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哈爾濱有哪些歷史遺址?

巔球帝


哈爾濱的歷史遺址中,各國領事館是其中一大特色。先介紹考證一下: 俄羅斯領事館(含俄國、蘇聯)開放時間:俄國領事館:1907 年1 月14 日~1920年9 月蘇聯領事館:1924 年7 月29 日~1962年9 月建築風格:新藝術運動風格(紅軍街龍門大廈、哈工大博物館);巴洛克建築風格(吉林街52 號);俄羅斯建築風格(耀景街22 號)館址:最初為中東鐵路局樓內,後遷至吉林街18 號,紅軍街85 號,聯發街57 號(今公司街59 號);耀景街22 號。現用途:紅軍街處現作為商用為龍門貴賓樓;公司街處現為哈工大博物館;耀景街處現已由市公安局掛牌,作為俄羅斯駐哈爾濱領事館使用保存情況:外觀良好領事:畢夫留巴(俄國首任)、波波夫(俄國最後一任);維席連柯(蘇聯最後一任)備註: 吉林街52 號也曾作為蘇聯領事館(1924~1927 年), 後為捷克領事館, 相關資料詳見捷克領事館。


美國領事館開放時間:1907 年1 月21 日~1941 年建築風格:文藝復興建築風格館址:南崗區買賣街(今果戈裡大街,目前已拆),後遷至南崗區大直街102 號(今東大直街289 號)293~297 號現用途:商用(華美金店)保存情況:外觀良好領事:費士爾福列德(首任)、顧臨、梅諾德、詹金斯、漢森、柯威樂、路易蓋爾來(最後一任)等。

比利時領事館開放時間:1913 年~1942 年【注】開館時間有不同記載,分別為:1913年(《哈爾濱外事志》);1925 年(《哈爾濱歷史編年》)、《道里區志》;1911 年《南崗區志》。館址:道里區商鋪街(今花圃街),後遷至道里區西三道街,又遷至南崗區郵政街22 號領事:於斯特(首任)、蓋·維多爾德、愛爾涅斯多夫、德格宣、烏愛諾(最後一任)等。


李三萬的三萬裡


哈爾濱的歷史遺蹟太多了,簡直是數不勝數。單就是歷史建築,就夠羅列幾大篇了,此外還有很多革命遺址、工廠舊址、歷史古蹟等,分類眾多,不勝枚舉。分佈地域也廣,九區七縣,幾乎都能找得到歷史遺蹟,其中南崗區、道里區、道外區、香坊區的集中區域,似乎走一段路就能見到一處。大致每個區舉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吧。

道里區的聖.索菲亞教堂

道里的歷史遺蹟在中央大街、尚志大街一帶隨處可見,但仍忍不住又把索菲亞列舉出來,因為這座歷史建築保存完整,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聖.索菲亞教堂,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教堂,拜占庭式建築風格,哈爾濱最具代表性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春夏,桃花半開,綠意掩映,白鴿圍繞教堂飛來飛去;天高氣爽的秋季,藍天白雲之下更是莊嚴;冬季,漫天飄雪洋洋灑灑覆蓋在穹頂,假如你現在來看,教堂愈加聖潔美麗。

道外區的道臺府

道臺府即哈爾濱關道,在道外區北十八道街和北十九道街之間,又名濱江關道衙門,也曾叫過“吉林省西北路分巡兵備道”,現在都叫道臺府了,掛的牌子還有個名兒是“哈爾濱市關道遺址文化公園”。道臺府建成時是1907年,這在當時可是哈爾濱最高級別的行政機構。

進入道臺府之前,會看到有東西兩個相對著的角門,東角門叫入門、喜門,所以進道臺府走此門,為東進;西角門叫鬼門、絕門,所以只出不進,為西出。

南崗區的文廟

文廟就是孔廟了,老人們也叫夫子廟,位於哈軍工院內。始建於1926年,中國清官式,對比式建築風格,是東北地區保存相對完整的、也是規模最大的孔廟。

香坊區的慈雲觀

慈雲觀有好幾處,據說綏化也有一處。哈爾濱的慈雲觀在香坊安阜小區附近,又叫正善宮,屬於全真派。晚清時,在1900年由一位孫姓道士修建,木質結構,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它的修建標誌著道教開始傳入哈爾濱,那可以認為,它是哈爾濱最早的,第一座道觀。

松北區的張作霖兵營舊址

東北督軍張作霖的兵營遺址在松北區松浦鎮普寧醫院院內,1927年建造,現在成為普寧醫院傳染科肺病病房。進入普寧醫院一直向裡面走好遠,才到最裡面的這座建築跟前,也只能在鐵柵欄門外看一眼了。

平房區的侵華日軍第731部隊遺址

731遺址,入口處的建築就無比沉重,壓抑。在參觀過程中見到銀色的毒氣球,見到地下瓦斯儲藏室舊址,見到毒氣實驗室舊址,見到動力班鍋爐房遺址,見到地下蓄水庫遺址,見到凍傷實驗室......雖然不忍想象當時的情景,但是這一段歷史我們必須瞭解,牢記。

呼蘭區的石公祠

民國十六年即1927年,繼任的綏海鎮守使為其已故兄長石得山將軍修建。石公祠建築極具特色,在很多地方體現了中西合璧的理念。在石公祠附近還有一奇特之處:一座磚混結構的中式牌坊,是用磚沙面水泥構成的,居然無一木一釘。

阿城區的金代都城牆遺址

當時的皇城層疊,壯觀,現在一馬平川鋪滿金黃色的葉毯,白雪已覆蓋。

雙城區的古門樓承旭門

清同治七年即公元1868年時,雙城堡總管是雙福監督,他重修雙城堡城牆時,又建了四座門樓:東西南北分別是承旭門、承恩門、永和門、永治門。後經百餘年風雨滄桑,現在僅存東門承旭門了。


冰城馨子旅遊


哈爾濱作為一個近代興起的城市,在興起緣由有些類似上海,都是因大量的外籍人士,以及便利的交通,作為一個東西方交流的口岸城市,但又有自身獨特的風情。

哈爾濱在民國年間作為一個國際性商埠城市,大量的西方人士在此定居,留下了大量西式建築。

中東鐵路橋

這是哈爾濱近代早期的建築,在這座大橋及中東鐵路建立完成之後,英、日、法、美、意等16個工業國家,在哈爾濱設立領事館,數百家家國際商社,大量西方人士進入哈爾濱。

而當時哈爾濱人口並不多,僅有30多萬,而外籍人士就有十來萬,基本上2箇中就有1 個人是老外。

然後西方人一向重視宗教信仰,走到哪,教堂就修到哪。然後就修出了哈爾濱地標性歷史建築。

聖.索菲亞教堂

後來有相當一部分猶太人也到了哈爾濱,修建了猶太老會堂,在那個年代是哈爾濱最大、也是中國最大的猶太總教堂。現為哈爾濱老會堂音樂廳,是欣賞高雅音樂的好去處。

哈爾濱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是當時國內第一條步行商業街,最初建設時間要到1898年,最早不過是一條運送建設鐵路材料的普通道路,20世紀20年代由一位俄國工程師設計監工,他為這條大街鋪上了花崗岩方石,這位設計師酷愛俄國小麵包,因而把它精巧光亮。

731部隊遺址

日本軍部曾以石井部隊、東鄉部隊、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的名義:從事人體實驗、動物實驗、生化武器研究生產等戰爭犯罪活動。1936年開始在哈爾濱平房建立細菌武器研究生產基地。

這一段罪惡的歷史,始作俑者卻百般逃避。日軍在這裡做著慘無人道的凍傷、鼠疫等各類實驗。其中最讓人感到無力恐怖的實驗,是一名731軍官說的話,“人凍傷之後,最快的治癒方法就是在37攝氏度的溫水下浸泡,直到消退為止。”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哈西西城紅場。西城紅場本身是一個巨大的原廠房,有一部分開發完了。但我不是很喜歡已經被紅博開發完的商業區。我覺得對於一個老工業區來說,利用廢廠做藝術展覽比開發成商場更合適。當然了,以哈爾濱的現狀,除了搞成商場也沒什麼其它業務能佔用這麼大一片地。理想情況是搞個老工業時代+蒸氣朋克+近未來的核心區,周邊配上藝術展漫展區,再把隔壁的六九聯中變成芳草地學園.......


那個男人78635184


哈爾濱一共100多年曆史,哪來這麼多遺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