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二战最大的战犯——裕仁

二战最大的战犯——裕仁

本来想写一下电影《吾为君亡》的感受的,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

对于二战期间那个裕仁天皇,很多人并不熟悉,因为我们的人教版历史书上对于他只写了一句话,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事实上裕仁的故事很多,他不是一个简单的人,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他都不能是一个简单的人。这事得从关东大地震说起。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了里氏7.9级大地震,时任日本摄政王的裕仁此时正好在皇宫举行盛大国宴,招待各国使节。强烈的震动来袭时,裕仁一下子冲了出去,看到眼前的一切,裕仁一下子变得木讷起来。看到眼前大片房屋的倒塌,时年22岁的他不禁吓得两腿发软。大地震造成14万人死亡。

天灾过后,就是人祸。日本军方宣称朝鲜人要暴动,以此借口杀害了几千名朝鲜人。然而人祸过后,就是阴谋。地震过后,一种抱怨就在关东地区蔓延,并且这种抱怨迅速蔓延至整个日本,他们宣称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地质构造恶劣,必须给日本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这种抱怨正中当时军方的意图,为后来的侵略战争埋下了伏笔,关东大地震甚至成了日本侵华的导火索。一场天灾,结果搞成这样。要知道关东大地震的时候,世界都在向日本捐助,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还派船运送了大量援助,梅兰芳还在全国举行了募捐义演。遗憾的是,捐助的背后,日本人正在策划着侵略战争……

说到侵略战争,日本不是关东大地震的时候才开始策划,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就开始实行大陆政策,目的就是针对中国。事实上日本惦记着中国东北已经很多年了,1905年的日俄战争,就是日本和俄国为争夺在东北的权益而进行的。

二战最大的战犯——裕仁

1926年,大正天皇驾崩。裕仁正式即位,成为日本第124代天皇。此时的他野心暴增。此时当首相的是日本已经退役的大将田中义一。裕仁继位没多久,田中义一就向裕仁递交了分布征服世界的奏折。第一步就是征服满蒙。这个计划立即得到了裕仁的批准。

然而征服满蒙,就得扶植一个傀儡政权。日本军方想到了东北王张作霖。不过张不愿做汉奸,由此成了日军的眼中钉。1928年6月4日,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策划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这次事件天皇裕仁是不知道的,当首相田中义一向裕仁报告这次行动的时候,裕仁大怒。不但没有下令进攻东北,还严厉批评了田中义一内阁不该炸死张作霖。天皇批评首相,这在日本还是第一次,由于受到了天皇的批评田中义一不得不辞去首相的职务。事实上裕仁批评首相,并不是因为他发了善心。而是裕仁认为,如果现在对中国发动战争,必然会像日俄战争以及"21条要求"那样遭到西方列强的干预。因为那个时候日本是不敢招惹西方的,虽然日本在迅速崛起,但是跟西方比还差很远,GDP只占美国的二十分之一。俨然,此时27岁的裕仁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政治家。

二战最大的战犯——裕仁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日本自大地震后6年的发展,一下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此时的英美经济状况比日本还差,根本自顾不暇。裕仁认为,时机终于到来了。1931年9月18号,在东北的以东北军炸毁南满铁路为借口,占领沈阳,长春等地。执行此次任务的是板垣征四郎和土肥原贤二两位大佐。这么重大的一次事件,放着那么多将军不用,裕仁和军部却让两个大佐去做,可以看出军部的狡猾。正是如此,东京审判时,这些军衔并不高的少壮派军人承担起了战争责任,扛起甲级战犯的头衔。


在战争期间,所有重大的军事行动都是经过裕仁批准了的。全面侵华的命令、南京屠城的命令、太平洋战争的命令。直接操刀的虽然不是裕仁,但是罪孽最深的绝对是裕仁天皇。

其实裕仁的政治素养是非常高的,他所拥有的聪明才智绝不逊色于手下的司令官。并且他对海洋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造诣非常高,战后他出版的生物学书得到了诺布尔生物学奖获得者的肯定。事实上日本皇室成员一直都对生物感兴趣,直到现在。然而正是由于天皇对生物极大的兴趣,二战期间,他批准了在哈尔滨建立细菌部队的计划。这支恐怖的部队,在东北进行了产绝人寰的实验。

详细的说到这儿,大家应该都知道了,二战时期的天皇是真正意义上的最高统治着,手上是握有实权的。然而在许多人的眼里,1926年至1989年在位的日本裕仁天皇就像是卡通画中的人物:当他年轻风华正茂骑着一匹白色的高头大马视察日本军队的时候,一脸不自在的表情让人觉得他实在不像是一个统领日本三军的最高领袖;当个头不高身穿条纹裤子和古板早礼服的他站在人高马大的美国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将军面前的时候,脸上的表情让人觉得他挺可怜的;当上了年纪专心致志的他端坐在显微镜前的时候,专注的表情让人觉得他真是一个够格的海洋动物学家。二战结束后裕仁被美国人塑成一个对战争没有任何罪行,甚至热爱和平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傀儡。

战后,美国为了更好的统治日本,打出天皇张牌是最好的方式。于是在1946年的东京审判上帮裕仁逃脱了一切战争责任。

二战最大的战犯——裕仁

2001年《裕仁传》出版,并立即在美国和世界相关国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于4月17日获得普利策奖。对这本书获奖的理由,颁奖委员会认为:“这是改写了传统看法,揭示历史真面目,对日本有历史警示的好书”!

洛杉矶时报》在评论这本书时说:“内容具有爆炸性,粉碎了日本战时天皇只是消极被动,甚至是‘傀儡’的一贯说法。”《出版周刊》评论说:“展示了引人争论的日本天皇的惊人一面,是同类政治传记中最出色的一本书。”权威的美国《外交季刊》评论说:“这本书的巨大贡献在于:推翻了现有的错误认识,来了个底朝天!”

1978年邓小平访日,会见裕仁时说过:中日条约具有深远意。裕仁也说:今后,两国要永远和平友好下去。不过这两句话现在证实,都是假的。

裕仁的故事说到这,他执政期间真是几乎集中了日本所有重大事件。

读历史,不是为了知道有这个事,也不是当愤青,而是真正的前车之鉴。还是那句话,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

二战最大的战犯——裕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