中比較獨


偉人阿良良木歷說過:友情只會削弱作為人的強度





男主都不擅長處理個人情感





男主都有一名粗又黑的基友


而且都挺好使.....





女主角都是古靈精怪且遊戲技巧高超


好看又好玩的女主們......






女主都是現充


一個是現實世界抵抗組織的頭

一個是集團CEO的女兒

這讓顏狗好為難,選哪個好呢....






遊戲的創始人都是技術男且都已過世


話少錢多死的早

女人眼中是個寶






接班創始人的角色都很自私自利


共同的心聲:創始人有錢不賺是不是傻?!






反派頭目都曾在遊戲創始人手下工作


“彼可取而代也”




十一


都是基於虛擬現實運行的遊戲





十二


遊戲的背景都是發生在未來


要不然怎麼連進入遊戲的UI都那麼相似





十三


都立下了“不得不通關”的flag


下週回國賈躍亭,人生失敗周鴻禕

不會下棋柯九段,會打一點張繼科





十四


都是在遊戲中相愛


原來玩遊戲這麼厲害

嚇得顏狗趕緊把探X 陌X 快X faceX SoulX 啥的都卸了





十五


遊戲創始人都在遊戲中創造了自己的化身


老了可以給曾孫吹牛13

想當年老子可是單挑GM的男人





十六


男主都在現實世界中受到人身傷害


“你瞅啥”這句話

不打算見義勇為的話

還是少說的好





十七


遊戲創始人都在遊戲中留下了彩蛋


嗷~~~ 大皮真有錢

彩蛋都是用鴕鳥蛋做的





十八


都有COS


顏狗金手指之

強行押題




顏狗分析的這些相似的地方你覺得夠不夠?



好,既然你不說話



顏狗就默認視作你認同了



好開心







你還想知道《頭號玩家》和《刀劍神域》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你把頭伸過來我就給你看下面這個




《頭號玩家》和《刀劍神域》最大的不同



顏狗總結一句話:

《頭號玩家》男女主角除了KISS

其他啥都沒幹



寫在最後


給小主們附上一條顏狗看到的神評論







最後補充一句



此文有劇透



如果你看到這裡了都還沒看過《頭號玩家》



顏狗表示一切概不負責喲

麼麼噠




顏師與高徒


隨著《頭號玩家》的熱映,許多人都對此讚許不已,更是有網友表示“別人的電影是在電影裡放彩蛋,而《頭號玩家》則是酷炫到在彩蛋中放電影”。

電影熱映後局座張紹忠也跟隨一波潮流對電影進行了評價:很多人認為遊戲是“玩物喪志”,因此就反對年輕人玩網絡遊戲,但通過這部《頭號玩家》的電影,希望大家可以記住自己給自己打的分。並直言“以後再批評孩子們玩兒遊戲的時候要嘴下留情!”由此可見《頭號玩家》的火爆程度!

電影是導演向觀眾傳遞思想的媒介,《頭號玩家》則帶著不少導演斯皮爾伯格的特色,整部電影有著80年代的流行文化加特效,彩蛋鑲嵌得非常完美,對於一個電影愛好資深玩家而言無處不在的驚喜!而對於一個電影小白或者平時觀影很少的觀影觀眾,大家哈哈大笑時,你可能不知所云。

因此對於這部佳作總體評價:遊戲宅和影迷的春藥,老男孩斯皮爾伯格或許藉此片宣告了未來電影的走向,電影不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玩的!

點關注不迷路,每天都有影視作品推薦更新,歡迎大家一起參與討論,謝謝!

END


影視光線


先來介紹一下《頭號玩家》這部影片:

《頭號玩家》是由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扎克·佩恩、恩斯特·克萊恩編劇,泰伊·謝里丹、奧利維亞·庫克、西蒙·佩吉、本·門德爾森、馬克·裡朗斯、T·J·米勒主演的科幻冒險片,於2018年3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豆瓣評分8.7

再來看看《頭號玩家》獲得獎項就知道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好看(強烈建議去電影院觀看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 (2019)
  • 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 格拉迪·科菲 / 馬修·E·巴特勒 / 羅傑·蓋耶特 / 大衛·謝克
第72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2019)
  • 電影獎 最佳特殊視覺效果(提名)
第27屆MTV電影獎 (2018)
  • MTV電影獎 最佳吻戲(提名)
  • 泰伊·謝里丹 / 奧利維亞·庫克
  • MTV電影獎 最佳銀幕組合(提名)
  • 麗娜·維特 / 森崎溫 / 奧利維亞·庫克 / 泰伊·謝里丹 / 趙家正
第61屆日本電影藍絲帶獎 (2019)
  • 年度十佳海外影片
第23屆美國藝術指導工會獎 (2019)
  • 電影獎 最佳幻想電影藝術指導(提名)
  • 亞當·斯托克豪森
第66屆美國音效剪輯協會獎 (2019)
  • 金卷軸獎 最佳電影音效剪輯(提名)
第17屆美國視覺效果協會獎 (2019)
  • 最佳特效電影視覺效果(提名)
  • 最佳真人電影CG動畫角色(提名)
  • 最佳真人電影CG背景
  • 最佳電影虛擬攝影
  • 最佳電影模型(提名)
第24屆美國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2019)
  • 最佳動作片(提名)
  • 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第23屆金衛星獎 (2019)
  • 電影部門 最佳視覺效果(提名)
第17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8)
  • 最佳動作捕捉表演(提名)
  • 泰伊·謝里丹
第5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 (2018)
  • 評分最高的外語電影
  • 最受關注的院線電影(提名)
  • 評分最高的科幻/動作片
  • 年度電影原聲(提名)
  • 第4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 (2017)
  • 最值得期待的外語電影(提名)

再來說下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頭號玩家》中將不勝枚舉的文娛經典元素聚合為一,以VR遊戲為引的展開,那天馬行空的奇想,令人歎服於這位年過古稀的導演居然還能擁有如此強大的腦洞,而在打造登峰造極的視覺體驗之時,對現實與虛擬的探討,使電影不僅在虛擬中酣暢淋漓,同樣著墨於了現實的重要。在視覺與情懷令人目不暇接的同時,電影透過一位少年所構建的反烏托邦故事,其最終所一展的內在卻並不複雜,斯皮爾伯格用積極正向的方式,透過絢麗的科幻世界,所真正落足的是對現實的迴歸,真實的美好永遠無法替代虛擬的夢幻,他對人性真善的篤信,成為了電影最為真摯的內核,這種結局乍看或許老套,但自覺相比一味的去憂慮未來,誘人沉思的科幻電影,如此作品其實有著同等重要的內在價值。《頭號玩家》用遊戲與電影的絢麗情懷引領觀眾走進了一個令人著迷的世界,在最後又以人性的真情呼籲人們勿忘現實的美好,虛實相生的光影之夢,玩味無窮!

結尾就是下這部電影裡面VR遊戲其實裡我們很近了,要達到影片裡面的虛擬生活,也不是不可能,2019馬上我們就要進入5G時代。而5G主要的新新產業就是VR遊戲,不久的將來小夥伴們也可以像電影裡面一樣在虛擬世界裡面生活·遊戲·工作和吊絲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