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農村學校教學水平低,到底是誰的錯?

我是一名農村教師,工作多年。農村的三級學校:村級小學,鎮中心校,鎮中學,我都工作過。我想就我所經歷所看到的,來說說這個問題。

在仍然以學習成績作為主要評價方式的今天,農村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相對城市學校來說,總體情況偏低,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這並不是農村教師主觀意願所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農村學校教學水平低,到底是誰的錯?​​​

首先,教師因素。

一,大多數教師原始學歷低,專業水平不高。

我們這裡很多農村教師,當年都是民辦教師,代課教師,後來通過假期到師範學校函授學習後轉正,或者通過本地考試直轉,成為正式編制教師,留在工作崗位的。還有轉業軍人,技校畢業的,接父母班的……他們大多數人的原始學歷,除了技校畢業生,都只是初中,極個別人是沒考上的“大學漏”。現在,他們中的還有很多人都堅持在一線。

我們鎮上,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才有零星的縣城中師畢業的師範生回到家鄉學校任教。九零年後,地區師範學校畢業生每年能回來兩三個。九五年之後,才有幾個師範院校的大學畢業生回來。這些人,無一例外地成為學校的骨幹教師,的確給學校的教師隊伍注入了生機和活力,也給學校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正因為他們的優秀,才讓他們中的很多人跳槽去了政府,當了公務員,或者脫離了一線,當了領導。

這幾年,特崗教師來到農村學校,充實教學一線,情況有所好轉。但是,通過事業編考試回城,是他們的奮鬥理想。不打算長期留在農村學校,幾乎是他們的共識。因此,本來特崗教師分配比例就少,加之每年都有通過考試回城的,真正留在農村學校一線工作的師範畢業生,相對而言,還是少數。 ​

二,農村教師不重視個人業務提升,學習意識差。

因為工作任務繁重,很多老師沒有自主學習、提高業務技能的意識。有什麼教研活動,各種教學競賽,也都是能躲就躲。每天只知道埋頭苦幹,不知道抬頭望天。故步自封,閉關鎖國的消極意識,讓他們中的很多人,進步緩慢。不是他們不努力工作,而是不清楚努力的方向。

這些年,“國培計劃”普及到全國每一個鄉村學校,惠及到鄉村學校的每一個教師。但是,很多農村老師,對學習並不重視。網絡培訓,就是應付學時,掛著電腦,根本不看;實地交流學習,也是學習時激情滿懷,回校後濤聲依舊。培訓效果差,是普遍現象。

三,教師老齡化日益嚴重,教學力不從心。

很多老師五十多歲,臨近退休,依然在任教中考學科,依然在當班主任。不能說他們不努力,不敬業,但是從精力上看,從接受新知識新技能意識和能力上看,的確不如年輕人。而且,他們大多身患各種疾病,能堅持上班上課,實屬不易。
農村學校教學水平低,到底是誰的錯?

第二,家長因素。

一,農村家長不重視孩子學習。

他們的知識水平普遍很低,眼界窄,認識不到學習對於人的一生髮展的重要性。他們大多數人自己也是初中沒畢業,甚至還有沒上過初中的。現在農村人生活水平不低,他們都能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但是,在正確的教育投資上,還明顯認識不上去。比如,語文老師會要求學生準備《現代漢語詞典》,但是家長認為,六七十塊錢買一本書,太浪費,考試又不考。老師又不能強制學生買,於是,學生就沒有。即使需要學生必備的課外閱讀名著,就算考試要考,有些家長也是捨不得買的。

農村家長娛樂活動不多,但是打麻將卻是最愛。家裡麻將局不斷,或者飯後就出去玩的,真是太多了。試想,麻將聲聲,孩子怎麼能專心學習。我曾經看到過一個情景:一個小女孩倚靠門框背課文,屋內麻將聲稀里嘩啦,吵鬧聲不絕於耳。真不知道這個小女孩能背下來多少,又能堅持這樣學習到幾年級。

有些家長,甚至不清楚孩子上幾年級。每到趕集,就總能看見有家長來學校,給孩子送吃的穿的。看他們在走廊裡轉啊找啊,一問孩子在幾年幾班,自己卻說不清。孩子上學幾年,從來不見老師的,不開家長會的,一直都有。

二,家長普遍溺愛孩子。

在他們的意識裡,只要孩子在上學,就是好孩子,不管學得如何。有些孩子不學習不聽話,有的家長會跟老師說:“這孩子我管不了了,老師你就多費心。”這都是好的。更多的家長會這樣說:“孩子太小,回家啥也幹不了。老師你就給看著吧。”把學校當幼兒園,是很多農村家長潛意識裡的觀念。孩子學習無望,送去職業學校學技術還捨不得,就留在學校混日子。

三,家長不懂得教育孩子。

在農村,常常會聽到家長這樣的論調:“你要買書,給你買了;你要補習,也給你補了;你要住宿也讓你住了。你還學不好,那我也沒招。”當著孩子的面,承認自己的失敗,實際上就等於放棄了對他的教育、約束和管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需要正確引導,才能學會自律。

有的家長不理解孩子學習成績差,來找老師。說,自己也關心孩子學習。每天問孩子:寫作業沒,孩子說寫了;問孩子學會沒?孩子說會了。為什麼成績不高呢?老師若問,你看到孩子寫了嗎?寫的是什麼?他就會說:也看見他拿書了!寫啥我也看不懂啊!

第三,學生因素。

一,農村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將孩子丟給老人。老人在孩子的生活、教育、管理方面力不從心,讓很多孩子無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的早早荒廢了學業。

二,農村單親孩子越來越多。在農村,離婚現象越來越嚴重。父母離異,孩子的心靈創傷往往難以撫平,有的人再婚後,孩子也難以適應新家庭,從而嚴重影響學習。有一個教學班,三十多個學生,離婚家庭佔了一半,這些孩子,普遍學習成績差。

第四,環境因素。
農村學校教學水平低,到底是誰的錯?​​

由於農村學校教學設備教育資源相對較差,很多物質條件允許的農村家庭,就都把孩子送到城裡讀書。以前,是初中走,現在,很多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就已經進城學習了。留在農村學校的學生,要麼學習不好,要麼家長不重視,要麼被家長放棄。生源質量差,優秀學生不多,老師縱使是使出渾身解數,也很難提高成績。

我們是農村寄宿學校,很多小學生都乘校車上學。每天下午兩點半,學生必須離校。老師想輔導沒有時間,家長的輔導教育又跟不上。每年,因為天氣原因,校車無法翻山越嶺,不敢運營,臨時停課的現象,在農村學校特別常見。比如我們開學以來,每到週三,就是雨雪天氣。路面積雪結冰,校車無法通行,所以,雖然開學三個星期了,但是才上課十天。

以上種種,都是導致農村學校教學水平相對較低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