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风雨统万城(三):赫连勃勃的发迹史,混合着励志故事和血腥权谋

风雨统万城(三):赫连勃勃的发迹史,混合着励志故事和血腥权谋

细雨中的代来城遗址

赫连勃勃的一生,可谓传奇。

赫连勃勃是匈奴铁弗部的后裔。据《魏书》所载,铁弗匈奴系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在赫连勃勃之前,他的祖上先后在前赵(匈奴族)、后赵(羯族)等政权中担任地方官吏,统治着塞外的大片土地。赫连勃勃的父亲刘卫辰入居塞内之后,被前秦(氐族)皇帝苻坚委以西单于之位,屯驻代来城,督摄河西诸部落。及至前秦国乱,刘卫辰遂据有朔方(此处的朔方当是泛指),号称控弦之士三万八千,称雄一时。

代来城的所在,说法不一,其中一种说法认为,它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巴拉素乡白城台村,那里有一处古城遗迹,当地人称作“白城台”。“巴拉素”是一个蒙语地名。从白城台村向西南,直线距离不足100里,便是统万城所在的白城则村。两个地点,名称如此相似,距离又不远,不由得令人浮想联翩。

风雨统万城(三):赫连勃勃的发迹史,混合着励志故事和血腥权谋

细雨中的代来城遗址

探访统万城遗址后第二天,我们一路询问,来到了白城台。彼时雨水淅沥,比前日又大了许多。茫茫雨雾笼罩下,白城台躺卧在植被稀疏的沙地之中,虽然面积不算小,但四围城墙多被流沙掩埋,露在外面的部分则是断壁残垣,风化严重,只有南城墙的一部分保存相对完整,倔强地耸立在沙丘、红柳、沙蒿的包围圈中。至于城内的宫殿、衙署等,在流沙侵袭之下,早已踪迹无存。

后来我得知,就在我们抵达白城台之前一个月,这里已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名称正是“代来城城址”,只不过标注的年代是宋、明、清,似乎与匈奴人刘卫辰没什么关系。但是有学者认为,结合史书记载、考古发掘和历史地理等各方面资料,可以确认,白城台最早系刘卫辰的代来城无疑;此外,白城台与统万城建筑材料相似,建筑技法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成为认定代来城归属的重要证据。

风雨统万城(三):赫连勃勃的发迹史,混合着励志故事和血腥权谋

统万城的遗存

如果白城台确系代来城,那么刘卫辰据守此处的时间当在苻坚身死(在公元385年)前后共计大约20年,直至他在公元391年被北魏军队所杀。正是在此期间,未来的大夏开国君主赫连勃勃来到了人世间,时间是公元381年。那时,他的名字是刘勃勃。

或许,我们可以做一个不太严谨的推断:赫连勃勃就出生于代来城,他在世间目睹的第一座大型建筑,就是他父亲统治下的这座白色城池。多年之后,当他下令在萨拉乌苏河畔营建统万城时,脑海中或许曾经浮现出代来城的影子。

赫连勃勃出生之时,正值历中国史上最著名的乱世——“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今日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宁夏、四川、青海等地,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前前后后共计建立了20多个割据政权,彼此纠缠交错,分分合合,无有宁日,史书概略称之为“十六国”。南方则是偏安的司马氏东晋。

乱世出枭雄。

公元391年,因兵强马壮而受到后秦(羌族)、西燕(鲜卑族)等国拉拢的刘卫辰走到了人生末路。他出兵攻击北魏(鲜卑族),不料反为北魏所败。逃亡途中,刘卫辰被部下所杀,宗族亦遭魏军屠戮,幼子刘勃勃侥幸脱逃,最终投奔到了据守高平(在今宁夏固原市)的没奕于(即后秦高平公)帐下,而后者不久把女儿嫁给了刘勃勃。

情节推进至此,开始变得像一个励志故事。后秦天王姚兴见到刘勃勃之后,为其体魄、仪容及聪慧所打动,恩宠有加,委以重任:拜骁骑将军,加奉车都尉,并让其参议军国大事。无论臣下如何劝阻,姚兴不为所动,后来更以刘勃勃为安远将军,封阳川侯,协助其岳父没奕于镇守高平。此后,姚兴以巨大的信任和魄力,一步一步把这个难以测度的少年推向了人生之巅,不仅给了他数万军队——其中包括其父刘卫辰的旧部,还让他以安北将军、五原公的身份,出镇朔方。

这是一段有如梦幻的历程,仅仅十余年时间,刘勃勃就摆脱了丧家之犬般的悲惨境遇,摇身变作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意气风发地回到了故土。

可惜,这不是一个励志故事。它的后半段,充斥着权谋、争夺以及血腥的杀戮。

风雨统万城(三):赫连勃勃的发迹史,混合着励志故事和血腥权谋

代来城遗址内

其实,姚兴的谋臣早已看出,少年英才的刘勃勃天性中带有一丝残忍,日后必将为患。姚兴的弟弟姚邕曾多次劝阻兄长:“勃勃奉上慢,御众残,贪暴无亲,轻为去就,宠之逾分,终为边害。”姚兴始终不听,刘勃勃则用实际行动击碎了姚兴的幻想。

公元407年,彼此为敌多年的后秦与北魏通和,刘勃勃闻讯大怒,于是年五月起兵叛秦。刘勃勃叛秦的理由名正言顺:北魏之主拓跋珪是其杀父仇人。事后看来,这更像是个借口,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有利时机。另一个良机也适时出现——柔然(族源比较复杂)向后秦进献战马八千匹,此时正好进入朔方辖内。刘勃勃毫不迟疑地劫了战马,又发兵三万,进逼高平川(指今宁夏固原以北清水河流域),做出要围猎的假象。而后,刘勃勃突袭高平,杀掉岳父大人,并其部众,将高平据为已有。

同年六月,刘勃勃在高平建大夏国,自称大夏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