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孩子有這些表現,就要停止使用紙尿褲了,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孩子從出生到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能力自由的控制自己的大小便,這點我們都知道,所以會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給寶寶穿上紙尿褲或者是尿布,當然紙尿褲雖然需要花錢,但是要更加的舒適和方便一些,也成為了很多新媽媽最佳的選擇,那麼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很多迷糊的寶媽似乎感覺沒有什麼不對頭,那麼小編想要提醒各位寶媽一下,是不是該給孩子停止使用紙尿褲了呢?畢竟有些孩子已經能夠擁有了上廁所的能力,再使用紙尿褲反而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當孩子有哪些表現的時候,就要停止使用紙尿褲了?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孩子有這些表現,就要停止使用紙尿褲了,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孩子有這些表現,就要停止使用紙尿褲了,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1、能夠獨立的蹲下站立了:當你發現孩子能夠聽懂你說的話,在你對他說一些指令的時候,孩子能夠對此作出反映,大概孩子一歲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這個能力,這個時候,寶媽就可以讓孩子嘗試著自己蹲著上廁所了,當然要確保孩子已經具備獨立蹲下站立的條件,不然過早的進行如廁訓練並不是一件好事,會讓媽媽感覺很累的。

2、對上廁所感興趣:當你發現你去廁所的時候,孩子總跟著,這個時候就可以試著跟孩子說明,這裡是用來尿尿的,孩子慢慢聽懂了,自己也就會想來這裡尿尿,在這時,寶媽可以給孩子買個小馬桶,讓孩子自己尿尿,告訴他什麼時候想方便了,來這裡就可以了,隨著如廁訓練的深入進行,孩子沒過多久就可以停止使用紙尿褲了~

孩子有這些表現,就要停止使用紙尿褲了,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3、很少在紙尿褲排尿了:當寶寶有了自主排尿的意識,就會很少在紙尿褲上排尿了,如果家長髮現我們的寶寶在紙尿褲上排洩的次數越來越少的話,那就說明寶寶已經擁有了停用紙尿褲的基礎條件,家長可以慢慢的鍛鍊寶寶的如廁能力,讓寶寶學會自己上廁所,滿足這三個表現,那麼就可以給孩子停用紙尿褲了!

過晚停用紙尿褲有哪些壞處呢?

孩子有這些表現,就要停止使用紙尿褲了,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

首先不利於孩子如廁訓練的練習,當孩子對紙尿褲產生依賴了,那麼很容易導致孩子大小便失禁,不受自己控制,還有紙尿褲相對來說還是不通風,不利於保持乾燥,容易引起私處感染,尤其對於女寶寶來說更是如此。

孩子有這些表現,就要停止使用紙尿褲了,以免對孩子造成傷害!當然,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不能單純的根據孩子的歲數來推斷什麼時候給孩子停用紙尿褲,一般來說,一歲半的孩子的膀胱發育就已經相對成熟了,初步具備了自己如廁的條件,寶媽就可以給寶寶進行如廁訓練了,當然不要過早,更不要頻繁把尿,以免傷害到孩子!祝願我們的小天使都可以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