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豐子愷三常、三境、橫渠四句、人物四層次、王觀堂之六不……

豐子愷三常

豐子愷三常、三境、橫渠四句、人物四層次、王觀堂之六不……

豐子愷(1898-1975)是集繪畫、文學、翻譯、音樂和教育於一身的藝術大家。他的一生,始自晚清,下迄文革末期,現代中國社會的跌宕轉折,他皆一一親歷。連綿不斷的戰亂兵燹,動盪詭譎的政治風雲,文人感時憂國的情懷特別強烈,個人的浮沉與家國的興亡彼此交匯,對人生意義的思考與踐行時刻縈懷。作為藝術大家,這些都會體現在自己的作品中。散文家的豐子愷有《緣緣堂隨筆》和《緣緣堂再筆》,美術家的豐子愷則有《子愷漫畫》和《護生畫集》,它們無不表達了豐子愷對於人生的觀察與思考。與眾不同的是,豐子愷筆下始終蘊藏著禪意,他以此審度人生的緣起緣滅、世事的浮沉滄桑。讀其文、觀其畫,可以體悟作者的意趣和思想,以及他對生命的品格與真意的叩問。具體而言,人生無常、生活日常與尋求非常,是豐子愷人生思考的三個維度。一“人生無常”,與其說是宗教啟信的出發點,不如說它是眾生皆明的普通道理。豐子愷一生180餘部散文和繪畫作品中,無常思想或多或少、或重或輕、或顯或隱,始終貫穿。他受到老師李叔同的影響,一直嚮往、篤信神聖的宗教佛理———“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豐子愷三境

豐子愷三常、三境、橫渠四句、人物四層次、王觀堂之六不……

民國三十一年(1942),定居重慶,住城郊沙坪小屋,賣字畫為生,種瓜豆,養鵝鴿,飲渝酒,怡然自得。時有名流來訪,輒意興飆舉,語各如泉,酒亦屢增。是年,聞弘一法師圓寂,悵然若失。既而曰:“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質生活,此大多數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學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數。三曰靈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諦者極少數耳。弘一法師則安步閱此三層樓臺也。事母孝,待妻愛,精深藝術,精研佛法。實最完美一人也。

王國維讀書、治學、人生三境界

豐子愷三常、三境、橫渠四句、人物四層次、王觀堂之六不……

“三種境界”論出自晚清學者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之二六,原文如下:“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第一境界”原出自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王國維以這句話形容學海無涯,只有勇於登高遠望者才能尋找到自己要達到的目標,只有不畏怕孤獨寂寞,才能探索有成。

“第二境界”兩句原出自柳永的《鳳棲梧》:“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王國維以這句話比喻為了尋求真理或者追求自己的理想,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就是累瘦了也不覺得後悔。

“第三境界”原出自辛棄疾的《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它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用這句話比喻經過長期的努力奮鬥而無所收穫,正值困惑難以解脫之際,突然獲得成功的心情。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乃恍然間由失望到願望達成的欣喜。

王國維,字靜安,號觀堂,是一位通才,不僅跨越古今而成名,也是中西文化而自鑄偉辭的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之學所涉及文、史、哲、甲骨學、經學、文字學、美學等,真可謂全才,配得上“國學大師”之名號。在其短暫的一生中,著作頗豐。他能橫穿詞海縱跨年代把先人的詞解到如此境界,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細細品味,真的為這三境地折服和感嘆。若非曾經“獨上高樓”遠望“天涯路”,又怎能“為伊憔悴”而“衣帶漸寬”呢?如非“終不悔”地苦苦追索,又怎能見得“燈火闌珊處”的美景呢?

今人常用這“三重境界”來解析愛情離合、仕途升遷、財運得失等等。大師的闡釋與這俗世的輪迴的確是不謀而和的。洞悉人生,愛情也罷,仕途也罷,財運也罷,所有成功的個案無非都是經歷著三個過程:有了目標,欲追求之;追求的過程中有所羈絆,堅持不放棄;成敗關鍵一刻,挺過來了,喜獲豐收。而所有失敗的個案大都是敗在第二個環節上了。

筆者認為,凡人都可以從容地做到第二境界,但要想逾越它卻不是那麼簡單。成功人士果敢堅忍,不屈不撓,造就了他們不同於凡人的成功。他們逾越的不僅僅是人生的境界,更是他們自我的極限。成功後回望來路的人,才會明白另解這三重境界的話: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梁漱溟人生三種態度:逐求、厭離和鄭重

豐子愷三常、三境、橫渠四句、人物四層次、王觀堂之六不……

“人生態度”是指人日常生活的傾向而言,向深裡講,即入了哲學範圍;向粗淺裡說,也不難明白。依中國分法,將人生態度分為“出世”與“入世”兩種,但我嫌其籠統,不如三分法較為詳盡適中。

我們仔細分析:人生態度之深淺、曲折、偏正……各式各種都有;而各時代、各民族、各社會,亦皆有其各種不同之精神;故欲求不籠統,而究難免於籠統。

我們現在所用之三分法,亦不過是比較適中的辦法而已。按三分法,第一種人生態度,可用“逐求”二字以表示之。此意即謂人於現實生活中逐求不已:

如,飲食、宴安、名譽、聲、色、貨、利等,一面受趣味引誘,一面受問題刺激,顛倒迷離於苦樂中,與其他生物亦無所異;此第一種人生態度(逐求),能夠徹底做到家,發揮至最高點者,即為近代之西洋人。

他們純為向外用力,兩眼直向前看,逐求於物質享受,其征服自然之威力實甚偉大,最值得令人拍掌稱讚。

他們並且能將此第一種人生態度理智化,使之成為一套理論——哲學。

其可為代表者,是美國杜威之實驗主義,他很能細密地尋求出學理的基礎來。

第二種人生態度為“厭離”的人生態度。第一種人生態度為人對於物的問題。第三種人生態度為人對於人的問題,此則為人對於自己本身的問題。

人與其他動物不同,其他動物全走本能道路,而人則走理智道路,其理智作用特別發達。

其最特殊之點,即在迴轉頭來反看自己,此為一切生物之所不及於人者。

當人轉回頭來冷靜地觀察其生活時,即感覺得人生太苦,一方面自己為飲食男女及一切慾望所糾纏,不能不有許多痛苦;而在另一方面,社會上又充滿了無限的偏私、嫉忌、仇怨、計較,以及生離死別種種現象,更足使人感覺得人生太無意思。

如是,乃產生一種厭離人世的人生態度。此態度為人人所同有。世俗之愚夫愚婦皆有此想,因愚夫愚婦亦能回頭想,回頭想時,便欲厭離。

但此種人生態度雖為人人所同具,而所分別者即在程度上深淺之差,只看徹底不徹底、到家不到家而已。

此種厭離的人生態度,為許多宗教之所由生。最能發揮到家者,厥為印度人;印度人最奇怪,其整個生活,完全為宗教生活。

他們最徹底,最完全;其中最通透者為佛家。

第三種人生態度,可以用“鄭重”二字以表示之。

鄭重態度,又可分為兩層來說:其一,為不反觀自己時——向外用力;其二,為回頭看自家時——向內用力。

在未曾回頭看而自然有的鄭重態度,即兒童之天真爛漫的生活。兒童對其生活,有天然之鄭重,與天然之不忽略,故謂之天真;真者真切。

天者天然,即順從其生命之自然流行也。於此處我特別提出兒童來說者,因我在此所用之“鄭重”一詞似太嚴重。其實並不嚴重。

我之所謂“鄭重”,實即自覺地聽其生命之自然流行,求其自然合理耳。

“鄭重”即是將全副精神照顧當下,如兒童之能將其生活放在當下,無前無後,一心一意,絕不知道回頭反看,一味聽從於生命之自然的發

揮,幾與向前逐求差不多少,但確有分別。此係言淺一層。

更深而言之,從反回頭來看生活而鄭重生活,這才是真正的發揮鄭重。這條路發揮得最到家的,即為中國之儒家。

此種人生態度亦甚簡單,主要意義即是教人“自覺的盡力量去生活”。

此話雖平常,但一切儒家之道理盡包含在內;如後來儒家之“寡慾”、“節慾”、“窒慾”等說,都是要人清楚地自覺地盡力於當下的生活。

儒家最反對仰賴於外力之催逼,與外邊趣味之引誘往前度生活。

引誘向前生活,為被動的、逐求的,而非為自覺自主的;儒家之所以排斥慾望,即以慾望為逐求的、非自覺的,不是盡力量去生活。

此話可以包含一切道理:

如“正心誠意”、“慎獨”、“仁義”、“忠恕”等,都是以自己自覺的力量去生活。再如普通所謂“仁至義盡”、“心情俱到”等,亦皆此意。

此三種人生態度,每種態度皆有淺深。淺的厭離不能與深韻逐求相比。

逐求是世俗的路,鄭重是道德的路,而厭離則為宗教的路。

將此三者排列而為比較,當以逐求態度為較淺;以鄭重與厭離二種態度相較,則鄭重較難;從逐求態度進步轉變到鄭重態度自然也可能,但我覺得很不容易。

普通都是由逐求態度折到厭離態度,從厭離態度再轉入鄭重態度,宋明之理學家大多如此,所謂出入儒釋,都是經過厭離生活,然後重又歸來盡力於當下之生活。即以我言,亦恰如此。

在我十幾歲時,極接近於實利主義,後轉入於佛家,最後方歸於儒家。厭離之情殊為深刻,由是轉過來才能盡力於生活;否則便會落於逐求,落於假的盡力。

故非心裡極乾淨,無纖毫貪求之念,不能盡力生活。而真的盡力生活,又每在經過厭離之後。

三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豐子愷三常、三境、橫渠四句、人物四層次、王觀堂之六不……

平庸的人有一條命:性命;

秀的人有兩條命:性命和生命;

卓越的人有三條命:性命、生命和使命,

它們分別代表了生存、生活和責任!

這句話,道出了人生的三種境界。

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我們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性命。每個人的性命只有一次,是活得精彩、轟轟烈烈,還是落魄、黯然無光?其實,無論平庸、優秀還是卓越,都只是一個選擇。他們在人生道路上曾經擁有同等的機會,問題在於他們是否把握住了機會。

有人說平庸也不錯,平平淡淡也是一種幸福。其實沒有對錯可言。平庸的人只為了生存而存在,他們只追求一日三餐的溫飽,沒有高遠的目標,亦沒有偉大的理想,每一天都重複著昨天的故事。這樣的人,畢生都沒能走出人生的第一境界.

優秀的人在珍惜性命的同時,更注意提高內在修養和生活質量。他們認為“我們不能決定性命的長度,但能拓寬性命的廣度”。生活有了更廣闊的空間,性命自然更有意義,就可以當之無愧地稱之為“生命”。顯然,在做人的格調上,生命比性命更勝一籌,此乃人生的第二境界。

卓越的人比其他人多了一個使命。使命,是一定要把事情做成的責任,是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一種責任。他們把自己的生命同國家、民族甚至整個人類的命運緊緊聯繫起來,肩上有著沉甸甸的擔當,就是神聖的使命。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中,這樣彪炳史冊的人自然不勝枚舉。如:為了國富民強而“虎門銷煙”的林則徐;放棄美國優厚的生活條件,遠渡重洋報效祖國的錢學森;在荒涼沙漠默默奮鬥數載,為了國家的國防事業鞠躬盡瘁的鄧稼先。“使命”是他們心頭的千鈞重任。毋庸置疑,使命是遠遠高於性命和生命之上的第三種境界。

沒有使命,再優秀的生命,也走不出人生的精彩。他可以過得很精彩,可那畢竟還是很個人的事情,能不能對國家、對社會甚至對人民有一點點的貢獻,這是使命感!

使命感是動力的內在源泉,沒有明確使命感的人走不了太遠。一個人會成功,第一個,一定是他的目標明確,第二個,一定是他的使命跟理念非常的清楚。

使命是需要你自己去尋找的。上帝說:“你人生最大的工作,就是去找一份適當的工作;人生最大的使命,就是去找出自己的使命,活出自己的人生。”當你可以讓自己活得更好的時候,就可以撒播你的影響力來造福人群,讓更多的人跟你一樣活得很好。

人,是應該有點使命感的。目前的你,處於人生的哪一個階段?

心我關係四層次

豐子愷三常、三境、橫渠四句、人物四層次、王觀堂之六不……

第一層:心為物所累

一直活在物質的世界裡,被物質假象所迷惑所困擾,全部精力去追求財富名利和滿足慾望,他的行為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其社會的風俗習慣,不曾獲得心靈的自由。

第二層: 乘物以遊心

順應萬物,融於世俗生活,寵辱不驚,隨遇而安,隨性而為,遊山玩水,觀花賞鳥,欣然運筆,藝術人生。原句: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

意思:所謂"乘物",就是駕馭自然規律、知識思想和法則;只有最大限度地順應自然,才能夠"遊心"--以實現精神的自由和解放。乘物以遊心,出自於莊子的《人間世》。所謂"乘物",就是駕馭自然規律、知識思想和法則;只有最大限度地順應自然,才能夠"遊心"--以實現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大學》有言:"修身而後齊家,齊家而後治國,治國而後平天下矣。"故欲得天下之大成,必先修其內心,使之不隨境轉,不由物生,方可集天人合一,至大境界也。

正所謂"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王陽明棄榮貴於龍場悟道"吾即是宇宙,吾心即宇宙"之大道,寡慾制欲,知行合一,悠悠鐘聲對嫻嫻韻律,提念間又一春秋變幻。

春秋戰國,紛亂不斷,孔丘處世中靜觀萬幻--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君子以德立人,方可明理。

"昔者莊周為夢蝶,俄然覺,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莊周與?"超然世外,欲乘物以遊心,逍遙馳騁,必先了悟宇宙之真諦,才能至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下百川,因容而深邃之境界。齊視名利,則道之恍惚窈明定握於心。

靜心打坐,觀卦圖運籌帷幄,文王於獄中揣星象水文,六十四卦愈漸明朗--《四庫全書》雲"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之為說"。此悟得天下不容辯矣。

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世態之變機,變中有變,機中隱機,不必算矣。於是隨遇而安,隨性而為,趟山涉水,觀花賞鳥,欣然揮筆,愉悅盡現。右軍《蘭亭》暢懷:"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乃心中有景,不必親赴之;若茶香縈繞回旋於心,更不必持壺沏茶。由此觀之,則天下之大有容為大,又何生榮辱得失乎?故景語情語皆緣起於心,置喧鬧處罔若隱於市集,亦聞幽靜竹林間清風徐徐……

人為性靈,失本真便無趣。孟夫子曰:"無不善之人。"悅,此非意人無不善,但指不善者非人也。

風回,輪轉,物是,人非,千古風流終隨大江東去,答言世象皆虛幻。智者能不被其矇蔽,則該有所秉持.正所謂:外化而內不化也.處世通融圓滑,於內心有持信念之大勇,亦不失自我。偶寄閒情,方可負陰抱陽,衝氣以養性,依仁遊藝以修身。

第三層: 物我兩相忘

只有當人神清氣爽,心靜、身靜、獨坐於空山,與那山那樹那花那月那夜融為一體,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時,才能體會到,桂花落下那極細微的聲響,嗅到它發散出的淡淡花香。

第四層: 心與大道合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道在哪裡?有說在自然,有說在生活,道的根源其實在人心裡,誰悟了自己的本心,就是得道,凡得道者,自然心與道合,生活才真正和諧!

張載—橫渠四句

豐子愷三常、三境、橫渠四句、人物四層次、王觀堂之六不……

北宋張載提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子語錄·語錄中》)的人生理想。他講的立心,實際上就是立志。南宋陸九淵也講"立心":"心不可汩一事,只自立心。"(《陸九淵集·語錄》)他認為,"心即理",仁義禮智等封建道德規範,為人心所固有。

馬斯洛需求五層次

豐子愷三常、三境、橫渠四句、人物四層次、王觀堂之六不……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書中將人類需求象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馬斯洛理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愛和歸屬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和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五類,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在自我實現需求之後,還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但通常不作為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必要的層次,大多數會將自我超越合併至自我實現需求當中。

通俗理解: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它需要則顯得不那麼重要。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飢餓所佔據,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獲取食物。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吃,其它什麼都不重要。只有當人從生理需要的控制下解放出來時,才可能出現更高級的、社會化程度更高的需要如安全的需要。

王國維六不

豐子愷三常、三境、橫渠四句、人物四層次、王觀堂之六不……

王國維在清華國學院任教時,要求他的學生要做到“六不”:不放言高論、不攻擊古人、不議論他人短長、不吹噓、不誇淵博、不抄襲他人言論。王國維的這“六不”在今天依然有很強的現實借鑑意義。  1909年,王國維進入京師圖書館任編輯,後為《國學叢刊》起草宣言,倡言“學術無新舊之分,無中外之分,無有用無用之分。”這表明王國維以純粹學術研究為志業,主張“故欲學術之發達,必視學術為目的而不視為手段而後可。”

王國維26歲至30歲期間,曾四讀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但不管他怎樣努力,還是不能弄懂。於是他對人說:“哲學的海洋深不可測。”眾所周知,王國維於《尚書》、《詩經》那是頗有造詣,其精研的深度鮮有人比。但是,王國維每次與學生講解,總是要事先聲明有四五處地方自己還沒有搞懂。語言學家王力回憶他在清華國學研究院上的第一堂課便是王國維的《詩經》。王力說,王國維的這節《詩經》課,講得很樸實,見解深刻、精闢,且講授方法新穎暢曉,為王力聞所未聞,因而深感受益。但是王力發現,每當碰到某些問題時,王國維卻常以“這個我不懂”一句就帶了過去,有時一節課下來,竟要說好幾個“我不懂”。起初王力不理解王國維為什麼要說“我不懂”,覺得這與其大師的身份太不般配了。後來隨著與王國維接觸的增多,王力才逐漸體會到,這正是王國維治學嚴謹的表現——做學問的人,不懂就是不懂。沒有必要不懂裝懂,自欺欺人。

其實,只要稍加分析,我們便不難發現,王國維先生說的“不懂”並非真的不懂。課後有學生問及他說“不懂”的地方,他都能說出自己的見解。可見,他之所以在課堂說“不懂”,一是出於立言的謹慎,他認為他的見解尚未十分成熟,不宜做結論;二是出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治學態度,鼓勵學生去探索和研究尚未定論的問題。王國維對待學術的這種嚴肅、認真、謙遜、務實的態度比起今天我們的一些以權威自居,動輒大言不慚,企圖扮演全知全能角色的所謂“磚家”不知要強多少倍。

王國維生性淡泊,不喜與人交遊,在清華時除了教書授課以外,他一般不主動去跟學生談話。從來都是上完課就走人,回到自己的西院住所,鑽進書房潛心研究學術。但是如果有人登門拜訪或致函,不管是求教還是論辯,他從來都是熱情接待,不分名節尊卑,不分老幼貴賤,而且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次,在“歷史學會”的茶話會上,有學生提議辦刊物。王國維馬上站起來反對,說“刊物不必辦,以你們這樣的年齡,應該多讀書,少寫文章,即使寫了,也不必發表”。王國維在清華國學院任教時,要求他的學生要做到“六不”:不放言高論、不攻擊古人、不議論他人短長、不吹噓、不誇淵博、不抄襲他人言論。王國維的這“六不”在今天依然有很強的現實借鑑意義。

王國維治學嚴謹,但為人卻難免稍顯刻板。王國維與人交往,除了談學問或正事以外,很少與人閒聊,更不會對人講應酬話。如果有人請他看一件古銅器,他看了是假的,就會說“靠不住的”,而請他看的人無論怎麼說這個古器色澤如何古雅、清綠,如何瑩徹,文字如何精緻,什麼書上有類似的著錄,並且將這些書籍提供給他做參考,請他再仔細看一下。一般來說,到了這個份上常人都會通融,但是王國維看了以後,仍然會說:“靠不住的。”不附和,也不駁難。

王國維在清華國學研究院時,每日出寓所至研究院必經頤和園。但他每天工作一完畢立即返家,無暇進園遊覽。他說:“吾自來處,未窺頤和園。”然而,數年後的1927年,他最終還是走進了頤和園。只是這次他不是遊覽,而是一頭扎進頤和園的昆明湖自盡,一去不復返。

道家十層境界

豐子愷三常、三境、橫渠四句、人物四層次、王觀堂之六不……

道家智慧,非常講究人每一步修行的境界,因為境界不同,所得到的“道”也不同;下面這十種境界,代表了不同狀態下,不同階段的生命感悟。

1、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如果一個人能保持淳樸的本性,那他的美就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因為人生活在世間,浮世滄桑過後若還能保持淳樸的初心,那將是人之大美。

2、道隱於小成,言隱於榮華。

主觀偏見會妨礙對真理的追求,花言巧語容易掩蓋真言。

3、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最大的快樂就是擺脫了世俗所謂的快樂,最高的榮譽就是擺脫了世俗所謂的榮譽。

如果我們能把世俗的錢財、美色、權利、榮譽都放下,也許就會體會到生活中真正的快樂了。

4、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稱讚他,他也不會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對他,他也不會因此而灰心喪氣。

在人生道理上,聽取他人的意見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準則去做事,不受外界的影響,不做隨風搖擺的人。

5、其嗜慾深者,其天機淺。

一個人的嗜好慾望太多的話,他的本性智慧就會被遮蔽。

當人沉醉於財色名食睡等享受時,個人的判斷力就會受影響,甚至失去智慧的心。

6、絕跡易,無行地難。

不走路當然不會留下什麼痕跡,但如果一個人又要走路又不留下痕跡,這就很難了。

我們每個人都要對自己做過的事情負責,做事情不能不考慮後果,這便是“因果”了。

7、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知道自己的困難處境無法改變,而安於這種處境,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做到這樣。

生活工作中必然會碰到無法逾越的困難,平靜地接受現實,這便是生活中的智慧了。

8、以眾小不勝為大盛。

在一些小問題上,不與世俗之人爭勝負,而在大的方面取得勝利才是真的勝利。

為一點人間利益你爭我奪,是智者所不願意做的,以一種超脫的心態看到更高遠的目標,就能取得更大的勝利。

9、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

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人,必然會因為遇到困難、災禍而互相拋棄。

以名利為出發點的友誼,會因利益關係的結束而結束,真正的友情,來自相同的志趣和人生理想。

1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君子以義相交,他們之間的交情常常像水一樣平淡;小人以利相交,他們之間的交情常常像美酒一樣甘甜。君子之間的交情雖平淡,卻能保持長時間的親近;小人之間的交情雖然甘甜,卻一點也不牢固,容易斷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