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同治皇帝電視劇形象

同治皇帝生病之後,宮裡形勢就發生變化了,宮中瀰漫著一種悲傷又緊張的詭異氣氛。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孝哲毅皇后電視劇形象

皇后的境遇

孝哲毅皇后在複雜的婆媳關係中,忐忑的過了幾年,原本心裡是有些希望的,自己才二十出頭,雖然上面有太后壓著,但是隻要一得著機會,懷了皇上的龍裔,誕下皇子,咬著牙熬一熬,等孩子長大了,終會出頭的。但是同治皇帝一生病,皇后就有些慌了,萬一皇帝駕崩,自己還沒有孩子,以後還有什麼指望?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西太后的影視形象

西太后的態度

同治皇帝是西太后的親兒子,當母親的自然更是著急,如果自己的兒子不在了,自己這個聖母皇太后又是誰的母親呢?但是對於要強的西太后來說,還是要做最壞的打算,萬一皇帝有個什麼意外,自己必須要做好預後之計。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東太后的影視形象

東太后的態度

上一節我們說過,在同治皇帝生病期間,西太后和皇后之間有過一次激烈的衝突。但是唯一地位超然的慈安太后此時卻不知在做什麼。她自己是母后皇太后,不管誰在位,她都是嫡母,地位是不能動搖的。同治皇帝又不是她親生的,雖然平時她對同治皇帝照顧的很好,但是終究不是有血緣關係的,在生死關頭還是有差別的。

以前有些前輩對於慈安太后做了分析,有的人說慈安太后性格懦弱,有的人說慈安太后的嫡母是宗室覺羅,家室顯赫,不可能懦弱的。我們沒有太多的證據來下結論,但是有兩件事,慈安太后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第一點,就是殺載垣、端華、肅順,此三人皆是宗室,端華好歹是自己親姑姑的丈夫,不管當時鬥爭有多麼激烈,一個太后怎麼能由著西太后和奕訢做這樣的事呢?就是雍正、乾隆朝出現這樣的事情,對於宗室頂多就是圈禁而已。但是慈安太后那個時候作壁上觀了,任由西太后對八大臣處置,朝中大臣是看在眼裡的,究竟跟那一個太后,自己心裡面都會有個打算的。

第二點,就是在宮中西太后和皇后的關係緊張,慈安太后沒有充分保護自己的人,對於自己親手挑選的皇后和珣嬪都沒有進行充分的保護,在皇后受到打壓的時候,頂多是聊聊天而已,並沒有做實質性的行動,而對珣嬪更是沒有任何的關懷,原本在選妃時的優勢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相反我們看看慈禧太后對於自己選的慧妃富察氏是多麼寵愛。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去世前一個月),將慧妃直接晉封為皇貴妃,連升了兩級。同治帝駕崩後半月,慈禧將富察氏為敦宜皇貴妃。光緒二十年正月,又封她為敦宜榮慶皇貴妃。對於一開始不是自己人的瑜嬪赫舍里氏也是百般寵愛,以致在西太后去世之後,她都可以藉著西太后對自己的寵愛獲得了皇貴妃的稱號(清朝沒有皇太妃的稱號)。從中可以看到對下屬很好,是西太后更得人心的原因之一。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光緒皇帝

皇帝駕崩 立儲較力

終於,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公曆1875年1月12日)皇上崩於北京紫禁城養心殿,終年19歲。

宮裡最悲傷的莫過於五個沒有孩子的後宮了,她們年紀輕輕就失去了丈夫,成了寡婦。皇后的情況更嚴峻,她失去了最後的指望,同治皇帝沒有兒子,自己也沒有權力收養或過繼哪一支近支宗親的孩子,整日在宮中痛哭不已。史書上說:痛經大行皇帝龍馭上賓,毀傷過甚,遂抱沉痾。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養心殿

此時對於兩宮太后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親情,而是現在面臨國家無主的緊迫形勢,事不宜遲,遲則生變。在同治皇帝駕崩的第一時間,西太后就著手選下一任皇帝的事了。

在同治皇帝駕崩後的一個時辰內,皇家的重要長輩宗親和大臣接到太后懿旨,到養心殿西暖閣開會,商議新皇帝人選的問題。與會的長輩宗親有咸豐皇帝的五弟惇親王奕誴、六弟恭親王奕訢、七弟醇親王奕譞、八弟鍾郡王奕詥、九弟孚郡王奕譓,還有慶郡王奕劻、景壽(以前的顧命八大臣之一)等大臣。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養心殿西暖閣

同治皇帝殯天后,文宗咸豐皇帝一支就絕嗣了,按照祖宗家法,應該從上兩代也就是仁宗嘉慶皇帝的兒子及後代、宣宗道光的兒子及後代中挑出合適的人選,而不能越過近支去選遠支的宗親。這就是“由近及遠”的原則。比如上面提到的慶郡王奕劻,他是乾隆皇帝的曾孫,他爺爺是嘉慶皇帝的十七弟,奕劻不是嘉慶皇帝的兒子,那麼奕劻就是屬於遠支宗親,奕劻的兒子們就不在候選人名單中。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宗譜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輩分的問題,清朝皇室的輩分是按照: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來排的。同治皇帝叫載淳,是載字輩。如果從孝哲毅皇后的角度來看,對她最有利的是立“溥”字輩的一位宗室,這樣她就是母后皇太后,照樣可以垂簾聽政,就可以掌握實權了。但是挑選皇帝候選人可不由皇后說的算了。

此時,近派宗支實際上就是兩系八支。

清仁宗嘉慶帝系三支:惇恪親王、瑞懷親王、惠端親王。

清宣宗道光帝系五支:隱志郡王、恭忠親王、醇賢親王、鍾端郡王、孚敬郡王。

其中惇恪親王、瑞懷親王絕嗣,後來過繼了宣宗的後裔,所以除了惠端親王一支之外,其餘近派宗支實際上都是清宣宗的血脈。隱志郡王也是沒有兒子的,過繼了。

問題就來了,由於文宗咸豐皇帝穆宗同治皇帝是隱志郡王的弟弟,上面只有惠端親王、隱志郡王比他大,而穆宗同治皇帝在載字輩的堂兄弟中算是年紀比較大的,也不過19歲,其他宣宗的後人中,載字輩的男孩還都很小,沒有來得及生孩子。

最後大家數來數去,溥字輩的近支就只有溥侃(後二歲而夭)、溥倫(時三個月)兩人,溥侃和溥倫是隱志郡王的子嗣貝子載治的第三子和第四子,雖然說兩個人年紀小,但是也沒啥問題,於是有人提議立年紀較小的溥倫為帝,但是當場遭到了任宗人府府令的惇親王奕誴的反對:疏屬不可。為啥呢?因為隱志郡王去世的時候才二十四歲,還沒有兒子,於是就過繼了成親王永瑆曾孫載治為嗣,載治實際上是遠支宗親,是不能立為皇嗣的。

這正合了西太后的心願,就正好附和:溥字輩無當立者。(西太后雖然忌憚奕誴的耿直,但是奕誴多次在關鍵時候幫助過西太后,所以西太后也很敬重奕誴)。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清華大學原本是奕誴的小五王爺府

這樣只能在“載”字輩的近支宗親中選了,一旦如此,皇后就只能當皇嫂了,天底下從來沒有皇嫂垂簾聽政的道理。而兩宮太后作為載字輩的長輩,就算是養母,垂簾聽政則是師出有名的。

接下來又是新一輪較力。對於西太后來說,問題有兩個,一個是:人選的年齡不能太大,要爭取垂簾聽政。

這個問題要先弄清楚。於是慈禧太后就問諸親王和大臣:此後垂簾如何?

經過這麼多年的垂簾聽政,軍機大臣中,很多都是慈禧太后的親信了,於是有人說:宗社為重,請擇賢而立,然後懇乞垂簾。沒有人出來表示反對,那就是都認可咯,這件事情就這樣搞定了,事後有人敢翻舊賬,就可以當場堵他的嘴了:你當時怎麼不說?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養心殿冬暖閣是垂簾聽政的地方

再一個就是選載字輩的人選,這些人是有爹媽的,小的時候好說,大了怎麼樣可就難說了。

朝蘚憲宗早死,他的母親孝裕趙大妃(神貞王妃)過繼了遠支王室李昰應的兒子李熙,並且扶植李熙當了朝蘚的高宗王,開始高宗小,趙大妃一直垂簾聽政,後來高宗王長大後,就被高宗的父親興宣大院君李昰應奪權,再也沒有回到權力中心,最後鬱悶而死。所以西太后對於這種授人權柄,太阿倒持的事情格外當心。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被奪權的孝裕大妃

西太后最初的盟友恭親王奕訢,就懷有這種興宣君式的野心,同治四年他被削去議政王的職務,雖然依然在權力中心,但是他明顯的感覺出慈禧太后對他的防範之心了。他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翻牌,因為自己是咸豐皇帝的弟弟,屬於很近的宗親,就想推舉自己的兒子載澂做候選人。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恭親王奕訢

對於奕訢早有防範之心的慈禧太后,當然不會上這種當了,她心裡面早有了合適的人選了。

她看好了醇親王奕譞(xuan)的次子載湉。她考慮載湉(tian)作為皇嗣的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載湉是和同治皇帝同輩人,立為皇嗣,只能是嗣咸豐皇帝,也就是說兩宮太后是其養母,這是太后垂簾的祖制基礎。載湉的年紀合適,當時的載湉已經四歲,度過了幼年的危險期,相對以後健康長大的可能就高了。再者,載湉的年紀又不至於太大,就算是以後成年也要十八歲才能親政,這樣起碼即便按照祖宗成法,也可以垂簾聽政十四年。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醇親王奕譞和自己的孩子

二、載湉的父親醇親王奕譞很早就跟隨自己了,辛酉政變時,奕譞也是重要參與者,但是與奕訢不同,奕譞一直對西太后很忠心,他一直是正黃旗漢軍都統,掌握實際的兵權,後來作為西太后牽制端華的棋子,又掌握了步兵統領之權,又兼管善捕營、神機營,雖然權力很大,但是相當自覺,從來不起二心,長思退步。越是這樣,西太后越看重他,不斷給與重用。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奕譞和福晉的合影

三、奕譞的嫡福晉,也就是載湉的親生母親,正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婉貞,從親屬關係上講,西太后即是載湉(光緒帝)的大娘,又是他親大姨。

滿族一開始叫姑姑做爸爸,只是個發音,不是漢語中爹的意思,後來叫長房的女性長輩,都可以叫爸爸。

因為宣宗道光皇帝的長子隱志郡王二十四歲就去世了,咸豐皇帝是作為次長子繼位,也算是現有的長房了,兩宮太后就是奕字輩的女性大長輩了。所以才會出現電影裡光緒皇帝叫慈禧太后“親爸爸”的情節。

後來有人故意附會,解釋成西太后權力慾很強,強迫光緒皇帝叫自己爸爸,是一種變肽的要求,這種說法純粹是瞎扯了。

從這三點看,載湉是諸宗親中最合適的人選了,立皇嗣的事情非常緊急,稍微遲疑就會引發朝局動盪,於是西太后當場就拍板定下人選,東太后也沒有表示任何意見,因為表面上,不管選誰,對她都沒什麼影響。

一宣佈要立奕譞的兒子做皇嗣,奕譞其實應該是高興的,但是現在他不能有一點高興的樣子的。他是怎麼做的呢?醇親王一聲哀嚎,癱倒在地,大哭不止。但是大家不能等他啊,都過來攙扶他,結果攙的人心裡也不是滋味,被攙的人沒有太后的話也不敢起來。直到太后不耐煩了,國不可一日無君,讓奕譞趕快起來,回家準備準備,讓新皇帝早點入宮,奕譞才從地上爬起來,痛哭謝恩,回家去了。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醇親王府如今是管宗教事務的機構了

當天夜裡,紫禁城的正門都打開了,多羅孚敬郡王奕譓帶著內務府的人到醇親王府將載湉接入宮中。第二天,載湉在父親的陪伴下,到養心殿向兩宮太后請安,在同治皇帝靈前祭祀,入繼大統,正式當了皇帝。兩宮太后繼續垂簾聽政。而同治皇后阿魯特氏則成了不尷不尬的皇嫂,被架空了,孤零零地住在儲秀宮,即便她是從大清門抬進來的,如今也不得不坐冷板凳了。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悲慘的一生4:立嗣之爭

儲秀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